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門前貼對聯,乞丐來乞討時主家就必須得給錢

在三教九流之中有一個行當,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也時常會見到,那就是乞丐。眾所周知,乞丐這個行當起源非常古老,據說還有著非常嚴密的組織,不過您是否知道,有這麼一個傳說,說只要是乞丐來到門前貼對聯的人家乞討,這家的主人就需要給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說門前貼對聯,乞丐來乞討時主家就必須得給錢

乞丐,這個行當非常特殊,其他的行當多數都是一個或者最多兩個祖師爺,唯獨乞丐這個行當,根據現行的一些書籍記載和傳說。現在的乞丐共計分為5大流派,這五大流派分別是:範派、李派、索派、高派、伍派,每個派別的祖師都不相同,乞討的手法技巧也不相同。

在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說的是每一個門前貼著對聯的人家都欠了乞丐一筆賬,所以當乞丐上門討要的時候,主家都要給乞丐施捨,即便是主家不想給,在拒絕的時候都只能說“沒有錢”,而不能說“不欠錢”,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事情,和現在丐幫的一個流派,也是據傳最古老的流派有關係,這個流派就是“範派”。

範派,據傳說,是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乞討門派,該門派的乞丐奉“範丹老祖”為自己的祖師。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乞討的時候從不會吆喝說話,也不會說詞表演,他們通常會在自己的手裡拿上一個用來盛斂乞討所得的容器,星期的過程之中,通過搖晃或者敲擊手中的容器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來達到乞討的目的。

為什麼說門前貼對聯,乞丐來乞討時主家就必須得給錢

除此之外,據民間說法,這一派的乞丐屬於佛系乞討,乞討的時候,施捨人愛施捨就施捨,如果不施捨,他們也不會糾纏。同時,他們還非常有自尊,從不用手去接別人施捨的錢物、糧食,也不會去撿掉在地上的錢。

不過,您也不用擔心他們這種情況會因為討不到東西餓肚子,這是為什麼呢?

喜歡傳統曲藝節目的朋友一定聽過這麼一段快板中唱的蓮花落節目:噢,大掌櫃,你聽其詳,打周朝列國就有我這行。說孔夫子無食困陳蔡,多虧了範丹老祖把糧幫。借給你們吃,借給你們穿,借來這米山和麵山,是直到如今沒還完。我不論僧,不論道,不論你回、漢和兩教,天主堂,耶穌教,孔聖人的門徒我都要。

這段蓮花落就是說的這個故事。

話說當初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學說,在從陳國到蔡國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這麼不湊巧,剛趕上天降大雨,連綿大雨一下就是兩個多月,阻斷了道路,使得孔子和他的學生們都困在了半路。更要命的是當時孔子他們一行人所攜帶的糧食還不多,眼看就要斷糧。

這場大雨下的詭異(都不知道地處北方的河南商丘到淮陽這個區域當時哪來這麼大雨水),後面的事情更詭異。孔老夫子也是心大,出門不帶錢的,一行人當時由於囊中羞澀無錢購買,只能借糧。結果打發弟子出去一看,當地人由於這場大雨也家家幾乎都要斷糧了。也不知道那時候當地人都是啥習俗,都不帶多存點糧食的。

為什麼說門前貼對聯,乞丐來乞討時主家就必須得給錢

孔子及眾弟子困於陳蔡

這時候,有一個當地人告訴孔子的徒弟子路,說他們當地有一個人叫範丹,是個乞丐,只有他手裡有糧食。

子路聽完直撓頭,估計他也不明白為什麼當地這麼詭異,老百姓家裡沒吃的,反倒是乞丐有餘糧。百姓還不如乞丐?反正甭管怎麼說吧,終歸是有了個門路了。子路連忙回去報告孔子。

孔子也覺得這事有點麻煩,畢竟從乞丐嘴裡要吃的,這事怎麼聽怎麼不靠譜。但是沒辦法,眼看餓肚子了,總得試一試啊。於是,孔子的徒弟公冶長就去找範丹了。

結果,不出所料,公冶長空手而回。孔子問他怎麼回事,公冶長非常無奈的說:“這個範丹脾氣古怪,弟子找他借糧,他倒是沒說不借,但是問了一個問題,要我回答,答對了才借。”

孔子看了看公冶長空空的兩手,甭說了,肯定是沒答對。孔子嘆了口氣,這下子看樣得自己出手了,這已經不是吃飯的問題了,要是被人傳出去自己的弟子連乞丐的問題都答不上來的話,還不得砸了自己的招牌,這以後還怎麼混。

孔子跟著公冶長來到範丹的家,只見範丹只有兩間破草房,連個擋風的院牆都沒有,進了屋一看,屋裡四壁空空,只有土炕上鋪攤著一套爛被褥,旁邊一個泥做的炭火盆,火上偎著一個破蓋沒嘴兒的砂鍋。除此之外啥也沒有。

孔子心裡直打怵,這時範丹慢慢悠悠開口了,“聽說您是大學者,可您的學生連我的問題都答不上來,要是您也答不上來,那借糧的事情再也休提。”

孔子畢恭畢敬的答應了。

範丹說:“什麼多來什麼少?什麼喜來什麼惱?”孔聖人隨即答道:“小人多來君子少,借賬喜來還賬惱。”範丹聽了高興地連聲喝彩:“好!好!好!”轉身從袖筒裡取出一個鵝毛翎筒,只見筒裡裝著滿滿的小米。範丹說:“來,聖人,把小米借給您。”孔子和眾徒弟一看,不高興了,心想:你範丹糊弄我,借就借,不借就拉倒,千不該萬不該當著徒弟的面出我的洋相,叫我下不了臺!可又一想:求人難啊!哎!借了吧!然後讓徒弟拿過口袋接小米。範丹拿著鵝毛翎筒往下倒,口袋滿了,可鵝毛翎筒裡的小米只少了一點點。

孔子大驚失色,這才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乞丐居然還有這一手,恭敬行了一禮,離開了。

為什麼說門前貼對聯,乞丐來乞討時主家就必須得給錢

孔子求糧範丹老祖

一年之後,孔子和他的弟子回家,再一次途徑這裡,範丹攔路要債,孔子又一次犯了難,身上的糧食雖然還有一些,但是不夠啊。

沒想到這時候範丹倒也大氣,揮了揮手說:“沒事,剩下的先欠著,以後讓我的徒弟找你的徒弟要。”

看到範丹這麼給自己面子,孔子也很高興,於是就對範丹說:“可以,那你以後只要見到門前貼了對聯的人家,那就是我的弟子,到時候你的弟子只管去討要。”

為什麼孔子會這麼說呢,原來,當時,孔子的門徒們眾多並且家境相差挺大,有的家境富裕有的家境貧寒,為了方便大家相互之間互相幫助,弟子們相互約定,每個人在自己家門前掛上一幅對聯,這樣子當同門路過的時候便知道這是自己的同門,如果有需要的便可以去尋求幫助。

為什麼說門前貼對聯,乞丐來乞討時主家就必須得給錢

據說,對聯是家中有讀書人的標誌

不過孔子這時候也留了個心眼,經過上次的事情之後,他也知道了眼前這位乞丐不是常人,於是就問:“敢問誰是您的弟子呢?”

範丹老祖回答:“我也沒什麼本事教別人,那就這樣,跟我一樣討生活的人都算我的弟子吧。”

孔子想了一下,自己這一行還算順利,許多君主都認可了自己的學說,日後自己的弟子會越來越多,而且自己的主張也會被實現,到時候天下安定、百姓富足,有太平日子過誰會跟範丹一樣要飯呢,想來也不會有幾個人,不會給自己弟子後代帶來什麼麻煩,就答應了。

可沒想到,那些君主們都是在晃點自己,並沒有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天下,雖然自己的門生學徒越來越多,但是那些因戰亂無法生存被迫乞討的人更多。可是當初許下的諾言已經說出口了,再也沒辦法收回來,孔子也只能就這麼認了,而這一許諾也被眾乞丐們傳了出來,所以,才有了門前掛對聯的人家,如果乞丐上門的話就得施捨的說法。

當然,以上的說法只是一個傳說罷了,不過現在卻有許多年紀輕輕,卻不願工作而選擇假扮殘疾人在街上騙取同情乞討為生的人,據說他們收入頗高,還行成了一種產業,有些地方比如江西、四川、河南、陝西等有些山區裡甚至一個村莊的人都去做這門營生,如此行為到底是有些過分了。在現在這個社會,只要付出努力,終歸會是有飯吃的,這樣一個行當,還是讓它就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吧,畢竟不勞而獲終歸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參考資料:《傳統曲藝大全》、《中國民間傳說》

為什麼說門前貼對聯,乞丐來乞討時主家就必須得給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