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最“糟糕”的3種狀態,父母在外奮鬥,你在吹空調享受

在學生眼裡,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考上大學。所以在高中裡面大多數學生都是向著高考衝刺,成績再差的學生都拿起了書本,希望用自己最後關頭的這點努力來換取一個意外的驚喜。一旦高考的目標實現,學生進入了大學就進入了一種心安理得的狀態,他們花著父母辛苦賺來的學費生活費,過著父母一輩子都不曾享受過的生活,舉著讀書的幌子開始了自己荒唐的生活。

特別是以下幾種狀態的學生,不僅讓人覺得他們可悲,他們的父母更可悲。

大學期間最“糟糕”的3種狀態,父母在外奮鬥,你在吹空調享受


1.自我感覺良好

學生進入大學之後,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學校給他們創造的條件雖然算不上奢華,但是絕對不會讓他們吃苦。為了讓他們能好好的學習專業知識將來有一份好的事業,很多父母即使經濟緊張也毫不猶豫為學生購買了手機、電腦等大學生標配的學習用品。也許他們還會覺得欣慰,以前自己只會用電腦玩遊戲的孩子居然開始要用電腦開始專業了學習了。

但是父母不知道的是,學習雖然是孩子買電腦時給出的說服父母的理由,在他們的大學生活中學習只是一小部分,他們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對著電腦裡的各種遊戲日夜不休,還能吹空調享受。而對於這樣的大學生活他們是非常滿意的,以前高中不被允許的事情,現在放開了做都沒人管,能不滿意麼?

大學期間最“糟糕”的3種狀態,父母在外奮鬥,你在吹空調享受


2.假裝學習,安慰自己

要說大學生沒有危機感是不可能的,可能前兩年他們還能無憂無慮,但是進入到畢業倒計時的那一兩年,他們多少都會有些壓力。但是已經放飛自己很久了,他們的緊迫感可以來得很快,但是行動起來就沒有那麼快了。就算是有些人真的在第一時間付出了行動,可是他們的這種行動多半就是沒有目的,也堅持不了多久的。

他們假裝自己很努力的學習,這改善不了他們日後要面對的結果,可是卻可以改善他們在走向這個結果的過程中的那種壓力。讓他們可以多享受一下當下的舒適生活,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

大學期間最“糟糕”的3種狀態,父母在外奮鬥,你在吹空調享受


3.懶到無可救藥

有很多人認為大學的懶只是在學習上,因為學習沒有了目標,所以學習的腳步也就慢下來了。可是很多大學生的宿舍狀況都告訴我們,大學生的懶絕對不僅僅表現在學習上。在宿舍裡面,衣服可以從來不洗,毛巾可以用到發黑……。這些只是在生活上,還有在對事物的處理上,多少大學生可以足不出戶解決自己的吃喝拉撒問題,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本領,但是對於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來說,這其實是一種悲哀。

大學期間最“糟糕”的3種狀態,父母在外奮鬥,你在吹空調享受


又有多少大學生明知道就業難,卻寧願用自己單薄的畢業證去硬闖,也懶得在大學期間多考一些證書,多學一些經驗。等到真的就業了,學生只能不斷的降低自己的標準去迎合別人。這樣的大學生不可悲嗎?不過對他們這些行為一無所知還全力為他們付出的父母更加的可悲。

以上就是“大學期間最“糟糕”的3種狀態,父母在外奮鬥,你在吹空調享受”的全部內容,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