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稞酒前三季度淨利下滑68%,稱中高檔產品開發滯後

10月28日晚間,青青稞酒(002646.SZ)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2019年前三季度,青青稞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8.26億元,同比降幅在13%左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0.28億元,同比下滑68%左右。

青青稞酒前三季度淨利下滑68%,稱中高檔產品開發滯後

在此之前,青青稞酒方面表示,由於公司對消費者消費趨勢把握不到位,重要節日期間消費提檔的預期不足,高酒精度、中高檔產品開發滯後,2019年1-9月,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同時,公司持續加大消費者運營的投入;加之,本年度,公司控股子公司西藏納曲青稞酒業有限公司納入公司合併範圍,其正處於產品導入、市場拓展期,尚未盈利。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五穀財經》,越是中高端越是考驗基地市場,青青稞酒的核心市場非常小,中高端不具備規模效應,名優白酒狂轟濫炸時,中高端失守也在意料之中。

“青稞酒作為中國區域酒類品類,本身高原生態概念有一定競爭優勢。”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則指出,青青稞酒品類教育週期較長,西北市場相對基礎比較薄弱,產品層面的中高端化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外拓力度效果一般等都是青稞產品層面的軟肋。

由於全國化佈局耗時費財,區域酒企實現起來的難度較大,因此,近兩年,青青稞酒開始重點突破蘭州、西安等省外市場。

不過,從2019年上半年,青青稞酒不但省外市場收入同比降幅在7%以上,就連作為大本營的青海省內市場也在萎縮,同比下降在27%左右。

這是因為青青稞酒想要重點突破的省外市場,也存在“地頭蛇”白酒品牌,這就給青青稞酒構築了較高的壁壘。

正如蔡學飛所言,青青稞酒在這些地區拼不過金徽酒、西鳳酒等當地品牌,再加上一線白酒品牌的競爭,青青稞酒的品牌力依然有待加強。

不過,令投資者欣慰的是,2019年第三季度,青青稞酒的收入和利潤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青青稞酒實現營業收入接近2.85億元,同比增幅在13%以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508萬元,同比增幅在506%左右。

對此,青青稞酒方面指出,2019年第三季度,隨著公司策略性產品的導入,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青青稞酒前三季度淨利下滑68%,稱中高檔產品開發滯後

《五穀財經》注意到,為了提升品牌張力,助推產品結構升級和拓展省外市場,青青稞酒也在加大營銷力度,比如贊助中網,但是效果如何,業界表示:“還得觀察幾個季度業績才行”!

同日,青青稞酒還發布了《關於子公司終止投資合作協議暨對外投資進展公告》,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中酒時代酒業(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酒時代”)終止與金昌市德隆商貿有限公司(下稱“德隆商貿”)簽訂的《甘肅中酒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協議》及其相關附件,而中酒時代與德隆商貿已與2019年10月28日在北京簽署《合同終止協議》。

青青稞酒前三季度淨利下滑68%,稱中高檔產品開發滯後

早在2017年10月24日,青青稞酒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子公司與他方共同投資設立新公司的議案》,同意控股子公司中酒時代與德隆商貿共同投資設立甘肅中酒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萬元。

其中,中酒時代以自有資金出資180萬元,佔出資總額60%,中酒時代與德隆商貿於2017年10月24日在北京簽署《甘肅中酒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協議》。

合作協議簽訂兩年之久,卻突然宣佈終止,這讓投資者感到不解,國內主流媒體也以此為題進行了報道。

對此,青青稞酒方面給出解釋,公司子公司中酒時代與德隆商貿簽訂《甘肅中酒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協議》後,雙方合資公司一直沒有成立且無業務需求,經過雙方友好協商,決定終止此項合作協議。

日前,青青稞酒董秘趙潔表示,天佑德青稞酒做為白酒中獨特的品類,在青海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青海省的地理面積位居全國第四,但人口總數不超過600萬,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口基數低,市場空間有限的省份,造就了天佑德青稞酒,一個年銷售額近14億的白酒上市公司。“2019年,是公司保存量、求增量、抗壓力、謀突破的關鍵之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