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考研如果考本校,對於專業科目中有些題目,本校的老師都會“透露”,作為別校的學生該怎麼辦,如何才能知道複習點?

一道槓的青春3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作為往年出題人之一,我想說這個"有人說"的可能性不高。比如說:
1.校內老師出題,保密性要求非常嚴格。

不是說哪個老師上這門專業課就會出題,不少大學是專業內老師輪換出題,或者題庫選題。而且,流程監管嚴格,很容易查出洩題來源。

每年都有個別學校被爆洩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至少我沒覺得"招個本校的學生"值得我冒著失業的風險給學生"透露"題目。想收2個優質學生,提高待遇找本校推免生即可,等不到考研的學生。

比如說,之前有個留校推免生,有二個導師比較感興趣。她沒有選擇"大牛",而是一個剛入職的特聘副教授。理由是該導師課題組"助研津貼"和中科院體系一致,1200元/月。

因此,本校老師故意"透露"考研專業課試題可能性不高,越是名校幾率越是趨近於零。

2.考研本校成功與否,和科研崗的導師關係不大。

也許,這句話有點"重",但是真的如此。大學老師部分會關心自己研究生的就業,也會給推薦一些不錯的崗位。但是,本科生就業是輔導員、主管就業的副院長較為關注。

能有機會出題的專業內老師一般有兩類:一是輪換出題,而且是副高以上職稱。二是院長、副院長、系主任之類的領導,"二包"給自己課題組內青年教師出題。試問誰有膽子坑"課題組帶頭人"啊?

再說句"實話",上課、指導本科學位論文、暑期實踐/實習期間,認識的幾個優秀本科生,想要"扶持"一把的機會很大,怎麼也輪不到給透題。比如說,學術論文給署名二作、三作,電話推薦一些導師、幫忙寫出國申請推薦信等。

3.本校生的優勢在於進入複試後,尤其是面試環節的主觀分高。

不可否認,本校生長期自己專業內課程學習,耳濡目染下專業課複習快。而且,自己校內原題、老師上課的課件、課題對應期末考試試題等容易獲取。

至於,上課期間故意為考研"透露"就更難啦。不少專業課是大二、大三期間學習,老師再牛也不可能提前準備1-2年後的考研試題,大部分出題人都是接到任務後才開始準備。

另外,上課的課件就更"水"啦。之前有遇到不少導師,項目、論文都非常厲害,可是課件真心製作水平不高(沒時間),而且10年、5年都沒更新過。

反而是,專注教學的一些講師(職稱上不去),每年定期調整課件,上課也用心。但是,這類教師沒機會出題。是不是有點小矛盾的感覺。

事實上,本校學生參加複試面試這樣帶有主觀性的選拔才具有優勢。在我們讀研時,考研沒有如今這麼多人,985大學本校生自己考本校,過校線複試就是走個流程。但是,2015年以後,初試分不高的本校生被淘汰的太多啦。

4.除清北外,大部分本校的學生看不上本校。

若是留心的話,普通985、211或雙非學生的學生,都傾向於去更好的平臺讀研,直接選擇考出去。和你競爭較大的依然是一樣的外校學生。

聊到這裡,也許還有同學會有不一樣的看法。當然,要想更好的解決這個疑惑,我們也可以做個假設:

假設我是雙非大學的大四學生,在輔導員的勸說下報考本校,校內出專業課的老師會告訴我題嗎?也許,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大部分校內導師記不全每一屆的本科生,僅僅是一些優秀的有印象。之前,我推薦一些學生找自己校內導師幫忙推薦名校導師時,就有學生和我溝通校內導師不熟悉。

也許,會有人說學院學生會、校學生會的幹部會不會和導師熟悉些?不是,只能說和輔導員熟悉,輔導員的崗位性質決定了他們沒有機會出題。而做科研的大部分導師,都不太喜歡自己的研究生進學生會之類,浪費時間。

對於跨學校考研的學生來說,想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更加容易被錄取,有幾件事情值得嘗試:

1.早點溝通志願大學的導師,爭取他們的招生指標。

比如說,你聯繫某個導師後,同意接受你,考研錄取後就進入他的課題組。若是他出題,你是不是也覺得會給你透露題呢?不可能的。

2.收集好真題、課件、期末試題等資料。

越是名校的考研資料,越是有人整理收納。也可以找上屆考研成功的學長、學姐溝通,拷貝他們的資料。往屆生考研的話,甚至可以去專業課的本科課堂聽聽課,結合自己複習看書,效果會更好。

3.調整好心態,認真備考。

考研正式報名已開始,確定好學校、專業後,安心複習。不要想著其他這類事情,甚至考慮會不會有"黑幕"之類。既然自己沒有,沒有的別人往年能考上,你一樣可以。

--結語-

考研備考壓力不小,尤其是同學、室友已簽訂三方協議,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這個時候就會有猶豫、退縮的情緒,擔心自己考不過。

與其每天胡思亂想,真不如準備充分,將初試分提高。極端情況下,就算本校學生想錄取,給他滿分才有機會那種,你覺得你還會被淘汰嗎?加油!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我當年是考本校的研究生,並被順利錄取。說說我的看法。

專業科目中有些題目,本校老師會“透露”?這種說法我不認同,我覺得也不是真的。

研究生是全國性的考試,老師不會為了本校學生冒著大的風險去“透露”,不管哪個老師也一樣。



我當時那一屆,我所在的學院一共錄取了60多個研究生,帶上保送的,本校的不到十個。

先打消你這方面的疑慮,不用擔心。相對來說,研究生考試是很公平的考試。只要初試成績進了,複試的時候好好表現,外校的機會是平等的。

當然,本校考研的學生,肯定是佔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書目可能是他們平時上課的教材,老師講的內容應該是包括在他們的考試中,所以,這可能就是有的人說的“透露”的意思。

當年我是工作了四年考的研究生,雖然考的本校,但已物是人非。學的有些課程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

比如《語言學》,我們是大三的時候學了那一本書。可能是我不夠重視,或者認知不到位,老師講的我們聽得懵懵懂懂。一些準備考研的同學下課去問了一些理解上的問題,我那時一點概念也沒有。

當我決定考研時,查了要考的科目和指定的教材,就去買了書。《語言學》全部重新自學,看了大概五六遍吧,英文版的。後來上研的時候老師說有中文版的,但我備考時都不知道這些。

所幸後來考試還算順利,複試也過了。



其實以我當時的處境,跟外校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作為外校生,不要有太多顧慮。

根據我的經驗,提幾個建議:

1、如有可能,提早聯繫目標學校的同時期學生,看看他們學的教材,內容,期末考試是否有重點。這樣的話,至少讓你心理有優勢。

怎麼聯繫,現在網絡這麼發達,論壇什麼的。不用我說,你肯定比我更有辦法。

2、主要還是看自己努力。

把專業課知識學紮實,把指定書目多看幾遍。要是能下載到真題就更好了。初試是自己最能把握的,初試分數考高一點,複試就不用太擔心了。



加油吧!祝你好運。


英語老師Minnie


應該說,不管是本校學生還是外校學生,老師都不會向學生透露題目,這不僅是起碼的職業道德,也是鐵的紀律。一旦出現這種事情,那就可能是老師整個職業生涯的終結,而出題老師通常都是有一些功名在身的,誰會因為這點事情壓上全部身家?



不過不透露題不代表不給予幫助,只要和老師到了一定關係,他也會在一般學生的基礎上給予你更精準的幫助。我就說一件自己經歷的實事。

當時是我老家一個親戚家的孩子準備考我們學校的研究生,很早就和我聯繫,讓我幫忙找導師,甚至讓我幫忙打聽題目。正好當年的出題老師我比較熟,所以我就傻乎乎去問,結果老師說出題還早著呢,自己先準備吧,也不給任何建議。後來臨近考試了,親戚也著急,就非要來學校“做工作”,我又找了這位老師。他很明確地告訴我,他是不可能透露半個字的,甚至劃重點這種事他也不會做,所有提示,就是招生信息上的那些。



不過,他又給我指了一條路,說某某老師,曾經參與過出題,而且今年不參與,所以他應該比較方便。於是我們就去拜訪另外這位老師,心想這位老師能以出題人的思路幫忙分析一下當年的題目。但沒想到,這位老師也不直說,而是把孩子叫到辦公室,拿出專業課本,從頭到尾給孩子理了一點知識點,掌握了的地方就直接過,沒掌握的就當場講一講,這樣大概輔導了一下午。從辦公室出來,孩子信心明顯足了。



後來考試時,孩子這門專業課考的還不錯,也如願進了學校。事後問這位老師,他說關鍵還是孩子自己此前做了充足的複習,老師也就是幫忙查漏補缺一下。不過,這種做法,從心理上給了孩子很大的幫助。所以考本校的同學,如果有這樣負責的老師,也可以去交流一下。至於外校學生,就只要靠自己紮實的複習了。


高校人才真經



在選擇考研學校的時候往往是大家最糾結的時候,考外校擔心進入複試會不會有歧視、專業課複習時也找不到門路等問題,所以很多同學有時會選擇輕車熟路的本校,一來對學校的專業情況比較清楚,二來本校老師可能會給點“照顧”,如果自己考外校信心不足,報考本校可能會提高上岸的成功率。但凡事都是相對的,如果真的對本校學生有照顧,那麼對外校學生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至於是否會“透露”題目給本校學生,觀察號個人認為在目前形勢下,主動把考試題目“透露”給本校學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一旦被人舉報,可能會被追責。但是報考本校優勢肯定是存在的,而外校的學生了解了報考本校的優勢後,就能有針對性的展開復習。

報考本校的優勢

1. 專業課方面

剛才說過了,現在國家對於考試命題等考試相關過程的監管越來越嚴格,如果命題老師還想吃教師這碗飯,冒著違規違紀的風險給學生透題太不划算了,也沒有這個必要。但是,報考本校的學生的優勢也恰恰在專業課複習上,這並不矛盾。為什麼這麼說,專業課的考試除了跨專業的情況外,一般都是大家學過的,只是每個學校所用的版本不同,而且作為考研的科目,可能都是大家在大三或者大四上學期學過的內容,即便考的內容沒上過,你也可以有機會去旁聽這門課,針對不會不懂的問題,也可以請教老師,而作為一名教師,對於學生的問題也都會給予解答。還有老師的講義、PPT、期末複習的重點內容都有可能出現在考卷中,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複習資料。

2. 考試真題

其實報考本校的同學在蒐集複習資料的時候也會更加方便,比如另外一項大家比較關心的工作就是考研真題,相對於外校學生來說,本校的學生更容易找到歷年的考試真題,即便很難湊齊近幾年的真題,能夠找到這門課程的期末考試試卷對考研複習幫助也非常大,很多學校專業課都是自命題,以我們為例,每年都會選一名教師去出考研題,而這些考研題基本上是從我們的題庫中篩選出來的,大多數情況下會做一些改動,比如數值變動一下,選擇填空互相換一下,而題庫中的考點都是平時上課時強調的重點內容,所以,如果學習過或者旁聽過本校老師的講課呢內容,其實就相當於給你“劃重點”,就憑這一點,外校學生只有“羨慕嫉妒恨”了。

此外,本校學生聯繫導師更方便,如果能進入複試,上岸的幾率會更大,本校學生固然會存在一些優勢,所以對於外校學生來說,儘可能的通過各種渠道蒐集講義、PPT或者真題資料,有時大家說考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場信息戰,因此,大家在複習的時候,不要只顧悶頭看書,也要多瞭解一下週邊信息,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聊大學生活,談考研考博,教育觀察號在頭條等你。


教育觀察號


對於樓主說的這個問題呢,我是深有體會的。

我覺得這個分兩種情況吧:

一種是大家都會特別關注的985高校,一般不會出現老師透露的情況。但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本校的學生一定會獲得一定的好處。

考過研的同學們都知道啊,專業課基本都是學校自主命題的。所以本校的學生就會有優勢:

第一、專業課考試的參考書目一定是本校的本科中所學習到的書籍。由於各個學校課程設置和老師教學水平不同,所以即使同一專業本科所學的書籍絕對是有差別的。你想考人家的學校,就得學習人家的教材。

第二、考研的老師出題是有規律的,本校的學生更容易找到歷年的真題。歷年真題不是哪個學校都能在網絡找到的,但是本校的學生總有辦法弄到,根據真題,你可以知道常考的知識點、重點考的書目,這樣事半功倍啊。

第三、本校學生可以找到研究生的師兄師姐,瞭解老師研究的內容,這些一般也會是考試的內容。

另外一種呢,就是一些普通的二本學校,雖然不是漏題,但是重點都給你劃了。

我有個同學就是這樣,在別人都考211、985甚至想往北京跑的時候,人家早早的就定了目標,我就考本校的研究生,而且提前找了導師。結果導師給他一個明確的指示是:你只需要把政治和英語過了國家線就行。專業課提前一週我給你劃劃重點,一定讓你包過。結果在大家都每天沒日沒夜學習的時候,人家就很悠閒的背背單詞、看看政治,完全不像考研的樣子。最後導師確實像承諾的那樣,他英語、政治過了國家線,直接就被本校錄取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你想獲得一個好的結果,只能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要怪就只能怪自己,你高中都幹什麼去了,為什麼不好好考?不然你現在上的就是別人家的大學,也不用再通過考研艱難的進去。現在考研遇到的不公,只是對你當初沒努力的懲罰而已。


煮酒論高考


不得不說,考本校肯定是有優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深入瞭解本院的老師,提前鎖定自己心儀的導師,同時可以提前與導師相互溝通,這會為複試帶來了一定優勢。但這些都是建立在通過初試的基礎上,沒有過初試,這一切都是白搭。

至於樓主說的本校學生可以提前知曉考題,這一點我覺得可能性比較低。儘管專業課是每個高校學院自主命題,但考研畢竟是國家級考試,公平性是首要前提,洩題在任何時代都是大事,會被各界關注,更何況在互聯網時代,這類不公平事件定會成為爆點。此外,更重要的一點,考研專業課試題有專門的命題組,且有完備的題庫,考生選擇的導師是命題人以及該導師知道當年具體試題的概率,這無異於中彩票😂。因此,我覺得洩題的概率會變得極低!

最後提一點,歷年考研專業課試題毫無疑問是必要且重要的參考資料,但本院學生的期末試題以及課程課件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材料,這些是外校學生比較難接觸的。所以,要想在專業課這一塊獲得儘可能多的資料,或者任何有用的信息,建議考生儘可能找到目標院校的學生,獲取此類材料,彌補考研中的本校優勢。


鬍子浩


所謂自家孩子自家愛,在考研中,本校學主場作戰,天時地利人和都佔據了,自然比外校考生更佔優勢。但也應該看到,這種優勢是相對有限的,尚不足以左右最終的結果。



首先從初試來看,考研是除了高考以外最嚴肅的考試,赤裸裸的漏題給本校考生,這屬於違規行為,極少有導師會去觸碰這個紅線,最多劃點重點,提高本校同學的備考效率;其次,考研一共有四門,其中的政治、英語、數學都屬於統考科目,高校能夠自主命題的科目其實也就一兩門。因此,考研初試,本校生的優勢並不是很明顯。

相比於外校考生,本校生最大的優勢,其實是複試。複試的導師大多都曾給自己上過課,互相都瞭解,除非極端的情況,導師們看在母校的的份上,大多數時候也會拉自己的學生一把。那麼,這種拉一把是不是就不公平了呢?應該說絕對公平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更為重要的是,任何一所學校最好的研究生生源,其實都是來自本校,畢竟大家考研都想去一個更好的學校。



不過對於外校考生來說,通過刷真題和提前聯繫導師,可以改善在考研中的劣勢地位。事實上,高校在自主命題的時候,命題風格和命題類型,歷年其實都是非常相近的,如果能夠拿到近5年的專業題的真題,詳加揣摩,不難發現其考察的重點;其次,相比於本校生來說,外校生和導師們的交往不太多,在這種條件下,提前聯繫導師就顯得非常重要。通過提前聯繫,增進彼此瞭解,有助於提高複試的通過的概率。

我們應該知道,任何一所學校都不可能僅靠本校生來完成自己的研究生招生任務,絕大多數學校也歡迎外校的考生報考,最終能否考上,取決於自己的備考程度,一分付出一分收穫,若是將考研的失利歸因於學校偏向於本校生,這未免也太low了一點。


上庠


通過考研學校出版的〈教材或者習題集〉,就能瞭解到考研專業課的傾向,甚至題目。

我就是在考研的時候,認真做了考研學校的習題集,考研專業課分數148分,差2分滿分。

當然,如果能認識到考研學校的在校學生,拿到他們上課的時候的習題,和期末時候的考試試卷,那對自己的考研專業課複習幫助很大。

但是,這種情況,遇到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而,拿到考研學校的教材和習題集,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考本校研究生,專業課有優勢。

考研專業課試卷,是由各個考研學校自己負責的,是由相關專業任課老師編寫的!

考本校的優勢就在於:編寫試卷的老師,有可能是自己的,任課老師。

這門專業課的難度和傾向上,與考研專業課出題老師的傾向,相一致。

而題目中所說的漏題現象,概率是很低的。

【首先,專業可學習,是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時候,而考研複習,是在大四期間。

這個時候,任課老師已經不教本校的學生了。學生在複習的時候,想到去問任課老師的概率,是很低的。

並且,這一門課的任課老師有很多,不一定就是出試題的老師。】


二、可以通過學校出的相關資料學習。

最有效的方式,還是蒐集考研學校的相關教材和出版的複習題。

我在考研複習的時候,也是擔心專業課成績出問題,擔心他本校的學生有優勢。

後來,我在網上搜集了一下資料,發現他們學校居然有這門專業課的習題集。是他們學校這門課的任課老師合編寫的。

當時,我就想,老師在出考研題的時候,肯定會參考這本習題集。因為:

♦(1)這是他們學校老師認為重點的題目。平時在上課的時候反覆給同學們講解,並且是所有認可老師一起合編的。

♦(2)老師出題也是費精力的,很多老師都偷懶省事兒,直接利用原來的題目,修改成新的考試題,這往往就是把數字改了。


最後,考研的時候,專業課試卷一發下來,我心裡就一陣竊喜。

試卷利用的圖片,與習題集裡的圖片是一樣的,僅僅是數字不同。

比較遺憾的是,就是差2分到滿分,僅考了148分。


牽牛花牽牛郎


跟其他三科不同,專業課比較特殊,由報考院校出題,相對而言,對來自其他學校的同學不是很公平。因為很多題目可能就是他們本校本科的期末題練習題等等。能夠考上的同學,都要比本校的學生多下一番功夫。以下3種方法,希望能夠幫到你:

1. 聯繫本校考上該校的學長學姐。一般你聯繫他們的話,他們也會很熱情地幫你指點迷津,而且幫你對他們也沒有害處,所以他們一般都會傾囊相授,他們當年踩過的那些坑,都可以作個借鑑。專業課複習資料什麼的也可以在他們畢業賣書之前就要過來。

2. 蹲點認識該校的學生。如果本校沒有考上你所報考學校的學長學姐的話,你可以在學院樓裡主動跟學生搭訕,認識一下該校的學生。為了提高成功率,最好是搭訕異性哈。我曾經試過,他們也是很熱情的,有什麼問題也是都會告訴你,還主動幫我聯繫了相關的同學。

3. 報考研輔導班。專業課輔導班相對較少,價格也貴,可能是因為老師少吧。考研輔導班的老師一般也都是在該專業研究了很多年的,所以劃重點對他們來說,是相對容易的。



刺蝟愛笑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考研考本校,有什麼優勢呢?老師會不會透漏一些專業課的題呢?


考研考本校有如下幾方面的優勢:

第一,出題老師是本校老師,還有可能是自己專業課的老師,所以本校學生對老師的出題重點或者說風格更為了解。專業課出題老師要麼是學科帶頭人,要麼是學科帶頭人下面的年輕老師,像我們學校,是帶頭人負責,不過每年都是由年輕老師出題,我們是數學專業,有兩門專業課,數分和高代,每門課有幾個老師輪流上,出題老師為當年帶該門課的老師。專業課出題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所以本校學生會對老師更瞭解,平時上課和期末考試都能對老師將來出題風格做些預測。



外校考生的劣勢就是了解少一些,葉秋當年考研時,上半年將數分和高代準備妥當,假期又將計算方法複習一遍(計算數學的是數分和高代加計算方法,應用數學的是數分和高代加概率),結果九月份再查看,考試科目已經變成數分和高代了!不過也不是無用功紅,計算方法在複試時又考了,入學後,葉秋和本校考生交流時發現,他們早早就知道考試科目會發生改變!

第二,相對於外校生,本校生在歷年題方面可能會更有優勢。原因很簡單,你離資源越近,獲得就會越便利,本校考研的同學可以和上一級取經,可以從他們那兒獲得很多幫助,歷年考研題就是其中一部分,還可以從他們得到諸如複試等其它經驗。



第三,相對於外校考研的,本校考研在複試方面佔有天然優勢。本校考研的同學,基本上只要過了複試線,不說百分百錄取也基本上差不多,因為本校生基本上就是最好生源了,而且老師又知根知底,所以很樂意接收,以前好多考外校的同學,保底都是調劑到本校,只不過現在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現象慢慢少了。葉秋考研時,考研本校的沒有一個被刷的,被刷的全部是外校的!這是巨大的優勢,一般學校進複試的人數和最後錄取人數都在120:100,有些名校達到150:100,所以,在複試這塊,本校的佔據巨大優勢。



一個細節都可能決定考研的成敗,而本校考研又在上面三個方面佔有優勢,所以成功概率更高!那麼,本校生會有老師透漏專業課考試相關信息嗎?

會也不會!剛剛過去的2019年考研已經有老師因為洩露考研試題被處理,所以,雖然人數很少但確實有老師會洩露專業課試題!不過考研同學其實無需擔心,而且這和本校外校考研也沒關係,都是關係!

正常來說,學校越好,老師洩露試題可能性越小,一般985、211洩露試題概率極低,學校越差,則洩露試題概率上升,不過,通常來說,對考生來說,影響不大,因為名校不存在洩露試題風險,大家公平競爭,而一般學校的話,報考考生較少,經常是達線人數還不夠招生人數,所以,即使試題有洩露,也不影響考生的錄取!

本校考研佔據很大優勢,但外校考生只要綜合素質過硬,被錄取也沒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實力的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