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戲曲中是如何練氣息的
氣息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傳統戲曲中,很少孤立地來講練“氣”,一般都是結合練聲來進行的,即“遛嗓子”、“喊嗓子”、“吊嗓子”。其中的“遛嗓子”、“喊嗓子”,其主要目的是練習氣息的控制,而“吊嗓子”則是練習氣息的運用。
(一)遛嗓子
舊時的戲曲演員,通常每日清晨早起,步行至空曠之所或無人之地(地點當然以河邊或城牆根為最佳)遛嗓吊音。一則可以屏氣凝神聽到自己的回聲,二則這些地方空氣較為新鮮,對嗓子大有裨益。具體步驟通常是:第一步,呼吸新鮮空氣,並要感到氣息吸進,由腹中前面而入,存至腹內,再慢慢由兩肋歸腹後面再徐徐放出來。吸氣時,要多用鼻子呼吸,口微微張開來幫助,即使氣息不夠也不要過於張大嘴巴,因為這樣會被冷空氣刺激嗓子,容易引起嗓子發癢或咳嗽。第二步,呼吸時要挺身昂首,目平視,舌抵上顎,由鼻中輕輕吸氣以意送至小腹(即丹田),所謂“一吸便提,氣氣歸臍”,再慢慢放鬆兩肋,收緊小腹,將氣息逐漸從口中呼出,但不可出聲,即所謂“清氣換濁氣”。
這樣從散步時的自然呼吸,以及這種有意識的深呼吸練氣,便是傳統戲曲中的“遛嗓子”。
(二)喊嗓子
在深呼吸數十次之後,口腔、鼻腔、喉嚨、肺部已逐漸適應了清晨寒氣的刺激,就可以開始“喊嗓子”,並結合發聲來練習氣息。發聲一般是以“咿”、“啊”、“嗚”等字來喊,喊時要將腰部挺直提氣,由丹田用力(當然不要只用喉嚨部分發聲),從低漸高、由弱漸強,將一口氣慢慢送出,至自己能力所能達到的音高再慢慢低下。練習時,必須要用點氣力來喊,並儘量延長聲音,控制好強弱,彷彿練功一樣要多堅持一段時間。同時,要注意保持聲音圓潤、音色純正,不能出現裂音、沙音。如果哪一個音不圓潤、純正,就多重複幾次,單喊這個音。由此循序漸進,直至自己滿意為止。
其次,進一步用念引子、叫板、變換聲音來做練習。再則,用唸白來練聲,即:念口齒靈活,包括對白、定場白、自報家門、定場詩等,唸白雖然也注重氣口的運用,但主要是鍛鍊情感與咬字。
最後,念大段話白和念數板,以及各種哭、笑。需要注意的是:笑,要按不同角色需要而練。如花臉,練“打哇呀”,武生,練“猴子哇呀”,或喊高的腦後音,如“嘚馬來呀”等。這些喊法,是包括唱、念時要注意字的“四聲”、“五音”、“四呼”等念字的基本要求的, 並要做到“字正腔圓”,即:不僅要求聲音美,而且要求字音的清晰、準確,猶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如果不是用氣息唱,聲音“卡”在喉嚨裡,字就不可能清晰、準確。凡發聲不好者“五音”、“四呼”必然不準,字音是“卡”在喉嚨裡的;相反,發聲好的演員,氣息用得就好,口腔等器官(唇、舌、牙、下顎)能夠自如地活動,以不同的姿態,配合成各種不同的字音,則字音就比較清晰、準確。
(三)吊嗓子
喊嗓子回家後,稍作休息,吃一點東西(不要吃太飽,並且,最好不要吃菜,因為菜裡的作料會對咽喉部有刺激),喝些許白開水(不要喝太多,所謂“飽吹餓唱”),休息片刻就可以用樂器伴奏來吊嗓子。先唱一段調門較平的曲子,使嗓子活動一下。舊時梨園老師傅是說把嗓子唱“熱”了,再吊高調門的,就是把氣逼到裡面,唱高音的“咿”。換氣的方法,和平常的練習恰恰相反。因為唱時氣是往裡吸的,換氣反是往外呼了。具體要求是:音要細而尖銳。主要是今後能用在舞臺上表現悲和喜,有獨到之處。若唱到特別高的音時,不要挾僂著嗓子往外擠,或唱出了“鬼音”,需憋著小肚子徐徐用力,口中上顎要儘量向上縮緊,噓著出音,音腔輕過,要銳而深。再不然,則先不要唱這個音,待掌握好板眼讓過去,再接著唱下一個音,行話稱為“搭過橋”。什麼時候這個音能達到了,再繼續往高唱,循序漸進。
傳統戲曲中,“手勢講手法,眼神講眼法,身段講身法,臺步講步法”。因此,初練吊嗓子時,舊時師傅都要求徒弟站著全身不要隨便動。怕習慣成了毛病,今後在舞臺上演唱時,不是這裡動,就是那裡搖。尤其是臉上更要緊,舊時師傅叫徒弟對著鏡子唱,臉上神氣非要自然不可。而待熟練以後,更要隨著唱詞的意思,臉上還要加上表情,主要用眼睛、眉毛和嘴以及面部肌肉等,要練習得合乎情感且美。
二、傳統戲曲中氣息的運用
(一)古代唱論中的部分論述
練唱者必重氣息。古代唱論中說氣要用得深沉——“出音如笙,呼也響,吸也響”,意思是說,呼吸要用得精巧、配合、默契。練氣者宜靜心,要練得能禁寒避暑,即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使歌者能夠在任何困難條件下都可適應,並能發出美妙、洪亮的聲音。所以,舊時梨園名家在出臺之先,會如打坐般活動呼吸,讓全身血脈周流,氣息才能通暢。並同時試著振動嗓子,免得候場過久把嗓子悶住了。
又如,關於氣息的運用,在唐朝段安節的《樂府雜錄》中即有:“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的說法。所謂“自臍間出”,即是指運用丹田氣息。而運用丹田氣息時,必將腰部挺直,則開口發聲,小腹自然收回。若先收縮小腹,則精神緊張於腹部,聲音反停於胸間,不能運用自如。當然,丹田氣息是否運用得當,在發聲時可將雙手自掐兩肋,如聲出時兩肋發漲,則是用上了丹田氣息。
再如,元朝芝庵的《唱論》中也說:“有偷氣、取氣、換氣、歇氣、就氣,愛者有一口氣……”對於“愛者有一口氣”,我們可以理解為:無論唱一段或一齣戲,都須要用一口氣唱下來。即:無論唱任何腔調,必須合理利用氣口;即便是換氣,也不能等到完全氣竭再換氣。這些,都是運用氣息的法則。舊時梨園名家提倡用氣要迂迴曲折,要有運轉吐納的技巧,才能使唱腔抑揚頓挫、委婉起伏、動人心絃。而且,這些運用氣息的法則,又都必須結合戲曲唱段的字音、詞義、感情、表演等融合使用。
(二)氣息的運用與保存
傳統戲曲中的氣息運用,往往能夠做到吸氣時外部看不見,氣吸得深、吸得自然,唱起來喉嚨不使勁,發聲自然。歌者要養成在一開始唱任何一句或一字時輕輕呼氣的習慣,使聲音由輕到重。這樣,可以收到鍛鍊橫膈膜呼吸的效果,呼吸輕就必須使橫膈膜的動作緩慢,因而有助於達到呼吸運轉自如、提高肺活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聲音由輕到重,不傷嗓子,使它經累、持久。這一辦法練久了即使不用主觀控制、有意識地向口腔外呼氣,也能得到較響的聲音。剛開始練習時,宜慢速,待熟練以後,掌握了由輕到重的聲音,呼吸過程縮短,就不會影響到演員唱快速的音調。
處理好氣、聲、字、情及其相互間的關係,是傳統戲曲中的一項審美要求。而氣息的運用與控制,被看作是發聲與歌唱的基礎。傳統戲曲中,演唱要求用氣取自“丹田”,並使用各種不同的呼吸方法。這些方法的正確運用,不但可以保證聲音圓潤、行腔自然,而目還能為在演唱中表情達意帶來方便。傳統戲曲中的氣息,氣主要儲存在小肚子裡。如氣在嗓中,唱時易啞;在胸中,則不夠用,且兩者都不能持久。儲存在小肚子中,氣最長,力量最足,聲音結實,也唱得高。
(三)氣息與情感的有機結合
要想表達好戲曲中的各種情感,就要學會用“氣”功,用得不當,臉上就沒有戲。
運用“氣”功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噎、貼、憋、橫、沉、扇”等。例如:表現“驚訝”時,就要運用沉氣,把氣下沉於胸部,叫做“沉於胸”,表現“大吃一驚”時,也要運用沉氣,但要把氣沉入臍部,叫做“沉於臍”,而表現“恐懼”時,則要把氣“沉於腎”。只有把氣用對了地方,眼睛才能有神,聲音也才會有情感。對於在這方面的感受,京劇老前輩李洪春先生有很精闢的說法,他說:戲曲表演有13字的訣竅,即:“喜、怒、悲、歡、憂、思、酒、醉、顛、狂、瘋、潑、蕩”。
喜——一派正氣,氣要放得正、用得穩。
怒——氣在胸中轉圈圈,越怒,氣轉得越緊。
悲——用喘氣,如悲痛已極,眼淚欲落時,可用“貼氣”方法(運氣往眼睛前面貼),把淚收住。
歡——氣要充滿前胸。
憂——用砸氣,把氣往下砸。
思——用憋氣,將氣停於胸中。
酒——(微帶酒意)用噴氣,把氣從胸中噴出來。
醉——氣要取中,自然鬆弛。
顛——(神經失常)要來回換氣。
狂——(狂傲)要上下抽氣,橫憋。
瘋——左右貼氣,將氣緊貼兩肋。
潑——提氣後將氣分向兩肋。
蕩——氣往上衝,直奔兩肩。
因此,如果一個戲曲演員能掌握以上各種表演方面的用氣方法, 再與歌唱的“偷氣”、“換氣”等方法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那麼他在演唱方面一定能有所發揮,並能取得較大成就。
閱讀更多 戲米學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