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戶,到山裡工作時,總喜歡帶著一條狗狗,這狗又幫不了忙,為啥?

村哥小凡


很多農戶,到山裡工作時,總喜歡帶著一條狗狗,這狗又幫不了忙,為啥?

在農村很多農民都有著屬於自己家的承包山林地,也會在山上去做活路,比如去山上撿樹枝回來當柴燒。記得我本人小時候就會跟著爺爺上山去玩,那個時候還沒有禁止打獵,時常可以打一些野兔子和野雞回來解解饞。當然爺爺也會帶著家裡的大黃,我就在一旁肚子玩著剪切下來的樹枝或者在樹林裡亂逛。因為那時家裡就我和爺爺奶奶,所以心裡就十分盼望能夠和爺爺上山去玩。每回我都把這段時間當成了自己休閒時光,有時候甚至還會叫上自己的小夥伴一起。

我們家的那條黃毛犬跟著爺爺一起度過了十多年的山間生活,還幫爺爺帶出來了一個年輕的徒弟(另外一條鄉間田園犬),在大黃去世的時候爺爺還專門給它修建了一座墳墓。如今大黃的徒弟也早已好幾年沒有去山林,爺爺也只在田裡勞動,一方面是因為爺爺年紀大了沒有法再在山上做活;另外一方面是如今對山林地管理較嚴,人們也很難像以前在林子裡一樣無拘無束的活動。那麼為什麼農民們去山林裡總會帶上一隻狗呢?您且接著往下看。


狗是人類最為忠誠的朋友

對於那些喜歡去山林裡的老農民來說,他們不只是把狗當成狗,而是把狗當做了自己的真心朋友。所以在這裡就出現了第一個目的:把朋友帶到山林裡為自己解悶,有時間、沒時間都可以找狗聊聊天。更為重要的是,在山林裡就自己和狗,平時不能說的話都可以盡情得吐露出來,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自身的壓力。特別是如今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家裡面一般都只有老人和孩子,農村老農民本身就是孤單的心理。能夠有一條狗陪伴自己當然是更好的。

因為恩施地區森林覆蓋面積較廣,所以我們村每組都會有一個護林員,我的叔叔就是一位護林員。同時基本上每一位護林員都會餵養一隻大狼狗,每次巡山的時候都會帶上。叔叔告訴我帶上狼狗一方面是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緩解一下壓力,因為護林員是要對森林消防安全等負責的。其實看到這裡大家已經知道,狗帶上山並不是一無所用,至少可以起到緩解人心情的作用。當然也有的人帶上狗是出於其它的想法,不信您且接著往下看。


其它的考慮

以前的農村交通不是很發達,人們也沒有什麼指路設備,特別是那個時候的山林地,基本上都是沒有開發的。聽我爺爺說在七幾年還沒禁止土槍的時候,有好幾位農民山上去打野味都會帶上大黃狗。因為狗每走一個地方都會撒尿來固定位置,這樣再回來的時候可以為農民們起到指南針的作用。我想那些小時候在農村森林裡玩過的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農村的樹木可以真的是遮天蔽日,你想通過星星和太陽是無法判斷方向的。我記得我們這邊就發生過有人迷失在森林的情況,最後還是家人找了好幾天才找到。

當然以前農民們帶著狗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補點野味。一般在農村人們把狗都是拴在門前的,但是如果要帶上山就會給狗把鏈子解開掉,這樣在山林裡狗子就能夠充分地自由活動開來。那個時候的農村生活交往貧困,人們很難吃得起肉,加上那個時候環境保護得十分的好,山林裡的野味有不少。所以不少人都會帶著狗去山上打一些野兔、野雞等野味回來給自己和家人去解解饞。而且那個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這麼做,也沒有人管,即使是如今農村也有人偷著打獵。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狗都是人類最為忠誠的朋友。但是我們人類愛狗也需要有一個度,像那種假的愛狗人士禁止人們吃狗肉的行為是可恥的。


愛茶者九號


我在小興安嶺山區長大的山裡人,家住在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自我誇講的說是小興安嶺山裡通,在我小時候記事開始家裡就養著一條兇狠的大笨狗,在我五十歲之前家裡始終養著大形犬,我家三條獵犬隨我上山打獵活活咬死一頭約九十斤重的野豬,狗兒在那瘋咬等我趕到時它們在撕吃那頭野豬,我上前用刀割開野豬肚子讓狗兒們吃,我若不讓狗兒們吃,下回它們就不會替我賣命攻擊野獸了。

養狗愛狗心疼狗但不可以寵著慣著狗,可以攻擊野獸絕對不許無故攻擊人,養狗必須把狗從小開訓,必須讓它服從主人的號令,可以教訓性打它(象徵性的),不能狠打因為狗的記憶力極強,當它親近你向你討好時,不管你多忙都要和它玩一會,安慰它跟它摔跤搶東西摟抱,故意東西你吃一口給狗一塊吃,你假吃得香不給它它會衝你要,你給它吃時記住千萬別去碰它,貓狗都護食獨食,它以為你來它食物會咬傷你,三,四年之後它就不會因食物而誤傷主人了,

帶狗去野外幹活,狗就是主人的警衛,距離野物很遠狗就跑過去驅趕狂叫,主動攻擊野獸預警主人安全,這一點寵物狗永遠做不到,這就是山裡人家養的大笨狗的優點。

記住,從小給狗養成洗澡的習慣,不然長大了你給它洗澡它拒絕反抗會無意中傷到主人。我家狗晚上就在屋裡床底下趴著睡覺,我從來夜裡不鎖門,狗有屎有尿就扒開門出去之後又扒門回來,只要在門上安個門弓子就行了,

狗是主人忠實的朋友,不是陌生人的朋友有可是潛在敵人,狗傷人百分之百錯在狗主人,防範自己的狗傷人是養狗人應承但的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道德必須依靠法律來維護,不然道德只是嘴炮起不了什麼約束作用。指責對厚顏無恥之人無濟於事。必須依法養狗。


興安紅松五379


前幾年,父親一邊種地,一邊還兼職幹著進大山割松油的活計。那時候我們家養了一條土狗,叫大黃,父親進山割松油時常常帶著它。

大黃也是乖巧,每次都會跟著父親進山,有時候父親先走了,它也會跑著跟上去,然後走在父親的前面。說實話,在大山裡大黃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滿山跑,追鳥逐兔,好不快活。

帶著狗狗去山裡做事,一是為了讓狗狗幫我們開路。

父親就給我講過一個真實的事情:盛夏的一天傍晚,忙了一整天的父親有一些疲倦,走在回家的路上,嚮往常一樣,大黃走在前面。突然,大黃立住對著前面狂吠,父親也定睛一看,發現一條大毒蛇,受到大黃的驚嚇在慢慢爬走。父親說,那大毒蛇應該是盤在路上歇涼的,要不是大黃機警,我沒注意踩上去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點,咱們農村人進山幹活,往往都是早出晚歸,山路狹窄,路邊都是野草,露水重。這時候,狗狗走在前面,能夠把大部分的露水都弄掉,我們就不會被露水打溼鞋子和褲腳了。大黃進山,常常渾身“咧咧珈珈”(方言,意思渾身溼透,毛髮不整),但是它還是開心得不行。

帶著狗狗進山做事,二是為了讓狗狗陪著我們,壯膽解悶。

只有進過大山做事的人,才能體會到那種孤寂吧。遙遙大山,就只有一個人,無人聊天說話。這時候帶著狗狗去,也能解解悶。父親那時候割松油,中飯是自己帶到山上吃的。到了飯點,只要父親吆喝兩句,大黃就會跑到父親身邊。農村養過土狗的朋友都知道,狗狗一般只吃早晚兩頓,所以帶狗狗進山也不用給它帶午餐。父親吃午飯的時候,大黃就後足著地,像“人”一樣一屁股坐在地上。父親偶爾扔一兩塊肉給大黃吃,大黃一邊吃一邊搖尾巴。不給它吃它也不會討要,就靜靜地在那待著。

還有就是壯膽,你可別覺得大人就不會怕。到了大山裡,遠離村子,人跡罕至,偶爾怪鳥或者其它動物一叫喚,確實有些瘮人。這時候有狗狗陪著,多少能壯壯膽。

不過,有些時候是不能帶狗狗去的,但狗狗就是要追著跟就會讓人覺得煩,我們老家叫這種狗為“追路狗”。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要騎車去鎮上,就不能讓狗狗跟去。倒不是怕它迷路找不著家,而是怕有些不懷好意的人對它下手。那時候大黃就喜歡跟,每次父親的摩托車一向,大黃不管在哪裡,立馬就竄回來。為了不讓大黃跟著,有時候半道上父親還要停下車,然後下車把大黃趕回去。

還有就是走親戚,也是不能讓狗狗跟著去的,原因也和上面一樣。

大黃已經離開我們5年了,聽父親說是被人毒死的。從大黃之後,我們家再沒有養過狗狗!


以上是一點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感謝閱讀,期待您的關注。對於“帶著狗狗進山工作”,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吐槽、批評指正和補充。

——END——


一點三農


大家好,我是訓犬小李。

首先,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有養犬的習慣。那時候,農村都種地,不論你家有錢還是沒錢,基本都會種。而我們這邊的地,一般都是在那種山裡面,很遠的地方。那時候農村的山裡什麼都有,野兔,鷹,還有那種像貓頭鷹一樣的鳥,非常大,我們這土話叫做“刮刮翁”,這種鳥會攻擊山裡的種地的人。所以每次去山裡的地裡面種地,都會帶著犬。犬在進了山裡面,陌生的地方,能有效的感知到一些危險的存在。可以提前告知主人,讓主人可以有所防備。有時候還可以獨自抓一些野兔、野雞之類的小動物,改善一下生活。總之,犬在這時候的作用就是,既能給主人有很好的安全感,還能有時候幫主人帶回一些野味。我感覺那時候帶犬在去田裡最大的原因就是,如果遇到危險情況,犬會衝出去第一時間的去保護你。還有,在山裡最起碼一個人不會寂寞,因為有犬的陪伴。

在農村,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很好的服從主人的命令。因為農村人生活都比較拮据,不會嬌慣犬,這種方式下養出的犬,基本上往往都是很懂事的。


訓犬小李


狗是最忠實的朋友,我曾經餵過一隻…形影不離…砍柴…放牛…拔豬草…緊跟後面,那時候在山上放牛突然來了幾十只豺狼圍住了我們隊裡的十來來牛,我那條狗拼命與豺狼博鬥保住了我們幾個人和隊裡十多頭牛,有一頭牛還是沒逃掉幾十只豺狼圍捕被掏了肛,現在幾十年了還經常想起我的那條狗[流淚][流淚]

小時候舅舅家養了一隻土狗,非常聰明,我一年也就去2次,回去的時候它總是要把我們送到車站等我們上車了它才回去,舅舅家離車站要有20多分鐘的路程,我都怕它找不回去。

狗最喜歡前腳趴地,然後圍著你瘋跑,然後繼續趴地,等你過去追,去地裡幹活要跟著,要麼自己去玩,要麼在旁邊睡覺,回家它要走前面,走一段路還要回頭看看跟上沒有,放學時老遠就搖著尾巴過來迎接,

在這裡講個故事,有個乞丐每天來到主人門前乞討,主人都會私舍他100元,一兩年堅持給他。有天早上,乞丐照常來到主人門前,這次主人給了伍十元,乞丐大憤怒,你怎麼今天只給我伍十元,主人說:我現在討了老婆,多一張嘴要多吃飯,只能給你這麼多。氣丐就給主人一巴掌,你怎麼把給我的錢拿去養你老婆?這故事和養狗的忠實。大家在下面發表看法?這是虛構,如有巧合敬請諒解



風和沙277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我的母親給我講的第一句有教育意義的話,是“子不嫌母醜,狗不怨家貧。”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聽懂了,並且與家裡的大黃狗結成了人生的第一段友誼。

在我記憶深處,小時候刻骨銘心的有兩樣。其一是奶奶。從小到大都是吃奶奶煮的飯。頭上長瘡是奶奶幫著洗幫著搽藥,開始是搽什麼軟膏,後來搽牙膏,一陣清涼,感覺很舒服。從兩歲開始到七八歲,一直都是隨奶奶睡。那時候家裡到處是蝨子,奶奶用一塊布包上“六六粉”,然後拿布包在手上拍,“六六粉”就撒在床單上面了,蝨子沾上“六六粉”就死了,晚上睡覺才會踏實。奶奶對我太重要了,有一次奶奶去姑媽家小住,我記得自己嚎啕大哭,晚上用大衣裹住自己睡在椅子上,後來母親是怎麼勸導的,確實不記得了。

這其二就是家裡的大黃狗了。它沒有名字,喊它的時候就大聲喊“西幹-哦喔。”大黃聽見喊聲馬上就來了。記憶之中大黃是我最好的夥伴,我不管到哪裡它都會跟著。小時候放牛,把牛從這座山趕到那座山,它會一直跟著。儘管那時候根本沒有豺狼虎豹,但是好像有傳言說,有一種兇猛的動物叫“驢頭狼”,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因此有大黃跟著就有了膽氣,大黃對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發出警示,發現對我有威脅的就會汪汪吠叫,那種護衛的勁頭,不比安倍的保鏢差。

大黃跟著我去花生地,去砍柴,去上河或者下河。沒事時它就坐在地上,看著我。大約在我六歲時,一天母親不聲不響地把大黃賣了,我堅決不同意,不準收狗的人把大黃帶走。我記得母親還為此發火了。別了,我親愛的大黃,那時我雖然只是一顆童稚之心,但還是爬在石碾子上嚎啕了一下午,最後聲嘶力竭。我人生中最純粹的最忠誠的一段友誼就這樣失去了。

謝謝閱讀!

2019-4-25日






風葉丹


其實都不用帶,狗🐶都會跟著來。你不讓它跟著,它遠遠地都會跟著你,或跑到你前面去等你!

狗🐶是最通人性,也最和人類親切的動物!你對它好,它也對你好。它會和你朝夕相伴。上山砍柴它會跟著你去,在山上趕野獸,或在不遠的地趴著守候著。在田間地頭,它也會在周圍玩耍,捉老鼠,抓小動物!累了,會跑到你跟前趴著!

我家養狗幾十年,從我記事起,養狗就沒有間斷過,養了一茬又一茬。都是自然老逝,或被可惡的偷狗賊偷去了。

農村養狗,除了看家護院,還有是養來撿剩飯剩菜吃(現在狗狗也好命了,一般的飯菜肉類都不吃。)。

養狗🐶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相互依存鄉村鄉土氣息。

這是我家的狗🐶,我給它們配的文字!







雲廬煮酒


路過順手答。

老家有個旅遊區,是在山裡的。走十幾公里的石子路,才能到山腳停車場,然後一路上山都是彎彎曲曲的石頭臺階,盡頭是幾十米高的山崖。

那年和朋友們去玩,剛進景區牌坊就碰到一條小黑狗。因為剛剛開發沒多久,沒有導遊也沒有指示牌,也不知道往哪走。

小黑狗湊過來,嗷了一嗓子,好像是讓我們跟上的意思。它跑起來比人走路快一點,但始終沒有離開我們的視線範圍。

十幾分鍾後,我們來到一個小平臺,前方被樹枝擋住了,顯然路還未修完。小黑又嗷了一嗓子,原地轉了幾圈,便徑直下山。

我們這才明白,這傢伙就是導遊啊!也不知道誰家的狗,為了賺點火腿腸,小小年紀就出來打工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小黑應該也一把年紀了吧。帶路似乎是某些狗的天性,就像牧羊犬天生會趕羊一樣。

我也見過一上山就瞎逛的狗,主人怎麼喊也不聽,嗖的一聲影都沒了。可晚上下山回家,總能看到那貨蹲在門口搖尾巴。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覺得農戶帶狗進山,一方面是因為狗自己跟著來,另一方面是狗認路,可以搬救兵。


虎皮青貓的小窩


其實,農村裡面很多人都會養一隻狗,或者幾隻狗,第一能看家護院,主人不在家的時候能避免其他陌生人進去偷東西,防止家裡的財物被盜,也能解決剩飯剩菜你問題。

帶狗進山裡面,是因為狗的警覺性好,還有嗅覺好,能第一時間發現各種情況,比如有蛇出現,狗也能發現。我家的狗就救了我一命,在江邊看養殖場,我家的狗狂叫,比平常的時候叫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我聽著感覺不對勁,要起來的時候,我家的狗就在我住的房子面前叫,我就把床邊的燈開了,結果發現了一天毒蛇,我拿床邊的棍子把他打死

了。山裡面的情況還是比較複雜,不僅會出現蛇還有山豬也會出來,這個會攻擊人。這些情況狗都會發現。所以農村的人會帶一隻狗或者幾隻進山裡面幹活。

第二大家有沒有發現,狗到走出家門,跟著主人出去差不多到不認識的路的時候會撒一潑尿?其實那個是狗為了記路,防止不認識路的標記。我們村就有一個人,進山砍柴,結果太晚了不認識路,跟著狗一路回到了家。

狗是人類的忠實朋友,所以要對它好。有時候能起到不少作用。特別是農村裡的土狗,大黃這樣的狗。下面第一個圖就是救了我的大黃了。






漁家小潘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好,我是搬磚的農村娃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上學那會家裡養了一隻中華田園犬,這隻狗是我弟從他同學家捉回來的,當時我弟他同學家的大狗生了好幾只小狗,我弟去他家玩時就給自己要了一隻。狗捉回來後我媽不太想養,覺得餵養太麻煩了,就想把狗送人。正好村裡有一個人想十塊錢把這隻狗買走,買的人都到家裡準備把狗捉走了,我弟躲在一邊偷偷的哭,我媽看我弟捨不得,就沒賣把狗留了下來。



這隻狗在我家生活了十來年,從我上小學一直陪到了我上大學。因為它全身都是黑色,所以我們給它取名叫黑豹,黑豹特別的兇,一旦家裡來的生人就咬個不停,攔都攔不住,為了防止它咬傷人,等它長大點後就將它拴起來了。那些年我晚上出去在荒郊野外捉蠍子,就喜歡帶著黑豹,我帶著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壯膽。

捉蠍子的位置一般都在荒郊野外深山老林,捉蠍子又是晚上進行。說實話大晚上一個人走在荒郊野外還真是有點害怕,有時候旁邊草叢中突然竄出一隻野兔或者野雞啥的會嚇得人一機靈,這時候黑豹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黑豹特別的機警,遠遠的有個野兔野雞啥的,早就被黑豹追的到處亂竄了,根本不會出現突然竄出來嚇人一跳的情況。再一個也會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讓人覺著萬一遇到個壞人什麼的,狗也可以幫忙咬他。



2、解悶。

那時候的我捉蠍子都是一個人行動,大晚上一個人在荒郊野外捉好幾個小時,期間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聊天,特別的枯燥無聊,而帶上黑豹就不一樣了。黑豹因為平常都是拴著的,所以解開繩子後就特別的興奮,上躥下跳,到處亂跑,一會跑去捉野兔,一會又跑去攆野雞,給無聊的夜晚帶來了很多樂趣,並且無聊時也可以跟黑豹說說話,當它跑遠時喊一聲黑豹回來,它就跑回來了,走的時候喊一聲黑豹走了,它就跟著走了,有了它的陪伴,真的可以解悶。

3、防蛇。

捉蠍子是在夏天的夜晚進行的,位置又是在深山老林,而夏天又是蛇活動頻繁的時間,所以外出捉蠍子最怕遇到蛇。我也是聽說帶著狗有防蛇的作用,狗可以提前感覺到蛇存在,並且提前預警,能防止人不小心被蛇咬傷。但我的運氣比較好,捉了那麼久的蠍子,也一直沒有遇到過蛇,所以帶著狗到底能不能防蛇我也不是很清楚,等為了能給心理上一個安全感,我每次出去捉蠍子還是會選擇帶著它。

以上這三點就是我去荒郊野外、深山老林帶著黑豹的原因,我想大部分人去山上幹活的時候帶著狗,主要也是出於這三個目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