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黴病“反覆發作”?掌握髮病規律、早做預防才是關鍵

灰黴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溼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灰黴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

常見為害的花卉有翠菊、四季秋海棠、天竺葵、菊花、杜鵑、月季、山茶等。

灰黴病“反覆發作”?掌握髮病規律、早做預防才是關鍵

病症: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後向果實擴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並生有厚厚的灰色黴層,呈水腐狀,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展,灰褐色,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該病害是一種典型的氣傳病害,可隨空氣、水流以及農事作業傳播。

灰黴病“反覆發作”?掌握髮病規律、早做預防才是關鍵

灰黴病病苗色淺,葉片、葉柄發病呈灰白色,水漬狀,組織軟化至腐爛,高溼時表面生有灰黴。幼莖多在葉柄基部出現不規則水浸斑,很快變軟腐爛,縊縮或折倒,最後病苗腐爛枯萎病死。

灰黴病為什麼難防

1.病菌的生存能力很強:

灰黴病病菌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強,既可以從活體的植物組織中攝取營養,也可以在死亡的殘體中生存,屬於半活體營養型病菌。以黃瓜灰黴病為例,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在感病的果實、花瓣、花萼、莖稈、葉片上存活4~6個月的時間,菌核的生存時間更長。灰黴病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植株上、大棚的後牆上、立柱上、吊線上存活棲息,通過氣流、雨水、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到植株上,一旦條件合適,就迅速萌發侵染。

2.病菌易從傷口侵入:

灰黴病病菌喜歡“甜嫩”,最喜歡侵染的部位是花、幼果和轉色成熟期的果實。原因是花器上的一些分泌物會刺激病菌快速繁殖,幼嫩的表皮或成熟期的果實上一旦有傷口出現,病菌就會“循著”這些部位滲出的汁液乘虛而入。有調查發現,番茄灰黴病病菌從殘留花瓣處侵入果實的概率最大,佔所有侵入的86.27%~91.61%。而生產中用調節劑蘸花後,果蒂部花瓣殘留率為67.71%~100%。這也是大棚番茄灰黴病發生幾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3.溼度高灰黴病易爆發:

天氣是影響灰黴病發生速率的重要原因。灰黴病病菌喜歡比較冷涼的溫度(18~23℃)和很高的溼度(85%以上),以及光照不足的天氣。所以,連續陰天降雪或降雨的天氣,灰黴病很容易爆發。

4.病菌致病力強:

擴增迅速灰黴病病菌的致病能力超強,一旦侵入進植物器官就會迅速表現症狀,快速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因此,病害一旦發生就意味著菌原數量很容易爆發式擴增,稍有耽擱就會暴發流行。

發病規律

灰黴病“反覆發作”?掌握髮病規律、早做預防才是關鍵

1.低溫

適合滋生病菌的溫度範圍比較廣,在2℃-31℃都是細菌的最佳生存溫度,所以在冬天的時候也是很容易發生黴病。

2.高溼

如果在正常氣溫下澆水過勤、澆水量過多。會導致空氣的溼度變大,這樣也會造成灰黴菌的產生。

3.通風透光不良

如果我們在種植的時候植物過密,會導致植物在成長過程中通氣不足,排溼不夠好,而導致黴菌的滋生。

浸染途徑:

(1)病菌從因農事操作、機械損傷引起的傷口侵入;

(2)底部葉片受肥害後,從葉邊緣感染病菌;

(3)帶菌花粉散落於葉片致使病菌侵入;

(4)莖部傷口或病果病葉附著於莖部容易感染;

(5)土壤中越冬或殘存的病菌從莖基部侵入;

(6)灰黴病菌從殘留花瓣處侵入;

(7)灰黴病菌從未脫落的柱頭處侵入;

(8)枯死的花瓣、葉片粘貼於果面,致使病菌從果面侵入

灰黴病“反覆發作”?掌握髮病規律、早做預防才是關鍵

農業防治:

1.選用良種,嚴把育苗關

選用抗病良種能提高抗灰黴病的能力。育苗應選用無病新床土,注意不要在病區溫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2.合理密植

根據具體情況和品種形態特性,合理密植。同時,施用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增施磷鉀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過密而徒長,影響通風透光,降低抗性;

3.清潔田園

定植前要清除溫室內殘茬及枯枝敗葉,然後深耕翻地。發病前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和下部黃葉、老葉,帶到室外深埋或燒燬,減少初侵染源。

4.降低溫室內溼度

高壟栽培,採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澆水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忌陰雨天澆水,可有效降低室內溼度。另外,在壟溝裡鋪一層幹麥稈草,不僅可緩釋地表水,而且能緩和作物生長層氣溫變化,減少因高溼大溫差所造成的結露,並有吸潮作用;

藥物防治!

預防大於治療!掌握好用藥的3個關鍵時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實膨大期。摘除病葉後,使用中昇布津(中生菌素和甲基硫菌靈複合而成)或者滿奇(苯醚甲環唑和吡唑醚菌酯複合而成),搭配阿卡迪安(海藻肥)進行有效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