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郭德纲的“另类”视角

海明威曾有句名言,意思是说作家需要有一个苦难的童年。

有的人确实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他没有成为作家,却成为了一个非著名的相声演员,郭德纲。

郭德纲在8岁的时候,就被他当警察的父亲扔进家门口的戏园子进行曲艺熏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教育,耳濡目染,竟混出了一个“上人见喜”范儿,得以拜入评书艺人高祥凯的门下。之后,连续三年,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到子牙河边练功。喊嗓子,把会唱的戏曲和曲艺全唱一遍,会背的贯口全来一遍,到了七八点钟,晨练的人陆陆续续来了,他就收工回家。通过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加上10年辛苦打磨,三进北京城,他在梦想追求过程中,可说是尝尽苦辣酸甜人生百味,看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最惨的时候,一个人高速路上步行回家,顶着寒星数点,残月高悬,痛哭流涕之余靠背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励其心志。

教育,郭德纲的“另类”视角

这份人生阅历不可谓不厚重,但也正是这份厚重使得老郭对人生有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无论是观察社会,审视自身,还是教育孩子,都是别具风格,自成一番景象。

教育,郭德纲的“另类”视角

面对遭遇的板砖和非议,郭德纲淡然道,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善于把扔过来的板砖铺成道路。

面对手下徒弟跳槽,牙根痒痒,但说起来就是,“感谢当年效力,来日江湖再见”。

在孩子的教育上,老郭也是自有一番论道。

比如,郭德纲经常跟儿子郭麒麟讲述社会的真实面目,“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

这种做法,在我们有些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揭露社会的阴暗一面,相当于灌输负能量,这给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怎样的影响和破坏都是无可预估的。作为父母,细心呵护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天真美好想象还则罢了,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

实际上,对于郭德纲先生这种“犀利”的教育风格,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这种犀利的教育做法,恰恰是我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所欠缺的。

打个比方,学校教育以及我们众所熟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地图”教育。也就是在帮助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这个社会时,主要是基于地图进行。哪里有山,哪里有河,哪里有草地,哪里有路等都清晰地标注出来。可就算标注再清楚,当你按照地图行进的时候发现全然不是一回事。如果没有充分的了解和熟悉,一旦走进实地,就会发现要么山高谷深路径难寻,要么泥泞遍地难以迈步。所以,在孩子走出校门,准备与社会来一次亲密接触之际,作为父母还是要告诉孩子社会真实的一面,让孩子对社会的复杂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对意外情况或可能存在潜在威胁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即使遇到了险恶,孩子也不会紧张知道该怎么去应对。

教育,郭德纲的“另类”视角

从这一点来说,老郭教育孩子的做法高瞻远瞩,对孩子的成长是认真而负责的。

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就像老郭的书名《过得刚好》,给孩子讲解社会真实的一面也要“讲得刚好”。一旦讲得添油加醋,忘乎所以,孩子的美好理想、人生愿望可能就会被撕得“只见其叶,不见其花”,期待以后人生路上的理想果实,就别指望了。

老郭“自夸”在私底下喜欢待在书房里写字、听戏、看书,没有别的爱好,不抽烟,不喝酒,就个人修持上来说,绝对是个纯净的文化人。是否可信不知道,但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稳重、自信、努力、阳光的郭麒麟。对于半途休学的郭麒麟来讲,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相信是很难做到的。老郭这个文化人,在孩子教育这个大课题上给我们开启了另外一个视角。在校园惨案频发的今天,我想,也许这个视角,能让我们的孩子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时,多一分自信,少一分软弱;多一分从容,少一分慌张,或许,也会少一些悲剧发生。

教育,郭德纲的“另类”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