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有條“黃金路”

全媒體記者彭緒豔 通訊員劉昌 鄧婕

開車本不是件輕鬆的事,但你可以把它變成一次美好的旅行,那就要選擇一條風光無限的路。自駕巴野公路,不僅可以欣賞沿途的美景,看山花爛漫或層林盡染,看日出朝暉或落日晚霞,還可以小憩農家樂,體驗風味小吃。暢行其間,讓你有種“車行路上,路在景中”的感覺。

巴野公路通車後,從巴東縣城至野三關的通行時間由2小時30分縮短為1小時30分,“一個半小時進縣城”改寫了山路顛簸、冰雪路滑的歷史,又能讓乘客領略到不一樣的公路風情。路通了,沿線居民嗅到了商機,山貨俏了,農家樂、民俗湧現,為巴東經濟發展、群眾出行、旅遊、物流等方面帶來了巨大變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增強。

南北景區一線串珠

“沒想到從巴野公路到巴東這麼方便,沿途到處是風景,走一次就喜歡上了這條路。”10月1日,家住恩施的謝先生到巴東縣城,首次自駕巴野公路,只用了3個小時。

過去,去巴東必走綠蔥坡,這裡海拔1800多米,號稱“鄂西屋脊”,是209國道通往巴東的必經之路。每年冬季,道路長時間被濃霧遮擋、冰雪覆蓋,車輪打滑,車輛通行困難。2012年,為解決冬天高山冰凌期間安全隱患,巴東縣開建巴東新縣城至野三關公路(簡稱巴野公路)建設項目。

該工程起於巴東縣城接209國道南岸連接線,止於滬渝高速野三關互通收費站,途經巴東縣和秭歸縣共5個鄉鎮,全長68.15公里,其中利用209國道23.27公里,茶店子集鎮改線新建、連三坡至野三關段新建共計44.88公里,按40公里/時的二級公路標準建設。7座隧道和21座橋樑,橋隧比達29%,這是我州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橋隧比例最高、建設難度最大的二級公路。

巴野公路是巴東縣城連接野三關鎮繞避高海拔地區的縣域骨架公路,也是連接滬蓉和滬渝高速公路、長江黃金水道和宜萬鐵路的重要幹線。該公路於2012年11月開工建設,2017年12月建成通車,從巴東縣城至野三關的通行時間由2小時30分縮短為1小時30分,從恩施至巴東縣城的通行時間由4小時縮短為3小時。“一個半小時進縣城”改寫了山路顛簸、冰雪路滑的進城史,又能讓乘客領略到不一樣的公路風情。

巴野公路不僅是一條巴東南北景區的快速通道,而且它本身就是一道亮麗風景線,或繞山盤旋,或穿洞越澗,所過之處,密林蒼蒼,白雲嫋嫋。蜿蜒深山中的巴野公路如一串珍珠的串線,串起了巴東縣域內核心的旅遊景區:5A景區神農溪、巫峽口景區、4A景區巴人河、3A景區鄧玉麟將軍故里、野三關森林花海、世界第一高橋泗渡河大橋。

車行路上,路在景中

仲秋時節,自駕巴野公路,金黃的銀杏樹葉從窗外掠過,連綿起伏的山巒層林盡染,山間民居若隱若現,壁立千仞的大橋雄偉多姿……車行路上,路在景中。暢行其間,其樂融融。

巴野公路不僅路美、橋美、隧道美,沿途的風景更是迷人。為了讓遊客零距離接觸怡人的自然風光,建設過程中,巴東交通部門下決心不僅要將巴野公路建成一條快速通道,而且要打造成一條生態路、旅遊路。設計上,全線根據周邊的地貌特色及風景,在保證車輛及行人安全的情況下,在視線開闊的區域設置了3個小型服務區、7個觀景平臺,讓過往旅客享受“高速服務區待遇”,並配套實施了綠色生態旅遊工程33公里,形成“春有花、夏有蔭、秋有色、冬有陽”的格局。

從巴東縣城出發,依次要經過連三坡、中村、野三關3個服務區,“古驛茶店”“雪原綠蔥”“醉美野三”的地名標籤,向過往行人展示著鄉鎮的獨特魅力,也充分體現了“生態”和“文旅”兩個特點。

在連三坡服務區,“古驛茶店”的標識格外醒目。服務區內建有生態停車場、觀景平臺、休閒廣場和太陽能路燈,種植了銀杏樹、桂花樹、杜鵑、小葉梔子花、金絲桃、紅葉石楠等。服務區內的管理用房兼具衛生間功能,設計突出人文理念,為家庭需要設立了第三衛生間,為殘障人士設置了馬桶,有專門的坡道方便殘障人士出入,設置了感應式沖洗設備。

位於綠蔥坡境內的中村服務區,在結合巴東地域文化、旅遊元素的基礎上,設計思路重點是生態,考慮旅遊宣傳及導覽,綠植景觀採用“喬、灌、草”相結合,服務區結合綠蔥坡“雪域綠蔥”定位,採用自然、古樸的風格,以自然和諧為主。

野三關服務區位於善家河大橋橋頭,橋樑主長441米、主橋墩高114米的善家河大橋,是巴野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服務區處設有觀景平臺,在此可以遠眺世界第一高懸索橋泗渡河大橋,兩座高橋遙相輝映,美不勝收,吸引過往司機停車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為打造“車行路上、路在景中”的道路立體景觀效果,巴東縣交通運輸局緊扣“暢、安、舒、美”工作管理標準和“四季有花”的理念,植綠、培綠、管理,著力實現旅遊公路與自然景觀有機統一,安排專業養護人員,不間斷、不定期對巴野公路沿線綠化樹木及花草進行澆水和修剪,按照“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的思路,打造綠色生態旅遊精品路。

慢生活催生“黃金路”

“這哪裡是開車,分明就是一種享受,沿途的風景和小吃太誘人了。”10月3日,家住利川的夏先生帶著家人從巴野公路自駕到巴東,每經過一個服務區都忍不住停下來歇息,一邊呼吸清新的山風,一邊品味風味小吃。隨便到一處農家樂,點上一盤烤土豆,再烤幾個土雞蛋,蘸上辣椒醬,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巴野公路通了,沿線居民敏銳地嗅到商機,紛紛拿出自家的土特產和山貨在路邊售賣,農家樂、民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道路兩旁。

家住綠蔥坡鎮中村八組的李亞洲,以前在杭州打工,從事過酒館管理,賣過水果,做過裝修,巴野公路通車後,他回到家鄉發展,投資20多萬元在巴野公路旁修起了農家樂。農家樂開張以來,一家人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旺季一個月收入幾萬元。

“以前我們這裡不通公路,只好在外面打工,現在路通了在家門口做點小生意,比在外面舒服多了。”位於中村服務區的小吃攤主劉丹一邊忙碌,一邊和顧客打招呼。她說,以前到綠蔥坡、野三關的公路崎嶇難行,要繞行兩三個小時,巴野公路通車後,到野三關集鎮不到半小時,去年回家在巴野公路旁開起了農家樂,烤一些雞蛋、玉米、土豆等小吃,深受旅客歡迎。夏天生意旺季,每天毛收入七八百元。

家住綠蔥坡鎮中村二十八組的王大姐,對於巴野公路帶來的實惠深有體會:“巴野公路通車以後,人多了、車也多了,玉米、紅薯、土豆、水果,不管什麼都可以變成錢。一個杮子賣到兩塊錢一個過去想都不敢想。”現在,一有空閒,王大姐就將山上採摘的獼猴桃、杮子以及自家養的土雞、加工的魔芋豆腐背到公路上賣,一個月可收入1000多元。

巴野公路的開通,不僅改變了曾經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的交通面貌,成為過往司機的首選路線,還是一條旅遊休閒觀光帶,成了旅遊達人的打卡地,帶活沿線“路邊經濟”。

“巴野公路不僅是一條重要通道,更是一個旅遊景區,我預感到這條路要火,將成為帶動沿線群眾致富的黃金路。”巴東資深旅遊人士向德懷認為,巴野公路春有山花爛漫,夏有萬丈雲海,秋有層林盡染,冬有皚皚白雪,自駕其間,一路走來,不僅可以欣賞沿線風光,品味當地的風味小吃,體驗慢生活的愜意,而且走的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