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樹上有一種小罐子,老人們都喊它“雀甕”,為什麼現在能賣到200元一斤?

農人答農事


雀翁是它的中藥名字,它的學名應該叫做楊拉罐,飯店裡多稱為洋拉罐子,是一種比較重口味的美食,因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目前市場價格能賣到二三百元一斤。



雀翁是一種刺娥科動物的蟲繭,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主要生長在楊樹上面,因其外形就像一個小罐子伏在樹枝上,所以也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楊拉罐子。

楊拉罐子裡是黃刺娥的蟲卵,說到黃刺娥我們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要說起洋辣子,我想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都不會太陌生的。小時候農村樹木比較多,夏天正是洋辣子出沒的季節,一不小心就會被樹上掉落的洋辣子蟄到身上,別看這種毛毛蟲長的人畜無害,可是它那軟軟毒刺刺到身上,那種火辣辣的滋味讓人是記憶猶新。


洋辣子是一種農作物的害蟲,蟲卵期會躲在罐子裡冬眠,等到來年的夏天,幼蟲會拱破楊拉罐重獲新生禍害莊稼。所以小的時候,總是在楊樹上面專門找這種罐子給毀壞掉,來保護樹木和莊稼的生長,那個時候樹木比較多,楊拉罐子也不少,有時候一個樹枝密密麻麻的能長好幾個。一般都是取點用腳踩爛,哪會想到現在這種東西,還會有人花高價錢來吃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野味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原來作為害蟲的洋辣子罐現在竟然賣到了幾百元一斤,那麼洋辣子罐為什麼這麼值錢呢?


首先就是洋辣子罐現在是越來越少了。隨著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這個小玩意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在我的老家豫北農村,已經有好多年沒有見過這個玩意了。物以稀為貴,東西少了,吃的人多了,價格自然就會水漲船高,所以二百塊一斤的洋辣子罐並不誇張。

其次就是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洋辣子罐裡面的蛋白質非常豐富,營養價值較高,現在人的條件好了,對保健養生認識越來越強,加上加工過後的洋辣子味道鮮美,風味獨特,自然就受到了人們的青睞。


賣柚子的小夥子


所謂的“雀甕”,其實是一種叫做黃刺蛾的蟲繭。因其形狀像一個瓦缸,故取名雀甕。


雀甕是一味中藥,有小毒。具有消腫、止驚、解毒、熄風之作用。醫學上常常用來治療小兒乳蛾、癇疾、臍風、發噤、撮口、抽搐、驚風之疾患,為兒科常用中藥材。

據說,雀甕在治療癲癇上還有“一絕”。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張各莊的劉生自幼患有癲癇。為了治癒自己的疾病,劉生沒少尋找各種民間偏方,但沒有一種偏方能對自己的疾病有效。

在劉生三十歲那年,劉生的父母先後病故,留下孑然一身的劉生艱難度日。癲癇這種疾病在沒有發作時,患者看上去一切正常,但一旦發作,就會出現肌肉強直、意識模糊、渾身痙攣、大小便失禁以及自咬舌頭等症狀,在發病的過程中,如果有人陪在身邊的話,自己會少遭罪;如果沒人陪在身邊,自己就有可能發生意外。有一次,劉生正在水渠邊洗臉,突然癲癇病發作,於是,劉生一頭栽進了水渠,要不是被鄉親及時發現救起,劉生就有可能溺水身亡。現在,父母已經雙亡,再也沒有親人可以呵護自己了,面對未知的未來,劉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於是,他打算了結一生。




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結束呢?劉生在反覆思考這個問題。忽然,劉生想起了雀甕,因為他曾經聽父親說過,雀甕有小毒。

自從打算離開這個世界後,劉生天天上山尋找雀甕,只要看到哪棵樹上有雀甕,無論樹有多高,劉生都要想法採下來。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採集後,劉生終於採集夠了他認為足可以使自己死亡的量。於是,在一天中午,他將大約一斤的雀甕揉碎,放進瓦罐中熬煮。熬好稍涼後,他喝下了所有的藥汁。期望儘快離開這個世界。

誰知道過了一下午,劉生感覺自己非但沒有死的跡象,反而感覺精神煥發。劉生很納悶。他認為,自己採雀甕少了,藥力不夠。於是,他再次去採雀甕,這次他用比上次多一倍的雀甕煮水喝,企圖快死。誰知,這次不但沒死,反而感覺自己身上的皮疹也不癢了。劉生心想:自從第一次喝了雀甕熬的藥汁到現在都過去三個多月了,自己再沒有犯過癲癇病,況且,自己身上的皮疹也好了不少。是不是這雀甕還能夠治病啊!反正管它呢!自己只管採雀甕喝,喝死了拉倒,喝不死萬一治好了自己的癲癇也算一件好事。於是,劉生開始瘋狂地採集雀甕煮水喝。這一喝不打緊,不但劉生的癲癇病再也沒犯過,而且,他的皮疹也好了。從此以後,劉生逢人就說,雀甕“藥不死人,能治癲癇。”

當然,以上僅僅是傳說而已。劉生的癲癇病究竟是不是因雀甕治好的還不得而知,你權當聽了一個故事而已。

反正,雀甕的用途很廣,故此,它的收購價格會比較高。


綜上所述,雀甕是一味用途比較廣泛的中藥,對於少兒的常見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才導致它的價格逐年走高。


老胡說三農


農村叫雀甕的這個東西,在夏天大家很難看到,只有在深秋葉落枝殘時,眼尖的人才能發現這個稀奇玩藝。一般城裡人看到這東西都不知道是什麼,覺得十分稀奇,都認為是什麼小型的鳥蛋,其實這那是啥子鳥蛋,只有咱們農村人識得,這就是農村的夏天,生長在樹葉上的青黃刺蛾。刺蛾蟲也就是百姓俗稱的洋辣子,這種蟲以樹葉為生,是害蟲類的,尤其碰到人的皮膚,那種痛癢是無比鑽心的,如果接觸面積過大,甚至還有性命之憂。


那麼這洋辣子為什麼變成蛹甕後價格那麼貴呢?這主要取決於這個品種的稀少。就在這種蟲出殼成蟲後,好吃的人們也埔捉這種成蟲煎炸進食。這主要的原因是民間說這種刺蛾蟲具有一種藥用功效。至於是真是假也不好在這裡述說,免得影響一些人的效仿。


但是在營養方面還是確實存在的,特別是雀甕罐子裡的幼蟲白白胖胖的,是高蛋白的絕好營養,是一些高檔銷費群體崇拜的美食,如今炒的每斤2OO元的高價,確實是可觀的收入,不過這東西也是很難找的,往往一天也找不了多少。估計也就是物稀為貴,導致價高才為人們所看好的!


星空攬夢


在農村的很多果樹上比如桃樹、梨樹、棗樹、柿子樹等等果樹上交叉的地方都有可能看到這種叫“雀翁”的東西,平時我們在看見它的時候都會把它踩死。因為雀翁裡面其實是我們都比較痛恨的洋辣子的孩子,洋辣子我們也叫青刺蛾、綠刺蛾,而雀翁裡面就是還沒有成型的洋辣子早期的蟲卵。可能由於麻雀和小鳥特別愛掏這個小包裡面的蟲子來吃,因此得名雀翁,而這個小包包就像一個裝東西的翁一樣。




雀翁現在在農村已經不多見了,基本上很少,即便在果樹上由於村民平時經常噴灑農藥,這種蟲卵也無法生活。但是由於雀翁藥用價格很高,因此市場價格也逐漸上漲。目前市場零售價就高達幾百塊錢一斤,在以前農村人們經常使用雀翁來治療感冒、止血止疼,現在這種物質在醫學上使用更加廣泛,所以價格也是逐年升高。

其實雀翁是洋辣子早期的蛹卵和低幼齡蟲,剛開始是乳白色,後來逐漸變為淡黃色,最後雀翁蛻變成洋辣子,而洋辣子最後又化蛹成蝶,飛到大自然中,自然界就這麼神奇。而這種雀翁也只是洋辣子的早期形態而已。



雀翁在在一些地方又叫做洋辣子罐,它同時也是一種特別美味的美食。小時候很多小孩經常把洋辣子罐取下來,然後放到過幾年烤,最後把裡面的蛹烤熟了,直接吃,這種烤熟了的蛹香脆可口,吃起來還流出金黃色的油光。這種雀翁的外殼很硬,據說以前農村老人還會用它來治療面癱,但是現在直接使用已經很少了。



其實最讓人無法忍受的就是被他的幼蟲洋辣子蜇到,這種疼痛帶著一陣陣麻痛,同時還會引起皮膚紅腫、瘙癢現象。洋辣子蜇進人體皮膚的那一剎那,毒液就會注入人體皮膚裡,洋辣子的毒液是酸性的,因此可以用鹼性的肥皂水清洗被蜇的部位。如果被蜇導致皮膚紅腫以及過敏嚴重的話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現在真是洋辣子最多的時候,作為村民在山上幹活時一定要注意。

更多三農知識歡迎關注鄉村波比,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


鄉村波比


生活在農村,只要夠勤快,遇到好的季節及好的市場行情,很多農村的寶貝都可以成為“金疙瘩”,今天題主問到的這個被稱為“雀翁”東西就算得上其中一種,那麼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為什麼可以賣到200元一斤呢?

雀翁這個名字是因其外部形態而得名的,在古時候還有很多其他叫法,比如天漿、刺剛子等,主要生長在石榴樹及一些樹木的樹枝上,是一種叫黃刺蛾的蟲繭,該蟲繭呈橢圓形,直徑約6-10mm,正面則為一圓口,表面為灰色,有條縱向的菜褐色條紋,沒有采收前依附在樹枝上,採收後外殼側面有一棕色縱形條溝,為原附著樹枝上的殘痕。

其具有很多藥用功效,據相關資料記載表明,雀翁具有催眠、鎮痛作用,還具有抗缺氧、抗炎、抗潰瘍、抗驚厥等諸多作用,也正是這些諸多的藥用價值,讓其在市場上的行情不斷上漲,甚至賣到了題主當地的200元一斤的價格,其實這個價格看似很高,但大量採集到它也不容易。

眼看又到了一年的雀翁採收季,採收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進行,如果大家在農村沒有農活幹,又恰好有那麼多的雀翁採收的話,我想大家還是很樂意採收的,就好比知了猴的脫殼一樣,每年到了這個季節撿拾的人也非常多,都是因為可以為家庭增加一部分收入。


洞察三農萬象


問:農村樹木的枝幹上有種老人稱作「雀甕」的小罐子,為啥子現在賣200塊錢一斤呢?

巧奪天工的口哨,簡直堪稱自然界的傑作,農村樹木上的這種小罐子確實很奇特,竟還能吃。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味知識。

在農村,孩童們常利用野外隨處可得的各種東西製作成玩具,雖算得上是「雕蟲小技」,但其趣味性、可玩性卻一點不輸從城裡花錢買來的玩具。例如用野豌豆莢、野燕麥製作的哨子,麥冬和竹筒製作的發射器,黃荊樹杈和橡皮筋製作的彈弓。當然,這些都要花點精力去製作,其可玩性還取決於孩童的動手能力。

一、雀甕的由來

在戶外的樹木上,有種現成的小玩意兒,老人們稱它為「雀甕」,這是一種緊貼在樹木枝幹上的鳥雀卵狀東西,刺楸見過不少。其實,在《本草圖經》記載了「雀甕」的幾種由來:一是毛刺有毒的五色斑紋毛蟲喜歡在樹上,其中的老毛蟲口中能吐出白色汁液,汁液漸漸凝固後變硬,形如鳥雀的蛋;二是「雀癰」的音誤;三是鳥雀喜歡取食甕中之子,所以民間稱做雀兒的飯碗。此外,雀甕還有棘刺剛子、天漿子的別稱。

實際上,《本草圖經》中對雀甕的描述十分清楚,雀甕並非蟲卵,而是繭。「喜歡在樹上、類似蠶、背部五色斑紋、毛刺蟄人且有毒」,這不就是我們平時經常所說的八角丁、洋辣子嗎?該甕就如一個繭,洋辣子在甕中作蛹而破甕羽化成帶翅膀的蛾蟲,繼而在枝葉上產卵,蟲卵孵化後又重新成為洋辣子。目前有人把順序弄反了,認為雀甕是蟲卵,是洋辣子的孵化前期,而事實上是洋辣子後期的作蛹階段。



洋辣子其實就是綠刺蛾、黃刺蛾的若蟲階段,破甕而羽化,雀甕就從頂端開了一個口子。

二、為啥賣200塊錢一斤?

洋辣子躲在甕罐裡作蛹,等到來年的夏天破甕羽化成蛾,所以搗毀掉尚未破甕的甕罐是保護樹木和莊稼的方法。如今,好(hào)吃的人越來越好吃,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都被變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打屁蟲逃脫不掉,洋辣子逃脫不掉,洋辣子的蛹更是逃脫不掉。


以前一般都是用木棍厾(dū)爛,現在好吃的人花高價買來吃,據說一斤可賣200塊,但刺楸未曾考證過。《本草圖經》有「八月採,蒸之」的記載,也就是在農曆八月後就可以採收雀甕了。

作為口哨,一般要在來年破甕而出後的一段時間採收空甕,注意用刀緊貼枝幹削下來。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雀甕的介紹,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江蘇無錫羊尖鎮路邊,多的是。



難得今天有空


雀甕可以入藥,藥用價值很高,是一種比較難得的中藥。有熄風止驚,解毒消腫效果、對於治療小兒驚風、臍風,癲癇有明顯療效


地主家的小吃貨


洋辣子(刺蛾)的繭。


葉蟬135


江西南昌樟樹上到了夏天特別多這種毛辣子蟲的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