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二維碼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科普:二維碼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二維碼越發融入我們的生活。很多場合都有二維碼,看網頁要掃二維碼,加好友要掃二維碼,在菜市場買菜也需要掃二維碼支付。二維碼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二維碼也存在安全隱患,稍不留意,就會洩漏個人信息,更嚴重的還會造成財產損失。那麼,二維碼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防範二維碼帶來的風險呢?

在瞭解二維碼以前,我們先來說說它的前身——條形碼。條形碼是將每種商品進行編號,用粗細不同的黑條組成獨一無二的商品指紋,例如在商品包裝上經常看到粗細不均的黑白條,裡面就藏著商品編號信息,如價格、商品名稱等。但是條形碼只能在同一個方向上進行編碼,因此也被稱為一維碼,一維碼各種組合的數量有限,信息容量小,並且只能用實體的掃描槍進行物理掃描,所以在條形碼的基礎上產生了二維碼。

其實二維碼並不神秘,它就是把信息翻譯成一個個黑白小方塊,然後再填進一個大方塊裡。如何將信息和黑白方塊相對應呢?這就要提到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二進制。通過二進制,把每一個文字、數字、符號“翻譯”成一串由“0”和“1”組成的字符串。用白色方格代表“0”,黑色方格代表“1”。然後按特定規律,把這些白色與黑色方格進行排列,就得到了二維碼。二維碼實質上就是把信息(數據)轉成二進制碼,再把二進制碼填充到二維碼這個大方塊中。那麼三個“蹲”在角落裡的黑方塊是做什麼用的呢?它們是用來定位的,讓你不管是橫著掃還是豎著掃,都能夠準確無誤地獲取到二維碼裡記錄的信息。相較於條形碼只能在水平方向存儲信息,二維碼則是在兩個維度上記錄信息,加大了信息的存儲量。

現在,二維碼承載著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在我們生活中也扮演著越來越豐富的角色,同時,二維碼也已經成為不法分子實施網絡詐騙、傳播不良信息的新工具。如何防範二維碼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呢?首先,不要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二維碼作為不透明的信息承載工具,有可能攜帶木馬病毒或者暗鏈接,在掃碼的同時,這些病毒可能已經獲取了信息或者盜取了個人財產。其次,在購物支付時注意保護支付條碼,防止被不法分子盜刷。最後,要牢固樹立防範意識,提高對二維碼的認識,正確使用二維碼,讓二維碼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