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引言


現如今,電子音樂可謂無處不在。人們的日常調侃道,一些藝人不“帶電”都不會唱歌了。

有一件電子樂器,演奏的時候不用產生肢體接觸,一揮一舞,音量、音調就隨之擺動。一百年以前誕生的它,被廣泛認為是第一個取得成功的電子樂器。

它曾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現在,它又重新出現在電子樂的作品中,尤其是在神秘、詭異色彩較濃的影視配樂中——偵探劇、懸疑劇,需要恐怖氣氛的地方。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特雷門琴的演奏者

特雷門琴,這就是它的名字,也影響著其發明者的名字流傳至百年之後,至今響亮。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偶然造就的樂器


特雷門琴活像是一個右上角長了根超長天線的小霸王遊戲機,“遊戲機”的左手邊還有一個環形圈,使得整個樂器看起來特別有科技範兒。

它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需要身體接觸就能演奏的樂器。哪怕是熟知諸多樂器的音樂人,第一次演奏特雷門琴都有新奇的體驗。

演奏時,琴被臺子架在半空。演奏者站在樂器前,右手在天線附近控制音高,左手在環形圈旁控制音量。雙手就像是憑空拉二胡一樣,隨著變化的音準舞動。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演奏時,演奏者面對的特雷門琴


該如何描述這件樂器的聲音特質呢?


在特雷門琴表演的視頻下,有這麼一條高亮評論感嘆道:“這是我見過情感最豐富的蚊子了。”這句話完美比喻出了特雷門琴那嗡嗡的悠悠琴聲。

電子樂器的起源和科學家們息息相關。發明特雷門琴的也是一位蘇聯物理學家,他名叫特爾門。就像很多科學上的進步源自於意外一樣,特爾門也是在一次意外中,發現了可以應用在樂器之上的科學現象。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也表演了一把特雷門琴


1918年,特爾門在蘇軍中擔任無線電工程師,他打算髮明一個用來測試氣體密度的儀器。結果,在工作的過程中他發現,儀器發出的聲音不僅在隨著氣體密度變化而不同,也隨著手的位置變化而起伏。

他不過是在空氣中揮了揮手,聲音的音高就發生了變化,而且產生了一種嶄新的音色——一種不停顫抖的詭異聲音。人們好奇地聚集過來,特雷門意識到自己面前的儀器可以搖身一變,變成一種新樂器。

簡而言之,特雷門琴演奏的原理是靠演奏者的手和天線來構成電容器,手的位置變化,電容大小就變化,從而改變感應到這一變化的振盪器產生的頻率和大小——進而改變聲音的音高、大小。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特雷門琴的工作原理


其實,其他無線電工程師們肯定也都撞見過這個現象,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特爾門這種情調——俄羅斯人太愛搞藝術了,他本人又擅長拉大提琴,在物理現象中憑空找音準,成了他職業和愛好之間的完美平衡。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公開亮相後名聲大噪


當時的俄羅斯正處在十月革命的風暴之後,充滿愛國熱情的特爾門希望通過這個嶄新的聲音,一種象徵著“現代的、進步的音樂之聲”,以歌頌這一嶄新的時代。

1920年,特雷門琴在聖彼得堡的物理技術研究所公開亮相了。

特爾門在一眾教授、學生面前展示了他的新發明。他用特雷門琴演奏了自己最喜愛的大提琴曲——當然,最麻煩的是找音準,他自己都找得困難。

在一架設計良好的特雷門琴上,演奏者可以表演五個八度左右的音域範圍。要在一根天線憑空把握這五個八度,整個演奏的過程充滿想象力,不瞭解的人絕對以為你在變戲法。可想而知,這門樂器的演奏難度有多高。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近些年,出現在我國電視熒幕上的特雷門琴


演奏方式如此玄幻的樂器引起了蘇聯政府的注意力。

試想,有誰見過碰都不用碰一下,就能發出聲音的樂器呢?特爾門就此獲得了在列寧面前表演的機會。他對列寧滿懷一顆敬仰之心,這個機會既讓他激動不已,又讓他緊張得不行。他演奏了平時練習的大提琴曲——聖桑的《天鵝》。幸運的是,年輕的愛國者表現得很不錯。

隨後,他指導著列寧,演奏起了特雷門琴——右手改變音高,左手改變音量,列寧也嘗試了一把它的魅力。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列寧曾經傾聽過這一電子樂器的演奏


作為資深的音樂愛好者,列寧深深被吸引住了。領導人的視野與常人不同,列寧想借特雷門琴推動電氣化。在他的設想中,當一個窮苦的村民看見這麼神奇的樂器時,一定特別想給家裡通上電。這樣,蘇聯遍地都可加快電氣化的過程了。

於是,特爾門就此開始了全蘇聯的巡演。他的演出經常吸引來一大批觀眾,大家都覺得他在變戲法,個個看得入迷,巡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1927年,巡演中的特爾門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充滿疑雲的傳奇樂器


這個樂器詭異的音質,也是現實當中諜戰片的絕佳背景聲。

因為特雷門琴的聲音實在是出世——我的意思是現代、進步——誰不會就此聲音聯想到蘇聯的科學技術,好奇它們究竟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呢?

因此蘇聯將特雷門琴視為一個向其他國家展現蘇聯文化、科學、技術等全方位實力的絕佳載體,到了1927年,在蘇聯政府出資支持下,特爾門開始了他的歐洲巡演。

這同時也是一個瞭解其他國家文化、科學、技術實力的絕佳機會——蘇聯政府要求特爾門彙報其他國家的情況,他也樂意為之。在他看來,這是他為祖國效勞的職責。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過去,特雷門琴是配合傳統樂器一起演奏的

1927年12月,特爾門抵達美國紐約,在卡內基廳同紐約愛樂樂團一起進行了演出。

據當時《紐約太陽報》報道,特雷門琴在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次亮相讓觀眾“很愉悅,同時也被吸引住了,甚至還有點兒敬畏之心”。

好不容易來一趟美國,特爾門還順道開始大力推廣自己的發明。這個宛如外星來的樂器賣起了高價,一架售價175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600美元左右。據說,美國汽車大亨亨利福特的家裡就有一架特雷門琴。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當時購置了特雷門琴的美國人

可突然有一天,人們發現這名蘇聯人一聲不吭,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時疑雲密佈、流言四起。有人說他搞間諜活動太過明目張膽,被蘇聯政府直接給帶回去了;有人說他思家心切,不辭而別。總而言之,沒了最擅長、最得力的演奏家推廣,特雷門琴迅速退出了主流市場。

事實上,一切沒有這麼玄乎。

由於特雷門琴賣得這麼貴,彈奏起來這麼困難,銷路並不好。特爾門剛開始推銷沒多久,美國曆史上有名的“大蕭條”就來了,他本人也陷入了稅務和債務的雙重危機,不得不灰溜溜地潛回蘇聯。

雖說人不在美國了,他的樂器可是留在了那兒。漸漸地,特雷門琴憑藉其詭異的聲音特質混進了美國人的恐怖片、科幻片中。在齊柏林飛船、海灘男孩的單曲中,你都可以聽到特雷門琴的聲音——不再被“間諜疑雲”籠罩的特雷門琴重新激起了新一代音樂人的興趣。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 現在,人們通過控制機器人來演奏這一樂器

後記


我們對電子樂的存在習以為常,卻很少會回望樂器誕生的初期。

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這樣“美麗的意外”總會發生。而當新奇事物激起喧囂之後,時間總會平復一切,替我們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音樂,保存下去。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一百年前誕生的奇葩樂器,竟然不用接觸也能發出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