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說起貓鼬,很多人第一印象是《獅子王》裡面的丁滿,小巧的身材透著一股子快樂。而現實中,似乎我們和這種動物有著一定的距離。

然而,日本攝影師mamekoro51的鏡頭,帶來了一隻與眾不同的小傢伙。

先來感受一下,這小隻特有的萌態!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日本攝影師mamekoro51在訪問Inokashira自然文化公園時,偶遇到這個出生不久的貓鼬寶寶,他瞬間被它特有的呆萌感染了。

小傢伙起初躲在立柱後面不敢出來,然而探出來的小腦瓜暴露了它那顆小小的好奇心。

漸漸地,似乎是在用小腦瓜認真地思考權衡之後,小傢伙勇敢地走了出來。毫無疑問,從害羞到坦然的整個過程,萌翻了一大波吃瓜群眾。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在大自然中,貓鼬主要生活博茨瓦納卡拉哈里沙漠,納米比亞和安哥拉西南部的納米布沙漠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南非。

所以這種呆萌的小動物,除了在大熒屏屢次貢獻精彩表現之外,並沒有在現實中給我等瓜農帶來太多的視覺衝擊力。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但不可否認,仔細瞭解後發現,貓鼬這種身材小巧的動物,身上具有著不少值得一誇的亮點。

比如全身三處寶貴的黑毛區域:眼睛,耳朵和肚皮,都擁有著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功能!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乍一看貓鼬,宛如天生戴著墨鏡的時髦派,其實它們眼部黑毛區域的確有保護視力的強大能力。

據悉,這些看起來普通的黑毛可以阻隔來自太陽的強光照射,便於貓鼬清晰地觀察來自空中的威脅。

而耳部的黑毛宛如強大的耳罩,在貓鼬打洞挖土的時候,給予足夠的保護,確保任何揚塵,碎石不輕易地落入耳中。

而肚皮上的黑毛,被專家比喻為“天然的太陽能板”,可以幫助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們在飽受了一夜潮溼寒冷的“地下室生活”之後,迅速地吸收來自溫暖陽光帶來的能量。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貓鼬除了形態可愛,還具有一大鮮明特點,絕對可以招致瓜農,尤其是妹紙們的羨慕嫉妒恨。

那就是它們擁有如何都沒法吃胖的特質。這主要源於它們修長而纖細的身型,無法負荷過多的脂肪,這導致貓鼬這種自然界十足的吃貨,卻始終都沒有“贅肉”。

不過,就像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一樣,吃不胖的體型也要求貓鼬一天之中多次進食。一旦出現食物短缺,就會產生致命的後果,所以自然界中,導致貓鼬死亡的第一個原因竟是飢餓致死。

日本攝影師偶遇貓鼬寶寶,害羞的姿態,萌翻一波波“瓜農”

貓鼬高度社會化的生活習性,也是這種小動物值得一提的地方。

通常,一個貓鼬家族有20-40只貓鼬共同組成,目前最大的貓鼬家族擁有50只成員。別看這些小傢伙小巧,但人家深喑抱團取暖的妙處。整個家族中,除了有負責安全的“哨兵”,還有專門撫育後代的“保姆”。

在日常捕食中,聽力眼力最佳的一位被選為“哨兵”,它負責整個家族主力外出捕食的安全。哨兵率先探出洞口,在確保外面安全的情況下發出特別的叫聲,然後大部隊全面出動。此後,哨兵依然堅守在崗位上,尤其關注來自空中的威脅。在發現情況後,會率先用另外的叫聲警告夥伴緊急避險。

留在洞穴中的“保姆”也是可圈可點,這些沒有生育後代的“阿姨們”負責照顧家族中的幼崽,除了餵養,它們還會確保幼崽的安全。

利益使然,小小的貓鼬也會在家族中出現爭權奪利的行為,為此年長的貓鼬甚至會殺死幼崽以彰顯自己的實力,而年輕一代也會通過擊殺長者來揚名立萬。總之,這些對毒性擁有天然免疫的傢伙,狠起來,也絕對會超乎“瓜農”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