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一古碑重見天日 講述修橋鋪路民生故事

10月16日,在地底沉睡半個世紀後,曾經屹立在高碑店新城北關上百年之久的一通石碑重建天日。這個文物的出土在周邊引起了不小轟動,碑文講述的建橋修路歷史還原了古城風貌,引得眾多村民前來一睹廬山真面目。

高碑店一古碑重見天日 講述修橋鋪路民生故事

這通石碑出土位置在高碑店新城鎮北關東村。該村村民翻建房屋,施工場地緊鄰石碑埋藏位置。在機緣巧合和多方努力下,這通石碑再次重見天日。文保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介入,妥善處置,保護好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文物。

高碑店一古碑重見天日 講述修橋鋪路民生故事

初步測量,石碑高3.25米,寬1.11米,厚0.40米;碑座長1.66米,寬0.86米,高0.95米。碑身正面字跡清晰,鐫刻“皇恩浩蕩”四個大字,兩側鐫刻“雍正八年署新城縣知縣 臣 黃理中率萬民墊道建橋”,“嘉慶八年署新城縣知縣 臣 袁焯率紳士旗民重修”。碑座雕琢精緻,有五龍盤踞,顯示出身不凡。

北關東村古稀之年的朱玉祥老人回憶說,年輕時曾見這個石碑,印象十分深刻,碑身面東背西,氣勢非常雄偉。印象中大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拉倒掩埋。該碑出土後,文保部門已將其轉移到安全場所,科學合理進行進行保護。初步鑑定該碑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藝術價值。縱觀周邊地區,刻有如此詳實、完整文字內,且如此高規制石碑可謂是鳳毛麟角,益顯其彌足珍貴。

(高碑店臺呂建歧 王明 梁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