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多數聯名卡都做不好,而京東金融”小白卡”已破千萬規模?

最近在信用卡行業內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看到很多商業銀行先後發行了“京東金融聯名卡”,之所關注到這個現象,因為之前京東金融曾與多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發行了“京東小白聯名卡”,而現在不僅出現了名稱上的變化,而且集中於區域性中小商業銀行,這個現象引起了我的興趣。

為何大多數聯名卡都做不好,而京東金融”小白卡”已破千萬規模?

經過了解,目前已經有包括:長沙、齊魯、東莞農商、晉商、盛京等十多家區域性中小銀行推出了“京東金融聯名卡”,其中首家發行該卡的盛京銀行首月申請量接近20萬,髮卡量7萬張,而晉商銀行該卡發行一個月後卡量就突破了10萬張。在這樣一個業績的背後,“京東金融聯名卡”到底隱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信息,很值得一探究竟。

區域性中小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痛點

近幾年,零售業務成了商業銀行轉型發力的重點,而信用卡業務一直是零售業務中的重中之重。除全國性商業銀行外,很多區域性中小銀行也在積極開展信用卡業務。

隨著信用卡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儘管2019年上半年全國性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受到政策、市場等方面的影響,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跡象,但是其已有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相對飽和的狀態。而區域性中小銀行在本地都面臨著全國性銀行的市場擠壓,自身規模受到很大限制,對其信用卡業務發展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對於全國性商業銀行,由於分佈的城市多,城市經濟規模分佈層次搭配得當,信用卡目標人群可選範圍寬,信用卡風險通過分散式經營得到很好地控制與平衡。而區域性中小銀行通常只能在一個或幾個城市經營,城市的經濟條件可選擇性不大,這也讓信用卡業務面臨著目標客戶群體過於狹窄的問題。而一旦持卡用戶遷移到其它城市,這類用戶的信用卡如果出現風險,銀行的風控業務就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風險管理與控制成本必然加大。

信用卡業務涉及到產品開發、市場宣傳、營銷推廣,以及風控管理等諸多方面,需要靠業務規模化對經營成本進行合理分攤。但是區域性中小銀行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難以對信用卡業務進行規模化經營,導致業務發展能力和產品創新的積極性難以提升,這些都是區域性中小銀行面臨著的巨大難點和痛點。

數字科技如何幫助合作銀行有效運營用戶

信用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營銷方面的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受到互聯網金融大潮的衝擊,獲客渠道變窄,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其次,無法快速捕捉到年輕族群的消費需求,以及對互聯網化產品帶來的用戶體驗。一些區域性中小銀行不得不靠發行新產品來彌補短板,但是效果不佳,難以適應市場競爭。這個問題在眾多區域性中小銀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信用卡市場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完成了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持卡人對信用卡的權益具備充分的瞭解和認識,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樣的產品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實惠,能為他們帶來更大的附加價值。這也促使髮卡銀行要不斷對產品升級換代,以及精準的市場細分,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爭奪用戶。

場景營銷已經成為近幾年信用卡營銷領域中重要的形式,它是以消費者為核心,由賣方針對消費者在一個具體的現實場景中所具有的消費需求,將產品置入到具有吸引力的場景中,通過多重展示形式呈現給目標人群,讓他們被場景化的內容所影響,進而發生從關注到喜愛再到購買的行為模式,場景化是喚醒消費者的心理狀態或需求的輔助手段。

京東數科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創新方面,給了市場很多亮眼的成績,而在信用卡領域中,同樣也為市場帶來了有目共睹創新成果。前幾年,京東數科與多家全國性銀行合作推出了被市場矚目的“小白卡”聯名卡產品,為合作銀行帶入了大量的用戶,僅此一款產品,其規模就超過1000萬張,國內任何一張聯名卡面對這樣的成績都只能望其項背。

一款信用卡產品能否取得市場上的成功,不僅僅靠把卡發出去,還需要在髮卡後的用卡、風控等諸多環節上進行有效的管理,這對於很多區域性中小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的要求和遇到的市場難度還是很大的。

隨著京東“小白卡”的成功,京東數科深諳區域性中小銀行面對著的市場困局,對“小白卡”模式進行了升級,推出數字化運營新的模式,不僅介入到合作銀行的產品策劃,而且對於產品的營銷、用卡、風控等整個生命週期進行有效地運營與管理,而並非只是與合作銀行簡單地發行一款“聯名卡”產品。信用卡數字化運營模式的升級所帶來的業績也是立竿見影,僅2019年開始與十多家區域性中小銀行合作發行的“京東金融聯名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經超過了100萬的髮卡量。

正是由於數字化運營模式的變化,在贏得眾多區域性中小銀行青睞的同時,也獲得了市場的追捧,很多頭部的互聯網企業作為合作方也參與其中,一起為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髮卡銀行、合作商家、終端用戶帶來豐富的場景。信用卡數字化運營模式構築出這樣一個開放平臺,為更多的社會資源的有效融入起到“連接器”的作用。

京東數科打造首家數字化運營的聯盟卡平臺

事實證明,如今的信用卡市場,髮卡銀行靠傳統的“單槍匹馬”打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既要抓住戰略規劃、授信審批、風險管理等核心業務外,還要考慮產品設計、市場營銷、制卡及賬戶管理、金融數據處理、後期的賬單處理、風險催收等業務環節,甚至包括積分兌換、分期商城等非核心業務。

這種模式尤其對於區域性中小銀行的經營壓力可想而知,通過與專業的信用卡服務平臺合作,減少在非核心業務上的投入,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節省寶貴的資源投入到核心業務上,合作資源的場景化、平臺化或將成為其能否在信用卡業務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京東數科在與眾多髮卡銀行合作的基礎上,推出首個信用卡數字化運營聯盟——“菁卡生態聯盟”的時機也就水到渠成,將髮卡銀行、B端商家吸引到這個平臺之中,形成了一個活躍的信用卡生態圈。

在電商業務尚未大規模發展之初,銀行信用卡商城為持卡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特別是在分期業務方面實現了突破。然而,隨著電商的發展,特別是像京東商城的崛起,使得商品的價格更具有市場優勢,而其所覆蓋的商品種類遠非信用卡商城所能匹敵的。對於區域性中小銀行而言,在聯盟平臺中,髮卡銀行只需要考慮為用戶提供多種信用卡分期業務的服務,而不再考慮信用卡商城的建設與運營耗費的精力,就可以為用戶帶來更佳的消費用戶體驗。

經常在京東商城購物的用戶,京東金融通過交易數據就可以分析判斷出用戶的消費能力,之後利用大數據風控能力對用戶進行風險評估。“京東金融聯名卡”通過京東數科提供的數據分析,可以為合作銀行帶來更多具有消費能力的優質客戶,而且在信用卡業務的風控中可以對消費行為、消費特徵等進行分析與評估做出參考建議,為降低客戶的信用風險增加了一道“防火牆”。

得到了一些數據顯示,所發行的京東金融聯名卡的批核率、激活率、活卡率、交易額和逾期率等各指標都優於同類產品。信用卡的營銷場景化、大數據營銷都不是一句空話,消費永遠是一個重要的數據分析場景,因此京東金融聯名卡、“菁卡聯盟卡”的定位已經不在侷限於一張信用卡,而成為信用卡業務的一種創新模式。

“聯盟”實現為銀行與商家幾何倍提高效率

多年來,市場上很多聯名卡的運營都不是很成功,究其原因多數僅僅停留在品牌合作的基礎上,發行聯名卡之後,銀行與合作企業都很難拿出更多精力為聯名卡提供服務,這些聯名卡面臨著很大的市場不確定性。

由京東數科主導的“菁卡聯盟卡”,以及全力打造的“菁卡生態聯盟”,依託於京東數科的品牌效應與行業號召力,承擔起一個信用卡數字化運營平臺的角色,吸引更多的髮卡銀行與愛奇藝、航班管家等頭部互聯網商家的入駐,為合作銀行、商家、用戶提供了豐富的消費場景與產品權益。

商業銀行面臨著信用卡行業巨大的競爭壓力的同時,更面臨著行業發展模式迭代更新的緊迫感,對行業發展方向的判斷將成為他們的重大的抉擇。隨著涉足信用卡業務的商業銀行越來越多,無論是拉新,還是對存量客戶的經營,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完全依託於自身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對業務發展的需求,如何與社會資源進行密切的合作,已經成為當下商業銀行需要的核心問題。

中國信用卡產業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信用卡產品同樣需要一場升級換代,從傳統的“跑馬圈地”向“精細化經營”轉變。在信用卡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信用卡業務再不是靠一張卡片的顏值,也不再是靠砸錢堆砌的權益來吸引持卡人。

商業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也不僅僅只是經營思維、經營意識的變革,而是需要強大的金融科技力量的融入,需要擁抱新科技、新技術才能更好地實現業務上的突破。我想,這才是眾多商業銀行投身“菁卡生態聯盟”的根本原因。


關注“老董聊卡”,這裡有信用卡的知識,也有信用卡行業獨立視角的深度評論與分析,還有信用卡的歷史與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