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法院“五步工作法”力促辦案提質增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以直面問題的自覺、刀刃向內的勇氣,聚焦群眾切身利益的痛點難點堵點,積極探索完善“五步工作法”助推審判質效再“升級”,長期未結訴訟案件清倉見底、零增加。

繁簡分流“治源”:為從源頭抓好審理時效工作,根據案件案由、標的額範圍及案件事實情況,明確案件分流標準,構建分流“樹圖”,完善甄別規範,將調解和訴訟分流,簡案和繁案分流。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一、二審案件分流到速裁,指導基層法院對適用簡易程序的訴訟標的額較小、權利義務關係明確、問題爭議不大的民事案件及罪行較輕且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實現精準分流、簡案快審、繁案精審,把好審限“第一關”。

速裁快審“提效”:“聽說工傷類的案件審理時間長,還以為要等很久才能出結果,真沒想到這麼快,終於可以安心治病了!”收到賠付款的伊犁某企業員工王某(化名)激動的說。近日,該院速裁庭法官阿娜爾古麗·波拉提汗受理了伊犁某企業與該企業員工王某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一案。在審理中,企業不斷向法官提交新證據和補充意見,故意拖延時間,使案情變得複雜。阿娜爾古麗·波拉提汗抓住矛盾爭議點進行快速審理,從立案到審結僅用7天。

為確保速裁快審,該院選派資深法官組建速裁庭,有效甄別速裁案件,確立案件審理流程,依法能快則快,防止久拖不決。9月以來,該院辦理速裁案件27件,平均審理時間只有18天。

全程調解“止紛”:“州分院的效率很高,我和租戶也和解了,太感謝杜法官了!”巫某高興的說。近日,該院法官杜平受理了巫某和張某的租賃合同糾紛一案。2015年4月,巫某與張某簽訂租賃合同,2018年4月合同到期,巫某以張某繼續佔用4個月房屋需支付租賃費為由將張某訴至法院,張某不服一審法院判決遂訴至州分院。在審理過程中,杜平認真梳理案件的爭議點,認為導致糾紛的關鍵是承租人以為合同到期就是租賃關係解除,沒有認識到租賃合同屆滿但不搬清貨物會導致實際仍佔用房屋,應交付相應的費用,於是決定對本案進行當庭調解,通過杜平耐心細緻的解釋,最終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該院為充分發揮調解結案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的優勢,把調解貫穿審判全過程,有機整合多元調解力量和法院審判資源,構建“分層遞進、有機銜接、協調配合”的糾紛解決體系,大力推行訴前調解、庭審調解、庭後調解、宣判前調解,做好全程釋法說理工作,外部精準對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律師調解等解紛力量,內部推進分流、調解等各環節有機銜接,讓辦案既有“速度”又有“溫度”。目前,該院民商事案件調解率達32.24%,位居全區分中院第一。

分類施策“攻堅”:針對敏感、疑難複雜案件,該院因案施策,充分利用證據交換、庭前會議等方式,做好庭前準備工作;庭後不定期召開主審法官會議,群策群力審理疑難案件。同時,利用每週兩次例會,運用集體智慧對複雜案件開展深入討論;對確需司法鑑定的案件,確定對應的司法鑑定期限,由技術室對鑑定結果進行督辦、催辦,對鑑定機構不遵守時限規定的,建議鑑定機構的管理部門給予處理;對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到庭參加訴訟的,由承辦法官及合議庭成員上門服務、就地開庭。目前,州直兩級法院各類訴訟案件平均審理時間為52天,審理週期指數位居全區前列。

績效考核“嚴管”:為進一步創新加強審判管理,該院優化人員配置,堅持院庭長帶頭辦案,充實一線辦案力量。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審判流程標準化建設,明確各流程節點職責要求,推行“清理推進情況”+“運行分析”模式,採用預警提示、個案跟蹤、層層把關等方式,嚴格審判流程節點管控和審限監督管理,定期對州直兩級法院長期未結訴訟案件在內網公佈,“一把手”親自催辦。完善《法官、審判輔助人員績效考核辦法》,建立專函督辦、長期未結訴訟案件管控等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審判質效考核排名通報,推行提醒談話、約談告誡、調整崗位的問責機制,實現以審判執行工作為中心的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監督管理,杜絕邊清邊積。(張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