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和安道爾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國家元首?

平安中國742


您的說法並不確切:瑞士沒有通常意義下的國家元首,但有一名代行國家元首使命的“聯邦委員會主席”,而安道爾其實是有自己的國家元首的。

瑞士聯邦可追溯到1291年,現行體制則奠基於1848年,是歐洲存續至今最古老的聯邦制國家(自稱“邦聯”但實際上是聯邦),這個國家的三級行政區劃(聯邦、州、市鎮區)中權力最大的是中間的州一級,而聯邦一級則實行議會制,但這個議會制又不像大多數現代議會制國家那樣,設立總理(首席部長)一職,而是在冬季議會開會期的第二個星期三,選出一個由7人組成的“聯邦委員會”,來擔負這個聯邦國家的最高行政職責。

現任瑞士聯邦委員會的七個成員,左五為現任主席,如無意外,這些成員或早或遲都能至少當一次“主席”


瑞士政府並非只有7個部長、閣員,但被選入“聯邦委員會”的部長和閣員具有比一般部長、閣員更大的權力,不但需要管理自己所在的部,還要兼顧聯邦政府的行政工作。聯邦委員會任期4年,可以連任。

在這7人中還要遴選出一名任期僅一年的“聯邦委員會主席”(也可以稱作總統,其實是同一個詞),擔負諸如歡迎外國元首、接受外國使節遞交國書之類通常由國家元首承擔的工作。這名“主席”既沒有國家元首的實權,甚至也沒有國家元首的“虛銜”,它的身份被瑞士《聯邦那個法》第176 條和《政府和行政組織法》第25至29條定義為“Primus inter pares”(拉丁語,同僚中排位第一的),因此實際上除非意外,一般是在7名聯邦委員會成員中遴選最資深的一個,任滿一年後再輪換給次資深的,以此類推,如果7人輪滿但聯邦委員會成員仍在任職,曾經擔任過“主席”者也可以再當一回,並沒有限制。


安道爾是一個公國,歷史上曾被夾在西班牙和法國及其諸侯之間左右為難,1278年在阿拉貢國王調解下達成協議,由加泰羅尼亞的烏蓋爾主教(Lord Arnau de Caboet)和富瓦伯爵( comte de Foix)共同兼任安道爾大公。1607年法國國王亨利四世(Henri IV)吞併富瓦伯爵國,從此法國國王繼承了原本屬於富瓦公爵的安道爾大公兼職,法國成立共和國後,這個兼職改由法國總統擔任。

簡單說,現在的安道爾有兩位地位平等的國家元首,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西班牙烏蓋爾主教西西里亞(Joan-Enric Vives i Sicília),因為如今法國總統任期5年,而烏蓋爾主教任期無限制,因此兩位元首並非“同進退”,西西里亞從2003年起就是安道爾大公了,而馬克龍是2017年才“上任”的。

安道爾兩位國家元首之一、西班牙烏蓋爾主教西西里亞


當今各國體制中,元首是“外國人”或兩個人的並不罕見,前者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聯邦國家,國家元首都由英國女王兼任,後者如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共和國——聖馬力諾,這個國家至今仍實行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慣例,國家元首為形影不離、同進同退的兩位執政官,他們的任期只有短短六個月。

和安道爾一樣同時有兩個國家元首的聖馬力諾


李厚何


瑞士和安道爾是兩個比較特殊的國家,這種特殊性體現在它們的政治制度上面。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元首,瑞士和安道爾當然也不例外,只是它倆的元首跟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元首是不一樣的。


瑞士的政治體制屬於議會制,真正有權力決定國家大小事務的機構是議會,而議會里佔多數席位的那個政黨會有資格組建政府,那個政黨的老大就是首相,首相是行政首腦管理國家,這一點跟英國是相似的。


但是瑞士的國家元首卻不是首相也不是國王,也不是固定的一個人,而是7個重要部門的部長們。這7個部長組成了聯邦委員會,委員會的主席是國家元首。因為委員會主席是7個部長輪流擔任的,因此可以說瑞士的國家元首就7個部長共同擔任,每人做一年。


說完瑞士我們說安道爾。安道爾是一個夾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袖珍小國,國家制度上也是類似議會制,但國家元首卻不是安道爾本國公民,而是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西班牙的一個地方主教共同擔任的。


法國總統換成誰那麼安道爾的國家元首就是誰,西班牙德烏赫爾地方主教變成誰那麼安道爾的國家元首也就變成了誰。夾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最後國家元首也由法國人和西班牙人擔任,這也是個歷史遺留的問題,是一種依附的表現。


局勢君


提問者應該是對瑞士和安道爾兩國的政治體制有誤解,雖然瑞士和安道爾在政治體制上有所不同,瑞士是議會制委員制國家,安道爾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但兩個國家都有國家元首,只不過瑞士和安道爾的國家元首與其他國家的國家元首相比較,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瑞士地圖


首先,瑞士實施的是集體國家元首制度,而這種制度與瑞士的聯邦制和直接民主有著密切關係。一方面,瑞士實行的是聯邦制,瑞士各個州都有自己的憲法,聯邦政府只有外交、財政、金融、稅收、國防等權力,其他事務歸各州行使。之所以會實行聯邦制,原因就在於瑞士是不願意做德意志人的德意志人、不願意做法蘭西人的法蘭西人與不願意做意大利人的意大利人組成的一個國家,組成瑞士的各個部分在民族、語言、宗教信仰以及經濟等各方面相差比較大,相互之間關係也錯綜複雜,而聯邦制能夠最大限度的限制這種分歧,將瑞士的不同部分粘合起來。另一方面,瑞士是世界上少數實行直接民主的國家,公民對所有國務問題——從重大國際事務到地方事務都具有表決、創制與複議權,即在很多問題上,瑞士都會採取公民表決或公民倡議的形式來解決。


最早的瑞士聯邦委員會七位成員(上)與2007年的瑞士聯邦委員會成員(下,中立者為主席)


正是瑞士的這種聯邦制和直接民主制度,決定了瑞士的國家元首也具有獨特的特色,是集體國家元首制度。也就是說,瑞士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即聯邦主席並非一個正式的職位,而是由瑞士聯邦委員會委員輪流擔任。而瑞士聯邦委員會是由七名委員組成,任期4年,七名委員分別是內政部長,財政部長,環境、交通、能源和通信部長,外交部長、司法警察部長、國防、民防和體育部長、經濟教研部長等七人組成。而名義上的主席和副主席則由這七名委員輪流擔任,任期一年,不得連選連任。因此,瑞士實際上是存在國家元首的,但瑞士的國家元首與其他國家不同,嚴格說來是一種集體國家元首制度,聯邦委員會就是瑞士的國家元首,只不過由於在國際交往中,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所以要以其中一人為聯邦委員會的代表,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以一年任期的輪流擔任的主席作為聯邦委員會的代表,但這並不等於瑞士聯邦委員會主席是國家元首,真正的國家元首是七人制的聯邦委員會。


安道爾公國


其次,安道爾與瑞士不同,實行的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但安道爾的國家元首,即君主並非是某個固定的家族擔任,而是由法國總統和西班牙烏格爾主教共同擔任。也就是說法國總統和西班牙烏格爾主教都具有安道爾公國大公的稱號,他們是安道爾真正的國家元首,安道爾不但有國家元首,而且是雙國家元首,但安道爾大公作為國家元首並沒有實際權力,真正的最高權力機關是由普選產生的總委員會——由28名委員組成,其中14名由直接普選產生,全國七個行政區每個選舉2名從而產生另外14名委員;委員任期4年,每兩年改選其中14名。



夾在西班牙語法國之間的安道爾


之所以安道爾公國會以分別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外國人”作為國家元首,這與安道爾的歷史有關。公元7世紀是阿拉伯帝國勢力的巔峰時期,當時阿拉伯摩爾人控制了整個比利牛斯半島,因此為了防範摩爾人的侵擾,公元9世紀時控制了今天法國領土的查理曼帝國在比利牛斯山脈地區設立了安道爾作為緩衝。而隨著比利牛斯半島天主教徒的收復失地運動的發展,摩爾人逐步被逐出比利牛斯半島,到1492年,天主教雙王攻陷最後一個摩爾人國家格拉納達,西班牙實現統一。而這時安道爾是控制在西班牙人手中的。在這種情況下,法國與西班牙圍繞安道爾的歸屬權展開了長期的爭奪。1278年西班牙烏格爾主教與法國富瓦伯爵共同擁有對安道爾的主權。後來富瓦伯爵的主權轉到了西班牙納瓦拉國王手中(納瓦拉南部併入西班牙,北部併入法國),法國國家元首和烏格爾主教共同擁有安道爾主權。 此後安道爾的主權雖然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幾經轉換,但安道爾的國家元首同時屬於法國國家元首與西班牙烏格爾主教這一傳統經1982年體制改革與1993年憲法得以確定下來。因此,安道爾公國目前並非沒有國家元首,而是雙國家元首,即法國總統與西班牙烏格爾主教的兩大公政治體制。


現任安道爾大公(Co-Princes of Andorra):法國總統馬克龍(上,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和西班牙烏格爾主教霍安·西西利亞(下,Joan Enric Vives Sicília)



hording


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東西部鄰國中有瑞士和安道爾兩國,這兩國給人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沒有國家元首。可福垊告訴您,瑞士聯邦和安道爾親王國沒自己的國家的元首是個誤會,其實它們都有自己的國家元首,安道爾更奇特元首還是外國人,並且是兩個國家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只是一個主教。我們應該明白是就是國家元首就是一國之主(哪怕名義上的),比如日本天皇、科溫德(印度總統)、施泰因邁爾(德國總統)、普京、特朗普、文在寅等。切莫跟國家首腦相混淆,國家首腦是就是一國之輔(哪怕擁有時機權力),比如安倍、莫迪、默克爾等。

瑞士聯邦“八“人團也是有團長的,他就是毛雷爾。

在很多人印象中,跟上海加海南面積差不多的瑞士聯邦,它的行政由聯邦委員會負責,一共有七人人,福垊稱之為七人團。這七個人的產生先由國民院(相當於美國的眾議院)初選,再由聯邦院(相當於美國的參議院)複選,確定七位部長。可他們平起平坐,可分管一部或多部,無論作出什麼決策都是群策群力,似乎這個七人團裡連個團長都沒有。真的是這樣的嗎?福垊告訴您,當然不是這樣了。其實瑞士聯邦委員會是非常6+1的升級版7+1。

福垊稱這個7+1為“八王議政”或者“八仙過海”,聯邦秘書起到一定的總理作用,福垊姑且稱之為總理。他連七人團成員都不是,所以說瑞士總理是首腦也有些牽強。瑞士聯邦實質上元首就是七人團,但形式上還是有高下的。瑞士的元首其正式稱呼跟俄國的總理一樣,都是聯邦主席,福垊為了便於理解直接稱其總統,跟俄國不一樣的是瑞士聯邦還有副總統。聯邦主席和副主席由七人輪流選舉擔任,任期一年,其職責主要用於接見外賓、授勳等禮節性上。2019年瑞士聯邦的聯邦主席是於利.毛雷爾(Ueli Maure1950年12月1日——)。

安道爾親王國打破了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規則

一說安道爾,大家的腦海裡都是安道爾公國,福垊怎麼這裡叫親王國了呢?我們來看看安道爾的正式國名(加泰羅尼亞語):Principat d'Andorra。 福垊想說的是,“Principat”就是親王的意思,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公國(duchy)只有大公國(Grand Duchy),世界只有一個大公國那就是盧森堡大公國(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因為安道爾毗鄰西班牙王國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在歷史也跟加泰羅尼亞有著很深的淵源,故而其官方語言為加泰羅尼亞語。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愛獨立,可安道爾卻一直很安穩,其國家元首也是名義上的,不過這個名義上有兩個,一個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另外一個是西班牙的德烏赫爾地方主教霍安·恩裡克·比韋斯·西西利亞。

為什麼安道爾的國家元首是倆外國人?

為了防止摩爾人的入侵,同時也是為了表彰安道爾人抗擊摩爾人的功勞,查理曼大帝將安道爾賞給了他們。為防止他們做大又讓西班牙負責該地教權,而行政仍屬於查理曼帝國。1278年,西班牙和法國簽約維持宗教和行政管理權,並規定安道爾每年向法國進貢960法國法郎(即約146.35歐元),向西班牙進貢430比塞塔(約2.5歐元)。隨著法國和西班牙使用歐元,尤其是西班牙2002年因為通貨膨脹徹底廢除比塞塔,現在安道爾向兩國貢金都是歐元,其中上貢法國摺合人民幣約1145.54元,上貢西班牙地方主教為人民幣約19.56元。一年才19塊錢的貢金,主教大人還不夠主教親王吃一週的饅頭呢!

安道爾親王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烏赫爾主教西西里亞共同擔任,兩人平起平坐,共同通過安道爾總委員會(議會)選舉的首相進行管理。而實質上西西利亞管理安道爾親王國更多一些,因為西西利亞主教的宗教業務沒有馬克龍處理的政務多,關鍵一點兒西西利亞就在安道爾居住,從實質上來說西西里亞是安道爾的國家元首,也是成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