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天才是少數的,但人人都可以卓越”、“用一輩子,做成一件事”。——李銀會

文|雲酒團隊

今天起,2018年的高考大幕將正式拉開,全國975萬考生即將迎來人生大考。此時此刻,再也沒有什麼考入北大本科、碩士的“過來人”分享經驗更能振奮人心了。

6月6日,青海華實集團董事長、青青稞酒董事長李銀會參加了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創新課程企業營銷戰略課,以“喝杯青稞酒,帶你去旅行”的特別形式向大學生們分享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以及品牌傳播與市場運營理念。

從一個吃不飽飯的農村娃到北大學子,再到以“北大碩士賣電腦”的身份回青海創業,直至成為青海首富,李銀會的人生經歷,為青年學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個北大學霸不一樣的往事

在中國,很多考生將高考視為一次“鯉魚跳龍門”的機會,希望藉此改變自己乃至整個家族的命運,與此同時,另一群考生則有著不同的目標,他們大多數接受過素質教育,更在意的是追逐夢想。

李銀會幾乎可以滿足他們對於未來的所有美好期盼:從一個吃不飽飯的農村娃考上了大學,再到青海首富,李銀會的經歷讓他們更加堅定“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帶著北大的光環,“不安分”的李銀會創業實現自我價值,為他們樹立了榜樣。

相比今天侃侃而談的企業家,很多人不知道李銀會生在落後的山西農村,從小學起家中就沒有任何經濟能力,全靠親戚朋友幫助。想要擺脫貧困,擺在李銀會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讀書。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為此,李銀會刻苦學習考上了北京大學地質專業,一路從本科讀到了碩士。在北大期間,李銀會的成長有“知識改變命運”的一面,也有“不安分”的一面。

前者體現在他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學習,增長了自己的知識,也從“沙漠中徒步30多公里,餓了啃一口乾饅頭,渴了拿水壺在唇邊沾一沾”的實踐經歷中汲取了優秀的品質與成長,為他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對於今天踏進高考考場的975萬高考生來講,李銀會給他們的思考不僅僅在於在校期間,還在於畢業之後選擇的重要性。對於大多數高考生來講,現階段焦慮的是分數、志願填報以及同學分別,還沒來得及憧憬未來。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在這一方面,李銀會的經歷同樣具有參考意義。李銀會畢業之後曾想過“隨大流”出國,但機緣巧合沒有出去,就進入華能地學高技術聯合公司,變身一個“倒爺”銷售電腦。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後面的故事就有點“俗套”,沒白天沒黑夜地拼命幹讓李銀會抓住了電腦零售的機會,積累了行業經驗、客戶基礎、創業資本、個人能力,證明了選擇一個好的行業和“幹一行愛一行”的重要性。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可以說,李銀會過去幾十年的成長是一本極好的“書”。“李銀會是誰,從哪裡來”的傳奇經歷,無論是對於975萬高考生來講,還是正在大學上學以及已經畢業的人而言,都能夠從中汲取正能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李銀會用“四本書”讀懂青稞酒、五大突破賣好青稞酒

在青海賣電腦賣到第一之後,李銀會開始登上新高峰。2001年時,有感於“電腦的庫存是時間越長越不值錢,白酒的庫存是時間越長越值錢”的李銀會已經盯上了互助青稞酒,直到2005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收購。隨後通過體制機制轉變,帶動青稞酒走上了復興之路。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一個學地質、賣電腦出身的企業家,該如何讀懂青稞酒呢?李銀會在演講中將之總結為“四本書”:自然之書(釀造青稞的酒的一片淨水、一片淨土、 一粒好糧)、人文之書(自然、人文、宗教等特點)、歷史之書(4000年青稞酒史和“一祖十賢”主線)、天釀之書(獨一無二的天釀工藝)。

顯然,在讀透青稞酒這四本書的過程中,李銀會同樣發揮了他樂於鑽研的精神,因為在現場的演講中,他對“青稞β葡聚糖含量是小麥的50倍”、“倉央嘉措生平介紹”、“格薩爾王傳中青稞酒的記載”等內容信手拈來,這也成為理解青稞酒過去致力於打造好產品最佳的出發點。

6月6日,李銀會當天參加的創新課程是企業營銷戰略課,如何賣好青稞酒似乎更受到臺下大學生們的關注。在讀懂青稞酒之後,李銀會感覺到了挑戰:“我們手握世界酒業一張絕好王牌,但把好牌打到世界水平卻非常不容易”,因此如何實現五大突破和踐行社會責任成為關鍵。

青稞酒的成功,首先是營銷工具的突破。任何產品的營銷都需要藉助一定的工具作為載體,如果工具錯了那麼基本意味著營銷的失敗。在渠道為王時代,李銀會以前瞻和遠見看到了終端的重要性,推動了青稞酒以“互聯網+”來鏈接終端,打造了雲單系統,實現產品從廠到商、終端的全過程監控。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當很多企業看到終端的重要性時,李銀會已經聚焦消費者,通過併購中酒網,形成了以中酒雲碼、中酒雲圖、中酒雲櫃、微團購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消費者營銷工具。現如今,青稞酒的信息化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發力研究消費者需求,通過大數據加新零售來不斷推動工具創新與系統升級。

李銀會認為,青稞酒成功的關鍵在於營銷工具到位以後,實現品牌突破。策略既定之後,青稞酒的品牌營銷不斷加碼,這也是李銀會一貫的作風,要麼不幹,要麼幹到最好。於是,我們看到了青稞酒贊助中國網球公開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活動,並從2017年開始每年舉辦中國青稞酒文化節,做大青稞酒品類,做強天佑德品牌。

打造營銷工具也好,做品牌也好,真正反映出來業績還是在市場層面,這也是讓李銀會擔心的單單一個青海市場是否能夠支撐青稞酒的發展。其實,李銀會很早就思考青稞酒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問題。2017年青稞酒在只有593萬人口的青海實現了13.1億銷售,市場份額達到70%,但李銀會要求繼續開拓全國市場和全球市場。

2015年青青稞酒收購位於美國納帕谷的馬克斯威酒莊。通過酒莊的運營管理和市場開拓,青青稞酒獲得了國外工廠豐富的管理經驗,也積累了國際市場酒水營銷的寶貴經驗。馬克斯威酒莊成為打開國際市場的培訓學校、實習基地、橋頭堡。同時,國際市場是中國白酒新藍海,天佑德青稞酒要搶灘登陸,積極探索國際市場。

李銀會講述學習創業路,如何在573萬人的青海賣出13.1億青稞酒?

在過往的發展中,李銀會也深深體會到了資本市場和文化的巨大影響力,於是推動青稞酒上市,為市場競爭打下資本基礎。與此同時,加強文化建設,讓天佑德新文化走進每個人的心中,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上。“社會責任”則毋庸再提,這個從最初就本著回饋鄉親和國家的李銀會不斷投入巨資進行公益活動。

在上述佈局之下,青稞酒開始了高歌猛進的發展,從2005年銷售收入1.7億,到2017年的13.1億。

同樣是“學霸企業家”,

李銀會有哪些共同特質?

時至今日,李銀會不僅完成了青海首富的蛻變,也完成了自己的樸素的願望,把家族中30多人帶到了青海工作改變了家族的命運,更重要的是他在把極具青海特色的青稞酒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李銀會的秘訣是什麼?在本次課程演講的最後,李銀會分享了創業3個經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天才是少數的,但人人都可以卓越”、“用一輩子,做成一件事”。放在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來看,包括這三個經驗在內,似乎大家都有很多共性。

以李銀會的校友、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為例,他曾兩次落榜復讀,最終憑藉著毅力考進了北大。進入北大之後,俞敏洪一度陷入了“綜合自卑症”,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一步步克服。畢業留校之後,不甘平庸的俞敏洪在嘗試出國的過程中看到了語言培訓的機遇,在校外辦班開始賺課時費,結果被北大發現並處分,俞敏洪於是選擇辭職創建了新東方學校,從破舊教室開始,以恆心深耕語言培訓領域,推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

從個人方面,李銀會和俞敏洪也有很多的相似點:兩個人都是領袖型的人物,李銀會在大學期間組織活動,俞敏洪則從小就是小夥伴中的老大,一直在擔任班長等班幹部;兩個人口才都不錯,但除非必要場合都保持低調、嚴禁,為人隨和但在行事上十分講究原則;兩個人都是嚴謹、敬業的性格,衣著樸素,第一眼很難看出來是個富豪...

如果要尋找不同,那麼似乎體現在兩個人的選擇上。當年,俞敏洪選擇留在了北京,但李銀會卻選擇了工作過的青海。回顧當時的這個選擇,李銀會表示因為個人的性格比較簡單老實,“我在青海這個地方,感覺遊刃有餘,自己感覺很開心,也感覺有信心,到了其他地方也許機會還更多,但是不適合自己”。

實際上,成功者本來就分享共同的潛質。只不過對於李銀會來講,與當年在北大身邊都是“學霸”一樣,在創造了新高峰之後,無論同行者如何,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

關於李銀會的學霸故事,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