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 領域創業公司竹間智能完成 4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

近日,竹間智能宣佈完成 4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本輪由某重要戰略合作方、雲暉資本及領渢資本聯合領投,凱思博投資、眾安資本、趨勢資本、普華資本、一路資本跟投。

竹間智能由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於 2015 年創辦,致力於自然語言理解、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多模態情感計算等技術的研發,是國內少數具有語音、語義、圖像全場景人機交互技術的企業。

據悉,此次融資資金主要用於 NLP、情感計算及多模態人機交互技術領域持續創新突破,以及研發升級 Bot Factory 平臺,推廣標準化產品、進行生態落地構建,加速 AI 解決方案跨行業落地。

NLP 領域創業公司竹間智能完成 4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

竹間智能目前有兩大產品方向:一是基於 NLP 技術的類腦對話機器人,主要包括虛擬客戶助理(VCA)、虛擬企業助理(VEA)、智能客戶聯絡中心、虛擬個人助理(VPA);二是多模態情感識別系統,應用於情感識別、人臉表情識別、印象分析、廣告效果分析、呼叫中心質檢、課堂情緒分析等。

此外,竹間智能還研發了全雙工全場景 AI 系統 「AI Contact Center (AICC)」,具備語音情緒、全雙工對話、話術推薦和用戶畫像等能力;涵蓋了客戶聯絡中心所需要的全場景智能化,包括智能 IVR、語音質檢、坐席輔助、客戶畫像、外呼機器人、培訓機器人、以及洞察分析系統,覆蓋銀行、保險、證券、零售、教育、醫療、智能終端、RPA 等不同領域。同時也依託竹間智能的 Bot Factory 平臺,能為客戶提供足夠的延展性。

NLP 領域創業公司竹間智能完成 4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

據竹間智能 CEO 簡仁賢介紹:Bot Factory 是一個技術集成平臺,滿足客戶的定製化和二次開發需求。而 AICC 集合了完整的呼叫中心方案所有的場景產品,標準化程度更高,客戶無需二次開發。

平臺以「私有云+SaaS」的方式輔助技術落地,為企業提供全棧式 AI 解決方案。最近一年,基於 Bot Factory平臺,竹間為 B 端企業提供了新一代的 AI 語音助理,從而實現了 to B to C 的業務模式,客戶包括華為、OPPO、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國平安、科沃斯、中智關愛通、國旅運通、同程藝龍、太平洋保險、華夏人壽、同方人壽、渤海人壽、華泰證券、恆大地產、萬科、碧桂園、中廣核、三一重工、福特汽車、富士康、優必選、唯品會、中國移動、長虹電視、賽諾菲、昂立教育等。

在未來,簡仁賢表示,竹間智能還將在英文等多語種的 NLP 技術研發以及商業落地上發力。

對於此次投資邏輯:

本輪聯合投資方雲暉資本聯合創始合夥人熊焱嬪表示:

語義識別作為 AI 領域最具發展潛力和爆發力的細分賽道,極具技術門檻。竹間智能作為該領域技術最前沿的企業,自主研發了全套底層技術並擁有多項獨立知識產權,能夠跨領域、跨場景構建對話並實現AI賦能。創始人簡總在創立竹間之前曾任微軟亞洲工程院副院長,他管理團隊重視底層技術能力、工程化能力和產品落地能力,使得公司可以深耕行業並贏得細分領域頭部客戶資源。紮實的底層技術、兼具商業化和工程化綜合能力的團隊、清晰的商業模式是雲暉資本投資 AI 企業時比較關注的。

領渢資本合夥人舒明表示:

領渢資本對竹間智能的未來有很高的期待,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竹間擁有一個非常優秀、專注的團隊,核心成員目標統一且能力性格高度互補;二是公司非常注重底層研發,智能化全棧 AI 平臺已經賦能多個龍頭企業,帶來人效和客戶滿意度提升,相信竹間智能的跨行業 AI 平臺能夠在更多產業中落地;三是在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 NLP 技術將在越來越多的人機交互、機構和個人互動、及各類機構內的流程智能化場景中扮演重要角色。領渢團隊期待和竹間的管理團隊以及其它投資方一起,聚合資源、持續創新,為企業和產業創造價值。

光源資本副總裁許銀川表示:

竹間團隊是行業內最具系統開發經驗、軟件工程能力和大客戶服務經驗的團隊,對行業趨勢有著精準的把握。通過行業 KA 積累的行業解決方案和數據,公司打造了豐富的產品線,是行業內最早有可能實現 B2B2C 商業模式的公司。公司也建立了持續迭代的紮實的底層技術倉庫,以及具有二次開發能力並可以靈活部署的平臺系統 Bot Factory。光源資本看好語義理解行業的爆發潛力並認為作為行業頭部公司的竹間可以收穫巨大行業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