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買了一套一線房產的人,和800萬做理財的人,誰未來更有錢?

琅琊榜首張大仙


這兩種方式,哪種方式都可以更有錢,也可以都沒錢。關鍵在於該怎麼去做,如果你現在拿500萬來一線城市買房,那麼未來房價不但不再上漲,還有可能大跌,當然錢肯定不可能虧沒了,畢竟房子還在,但你的錢已經少於500萬。而如果你拿800萬做理財,不懂理財的話虧得更快,錢可能都虧光。所以我們下面來分析看,這兩種方式,怎麼做才能更有錢,而不是虧錢。

買房如何保值增值

現在投資房產,重點考慮回報率,如果回報率能夠有10%左右,可以考慮,如果達不到那就算了,還不如購買理財產品。下面我們來分析分析,現在哪種房產值得投資。

1.租金可以抵消月供的房子

如果說現在或是幾年之後房子的租金可以抵消月供,那麼這樣的房子可以投資。以後就是賣不出去,也是可以出租的,以租抵供,反正也沒什麼壓力。然後房子做為固定資產保值增值能力還是很強的。 但是如果房子現在價格已經很高,租金佔月供1/3都不到,那麼這樣的房子就沒必要購買了。如果未來房價下跌,那麼你就會急於出手,那個時候你只能虧本賣了。所以現在買房重點考慮它每個月能租多少錢,如果未來短期幾年內房價下跌30%左右,自己是否能承受得起,要是可以那麼就可以投資。

2.可以做民宿的房子

這幾年民宿很火,很多旅遊城市都在大量搞,很多遊客現在旅遊都喜歡住民宿。我去年國慶一家人去桂林旅遊,就是租的民宿,三房兩廳,給你住家的感覺很好。然後今年國慶去廈門旅遊也是租的民宿。所以如果房子所在的城市是個旅遊城市,而且是在熱門旅遊景點附近,那麼這樣的房子,500萬可以買幾套投資。買了之後搞個民宿,那麼年化收益10%肯定沒問題。


800萬理財如何快速增值

我個人建議,你的800萬資金分成三份,一份用於購買股票,一份用於購買公募基金,最後一份就是銀行定期存款。

1、購買股票

為什麼購買股票,自己又不懂得炒股,這個很多人都會這麼想。購買股票,那是因為想高收益,股票可以讓你有機會賺大錢,正是因為有機會,所以很多人才炒股。

現在不懂炒股沒關係,可以學,只要不購買估值比較高的個股就好。炒股並不是今天買,明天賣,炒股應該買進績優股,然後放著就好了。所以你不懂,沒關係,慢慢學價值長線投資就好了。

2、購買公募基金

為什麼買公募基金,對於多數上班族來說,沒有時間研究股票。所以不能放太多錢進股票,而應將一部分資金用於購買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有基金經理專職管理,他們的專業性很強,能夠讓基金賺錢的機會比我們個人強太多了,所以你可以將部分錢交給他們管理。

購買基金,可以採用定投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資金實現年化收益10%左右,還是很容易的。

3、銀行定期存款

是定期存款,不是活期,將第三份資金用於購買銀行定期存款,做到年化4%左右收益就差不多了。這部分的資金主要是為了平時急於用錢,所以定存個三個月還是可以的,到期了再次定存。

三份資金每份多少錢,這個主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劃分,要是風險承受能力高,那股票和基金可以佔3/4,剩下的存定期;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低,那就是股票1/5左右,基金也是1/5左右,剩下的3/5存定期。通過這種方式合理配置自己的資金,讓資金保值增值。

所以通過以上方式,我認為無論是買房還是理財,都可以讓你變得更有錢。


月牙亮投


如果是放在2012年以前花500萬買了一套一線城市的房產,到2019年的時候實現翻倍還高一截。800萬元按照5%的年均收益率,到2019年也剛剛突破千萬,顯然,如果以這個時間節點來講,當時買房可能更有錢。


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的,到了今天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發現了,房產的流動性越來越差。雖然房價看著還在上漲,但是二手房不降價很難賣出去,比新房便宜10%以上很普遍。


如果是在2012年之後拿500萬元買房,多數跑不贏800萬元做理財的人了。


放到2019年,房價已經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這個時候500萬買到的一套小房子,很難做到保值增值,更有可能在未來大幅貶值。但是拿著800萬做理財的人,則有可能在資產價格大跌時抄底,實現保值增值,甚至買到同樣的兩套房產也很有可能。


一線城市的租售比連2%都達不到,500萬的房子出租甚至一年的租金都達不到10萬元。但是800萬元的理財,即使選擇相對保守的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也能有一年33萬元以上的收益。


在過去的二十年,房產確實是跑贏通脹的唯一選擇,並且收益穩定。早期投資房產的人基本都賺到了,一些人還通過炒房實現了財務自由,這是對勞動致富勤勞致富的最大諷刺。


如今房產已經過剩,新的樓盤還在不斷推出,但是居民手中存款已經越來越少了。扣除全部貸款,居民家庭存款淨值不過二十萬億,已經買不起房子了。


一方面經濟增速下滑,就業崗位持續減少,另一方面老齡化社會來臨,高房價下生育率下降,未來房產空置率會越來越高,房子的價值註定迴歸理性,腰斬後再降一截,這是相對合理的位置。


現金流動性最好,800萬元已經滿足進入私人銀行的門檻,理財收益有望達到6%左右。雖然跑不贏通脹,但是勝在穩定。一旦今後資產價格下跌,就有機會抄底,從而實現財富增值。


之前500萬的房子確實跑贏過800萬的理財,但是放到今後二十年內,相信都會是800萬元理財收益更高了。


財智成功


這個問題不好說,如果房產的價格大幅上漲,500萬的房產轉眼變1000萬、2000萬,也是可能。但是,如果房產價格出現了下跌,500萬轉眼變成200萬,也是可能。當然了,資金也是一回事兒,要是物價大幅上漲,理財的回報率遠遠跑不贏通常,800萬這時的購買力是800萬,未來可能就只有400萬了。但是,如果遇到金融危機,800萬的購買能力,或許能達到1000萬、1500萬。所以,這個事情以未來的角度講,不能對比誰更有錢。

金老師倒認為,不管是擁有一套500萬價值一線房產,還是有著800萬資金的人,都需要做正確的家庭資產配置,而不是某一單品資產突出。怎麼講?

如果你家庭的資產以房產為主,那麼等到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或者房產泡沫的時候,家庭資產肯定受到的衝擊最大。為什麼?因為房產價格會在期間大幅下跌。這種風險性,是需要合理分化的,應當規避這等風險。很多人會說,有下跌,也就會有上漲,如果上漲了豈不是賺翻了,不能總想著下跌。在家庭資產合理性配置的過程,不應該以博取最大化收益為主,而是以穩定性為主。所以,分化風險才是主要。持有過多的貨幣資金,也是這個道理。

而資產的配置,不能是單一資產,而是多元化資產,有貨幣、有房產、有證券資產、有理財、有儲蓄、有保險等、有外匯、有黃金等,只有將各個能對沖風險的產品彙集在一起,分散風險,不至於金融危機、經濟危機、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等市場影響,而致使家庭資產的風險。

如果對比500萬單一房產、800萬單一貨幣做理財這兩項與合理家庭配置的資產相比較,金老師認為未來肯定會是家庭合理配置的資產更有錢。


厚金說


朋友們好!

兩個人將來都非常有錢。如果這兩個人都算是普通人的話,可能買一套500萬房產的人未來可能更有錢。如果是理財高手的話,那麼用800萬理財的人的總資產可能將超過用500萬買房的人的總資產。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買房的未來20年更有錢

現在來說,房產仍然是處於白銀時代,未來房產肯定不會像過去那樣猛漲了,但是未來房產還是會緩慢上漲的。

如果兩個人都是普通人的話,理財能力不是特別強,那麼未來購買一線城市房產的人呢,未來20年大概率會比用800萬做理財的人有錢。

這是因為,今後20年,在城市化的帶動之下,一線城市的房產可能每年平均能夠升值8%左右。

也就是說,一線城市的500萬的房產,經過20年以後,有可能會價值2330萬左右。

而普通人用800萬理財,如果是存民營銀行5%的5年期存款產品的話,那麼20年後,總財富是2242萬元。

因此,如果是普通人的話,買房的人未來20年可能總資產更多一些。

如果是理財高手的話,理財的人未來20年更有錢

如果理財的是一個高手,那麼可以通過股市賺到更多的錢,比如每年都能夠賺到10%的收益率,那麼未來20年,用800萬理財的人可能資產將更多。

未來20年,用800萬理財的人的總資產將達到800*1.1^20=5382萬元。

而用500萬投資一線城市房產的人,總資產將會達到2330萬左右。

因此,可以看出來,如果是理財高手,就能夠通過投資股市獲得年化10%的收益率,這樣的話,20年只有,用800萬理財的總資產將大大超過用500萬買房的總資產。


綜上所述,如果是普通人,那麼500萬買房的人的總資產將超過用800萬理財的人的總資產。如果是理財高手的話,那麼用800萬理財的人的總資產將可能超過用500萬買房的人的總資產。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其實問題問的並不明確。

首先,800萬做理財,是什麼類型的理財,理財產品是什麼?這個人的理財能力如何?這些都沒有說明,所以我們並不清楚,這800萬做理財,未來這個人的收益結果是什麼樣子。


如果是500萬買了一套一線房產,按照目前深圳市的房價,如果是新房,也就大概黃田等離南山區、福田區稍遠的房子,我個人認為一線城市房子比較穩,是指高價比較穩,但是具體來說這個房子漲價空間如何,也是得看地段、交通、周圍的基礎設施等一系列情況,我們才能判斷這個房子的價格漲幅。

最後,對於未來的話,我們並不太清楚問題對於未來的定義是什麼,後三天也是未來,後三十年也是未來。如果題主硬是要比較房產更適合長期投資,還是理財更適合長期投資,那麼這個建議題主通過具體的情況進行一個IRR分析,再做判斷。

單純這樣問,沒有人能夠拍腦袋給覺得,你恐怕也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概率回答罷了。


會拍拖的財經女


這還要問????

真的看不懂了。

500萬的任何東西在同一時間和800萬的現金比嗎?這怕連小學生都要笑了。

當然大學生會說不一定,解放前二年金元券狂貶價,剛用500萬買完草紙,轉身就是要用1幹萬買了。

至於某些專家還會搬出許多論據,論證,論點來討論連小學生都懂的道理:手中有800萬的化了500萬,還餘300萬。當初中生更懂了化500萬買物品,再賣出就不值500萬了。

就不知題主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大學生?或者是專家學者。

當然未來嗎,該等小學生,初中生長大了才能知道,他們現在的認為對的,不一定正確。

否則何為專家學者。


真好160863998


這個問題確實不好說,但要弄清幾個問題:一是到底是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還是房子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二是您的500萬哪來的,是自己掙的錢還是自己掙的500萬的房子。三是您出去旅遊,孩子上學,購買東西,吃飯,是拿錢還是把房子背去交換。綜上所述,錢還是比房子重要。


用戶3668511947572


  風險是指成本或代價的不確定,也是收益的不確定。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方式,也就無法辨別哪個投資收益更高。一般而言,風險越大,收益越高。

  投資風險與收益直接與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掛鉤,如果你擅長投資固定資產,有相應的投資經驗,那麼買房顯然要好於投資理財,要麼你就不會在此時此地買。反之相反,如果擅長於投資理財,那麼投資理財顯然要好於投資固定資產。

  然而,題文給出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一個500萬,一個800萬又怎能對比呢?假設固定資產和投資理財的風險和收益對等,那麼顯然後者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房產如果要進行風險等級分級的話,應當分為高風險理財產品,因為其波動幅度較大。那麼投資房產就要以投資股票與之相比,而不是與存款或國債等無風險產品進行對比。

  如以歷史數據分析,投資股票更有利。一線城市人口一直處於流入狀態,房價可以說只漲不跌,但是房租並不可觀,出租回報率通常在2%以下。投資一線城市的住房如同投資四大國有銀行股,因為四大國有銀行股幾乎也只漲不跌,市值不斷擴大,股利分紅基本穩定,在4%-5%上下。

  假設房子是在2010-2012年左右買入,一線城市到如今翻倍左右,而四大銀行股也是處於翻倍狀態,比如工商銀行,當時在2元到2.5元左右,而如今5.8元,上漲兩倍有餘,而在分紅方面也遠高於房子出租回報率。

  如單純的從歷史數據來分析,那麼投資銀行股更為有效,更別說是500萬的房價市值與800萬的現金相比。

  如果從未來分析,目前房價處於高位,未來大幅上漲空間不大。而四大國有銀行股市盈率仍然徘徊在7倍上下,如以目前市盈率計算,預期收益率仍然高達14.28%上下。那麼顯而易見,投資一線城市的房子遠不如購買國有四大銀行股,何況一個是500萬,一個是800萬。


三人聚眾


對於房子來說,重要的有三個:位置!位置!位置!

五年前價格一樣的小區在五年後價格可能會存在很大差別,即使是在一線城市,這種差別也會存在,因為位置是不一樣的。目前房產的增長空間還是有的,但是想要如過去十年的漲幅,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房價的上漲幅度是很難預計的,充滿不確定性。當60後老了以後,2035年左右,房產價格將會呈現一定的頂部。因為60年代-70年代的嬰兒潮開始到壽命了。

理財呢,也不確定,按照目前5%的理財收益率來說,800萬理財還是非常穩妥的,財富持續在增值是有一定預期的。

20年時間,房價能不能上漲4倍?顯然是非常困難的,至少要GDP漲4倍才靠譜。還是拿著錢乖乖理財吧,10年內,靠著城鎮化大潮的尾聲,可能500萬有一些勝算,可是20年內,還是理財靠譜點。


以股易金


什麼幾把問題,不是傻子都選800萬,從幾率上來說,800萬理財永遠比500萬的房產增值的效率高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