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初中語文作文才能得高分?

用戶7817379104514


寫作其實就和咱們說話差不多;不同是一個比較雜亂無章一個比較思維清晰、邏輯嚴謹罷了。因此我覺得想要寫好作文,你要學會三步走:

第一步、寫什麼?

舉個栗子:請以“笑對挫折,迎接成功”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你會怎麼寫?

第二步、怎樣寫?

借用第一步的栗子,首先審題題意。“笑對挫折,迎接成功”;聯想一下,在我們生活所經歷的挫折有哪些;我們(或者他人)是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挫折的。當那些挫折之後咱們得心態又是怎樣的?比如說:第一次做錯事被批評後的感覺;第一次摔倒的經歷;第一次和朋友鬧矛盾絕交的感覺等等。

如果你想表現下你又很高深的文學功底;那麼你可以解讀下古今中外的名人“笑對挫折,收穫成功”的案例。比如說:司馬遷遭受宮刑,之後創立《史記》;海倫的例子;貝多芬的例子等等。

第三步、寫作的目的

再借用第一步的例子;“笑對挫折,收穫成功”。

如果你記敘文寫的不錯;那麼你寫做的目的便是表達某種情感。比如說:你可以些種子從生長髮芽到成熟所經歷的風霜雨雪【注意細節描寫】;最後在深華主題。可以參考《石縫中的生命》進行習作。

如果你議論文寫的不錯;那麼你寫的目的便是想要別人認可你的觀點。比如說在構思文章的結構上你就得下點功夫了;常見的議論文結構有兩種:一種是總——分;另一種是分——總;如果還要家一種的話那就是總——分——總。

因此一般常見的議論套路都是五段三分論;第一段引論【100字左右】;第二三四段分輪【600字左右】;第五段總結【100字左右】。

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小說寫的好,那麼你想寫作的目的便是想要表達某種現象。因此,如果你比較感興趣的話;這些咱們可以私下交流。

總之,寫作其實很簡單。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寫什麼,怎麼寫,寫作的目的又是什麼?三者缺一不可,你學會了嗎?


風雨飄搖,我心依舊。我是龍梟,愛看書,愛學習,愛生活;也愛和你一起去處理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風風雨雨”,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龍梟老師


我是初中語文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120分的語文滿分,作文就佔了50分,將作文稱為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一點不過分。可以說抓住了作文,就抓住了語文學科的一大半。

可是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我的建議是:立意上有理、有愛、有深度;選材上能夠做到以小見大;遣詞造句上有可讀性;結構安排上相呼應後照應,環式結構。下面我就分層次詳細展開談一談。



作文的立意上要有理、有愛、有深度;選材上能夠做到以小見大、“點石成金”

很多初中生的作文不能得高分和選材立意有很大的關係,常見的問題有:

1、選材老套千篇一律。例如表現母愛的作文,很多孩子寫的都是雨天送傘,生病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母親把好吃的留給自己等等。有時批閱作文,小半個班的作文選材都大同小異,讓閱卷老師味同嚼蠟。

2、選材上假大空。很多學生有這樣的一種定式思維,那就是我的選材內容必須很大,轟轟烈烈,這樣才能感動人。例如寫自家的狗,一定要賦予狗一些莫須有的本領:抓小偷,主人傷心給主人拿紙巾。發現不了生活中的真實和細節,選材上存在很大的誤區。

3、選材上過於幼稚、膚淺。有些學生的寫作思維還停留在小學階段。例如寫難忘的一件事,就有學生寫在小河邊撈魚。當然這樣的作文肯定不算跑題,但只是表現童年樂趣,恐怕很難拿到一個較高的分數。

要想寫好一篇作文,應該有從小事中挖掘道理、人生哲理和深度情感的能力,就是平時我們經常說的“點石成金”。在真正寫作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大愛”有深度,更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例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保護生態環境,共建文明社會等等。一篇作文往往能夠折射出學生的思想深度和看事物的角度。例如寫《目光》有一個孩子的立意和選材就非常獨特。

作文的內容是說孩子小時候和母親去姥姥家的後山玩,山清水秀,景色非常優美,孩子在遊玩的過程中聽到樹上小鳥的歌唱,和小鳥的目光對視,看到小鳥目光中的喜悅和友善。而過了幾年再和媽媽去姥姥家的後山玩,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小溪乾涸,聽到小鳥淒厲的叫聲。在和小鳥對視的時候,看到的是小鳥眼中的驚恐和敵意。這樣的目光觸動了孩子的心靈,引發了孩子對保護大自然的思考,對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思考。選材和立意非常獨特,而且極具深度。

2、挖掘小事情後面的大情感。很多學生能夠捕捉到身邊的愛,但是卻不知道該怎樣情感表達出來,這就涉及到寫作的一個技巧:烘托和點染。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一個孩子偶然之間發現了自己的媽媽很愛吃草莓,這一點和自己很相像。但母親卻一直對自己說自己不喜歡吃草莓。這個現象就引發了孩子的思考,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從小到大母親對自己的愛。小小的一顆草莓,凝聚的是母親捨己為子的情感,凝聚的是十幾年來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心。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我們閱讀別人的文章的時候,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閱讀的層次,應該引發更深層的思考。當別人闡發對身邊的事情的感受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聯想到在我們身上發生過的類似的事情,這樣就在無形中積累了我們寫作的素材。例如我在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表現母親對他的愛和不捨的時候那一樁樁的事情,我的腦海中浮現的是高考前夕,父母對我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叮嚀,於是就引發了也寫一篇下水文的慾望。




高分作文應該是“色香味”俱全的,較強的表達能力讓我們的文章“活色生香”;首尾呼應、不忘點題,讓文章緊扣中心、結構完整

說到表達能力也就是遣詞造句造句的能力,如果把立意比作文章的靈魂,那麼作文的語言就是文章的外表,“高顏值”的作文也可以讓給閱卷老師賞心悅目的感受。怎樣讓我們的作文語言“漂亮”起來呢?

  • 恰當的使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讓我們的語言變得生動,反問設問引發讀者的思考,排比對偶增強語勢,富有韻律美。
  • 名詞前巧用形容詞,動詞前巧用副詞。形容詞和副詞都是起到修飾的作用,可以讓中心語更有表現力。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寥寥數字就把葉子的形態表現得立體鮮活起來。
  • 適當引用詩詞、名句、俗語,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學色彩,凸顯作者的思想內涵,增強趣味性。引用詩詞、名言、俗語不要太多太頻繁,本著一篇文章中有兩到三處的引用可以。
  • 穿插景物描寫,以景襯情,文章富有詩情畫意。景物描寫是敘事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以推動情節的發展,又可以表現人物的心情,還可以創設獨特的意境。
  • 抓住人物的細節,讓特寫鏡頭直擊閱卷老師的心靈。在描繪人物形象的時候,一定要會運用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例如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等等,而細節描寫更能觸動人的靈魂。記得看過一篇作文,以表現父愛為主題。在寫到父親外貌的時候,作者聚焦在父親的手上,說父親的手上的青筋像一根根暴起的青色老樹藤,又像一條條蜿蜒的乾涸的小河。一雙常年操勞、青筋凸起的手赫然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除了文章的語言能夠讓文章具有可讀性之外,也要學會點題,正所謂“三步一回首五句一點題”,靠近文章的主題才能保證不跑題,保證中心突出。開篇引題,結尾點題,做到首尾呼應,讓作文成為一個環形的結構,完整嚴謹的結構也會成為作文的提分項。



關於閱讀寫作的一點建議。

會讀書的孩子才會寫出高分作文,而很多家長說孩子讀了很多書,作文卻不會寫。在此我給一這些家長一點建議,希望能給夠給孩子一些幫助。

  1. 帶著思考去讀,讀完文章之後能夠明白主題思想和中心內容,能夠概括主要事件。
  2. 圈點批註式閱讀。一邊讀一邊能夠圈點出文中的點題句子,能找出文中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方法,也就是作者運用了哪些語言表達的技巧。
  3. 練筆之後要多修改。每一次修改之後都和原文進行對比,看看在那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只要不怕麻煩,作文會越改越好。
  4. 建議多讀一些經典名著和中考滿分作文,無意義的小說盡量不要涉足。現在有些中學生喜歡讀科幻小說,其實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寫作。因為這些文章中有很多無厘頭的語言和不積極的價值觀,容易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
  5. 一定要注意卷面和書寫,這在中考中佔大約三到五分的分值,實際上的差距遠不止五分。



總結:寫作和閱讀是分不開的,只有帶著思考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從閱讀中獲得收穫,從修改中獲得提升。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一顆善於感悟萬物的心去傾聽世界,這樣你會愛上寫作。寫作本來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當你的筆流淌的是你內心真情實感的流露,坐在卷子對面的閱卷老師也就不知不覺被你感染,何愁不得高分呢?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軒老師談教育


初中作文得高分要打“感情牌”

初中作文得高分因素很多,但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以情感人”。電影、電視劇、小說、小品、相聲等,為了感染讀者,都很慣於打感情牌。中學作文要想感動老師,取得高分,為何不出一張感情牌呢?

親情是一張感情牌。我們和親人之間,發生過無數的感人的故事,其中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淚下,我們抓住一兩件去寫,只要寫時投入進去,把真情寫出來,感染了老師,老師是不吝惜手中的分數的。

友情是一張感情牌。當你鬱悶時,同學的安慰;當你有病時,同學的看望;當你困惑時,同學的幫助……這濃濃的同學情,你把它寫進作文裡,也會拿到理想的高分。

師生情是一張感情牌。學生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有時不亞於與親人相處的時間,師生之間的情,師生之間的愛,我們把它見諸筆端,不也可以打動閱卷老師嗎?

鄰里情是一張感情牌。鄰里之間相互關心,互相幫助,互相信任,互相理解,都是一種美好的情感,都可大寫一筆,都有可能會獲得作文的成功!

趙本山演了不少小品,拍了不少電視劇,有記者問他成功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成功的經驗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情。”這不也是打的感情牌嗎?


閆老師教作文


初中一般都有小作文、大作文的分別,我覺得還有以下幾個小竅門可供參考,個人意見。

首先初中作文是人工批閱,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字要寫得好,如果字一般,那字跡需要工整,卷面需要整潔,不會因為字倒扣分,還有可能加分。卷面分差不多3分是不能丟的。還需要一個漂亮的標題,想不出來就延用自己在別的地方看過的標題,所以還是需要多看多記。

其次初中作文一般都有文體等的要求,比如記敘文,有要求線索清楚、倒敘或者插敘;比如說明文,那說明的順序、方法及其過渡的明確性等等,達到這些要求是一定有分值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並明確要求,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是平時可以記記週記,來鍛鍊語句的流暢性。開始段、結尾段、還有每段的前面幾句話都是老師好看護的重要地方。多用一些修辭手法,如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可以準備一些摘抄本,看見好的句子,或者自己寫過的好的句子都可以寫在裡面,沒事拿出開看看讀讀記記。

如果不是考試需要考慮時間問題的作文,可以先列個提綱,每段的大概先定出來就比較好下筆去豐滿整篇作文了,多練練,以後考試時就可以先打好腹稿再下筆會通暢很多。

忘記再哪裡看過的拍手歌,希望也有幫助。

你拍一,我拍一,寫清時間記在心;

你拍二,我拍二,要寫地點莫忘記;

你拍三,我拍三,寫活人物是關鍵;

你拍四,我拍四,事情經過寫具體;

你拍五,我拍五,開頭原因寫清楚;

你拍六,我拍六,結果一定不能丟;

好詞好句多積累,寫作文時好運用;

記牢作文六要素,作文一定能寫好。

 



喬喬葉子007


初中作文的要求不高,以記敘文為主,但要想寫好記敘文也得下功夫,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講適合寫記敘文的一些技巧:

寫作文之前得想好題目跟列好提綱,想好主題跟情節,避免寫作時的思路不清晰。

開頭很重要。一般開頭是閱卷老師首先注意的部分,開頭沒寫好下面寫的再好也不會有高分了。所以開頭得寫好,可以試試寫個題記,把作文主題概括一下,這個時候可以用名人名言來寫題記,也可以用排比句來概括主題。按個人習慣來,但是必須得達到點名主題的效果。(切記題記不要寫太,以免造成視覺疲勞)

其次是記敘部分,可以先把需要記敘的事情分為幾個層次,一個層次是一段,中間要是可以設置過渡句或者過渡段就更好了,這也是加分項。情節最好用寫手法寫,比如細節描寫,人物描寫等,這樣可以讓情節更加豐滿;再穿插些精彩的話語或名言俗語、詩詞典故就更加完美了。

結尾可以與開頭相呼應,以達到前後呼應的效果。

作文很重要,不只是背幾篇範文就行了,還要平時的知識累積和考場上的心理素質,字也要寫好哦😏

寫了不多,但是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加油哦!(興趣的可以關注我哦😄)



艮鯉


這個題目,語文教師來答比較合適,畢竟他們喜歡給什麼文章高分,是最權威的。

我作為“曾經”拿過幾次高分的人來說說,高分作文明顯與低分的不同。


初中作文得不了高分,絕大部分是作文書害的。不是說作文書枯燥無用,而是其它原因。作文書絕大部分文章分兩類,一類是故事性強的敘事,一部分是尋章摘句讀書功底深的議論文,其中又以議人為多。初中學生議事的好作文比例偏低,畢竟直接可用的價值觀少而不凝。說白了,初中議論文,基本上又以引用的名言數量為好壞的標準。(引用非要多到一定程度,才能寫出更隨意的議論文,這種情況其實不是作文,是拼存儲,像才華界的價格戰,容易流俗)


如果讀書功底不是非常深厚,或者議人議事兩者都沒有出彩的地方,尤其是課外讀物讀得少的話,走這個路線非常不合適,並且不以練習多少為轉移。到了高中這種情況可能會減緩,一般也是因為高中課本才更容易出現類型豐富的課文,變相的彌補了課外讀物少的缺陷。


所以,如果初中學生,在已經確定課外讀物根本不優秀的情況下,議人議事的習慣還沒有養成(其實無所謂養成,寫多少根本不是養成範疇,讀多少懂多少才是)的情況下,想拿高分,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



我學生時代拿過高分的情況,一般是拼命的用比喻,即使當時並不喜歡比喻。高中教師對這種情況的偏好較低。在我正式說答案前,說一下個人的經驗,尤其是教訓。作文一直沒起色的話,高中前的暑假,用來讀透一本大部頭、有評註的雜文書,很重要。也許這個工作應該在高一語文老師那裡著重練習,但怕就怕語文課的氣氛和其它學科太像,沒有討論議論的跡象。


1,除非議論文已經得心應手,否則初中別買議論文的作文書。但這個比例其實很低。

2,寫事的作文書適當買一些。

3,重點,寫物的作文書多買。如果能同時把擬人用到和比喻一樣,即使只是幾句,也容易點燃老師給高分鼓勵的願望。


讀書,或者讀作文,有點像尋礦,並不是要整篇作文都是礦。一篇作文有幾個礦,老師或者讀者就覺得沒白讀。議論文終究離不開引用誰誰誰的根本邏輯,也不過是老師看你把誰的觀點融合到自己文章中。說白了是議論文的尋礦。


小學作文用好一個比喻,基本就是高分。

初中作文,一篇幾百字文章用好三個比喻,文章的格調就基本支撐住了,其它的,其實都是輔助主要表述的廢話。比如本文,為了最想說的話,不得不補上一些不緊要的廢話。最終都是為了讓中心立得更穩。而且還需要補充一些細枝末節,比如老師要求寫議論文怎麼辦。其實要到一定年歲才知道,議論文真的沒必要從頭到尾像交糧一樣,500字數一字不漏的議。。。學生寫不好作文,一般是被這種催收的情形嚇死的。而作文書卻大多還在教如何上繳。


描寫一些可見的東西,呼之欲出。這種能力不僅於初中作文大有裨益,最終也是可以應用到高中的議論文裡的。

作文的重心,真的不是行文辭藻。而僅僅是埋礦的過程。礦出現的時刻,就是老師想給高分的時刻。


假如一本作文書不是教你埋礦、教你用出生花妙筆的比喻、教你用出奇思妙想的觀點,燒了它!


月半言詩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從小學步入到初中,寫作方面有著顯著的變化,不論是內容上、形式上、要求上,還是在思維方式上、思考角度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改變。

也就是說,到了初中階段,如果你還是以小學生的思維和寫作方式去寫初中作文的話,勢必會吃虧的,自然也就得不到高分。

那麼,如何才能寫好初中作文呢?

穆老師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一個“面”非常廣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令學生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

接下來,穆老師將為大家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讓迷惘的學生能夠順利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調整心態

樹立自信,重拾信心,要有“破釜沉舟”之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寫出優秀作文奠定紮實的心理基礎。

👊二、注重閱讀

平時一定要多去閱讀經典著作,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升文學修養。

🤘🏼三、積累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平時就要注重素材積累,恰當歸類,只有這樣,才能在緊張的考試中得以運用。



✋🏼四、平時隨筆

隨身準備一個小本子,有感而發時,及時記錄下來,或晚上回家再進行總結。

👉五、學會修改

“好文不厭百回改”,穆老師始終認為,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

💅六、評分標準

仔細鑽研作文評分標準,按“標準”去寫作。



🙏七、寫作技巧(核心)

中考作文,學生大都喜歡寫記敘文。所以我們的學生最好能夠掌握記敘文寫作技巧。

(專題具體內容可查看穆老師之前的回答)


👐八、臨場技巧

〖1〗心態放鬆,做幾次深呼吸

〖2〗留足時間,至少45分鐘。最好控制在45—60分鐘之間。

〖3〗快速列提綱,確保寫作流暢,結構完整

〖4〗字跡清晰工整,卷面整潔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以中考作文為例來回答這個問題,一般上一檔的中考作文也得有800字左右。

下面就《那時,花開》這篇作文舉例分析:

1.選材真實,並且把自己繪畫的特長形成文字,在考場上就已經比別的沒有學過的繪畫的考生多了一些特別。

2.細節描寫生動、具體。因為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所以筆下細節言之有物。

3.以“陽光”為線索貫穿全文,結構嚴謹。

4.立意深刻,自然界中的牡丹花是由於吸取日月精華,不斷努力故而成為國色。“我”也由於堅持不懈地努力而取得特等獎的好成績。兩者結合為後文主題的深化做了必要鋪墊,繪畫如此,中考亦如此。只有努力奮鬥,中考之時,必是花開之日。很好地扣住了“華”這個話題。

5.這個學生書寫非常好,這也是一篇好文構成的必備元素。

《那時,花開》(911班姚伊妍)

一個深秋的早晨,我獨自漫步在小徑上。經過昨晚一場綿綿細雨的洗禮後,路面上能見到零星的落葉,清新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陽光透過樹林照射在地面上,留下點點光斑,不知不覺中我停住了腳步,細細欣賞眼前這美好的景色,不禁憶起了去年的那場花開……

那時,我幸運地被老師派去參加青少年現場國畫創作比賽。賽前的那段時間,我一有空就埋頭加緊練習各種類型的繪畫技法,希望自己到時能在賽場上一展風采。很快比賽的時間到了。幾縷金燦燦的陽光透過雞蛋花樹照在我的身上,讓我的心情一下舒緩了起來,不禁堅定了心中所想。

比賽開始了,考官公佈此次比賽的主題為“華”。現場的我們好多人都抓耳搔腮,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時間彷彿凝固了。突然,靈光一現,一朵明媚的牡丹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這不是我之前一直練習的富貴牡丹圖麼?主意已定,心中有花,筆下生動。我用毛筆沾胭脂、曙紅二色,然後用側鋒一摁一抬,連續幾次後,顏色在宣紙上鋪開,形成最內層的花瓣,一層畫完後,我又淨筆,蘸上鈦白和曙紅,開始畫第二層花瓣,這層的花瓣有些半透明,與中間最內層的一部分交疊在一起。

伴隨著畫室內優美的古箏聲,我變得更加自信起來了,手中的畫筆也飛舞起來。畫筆時緩,時急,時而流暢,時而停歇。不久,幾朵盛開的牡丹花就在金光閃閃的宣紙上悄然綻放,與從窗外照射進來的陽光交相呼應,熠熠生輝。接著,我又蘸了墨,勾勒出牡丹花的枝條與葉子,深淺不一的墨染在紙上,濃淡相宜,筆力控制得剛剛好。最後,我在畫的上方畫了兩隻蝴蝶,作為點綴,並在宣紙的右邊題了一行字――“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創作結束後,經過現場評委老師的嚴格細緻評選,我很榮幸地獲得了此次國畫比賽的特等獎。走出賽場,陽光透過樹枝,漏下斑駁的影子,讓人倍感舒暢。米色的雞蛋花兒在陽光底下特別耀眼,微風中它們輕輕搖晃著身子,像是在為我歡呼喝彩——一如眼前的美景。

昔日領獎臺上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但我深知,除了運氣,那次獲獎更得益於自己無數次的努力練習,如果沒有平時基本功的積累,沒有經常虛心向老師請教,如何有那日的傲然綻放?繪畫如此,中考亦是如此。嗅著淡淡的花香,我暗暗告訴自己:奮鬥吧,中考之時,必是花開之日!(898字)


瑩老師


作文是不管哪個學齡階段學生的普遍弱點,很多學生不喜歡作文,更不會寫作文。除了積累過少之外,也要注意相應的作文技巧。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考作文評分標準:

要求我們的作文做到以上六點,才能在作文上佔據優勢。

一、抓題眼。

我們平常作文訓練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當然現在很多地區喜歡用材料作文。不管哪一種題型,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細閱讀題目給出的小段材料,在準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從而明瞭題目重點。

比如“我的青春裡有——”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這道橫線上可以填寫好多詞,比如父母,比如老師,比如朋友等等,題眼是“青春有”,可以在紙上列列自己想寫的人物啊,景物啊,然後選擇最擅長的一個進行作文構思。

確定要寫內容後,一定要確立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是感恩,是快樂,是讚美,亦或是回憶?

圍繞主題組織材料,避免有些作文看完不知所云,沒有中心,主題不鮮明。

二、抓細節

這裡要說的是記敘文文體,因為議論文寫作在初中階段沒有較好的作文功底,不太容易得高分。

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有材料寫,但往往選材大眾化,不夠新穎,不夠典型。

比如我經常跟學生講的,一旦寫到父母之愛的文章,很多學生會寫到生病的時候爸爸是如何冒著風雨把自己背到醫院,打點滴的時候媽媽是如何陪在身邊。

內容是文章價值的決定因素,材料是內容的基本載體。在選材上一定要抓典型,並運用刻畫人物的方法,擅用細節描寫,才能讓文章內容充實,豐富具體。

作家李準說:“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所謂細節描寫,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用生動細緻的描繪表現人物的一種寫法。

這裡可多借鑑課本的寫法,如《臺階》一課,對父親的細節描寫:

“父親坐在綠蔭裡,經常望出去,那裡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裡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

這一細節描寫,從父親的目光中,我們彷彿看到了父親本人,那個忠厚老實,但內心世界卻依然對高臺階人家的羨慕、渴望和執著追求。

“那時已經是深秋,露水很大。霧也很大,父親浮在霧裡。父親頭髮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都很艱難地挑著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隨著父親踏黃泥的節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

這處細節描寫在文字的使用上非常有味道,“浮”“挑”二字用得生動傳神,將父親在清早踏黃泥修臺階的舉動描繪的如此細緻逼真。

所以寫作文,開始多是模仿。模仿經典課文中的段落,像《背影》中,朱自清對父親的一系列描寫,都可以聯繫生活實際來仿寫,寫得多了,自然就不怕作文了。

三、情感真摯

構思選材後,圍繞主題一定要在文章中通過所見,所聞,所想,傳達內心情感,引發讀者的心靈共鳴。

我們所讀作家的經典篇目,他們的文章大多能夠觸發我們敏感脆弱的神經,讓我們感同身受,這就是文字的魅力。

初中生沒有那麼豐富的閱歷,但可以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在生活這個廣闊的大舞臺上,有著無盡的作文素材。

不管選擇哪一層面的內容,只要能表達內心情感就好!

畢竟現在很多學生的作文就喜歡羅列事件,比如寫篇軍訓的文章,從早晨寫到晚上,從週一,寫到週五,內容很充實,可感情呢,從頭到尾沒有自己的感受體悟,讀來也會枯燥,頓覺無味。

四、層次明晰

我覺得這個環節是文章的亮點。

很多學生作文分不清主次,更看不明白到底在說啥。那不妨來學學巧用小標題吧。

上面這篇文章其實是四個小標題,我截取其中之三,瀏覽一下是不是一目瞭然?所寫內容盡收眼底。

巧用小標題,既能讓閱卷老師明白你想敘述的內容,還能為自己作文增添色彩。

當然除了小標題,還可以有過渡性的語句,這都是讓文章層次清晰的好方法。

五、語言優美

語言流暢得體這個不多講,這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如果文章裡面有特別優美的語句,是不是更能打動讀者的心呢?


上面是我截取的一篇名為《給予》作文的開頭和結尾,語句簡單卻優美,讀到這樣的文章,是否更能讓我們佩服作者的文筆!

所以,平常可以多積累這樣的開頭結尾,擅長用修辭來描繪,為自己的文章增添美色。

六、補充

說這麼多,作文靠的真的是平日的積累與摹寫。你越怕他,你越距離他遙遠。

所以最重要的作文得高分必須是一筆好字加紮實的積累再加巧妙的作文技巧。

我也希望每一位初中學生都能竭盡所能,平時多積累語文素材,那來自廣袤生活空間的人和事,很多會印在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平常多留意生活在你身邊的人,哪怕曾未相識卻讓你內心有所波瀾,他就是你的寫作素材,多留意身邊的美景,駐足欣賞一番,你會體會到不同的樂趣。


敏家的小淘氣


1、寫好開頭和結尾,給閱卷老師良好的第一印象

中考作文是應試作文,考場作文和平時作文是有區別的,考場作文以得分為目的,那麼考場作文老師最為關注的就是開頭結尾部分。因為中考閱卷時間非常緊張,老師不可能逐字逐句去看考生的作文,那麼只能重點看開頭結尾段。

初三同學應該要專門訓練開頭結尾,好的首尾段應該是簡短、意思明瞭,富含深意。首尾呼應,結尾處有昇華,一定會讓人眼前一亮。

2、起一個合乎主題又別緻的標題

題好一半文,好的標題對中考作文實在是太重要。好標題的標準是:切合題意,能體現觀點;語言簡潔,富有文采;儘可能採用句子式的標題,含義更加豐富。

起標題,最怕的是空泛,或者過於標新立異,以至於讓人不知所云。很多時候,閱卷老師僅憑分析考生的作文題目,就可以判定作文內容。考場作文不需要打草稿,時間不允許,但是要對標題進行反覆斟酌。標題不可修改塗抹,更不可以有錯別字。



3、秀一把表達技巧,卷面美觀

考場作文要得高分,除了首尾段和標題,能展現過硬的表達技巧也很重要。基本的語言技巧包括運用修辭手法,最常用的是比喻、擬人和排比。在開頭或者結尾處寫出一組精彩的排比句,會讓文章增色不少。

考場作文,目的是為了得分,是功利性寫作,至於中間內容,只要寫夠字數,材料和主題有關,就能過關。考場作文,首尾段、標題、卷面和語言技巧是得高分的關鍵。抓住這些方面,考場作文一定得高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