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戰鬥都是怎樣描寫的?

太極老翁不算大


說起武俠小說,就不得不說一下當今武林盟主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劇: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我最推崇十大經典打鬥,供大家一起欣賞。

10.《神鵰俠侶》,重陽宮大戰。

此時的小龍女已身受重傷,又遭人玷汙;楊過身中劇毒,又斷一臂,周圍強敵環攻,無路可退,而兩人在歷盡千難萬險後終於得以重逢。大喜與大悲在這裡最強烈地碰撞了。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看不到任何希望時,他們依然努力彌補曾經的遺憾,享受最後的人生。兩人在重陽祖師前成婚,很有刑場上的婚禮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小龍女在這裡的表現。金庸筆下的女主角個個冰雪聰明,卻鮮有練成絕世武功的,一到大場面就只能在一邊起輔助作用了(黃蓉與阿九在很多年以後都躋身超一流行列,可惜她們那時已不再是女主角了)。而小龍女竟然孤身力敵金輪法王、尹克西、瀟湘子等眾多高手而不落下風,雖然由於臨陣經驗不足而最終被打成重傷,得靠楊過來擺平。而楊過的玄鐵重劍第一次做show就把昔日強敵打得狼狽不堪,與其說這是場武功的較量,還不如說是兵器的較量,老金在這裡埋下伏筆,以免以後人們不相信倚天劍、屠龍刀的威力。

9.《倚天屠龍記》,少林寺屠獅大會。

書中主角悉數上場,各種本領百家爭鳴。韋一笑的輕功,說不得的布袋,霹靂雷火彈,五行旗陣法。周芷若依靠著張無忌的相讓,取得了天下第一的虛名,可最終還是受辱於黃衫JJ,被判定是根基不深,急於求成。三次挑戰金剛伏魔圈是屠獅會上的重頭戲。金庸寫武打場面,總是會引入一些新鮮的意象。夭矯三松,長索似魅,令讀者看來別有味道。 屠獅會,眾人來的目的都只有一個——謝遜。起初看的時候很擔心金大俠怎麼讓結仇滿天下的謝遜收場,但最後謝遜滅了仇人,又自廢武功,投身少林,居然保全了性命。

八.少林寺大戰-天龍八部。

這其中包含了N場打鬥,從哲羅星前來尋仇開始,到鳩摩智挑戰少林,虛竹被罰出寺,丁春秋鬥遊坦之,再到喬峰三兄弟相聚,段譽激戰慕容復,星宿派併入靈鷲宮,虛竹身世大白,雁門關陰謀揭密,玄慈葉二孃先後自盡,喬峰慕容父子相認,最後掃地僧橫空出世。 書中幾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先後出場,幾乎所有未解開的謎團都在這裡解開,幾乎所有應有的矛盾都在此處劍拔弩張,幾乎所有書中涉及的神功都在此處分別對決。波瀾一浪高過一浪,看得人喘不過氣來。如果你覺得天龍八部太長了,那就看這一部分吧(不過前後也有五章了),唯一覺得不爽的一點是掃地僧的出場,感覺他的功夫太離奇,破壞了老金整個武功體系的平衡,難道是金大俠覺得沒法擺平蕭遠山和慕容復了?。

七..決戰光明頂-倚天屠龍記 .

有人說金庸的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那麼決戰光明頂就是其中最絢爛的一個了。與別的書中男主角屢戰獲勝,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名字來不同,張無忌在此前還是土土的曾阿牛,光明頂一戰,金老把六大門派全部的高手叫過來,就是為了一個個都讓張無忌滅一遍;又讓明教的眾多能人都身受重傷,就是為了讓他們幾天後都死心塌地的跟隨張無忌。 此外,稍往前時張無忌身受滅絕師太三掌的情節寫得驚心動魄。當大口吐血、命若遊絲的張無忌想起“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站起身來要受第三掌時,相信不管是鐵骨錚錚的五行旗教眾,還是橫行半世的殷野王,甚至人性滅絕的滅絕師太,都不能不為之動容。

六.少林寺救任盈盈,笑傲江湖。

這是當時最高水平的較量:少林住持、武當掌門、日月神教教主、五嶽劍派盟主,再加上令狐沖和嶽不群,可以說是薈萃當時所有的頂級高手(除東方不敗)。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這場較量中凸現出來的詭計。從書中的描寫來看,方證大師的功夫要高於任我行,而任我行又要高於左冷蟬,但結果任我行利用方證的性格弱點先贏了一場,左冷蟬以計鬥計,戰勝了任我行。到第三場嶽不群利用衝靈劍法引誘令狐沖就更齷齪了。更出人意料的是,最後嶽不群斷腿居然也是騙局!以此騙得了左冷蟬的輕敵。 相比之下令狐沖在這裡的表現就不怎麼樣了,還差點被嶽不群引誘得把持不住。不過,之前他和沖虛道長的比試可以為他掙得幾分。敢於冒險刺入劍圈中心,令狐沖在這裡放了一個大俠風範的勝負手。不知道要是張三丰要知道了自己創立的太極劍有這麼個大破綻會做何反應。

五.六和塔之戰,書劍恩仇錄。

書劍是我看得很不爽的一部金庸小說。書劍是正面人物實力最強的一部。而且敵人裡沒BOSS級的高手(張召重比無塵什麼的差多了),卻一直無事生非的,到全書結束也沒辦成什麼事,還把香香公主搭進去了。 這一段情節裡,分明是一個敵人也沒有,大家卻都打得不亦樂乎,幸虧沒像周仲英一家那樣鬧出什麼人命來,紅花會的眾英雄與天山雙鷹最終還是盡興而別。殊不知這裡陳家洛與乾隆定下的盟約,正是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紅花會未能在其鼎盛時期把握住大好機會,全書再往下看就越來越鬱悶了。

四.洪七公,歐陽鋒最後之戰。射鵰俠侶。

金庸筆下有不少叱吒風雲的大俠最終草草地被收尾了(典型代表:任我行、郭靖夫婦),從這個角度說,洪七公和歐陽鋒兩人可以含笑九泉了。 兩人的恩恩怨怨、你爭我鬥從射鵰英雄傳一直延續到神鵰俠侶,最終在華山之巔相擁大笑而一齊歸天。究歐陽鋒的一生,雖說一直是個老毒物,害人無數,可是從動機上說既不想勾結朝廷或是外敵,也不曾想統治武林,唯一的目的只是成為天下第一高手。與其說他是在爭名爭利,不如說是他對武學的痴迷。在最後兩人的一戰中,兩人用一種最奇怪的方式比武——通過大費唇舌地讓小楊過在兩人間傳遞信息來比劃招式,看著竟像是科學家在研究數學題似的。金庸在書中一再強調兩人都是武學宗師,的確不錯。

三.苗人鳳大戰胡一刀。《雪山飛狐》。

這一場大戰,金庸不惜通過四五個人的轉述,用了雪山飛狐大半本書,真真假假摻和著,最後才把這一戰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說清楚。金庸自己也說,雪山飛狐的主角不是胡斐,是胡一刀,而寫胡一刀的情節都是在這一戰的前後。

金庸小說中“不打不相識”的情節屢見不鮮,而胡一刀與苗人風兩人四五天激鬥之下惺惺相惜,凡事都為對方著想,打到後來竟像是在談戀愛一般。只可惜田歸農從中作梗,最後還是悲劇地收場了。 除了兩位大俠,幾位旁人也寫得很有生氣。如胡夫人、平阿四等。身懷絕技的大俠仗義行事並不難,難的是像平阿四,一個普普通通的窮人,關鍵時刻不惜以命相搏,令人欽佩。

二。血刀僧一挑四-連城訣 。

如果說金庸花大氣力寫了天山童姥與李秋水匪夷所思的大戰只是為了讓虛竹學成絕世武功的話,那麼他在連城訣裡也許只是為了成全狄雲和水笙,製造出血刀僧的那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成為無心插柳的佳作。

相信大多數讀者在這裡會跟隨著狄雲,反過來希望邪惡、卑鄙的血刀僧能擊敗“落花流水“四名武功與他相當的高手對他的圍攻。從中原到雪山,血刀僧一次次運用自己的機變、韌性、智謀,化險為夷,逐個擊破而獲勝。只可惜血刀僧戰略上犯了個大錯誤:救了個不願同流合汙的狄雲,最後反受其害。 “刀身不住顫動,宛然是一條活的蛇一般。月光之下,但見這刀的刃鋒上全是暗紅之色,血光隱隱”,每逢月圓之夜就需以人頭相祭的血刀,在茫茫雪谷、皚皚冰山之間,成為一種妖嬈的美。

一。東方不敗。黑木崖之戰。

黑木崖上,以一敵三,東方不敗與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三人大戰,卻還是東方不敗大佔上風!東方不敗名不虛傳,果然不敗。可惜一代高手戀上了只愛權力卻不懂權術的楊蓮亭。愛讓人盲目,東方不敗因《葵花寶典》而心思化細,日漸嫵媚,對年輕英俊的楊蓮亭更是百依百順,任楊蓮亭在教中肆意妄為,終使任我行一行人攻上黑木崖。在最緊要的關頭,任盈盈使起圍魏救趙之計,劍斬楊蓮亭,惹得東方不敗心神大亂,不顧生死去救援,此時拼著向問天受傷,令狐沖和任我行才聯手殺了東方不敗;即使如此,東方不敗臨死前的雷霆一擊,還是刺瞎了任我行一目。






煮酒論英雄668


武俠小說中的戰鬥都是怎樣描寫的?

提起武俠小說,繞不開金庸古龍梁羽生這樣的名家。

他們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開宗立派,影響深遠,要回答題主的問題,可以以他們的描寫為參照,老李想換個角度來聊一聊關於武俠小說中的戰鬥描寫,個人認為大概有以下三種類型:

以“神”為主

重在神態、氣氛、對話、心理的描寫和渲染。不管是對戰雙方還是當時環境還是讀者的感受,不限定於一招一式,不在乎那個交戰的過程,而是把重點集中在戰鬥的氣氛當中,把招式的精妙和戰鬥的激烈慘烈都交給讀者去想象。

這個是小說當中的寫意。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無招勝有招,給讀者巨大的想象空間,讓讀者享受到再創作的樂趣。缺點是讀者必須要有足夠的武功招式積累,並且有良好的想象力。

這種方式以古龍為代表。

以“形”為主

重在一招一式,見招拆招的細節描述。讓讀者通過文字便彷彿看到對戰雙方在紙上騰挪踴躍,左右上下,內力外攻,長短距離,你來我往,刀光劍影,一目瞭然。

這也是小說當中的寫實。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在細節中營造打鬥感,讓讀者身臨其境,始終被情節牢牢吸引,在閱讀完之後再通過回味去想象戰鬥雙方的形象和戰鬥現場的氣氛。缺點是作者需要極深厚的功力才能達到讓讀者欲罷不能的那種效果。

形神兼備

有了上面兩種方式的描述,相信這一個方式大家都能理解了。而這種形神兼備的描寫方式也是最見作者功力又最能讓讀者接受的方式。

很顯然,運用這種方式已經爐火純青的,首推金庸!

這種虛實結合的手法,情景心境,由內及外,由外到內,再配合故事情節的發展,足以讓讀者既能讀懂各種武術,記住各派宗師,又能帶著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作。

最後總結一點,如果武俠小說對戰鬥的描寫以上三點中任意一點都做不到,那一定是一部失敗的武俠小說,也就沒什麼看頭了。


大肚老李


[圖片

[圖片]

武俠小說中的戰鬥怎麼描寫?

武俠小說的戰鬥情節,是小說中最“吸睛'東西。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戰鬥情節的描寫,最能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和性格,戰鬥情節的分量,對事件的描述最能起到“爭光添彩'的作用.

一,對戰鬥情節的描寫必須是鮮明的,細膩的,時間,地點,環境。都要突出人物武功的個性,對動作的描寫要形象,生動,打鬥,不僅是一招一式,更是心裡較量,人物表情,武器的性能與套路,都要同步發生,這樣才會讓讀者的想像中出現一個豐滿,生動,栩栩如生,身臨其境的場景。

二,戰鬥情節需要一個極好的索引。任何戰鬥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有一個故事的起因,對這個背景部分的描寫要把我一個循序漸進的節奏,讓打鬥的出現,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自然而然的爆發,這樣才能夠烘托打鬥的氛圍,讓打鬥的描述更加順隨而發。

三,戰鬥情節的描述必須是平衡的,一邊倒的描寫會讓人感到虛假,也影響對角色與情節的分量與出彩。

四,對戰鬥情節的描寫,可以再一定的想象中充分發揮,增加時間與空間的對戰鬥效果的描述。

五,對戰鬥情節的描寫更應該融入人性的多面性,比如強盜也有人性與尊嚴,而英雄也難免氣短狹隘,無賴也許是一個孝子等等,這樣才時的故事與打鬥更符合人性的體現,也會表現得更加酣暢,糾結,難忘,

其它對戰鬥的描寫細節還很多,做到以上五點,可以說已經有血有肉,當然也就精彩無限。

武俠小說中的戰鬥怎麼描寫?

武俠小說的戰鬥情節,是小說中最“吸睛'東西。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戰鬥情節的描寫,最能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和性格,戰鬥情節的分量,對事件的描述最能起到“爭光添彩'的作用.

一,對戰鬥情節的描寫必須是鮮明的,細膩的,時間,地點,環境。都要突出人物武功的個性,對動作的描寫要形象,生動,打鬥,不僅是一招一式,更是心裡較量,人物表情,武器的性能與套路,都要同步發生,這樣才會讓讀者的想像中出現一個豐滿,生動,栩栩如生,身臨其境的場景。

二,戰鬥情節需要一個極好的索引。任何戰鬥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有一個故事的起因,對這個背景部分的描寫要把我一個循序漸進的節奏,讓打鬥的出現,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自然而然的爆發,這樣才能夠烘托打鬥的氛圍,讓打鬥的描述更加順隨而發。

三,戰鬥情節的描述必須是平衡的,一邊倒的描寫會讓人感到虛假,也影響對角色與情節的分量與出彩。

四,對戰鬥情節的描寫,可以再一定的想象中充分發揮,增加時間與空間的對戰鬥效果的描述。

五,對戰鬥情節的描寫更應該融入人性的多面性,比如強盜也有人性與尊嚴,而英雄也難免氣短狹隘,無賴也許是一個孝子等等,這樣才時的故事與打鬥更符合人性的體現,也會表現得更加酣暢,糾結,難忘,

其它對戰鬥的描寫細節還很多,做到以上五點,可以說已經有血有肉,當然也就精彩無限。]

武俠小說中的戰鬥怎麼描寫?

武俠小說的戰鬥情節,是小說中最“吸睛'東西。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於戰鬥情節的描寫,最能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和性格,戰鬥情節的分量,對事件的描述最能起到“爭光添彩'的作用.

一,對戰鬥情節的描寫必須是鮮明的,細膩的,時間,地點,環境。都要突出人物武功的個性,對動作的描寫要形象,生動,打鬥,不僅是一招一式,更是心裡較量,人物表情,武器的性能與套路,都要同步發生,這樣才會讓讀者的想像中出現一個豐滿,生動,栩栩如生,身臨其境的場景。

二,戰鬥情節需要一個極好的索引。任何戰鬥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有一個故事的起因,對這個背景部分的描寫要把我一個循序漸進的節奏,讓打鬥的出現,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自然而然的爆發,這樣才能夠烘托打鬥的氛圍,讓打鬥的描述更加順隨而發。

三,戰鬥情節的描述必須是平衡的,一邊倒的描寫會讓人感到虛假,也影響對角色與情節的分量與出彩。

四,對戰鬥情節的描寫,可以再一定的想象中充分發揮,增加時間與空間的對戰鬥效果的描述。

五,對戰鬥情節的描寫更應該融入人性的多面性,比如強盜也有人性與尊嚴,而英雄也難免氣短狹隘,無賴也許是一個孝子等等,這樣才時的故事與打鬥更符合人性的體現,也會表現得更加酣暢,糾結,難忘,

其它對戰鬥的描寫細節還很多,做到以上五點,可以說已經有血有肉,當然也就精彩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