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SYNC+ 系統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和用戶來研發的本地化產物。

因為中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傳統車企也開始注重車輛的智能網聯。

由於對本地的服務與運營能力更駕輕就熟,自主品牌似乎很輕易就能趕上中國「智能汽車」的潮流。它們此時發力,之前積累的實力能夠很快釋放出來,進而獲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對於合資品牌而言,中外在市場需求和服務能力上相差很大,導致其做出的一些判斷不明確,最終呈現在車輛上的,就是「水土不服」。

為了獲得更本土化的用戶體驗,以及更快的速度,與第三方的車聯網公司合作就變成了最優選項。福特金牛座,我們要講的這款車,就搭載了福特與百度合力打造的 SYNC+ 車載系統。作為雙方合作的第一個車載系統,它的表現稱得上優秀。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福特金牛座中控大屏 | 極客公園


外來系統的本土化改造

極客公園(ID:geekpark)拿到的車是福特金牛座 2019 款 EcoBoost 245 Vignale 臻享版。車內最顯眼的莫過於 12.8 英寸的中控大屏。

這也是搭載最新 SYNC+ 系統的福特車型標配。據悉,此次上線搭載 SYNC+ 系統的車型共有銳界 ST、福克斯 Active、金牛座與 Escape 四款,其中 Active 和未上市的 Escape 均為橫屏,銳界 ST 和金牛座則是豎屏設計。

直觀看來,豎屏給人的視覺衝擊力更強,駕駛過程中觸摸操作也比橫屏更加順手一些。另外,豎屏也可以達到分屏的效果,在這塊中控大屏上,首頁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屬於信息介紹與展示,下半部分則是各個卡片位,包括愛奇藝、音樂、地圖,電話等等,集成了多項服務。最下方的實體按鍵分別是駕駛模式選擇、前擋風玻璃除霧,兩側各有一個 USB 充電接口。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大屏下半部分為卡片位設計,最下方則是空調及車輛的設置 | 極客公園

和福特之前的 SYNC 3 系統不一樣的是,SYNC+ 系統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和用戶來研發的本地化產物,所以在使用上,它不僅能達到日常所需,並且時不時還能給點驚喜。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福特 SYNC 3 系統 | 網絡

SYNC 3 上,司機能做到的功能很有限,基本上只有導航和多媒體,屬於車內必備功能。當接入 Carplay 這類手機映射方案後,能做的事情變得更多了一些,但依舊停留在初期階段。在 SYNC+ 這套系統裡,基本功能已經展示了更符合中國司機的駕駛習慣的操作,還加入外賣、智慧停車,在線視頻等此前我們沒有在車內嘗試過的東西,也多了幾分「移動智能空間」的影子。

以智慧停車為例,只要提前與車機上的停車應用綁定,便能自動打通車輛與各個停車場的「無感進出」,也就是系統自動繳納停車費。

支付環節也能體現在外賣、預訂電影票等功能當中。值得一提的是,SYNC+ 系統的邏輯並不是以某款 App 出發,而是從整體的需求決定人機的交互情況。一個最直接的例子是,當用戶喚醒系統之後,說「打開 xx 應用」是無效的,正確的說法是把自己的需求講出來:「我要 xx」,系統才會去執行。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在車內也可以點外賣 | 極客公園

可以看出,福特希望走的是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用戶體驗作為保障,將整套系統融為一體,給用戶「陪伴」的感覺,這也符合百度做小度車載 OS 的邏輯。不過,有些車企正在努力做到的「超級 ID」,即用一個 ID 可綁定使用所有功能,SYNC+ 暫時還無法完成。

深度合作的樣本

說到語音,這可能是極客公園在體驗 SYNC+ 系統當中最為驚喜的地方。

首先是語音識別率的精確。絕大多數情況下說出喚醒詞「你好福特」,都能夠喚醒系統。並且反應速度很快,對於指令的識別和後臺操作都非常靈敏。只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高速行駛時打開窗戶,或者把空調風量調到最大,這時語音喚醒識別率會有所下降。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SYNC+ 系統會在信息頁面介紹語音交互的使用方式 | 極客公園

這一筆功勞應該記在百度的頭上。得益於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多年深耕,百度在語音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其在汽車這個場景下,也能很好地完成識別分析。而在這背後,也不是百度將語音功能安置在系統上就能完成的事情。

據悉,福特在 SYNC+ 車載系統當中使用的芯片是最新款恩智浦 i.MX8 芯片,車載系統性能最強悍的處理器之一。有必要提及的是,在 SYNC+ 項目確立時,這塊芯片還未量產。福特與百度在系統的構建上顯然瞄準了更前瞻的硬件產品。

在 2019 年 6 月 SYNC+ 系統的媒體溝通會上,福特曾詳細講解了雙方合作的過程。「我們和百度在 Framework 層面就在深度合作,最後的體驗也能夠打造的很好。」福特中國車聯網產品開發高級經理範衡告訴極客公園。

從下圖就能看出,在硬件和硬件接口層之上的核心層,即應用 Framework 中,雙方就開始了聯合開發,這樣可以保證上方的應用層體驗。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福特 SYNC+ 架構 | 現場拍攝


深度合作帶來的是流暢體驗,用戶進行積極反饋之後,針對車載系統的 OTA 升級也能夠進一步優化車機,帶來正向循環。關於 OTA,福特還在 SYNC+ 上升級了車載系統的通信模塊,支持4G全頻段,將 SYNC 3 系統中採用的CAN總線連接方式改為更快的串行總線的連接方式,為系統 OTA 鋪平道路。

另一方面,在語音控制方面,SYNC+ 系統也有不錯的表現。最簡單的開啟和關閉空調可以輕易通過語音來控制,調整溫度和風速也不在話下。「風速調到最低」、「溫度調到 20 度」都能很快給予反饋。不過,把兩項指令放在一起,系統就很難一起完成,例如說「溫度調到 21 度再把風速調到最低」,系統一般會停頓兩秒左右,然後完成其中一項。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使用語音可以調節空調溫度與風速 | 極客公園

座椅按摩是這款車的一個貼心功能,利用語音也可以實現控制。並且,由於在主副駕上方中間裝置了兩個麥克風,諸如座椅按摩這樣的語音指令,SYNC+ 系統能夠自動判斷這是來自哪個方向的聲音,並完成操作。不過,略微有些遺憾的是,座椅按摩這樣的細節功能都可以用語音來完成,但是語音控制車窗卻沒有被安排,開啟關閉車窗依然需要乘客手動操作。根據系統給的反饋是「暫不支持語音控制車窗」,而不是「暫不支持該指令」,極客公園猜測,也許是出於安全原因,SYNC+沒有把該功能加入。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SYNC+ 系統暫不支持語音控制車窗 | 極客公園

據瞭解,百度與福特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項目於 2018 年 8 月正式啟動,第二年的 4 月就正式發佈了 SYNC+ 系統,研發週期用了 8 個月,福特方面認為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稱得上「中國速度」。

語音方面的另一個亮點是免喚醒功能。開車時使用語音導航,免喚醒功能才可以真正體現其優勢。當喚醒系統之後,司機會說出想要去的地點,然後系統會給出多個選項,司機選擇正確的地點後,進入地圖頁面,系統規劃出最佳路線,點擊「開始導航」,才正式進入導航頁面。

多步驟的流程本來就對用戶來說相當困擾,如果用觸摸的方式操作,一邊開車一邊點擊屏幕,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利用語音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有些車企考慮較多,會設置一些針對性的引導。例如在給出多個地點選項的時候,系統發出提醒,在「嘀」一聲後說出第幾個選項。再之後進入導航頁面時,還需要用戶點擊一次「開始導航」,方能正式完成操作。

SYNC+ 系統在這方面優化的不錯,只要喚醒之後,後面的步驟不需要點擊或二次喚醒,靠嘴就能完成導航,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實際上這屬於百度最近公佈的全雙工免喚醒能力,一次喚醒即可多輪交互。


智能汽車發展的路上,一次車機本地化嘗試

SYNC+ 系統導航全程可使用語音多輪交互 | 極客公園

在極客公園之前關於車內語音免喚醒的文章中曾提到,對於導航、音樂等車內的高頻場景,可覆蓋用戶 70% 以上的日常使用需求。長期來看,這項功能也許會變成標配,並且覆蓋的場景更加豐富。

但也像上文說到的,車企與車聯網公司的合作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仍然需要雙方共同完成,車輛內部的構造上,車企遠比合作夥伴更懂車載系統應該怎麼做。「在產品的定義上,福特更懂怎樣合理運用自己和百度的能力。」一位百度的工作人員曾這麼告訴極客公園。車企依然掌握著關鍵,怎麼運用這項權利,福特 SYNC+ 提供了一份不錯的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