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面魚兒,又叫米涼蝦,原來不止北方有

還記得看舌尖上的中國,有一集出現了面魚兒的身影,當時就對這個造型奇怪的小吃記在了心裡。

多年後忽然想起,再去網上搜,怎麼出來的全是剪刀剪出來的面魚了?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面魚兒,又叫米涼蝦,原來不止北方有

不得不佩服中國人在吃這方面的默契,相隔甚遠,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做法,但是因為相似的形狀,卻有了相同的俏皮的名字。

山西的面魚那是實打實的麵糰做的,要麼用剪刀剪,要麼揪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又手搓,總之最後做成兩頭尖中間粗的長條狀。之後或煮或炒都是隨自家的喜好了。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面魚兒,又叫米涼蝦,原來不止北方有

但是還有一種面魚更適合這個名字,它還有另一個更為有趣的名字:米涼蝦。

不管北方還是南方都有這種做法。先煮一鍋沸水,用紅薯粉也好,包穀面,米麵也好,用水調和,再把粉漿或者麵漿倒進沸水裡不停攪拌熬煮,直至粘稠。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面魚兒,又叫米涼蝦,原來不止北方有

在備一盆涼水,加冰更好,把熬的粘稠的麵糊用漏勺舀起,在重力作用下,麵糊從漏勺空隙中掉落在冰水裡,迅速凝固。

這樣掉落下去形狀像小蝌蚪,也像一條條小魚在水裡遊動。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面魚兒,又叫米涼蝦,原來不止北方有

撈出來成放在碗裡,加上自己喜歡的調料,不用過多咀嚼就可以下肚。當早餐或者晚餐佐餐都十分愉快。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面魚兒,又叫米涼蝦,原來不止北方有

神奇的是這個做法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有,北方的料汁偏鹹口,南方的料汁偏甜口,雲南的玫瑰面魚也是小有名氣。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面魚兒,又叫米涼蝦,原來不止北方有

每當看到這種美食上的小默契總不由自主的會心一笑,彷彿發現了什麼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