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補齊民生短板

記者 童秀清 通訊員 謝順 呂源

“通了,水通了!”10月21日,恩施市崔家壩鎮茅田坪村,水利站職工加緊安裝水泵,成功解決250餘戶900餘人飲水困難。這是恩施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解決群眾所急所願所盼的縮影。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找“短板”抓落實

恩施市各級黨組織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要求,緊扣主題,既著力解決黨員幹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又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今年以來,恩施市主要領導帶頭扛起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以上率下轉變作風、壓實責任、狠抓落實。38名市級領導任鄉鎮前線指揮長、副指揮長,坐鎮前線,開展“拉網式”“地毯式”監督檢查,提升脫貧質量。

2638名駐村“尖刀班”幹部工作在村、崗位在村、吃住在村,1.1萬名幹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共謀脫貧計劃,共商脫貧措施,轉觀念、促脫貧。

9月開始,全市抽調793名精幹力量組建17支“突擊隊”,逐戶逐組逐項解決問題,對所有村、組、戶實行分類管理,聚焦“c”類,採取超常措施,全面補齊短板,加速推進問題整改,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戶戶達標。

緊盯工作目標,心繫民生補短板

恩施市出臺“危房清零”實施方案,多措並舉、分類推進,徹底解決“人住危房”問題。全市危房改造任務總數8368戶,其中“四類對象”4900戶、“一般農戶”3468戶。截至9月25日,全市“四類對象”已開工4852戶,竣工4522戶;“一般農戶”已開工3370戶,竣工3067戶。

2018年至2019年,實施農村公路建設3248.5公里,其中4.5米硬化路1272.686公里,行政村通暢完善工程127.99公里,“以獎代補”3.5米硬化路1126.88公里,“以獎代補”泥結碎石路518.344公里,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37.167公里,產業扶貧路165.412公里。

舞陽壩街道辦事處長堰塘村48戶87人因地勢較高,無穩定水源,用水極為不便。“尖刀班”瞭解情況後迅速擬訂方案,聯合舞陽壩水利服務中心,採取跨河引水方法,在河對岸架立排管,接通自來水,解決了農戶吃水難問題。

按照“一管清水進農家”要求,全市計劃飲水管網入戶77564戶,已完成77283戶,剩餘281戶即將全面完工;在分類管理逐戶逐組逐項調查摸底中,全市10個鄉鎮新增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3處,現已完工6處。

近年來,恩施市投資4.2億元,建設水廠65處,延伸管網63處,改擴建水廠39處、小引水工程595處、小水窖1841口,所有飲水項目全部完工。

全市完成通信基站建設1444個,今年爭取新增“補盲”項目79個,為53處區域落實“補盲”項目,目前已完成26處。待所有通信基站投運後,全市信號盲區問題可基本消除。

圍繞主題教育見成效、為民服務解難題,恩施市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切實解決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補齊民生短板,解決群眾所急所願所盼,群眾認可度、滿意度明顯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