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過去了,普京讓葉利欽失望了嗎?

田治彬


普京沒讓葉利欽失望,倒是讓有些鍵盤俠挺失望的,總覺得人家是在搞獨裁,這麼多年也沒見有哪個有普京這樣的能力,也許沒有上任所以不知道下一任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帶領俄羅斯前進,在改還沒有找到更好的繼任者之前,俄羅斯最好不要隨便就換領導人。

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關係不好,雖說蘇聯解體是他們自己作的,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有關係,當年的軍備競賽就是一個重要原因,蘇聯經濟不好,每一次換領導人都會先進行政治清算,然後再不切實際的發佈經濟政策,結果搞得蘇聯經濟一團糟,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蘇聯還入侵了阿富汗,十年戰爭,嚴重拖垮了蘇聯經濟,導致蘇聯解體提前到來。



解體之後的俄羅斯日子也不好過,寡頭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大部分俄羅斯人卻只能生活在溫飽線上,葉利欽原以為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家底兒,資產豐厚,但是俄羅斯同樣有一大堆內債和外債,而且俄羅斯企業大部分都半死不活,葉利欽認為蘇聯自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種零零碎碎的經濟改革斷送了蘇聯的前途,俄羅斯一定要避免發生同樣的悲劇,因此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在薩克斯的建議下,葉利欽使用了以“休克療法”為模式的經濟改革。



可想而知,這種經濟模式根本不適合俄羅斯,放開物價的俄羅斯在頭三個月收效明顯,人們不需要再因為購物而排長隊,貨架上的商品應有盡有,這種改革模式似乎非常有用,但很快物價卻向被點燃的火箭一樣直竄雲霄,國營商店和黑市商販沆瀣一氣,互相勾結謀取暴利,市場亂成一鍋粥,等到葉利欽下臺時,俄羅斯經濟就是一個爛攤子,最低p幾乎減少了一半兒,而總量只有美國的1/10,外國投資者不願意進入俄羅斯市場,而俄羅斯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全面減少,導致產品性能和質量不佳,缺乏足夠的競爭力,曾經的市場被其他外國品牌佔有,俄羅斯經濟徹底垮了。




葉利欽在1999年的12月31號發表了新年致辭,宣佈自己放棄總統權力,將國家總統,三軍統帥等權力移交給總理普京,此時的俄羅斯陷入內憂外患之中,俄羅斯這座大廈隨時可能會崩塌,普京面臨從業以來最大的挑戰。

此時的俄羅斯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以瀕臨崩潰,俄羅斯社會底層生活困難掙扎在溫飽線上,而俄羅斯有權有勢的人卻貪汙腐敗,過著奢靡的生活,而且因為經濟問題,俄羅斯的犯罪率直線上升,社會的不穩定也極大的困擾了俄羅斯各個方面的發展。



普京上臺後開始進行改革,他並沒有盲目的選擇葉利欽和蓋達爾全盤西化的自由經濟模式,也沒有選擇過去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而是選擇了一條符合俄羅斯國情的經濟計劃。

首先就是打壓寡頭,以國家資本主義取代葉利欽時代實際控制國家政權的寡頭資本主義,將石油,金融等國家經濟命脈掌握在政府手中,經過六年的改革,俄羅斯經濟得到有效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與此同時,普京還著重打擊犯罪,消除腐敗,強化法律,給俄羅斯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只有俄羅斯國內社會穩定,才有精力發展經濟。



當然在政治上俄羅斯仍然是有個個聯邦組成這些聯邦擁有不小的權利,而且還制定了一些和中央矛盾的地方法規,嚴重影響俄羅斯政權制度上的完整性,普京因此在俄羅斯全境設立了七個聯邦區,並且建立了總統駐各聯邦區特別代表制度,從而將權利從地方集中到中央,各聯邦體成為俄羅斯單一體制國家下的行政單位,地方議會也接受執政黨議會的領導,權力被集中在總統手中,可以保證俄羅斯的政令通暢,提高了行政效率。

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也日漸活躍,參加國際事務的次數和力度也越來越大,雖然難以和蘇聯時期相比,但在許多國家利益問題上敢於向對方說不,國際地位有所提高,特別近些年是經歷過不少戰爭的俄羅斯,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特別是介入敘利亞內戰的成功,讓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俄羅斯的民族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如果當時葉利欽沒有選擇普京,而是繼續完成他的任期,俄羅斯可能早就已經成為活在歷史中的國家了,普京做的很好,說他手段強硬和獨裁都可以,但不可忽略的是,他的確是那個讓俄羅斯恢復正常的國家領導人,也許在很多方面他做得並不完美,可他是那個讓俄羅斯起死回生的人,俄羅斯有許多人也是反對普京執政的,還多次爆發反對普京的遊行。

這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當年普京頂住壓力力挽狂瀾的時候,這些反對派又在哪裡呢?日後俄羅斯該如何保養,不僅僅是普京的責任,更是全體俄羅斯人的責任,不能因為現在俄羅斯經濟發展了就認為普京應該下臺退位讓賢!這有點卸磨殺驢,數典忘祖了!


風雲一點通



1999年12月31日晚,俄羅斯迎來了普京時代:葉利欽卸任總統,並任命普京為俄羅斯代總理,他把江山正式交給普京時,語重心長地囑託這個接班人:你要復興偉大的俄羅斯。20年過去了,普京讓葉利欽失望了嗎?客觀地說,沒有讓葉利欽失望,但也沒有讓葉利欽高興,驚喜,因為普京的執政成績僅僅是及格而已。

普京執政20年,最大的功績有兩個,一個是利用高油價的好年景,把瘦弱不堪的俄羅斯帶出了泥潭,恢復了世界性大國的地位;另一個就是出兵佔領了克里米亞,實際控制了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二次肢解了烏克蘭。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普京面臨的困境比想象的更多,更艱難,在他的任期內幾乎不可能解決,即便再給他20年的時間。

首先,俄羅斯最大的硬傷是經濟。在2014年前的高油價的美好時代,俄羅斯的GDP勉強維持在世界第八的位置,也能算是世界經濟大國了。但是,2014年下半年起,油價暴跌,俄羅斯的錢袋子立馬憋了,經濟瞬間被打回原形,眨眼間就被蕞爾小國韓國超越了,這讓普京英雄氣短,卻又無可奈何。

2018年,俄羅斯的GDP增長率達到了2.3%,實現了多年以來難得的復甦,但俄羅斯的產業結構單一,依然依賴石油、天然氣、武器、農產品的出口,復甦的基礎十分薄弱。

2019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又像火箭般墜落: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只有0.5%,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是0.9%,上半年的增長率合計總有0.7%。按照這樣的增長態勢,俄羅斯2019年的經濟增長率根本無法達到去年的水平。經濟仍然是普京無法治癒的創傷。

其次,俄羅斯的外部環境很糟糕,被西方孤立,不利於經濟的發展。2014年初,俄羅斯出兵佔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實際控制了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遭到美國、歐盟的嚴厲制裁與孤立,不僅導致俄羅斯2015-2017年的經濟衰退,還是俄羅斯的外部環境急劇惡化,越來越孤立。

2018年3月爆發了雙面間諜中毒案,俄羅斯遭到20多個西方國家的外交懲罰與孤立,美國還因此先後三次制裁俄羅斯。在世界主要國家當中,像俄羅斯這麼孤立的國家是很少見的。而當今世界仍然是西方主導的,這對俄羅斯的發展極為不利。

其三,俄羅斯與美國的雙邊關係之冰冷、糟糕,比美蘇的冷戰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自從2008年爆發了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五日戰爭”後,俄羅斯就遭到了西方世界的疏遠與孤立。無論是小布什、奧巴馬,還是特朗普,對俄羅斯是一個比一個更不友好。

表面上,特朗普非常欣賞普京,對俄羅斯非常友好,兩位強人都渴望發展美俄的甜蜜的關係,但美國強大的反俄力量是特朗普不僅一直未能如願以償,還為了證明自己沒有通俄,對俄羅斯的打擊與制裁比小布什、奧巴馬都更狠,令俄羅斯蒙受更大的損失,流更多的血。

其四,普京雖然恢復了俄羅斯的世界性大國的地位,但沒有能力恢復蘇聯的世界第二極的地位,即恢復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超級大國,這是俄羅斯人最偉大最渴望的夢想,就像印度人渴望成為僅次於美中的世界超級大國似的,夢就在眼前,卻遠在天邊。

普京已經盡力了,也只能這樣了,相信葉利欽也不會責怪普京。這就是命。


飛狼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句普京當時競選總統時所引用的名言現在聽起來或許會有一種強烈的“黑歷史感”。從2000年到2019年,俄羅斯人民確實給了普京實打實的20年,但“強大的俄羅斯”卻依然僅僅停留於口號層面。

2018年,俄羅斯GDP為1.647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為第12位,排在他前面的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印度、意大利、巴西,而在其之後的是GDP相差僅僅為200億美元的韓國,從經濟發展角度看,被國人戲稱為“棒子”的韓國極有可能在近兩年內敲翻這頭俄羅斯“大熊”。



20年前,一手促成蘇聯解體的葉利欽將普京欽定為自己的接班人。20年後,這位能開戰鬥機、騎馬射擊無所不能的政治強人卻不得不面對一個頗為尷尬的事實——在經濟至上的和平年代,俄羅斯似乎就像一個喝了太多伏特加的人,在蒼茫無邊的西伯利亞森林裡原地打轉,迷失了方向。

21世紀的頭二十年對俄羅斯而言,其實內外部環境都還可以。經過葉利欽十年的執政,蘇聯解體所帶來的劇烈震動開始逐步平息、雄厚的科學技術基礎、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廣闊無垠的國土縱深讓俄羅斯擁有了無可比擬的發展契機。但比較遺憾的是,俄羅斯在這二十年裡幾乎完美的錯過了每一波發展浪潮,到現在依然是一個嚴重依賴礦產資源、經濟結構單一、發展乏力的國家。



客觀而言,普京執政俄羅斯的這二十年在政治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在應對地緣政治危機和處理國際外交事務上均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而經濟上的困頓無力既有前任葉利欽不合時宜的“休克”療法留下的嚴重後遺症影響,又有俄羅斯傳統文化的長久束縛,單憑他一人之力想要扭轉乾坤確實極為不易。

談到這裡,其實就可以回答“葉利欽是否對普京失望”這個問題了。我個人認為他並不會失望,因為這兩位俄羅斯領導人都是“政治強人型”領導,普京不僅將這一政治上的強勢風格貫徹了下來,而且成功的貫徹了二十年。至於經濟方面,普京總統雖然在經濟上欠缺亮點,但比起葉利欽的“休克”療法還是更勝一籌。


四十五度軍報


沒有,畢竟葉利欽早已經涼了,所以他能“含笑九泉”。但對於還沒有當場去世的俄羅斯人民而言,他們實在是笑不出來。

在網絡的江湖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1999年,那是一個冬天,有一位老頭,將俄羅斯大權交到普京手裡邊。於是普京志得意滿,喊出了那句讓億萬民眾熱血沸騰,令無數擁躉熱淚盈眶的豪言壯語:“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然後,20年過去了,俄羅斯還是那個半死不活的俄羅斯,普京卻老了20歲。

不過對葉利欽而言,普京已經做得相當出色。

作為現在俄羅斯的開國領袖,葉利欽沒有享受到其他開國領袖萬民擁戴的榮光,卻有幸收穫到了億萬俄羅斯民眾的口誅筆伐,被稱為名副其實的民族罪人。

而葉利欽之所以被民眾深惡痛絕,在於他的治國理政能力太過無能。

作為一名卓越的破壞者,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聯袂合作,徹底埋葬了令世界顫抖的紅色帝國蘇聯。蘇聯解體時,望著葉利欽堅定的眼神,天真的俄羅斯民眾一度相信這個卓越的破壞者最起碼也應該是優秀的建設者。

但很可惜,葉利欽的治國理政堪稱不及格,令民眾大失所望。

因為在瓦解蘇聯的過程中和西方國家建立了親密的革命友誼。自詡勞苦功高的葉利欽幻想著改頭換面的俄羅斯,能夠成為西方國家熱烈歡迎的小夥伴,昔日蘇聯造成的陰霾也會自動煙消雲散。

但葉利欽的熱臉很快貼上了西方國家的冷屁股,對於葉利欽的投懷送抱,西方國家非但沒有張開懷抱,反而落井下石,為徹底顛覆俄羅斯而窮追猛打。

葉利欽執政數年,蘇聯留下的國有資產被西方資本和特權階層瓜分殆盡,因財富流失導致的通貨膨脹奪走了民眾幾乎所有的財富。面對手中廢紙一樣的盧布,民眾對葉利欽的不滿逐漸風起雲湧。

不僅如此,西方國家還趁俄羅斯投懷送抱的空窗期大舉東擴,比如北約、歐盟,將蘇聯的東歐衛星國以及蘇聯部分加盟國納入朋友圈。同時,西方國家在俄羅斯外線發動科索沃戰爭等拔掉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戰略支撐點,在內線則支持車臣等反抗勢力,攪得俄羅斯雞犬不寧。而因為俄羅斯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慘敗,極大傷害了俄羅斯的民族自尊心。

俄羅斯不僅丟了錢,還丟了臉,葉利欽也丟了所有的威望。為了挽救自己,更為了挽救家族,葉利欽在1996年俄羅斯大選前夕和七大寡頭達成政治交易,從此俄羅斯步入寡頭政治時代。

寡頭政治局面的出現,既是葉利欽的主觀選擇,也是俄羅斯發展的必然結果。不過雖然葉利欽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及時調整外交方向,和東方大國越走越近,但俄羅斯內憂外患的局面始終沒有緩解,綜合國力的每況愈下不僅導致俄羅斯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更加劇了社會矛盾,葉利欽以及家族變得越來越岌岌可危。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葉利欽為保住聲譽,更為了保住家族,選擇在1999年的最後一天將權杖交給了普京,條件是赦免葉利欽家族。

作為葉利欽的欽定接班人,普京當然沒有令葉利欽失望,比如普京上臺後的第一把火,就是簽署了前領導人權益不受侵犯的法令,也就是赦免葉利欽家族,這使得葉利欽家族不僅沒有被普京追究,更可以在未來繼續醉生夢死下去。

不僅如此,普京還為葉利欽頒發一級祖國勳章,雖然名不副實,但普京對葉利欽及其家屬的善待足以令葉利欽感到由衷欣慰。

而除了保住榮華富貴,葉利欽選擇普京的另一個考慮就是收拾自己的爛攤子,他要讓所有人知道:雖然自己能力不足,但選定的接班人青出於藍勝於藍。雖然執政生涯乏善可陳,但選擇普京也算是亡羊補牢。

而普京也確實沒有令葉利欽失望,上臺伊始,普京首先將矛頭指向葉利欽高度依賴的七大寡頭,奪回了大部分石油資源等國家命脈。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國際油價一路飄漲,以出賣資源為生的俄羅斯大受其利,綜合國力得到顯著增強。在這樣的情況下,腰桿挺直的普京開始頻頻出擊,為恢復俄羅斯的大國地位而努力。

2008年的南奧塞梯戰爭、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2015年的敘利亞危機以及2018年的伊朗危機、委內瑞拉危機等,俄羅斯重新出現在反美第一線,再度成為令西方國家深深忌憚的存在。

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國際地位得到顯著提升,俄羅斯人最在意的民族自信心再度迴歸,普京成為俄羅斯民族的希望。

但是,葉利欽開創的寡頭政治太過根深蒂固,即便普京使勁渾身解數也難以徹底改變。最可怕的是連普京也是寡頭集團的代言人,這使得俄羅斯不得不淪為寡頭政治的決鬥場。

由於始終是寡頭集團掌權,因此無論葉利欽還是普京執政,俄羅斯社會貧富差距巨大的局面始終無法得到改善。而作為寡頭集團代言人,普京雖然四面出擊,在國際社會咄咄逼人,但國內的經濟改革卻始終蹣跚不前。

而沒有廣泛而深刻的經濟改革,俄羅斯民眾的幸福生活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普京執政20年,俄羅斯民眾的好感也揮霍了20年。

等到普京提高俄羅斯民眾退休年齡,推行損害大多數俄羅斯人切身利益的養老改革時,民眾對普京的不滿也開始風起雲湧。

雖然對於葉利欽而言,普京能夠維持俄羅斯現狀就殊為不易,能夠有些許提升就是超常發揮。但對於想要幸福生活的俄羅斯民眾而言,普京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而毫無疑問,忍辱負重的普京力不從心。

而且時至今日,雖然俄羅斯綜合國力有所提升,但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僅如此,俄羅斯距離重回超級大國的夢想也越來越遠。

雖然普京很努力,但俄羅斯發展如此,尤其是葉利欽留下的爛攤子如此,普京縱然有扭轉乾坤之志,也終歸難逃回天乏術之悲。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題主的問題是:20年過去了,普京讓葉利欽失望了嗎?

關於這個問題,葉利欽可能連評價普京的資格都沒有。

因為,葉利欽把普京定為自己的接班人的時候,他自己幾乎已經自身難保了。

冷戰結束之後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之前,葉利欽一直是俄羅斯的領導人,在這期間,俄羅斯的經濟每況愈下,大量財富被西方國家和一些寡頭掠奪,而佔俄羅斯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在這個過程中生活越發艱難,很多人不得不為了五斗米折腰,去出賣自己的身體。

那段時間對俄羅斯人來講可能是最黑暗的時刻。

在此期間戈爾巴喬夫竟然競選過俄羅斯總統,當然了,此時的俄羅斯人無論理智與否,都不會去選他了。

於是,戈爾巴喬夫的支持率只有1%。

葉利欽比戈爾巴喬夫要強那麼一點,在他下臺之前,他的支持率是2%。

葉利欽在他擔任俄羅斯總統的時候曾經誇下海口,他的遠景是希望俄羅斯人家家都有小汽車,家家都能住上別墅。

這個美好的想法,在冷戰結束後被現實無情打垮,無論是葉利欽採用休克療法去促使經濟轉型,還是向西方國家求援,都沒有改變俄羅斯經濟快速下滑的趨勢。

所以,到20世紀末的時候,俄羅斯人的耐心已經被完全消磨掉了。

此時的普京也許被葉利欽寄予厚望,但是,現實殘酷極了,普京面臨的俄羅斯陷入了經濟崩潰、絕大多數俄羅斯人朝不保夕,那時候的普京不像是一個總統繼任者,反而像是一個接盤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如何讓俄羅斯走出困境?如何讓俄羅斯在普京的手中不至於四分五裂?甚至讓俄羅斯在經濟實力逐漸恢復的過程中,再次成為大國博弈的主要參與者?當權力之棒交到普京手中的時候,這是普京需要逐步去解決的問題。

所以我說,對葉利欽來講,無論普京做到什麼程度,他都沒有資格去評價普京?



普京在擔任俄羅斯領導人的時間裡取得的成績,讓葉利欽無法想象。

普京對俄羅斯所作出的貢獻,獲得了國際和國內社會的高度認可。

在2007年,他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人物。

在2015年,美國《時代100雜誌》將普京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0名人物中的第一。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他被《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勢人物》排行榜評為第1名。

這些榮譽是葉利欽想都不敢想象的。

當然,普京能夠獲此殊榮,是因為他確實為俄羅斯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他把一個面臨崩潰的國家給拉了回來,同時,讓他依然成為在世界上影響力居於前三位的國家。

這番和葉利欽時期的對比,是他被大眾所認可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俄羅斯人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自從普京擔任總統之後,開始實行了經濟改革,降低稅率使俄羅斯的整體稅收負擔低於大多數的歐洲國家。

同時,普京在任內在醫療保健、教育、住房、農業等領域啟動了國家優先項目。

在普京任期內,貧困人口減少了一半以上。

到了2006年,《商業週刊雜誌》對俄羅斯的中產階級人數進行調查發現,俄羅斯的中產階級已經從2000年的800萬人口,增加到了2006年的5500萬人口。

俄羅斯國內老百姓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1999年的時候,只有7%的俄羅斯人認為自己生活的還不錯,到了2006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了23%。

到2008年初,俄羅斯已經成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

除了經濟上取得的成果,普京也將葉利欽時期逐漸失去的中央權力給拿了回來。

葉利欽時期,由於經濟權力完全下放,俄羅斯的寡頭們幾乎在區域內無所不能。

所以,人們說普京是在最壞的權利建立之後就任的。

經過普京的改革,僅用兩年時間就恢復了政府的作用,建立了新的遊戲規則,使政府能夠表達公民的共同利益,並且能夠控制國家的財政、行政和媒體資源。

於是,一個馬上就要分崩離析的、混亂不堪的俄羅斯重新變得有序。

普京真稱得上是挽狂瀾於既倒呢。


但普京並不是神仙,他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難能可貴。

雖然普京一直希望俄羅斯再次恢復往日的榮光,可是,現實沒有供他所依託的國家硬實力。俄羅斯的恢復已經抵達上限,很難再有所突破了!

俄羅斯人需要關心的是,如果普京不再擔任俄羅斯總統,什麼樣的人能夠讓俄羅斯繼續維持今天的國家地位和國家實力!

假如繼任者沒有普京的能力,這個國家還會衰落下去的。


歷史風暴


20年前,普京從葉利欽的手中接過了俄羅斯的大權,這樣一位出身前蘇聯情報機構的男人,接過大權之後,態度非常鐵血的像,俄羅斯人表示: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如今二十年已然悄然,普京也從當年的鼎盛之年,逐漸老去,普遍呢是普京依然眼神堅毅,態度決絕。

20年過去了,普京是否實現了他當年的承諾呢?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年俄羅斯的發展水平就知道了。

內憂外患中普京橫空出世

1999年,前蘇聯解體才不過8年,俄羅斯深陷前蘇聯扔下的爛攤子之中,經濟困頓,民眾疲敝,俄羅斯面臨非常嚴重的困境。

除了經濟問題之外,在俄羅斯的國家環境裡也出現了非常動盪不安的局面,俄羅斯國家杜馬左翼力量發起的彈劾總統案,最終雖以失敗告終,但對葉利欽政權造成了強大壓力。

自1998年起來的俄羅斯中派左派,政治勢力愈演愈烈,葉利欽不得已,只好用連連更換總理的方法,遏制普利馬科夫盧瑞科夫為代表的中派力量。

本來當時葉利欽並沒有看好普京,而是把重託交給了另一個人叫做思捷帕申做總理,但是他並沒有完成葉利欽的重託,讓葉利欽非常失望,在這種情況下,普京才被提上臺來,走向了世界領導人舞臺。

當時的局面是,俄羅斯面臨內政外交兩大困境,第1個是俄羅斯本身在政治派別中,角度的非常厲害,當時普里馬科夫,盧日科夫領導的祖國全俄羅斯聯盟對葉利欽為首的執政派產生了極大威脅。

除此之外,當時科索沃危機,也導致車臣戰爭再起,俄羅斯車臣分裂主義勢力因為科索沃科索沃危機而極大抬頭,企圖在北高加索建立一個新的伊斯蘭國家。

鐵血硬漢

普京上臺之後大刀闊斧,一方面分化瓦解普利馬克夫和盧日科夫領導的全俄羅斯聯盟,另一方面立足堅決打擊車臣分裂勢力,果斷出兵,將車臣分裂恐怖分子趕出達吉斯坦,請派軍隊開入車臣境內,以反恐為名,穩定國內局勢。

不僅贏得葉利欽的信心,也同時贏得了俄羅斯民眾的好感穩固了其總理地位,同時也為其接班葉利欽打下了基礎。

雖然普京贏得了車臣戰爭,但同時也因為這場戰爭,而導致與西方交惡的本身就處於困境的俄羅斯經濟愈加雪上加霜。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1999年俄羅斯的反美情緒非常高漲,面對強大的西方壓力俄羅斯將核武器作為威懾美國的最重要戰略手段,激起俄羅斯團結意識。

俄羅斯經濟發展

在政治上和外交上表現鐵血的普京,在經濟上卻全力推動自由市場經濟和國際經濟接軌,在1999年到2007年俄羅斯經歷了恢復性增長階段,這個時期的年均增長率超過7%,俄羅斯在08年之後由於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出現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

從1999~22019這20年來,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平均為年增長3.2%,低於世界平均增速,由於俄羅斯在全球經濟所佔比重不到3%,事實上俄羅斯的人均實際收入仍舊是超過GDP增速的。

但是這一數字到2014年開始下降。

後來再加上石油行業佔俄羅斯財政預算超過50%,靠能源俄羅斯人也能夠獲取豐厚的報酬和收益。

同時俄羅斯也不斷髮展自己的農業和食品工業,在2005年的時候,俄羅斯進口商品佔其零售消費產品的45%,到2017年這個比重下降到35%,說明其本國的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迅速。

同時根據世界銀行在2010年的報告顯示,從1999年到2010年,俄羅斯的工資和人均收支增加了500%,扣除通脹,人均實際收入增長超過200%,人均GDP的增速高出兩倍。

在普京的第1個任期結束,是俄羅斯國內的貧困人口減少了一半,人均平均月薪從80美元增加到640美元。

根據2018全球人均收入排名最新數據來看,俄羅斯人均收入為8949.17美元,約合人民幣,58,189元,排名第73位。根據俄羅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2018年俄羅斯平均月薪為3.6萬盧布,約克人民幣3816元,人均年收入為人民幣45,792元。

相比於20年前來看俄羅斯的居民收入,經濟水平,居民生活水平都是大幅提高的。

大國地位復甦

在國民經濟之外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也一直未恢復前蘇聯的大國地位而努力,在外交層面俄羅斯始終強硬,在普京的領導下,無論是面對西方的壓力,還是烏克蘭危機,車臣分裂主義,普京從未低頭。

普京在外交方面試圖恢復俄羅斯在蘇聯時代的超級大國地位,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俄羅斯是八國集團的成員,在朝核6方會談中具有重要地位,俄羅斯被認為是伊核問題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決定性地位。

在日本北方四島的領土問題上始終保持強硬,在克里米亞危機中堅決衝動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進駐烏克蘭,在敘利亞內戰中堅決支持敘利亞總統,並免於敘利亞成為下一個利比亞。

如果評價這20年來,普京是否真的實現了他的承諾,可以看一項數據,那就是在支持率方面,截止到2007年,普京的支持率高達84%,位列世界第一。

但是到2013年它的支持率下滑到62%,即便如此,這一支持率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對俄羅斯人來說,在普京擔任總統時期間,俄羅斯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貧困人口大規模減少,在世界舞臺上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重新崛起,並且有不斷復甦的跡象,重要的地區地緣問題上,都有俄羅斯重要身影。

這是俄羅斯人普遍支持普京的主要原因。或許這20年不會有別的人比普京在俄羅斯總統任上做的更好了。

就此來看他堅決的維護了俄羅斯的權利,並帶領俄羅斯人民走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道路,復甦俄羅斯的大國威望,應該是沒有讓葉利欽失望的。


歷史好奇怪


葉利欽於1999年12月31日宣佈辭去俄羅斯總統,正式把權力交給普京。

在此之前,葉利欽對普京已經進行了三年的培養和觀察。葉利欽認識到,他所接觸的俄羅斯政治人物中,沒有人比普京更適合做俄羅斯總統了。所以,從葉利欽決定把俄羅斯交給普京的那一刻,他對普京就抱有很大希望。


當葉利欽把所有的工作與普京交接完畢,即將離開的時候,他鄭重地對普京說:“請珍惜俄羅斯"!葉利欽說這句話是五味雜陳的,通過他近十年的領導,俄羅斯日益凋敝,眼看又要步蘇聯的後塵,處於再一次解體的危險之中。他雖然很信任普京,但普京是否能治理好俄羅斯,心裡還是沒底的。

可以說,葉利欽交給普京的是一個爛攤子,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很難收拾這個殘局。普京在上任之初,為了鼓舞俄羅斯民眾和他一起共同應對挑戰,也為了讓葉利欽放心,曾擲地有聲的說:“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不過,話容易說出口,但領導這麼大一個國家,想浴火重生,難度之大超出想象。所以,普京上臺以後,面臨的巨大挑戰一個接一個。好在普京確實有很強的領導指揮能力,他沉著冷靜,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看似無解的難題,比如完全控制車臣,拿下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等,讓人感到意外的同時,也充分領教到普京的不同尋常。通過普京和俄羅斯上下一致的努力,這個國家總算度過了最困難最危險的時期,開始步入正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大大增強。

只是到現在,普京所說的那句豪邁的名言,應該說在很大程度上還沒有實現。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其經濟、軍事都應該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也就是所說的綜合實力的強大。目前,俄羅斯軍事實力排在世界第二,但經濟發展基本上沒多大起色,而且因受到能源價格的影響,其經濟發展數據也會隨之發生波動。從長遠來看,俄羅斯經濟仍會受到多種不利因素的制約,想快速發展可能性不大。因此,即使再過二十年,俄羅斯也很難成為經濟強國。


當然,個人能力再強,由於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嚴重依賴能源出口,國營企業效率低下等長時期積累下來的這些問題,誰想解決好也不容易。

所以,從總體來看,普京做的已經相當好了,現在不僅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局面,而且仍然是有影響力的少數幾個大國之一。普京也信守了當初的承諾,一直善待葉利欽的家人。因此,葉利欽若泉下有知,應該對自己選的這個接班人還是滿意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普京沒有讓葉利欽失望。

葉利欽作為俄羅斯聯邦的第一個總統,並沒有將俄羅斯重新帶回世界大國的位置。相反,在葉利欽的帶領下,俄羅斯迅速成為了一個在國際上無足輕重的國家。

在那個階段,俄羅斯加入西方陣營,成為了“G8”的一員,並且一度有加入北約的勢頭。不過,這歸根到底,都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忽悠。除了表面上被西方國家尊重以外,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內部迅速分化,差點成為第二個蘇聯;而外部也被西方國家各種利用,國際地位跌入低谷。

在葉利欽下臺的前幾個月,葉利欽終於醒悟,並準備與西方國家決裂。在1999年爆發的科索沃危機中,葉利欽終於強硬起來,並打響了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反抗西方國家的第一槍。俄羅斯在科索沃立場上的表現,是葉利欽作為總統期間唯一對西方國家強硬的一次,也是葉利欽作為俄羅斯總統幾年時間中,唯一被人津津樂道之處。

因此,從葉利欽下臺前的傾向來看,葉利欽復甦俄羅斯,並且同西方國家劃清界線的傾向已經非常明顯了。因此,葉利欽最終選擇了作風果斷,且對外強硬的普京作為繼承人。

從普京主導俄羅斯二十來年的情況來看,葉利欽當年沒有做到且想要做到的事,普京基本上都完成了。現在的俄羅斯,也不再是那個可以讓西方國家任意利用的國家了。在國際上,俄羅斯也成為了西方國家的主要對手。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在普京的帶領下,俄羅斯雖然沒有曾經的蘇聯強大,但也是葉利欽時代所遙不可及的一個強國了。


蘇綻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同見面。

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天,葉利欽在電視直播中突然宣佈,他將提前辭去俄羅斯總統的職位,並將所有權利交給普京,由此,俄羅斯進入了普京時代,那一年普京47歲。自從進入普京時代以來,普京一直以堅強、果敢示人,普京牢牢掌控著俄羅斯政權,即便梅普“二人轉”的時代,也有普京說了算。

從私人感情上來說,普京沒有讓葉利欽失望。普京是一個重感情過生命的人,1996年,他的導師索布恰克在聖彼得堡州選舉中失敗,普京不顧勝利者的挽留,追隨導師離開了聖彼得堡市政府,他離開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寧願因忠誠被絞死,也比背叛而偷生好”,這一點可以說沒幾個人能做到,失去了副市長的高薪,接下來他面臨的是失業,為此,他差一點開出租車謀生。



後來,普京有機會進入了政府辦公室工作,由於他的導師與葉利欽是政敵,葉利欽處心積慮地要將索布恰克送進監獄,普京瞭解情況後,立即租了一架飛機,將恩師全家送出國外,第二天,冒著以叛國罪處以極刑的風險,向葉利欽陳述原委。葉利欽正是因為他忠誠,不計個人得失、知恩圖報、膽大果敢而重用提拔他。

葉利欽沒有看走眼,自普京掌權以後,給予了前總統極高的榮譽,並簽署了對葉利欽及家族永久的豁免權,使其不受任何事情侵犯的權力,確保其本人及家族永保安全。我們看到有的國家領導人,下臺後就進監獄的事時有發生,普京用強有力的手腕,使其現象不在俄羅斯上演。



從對國家而言,普京也沒讓葉利欽失望。執政20年以來,俄羅斯沒有分崩離析,而是更加牢固,如今重新恢復了世界大國地位,另一個收復克里米亞,讓西方啞口失言,但經濟方面成效不大,這與西方的制裁有關,這也不能全懶普京,總之,葉利欽是選對了人,普京沒有讓他失望。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普京這工作算是做的不錯了,就當時俄羅斯那種爛攤子,要是沒普京,早就被西方國家撕成渣了。



葉利欽早在自己第二個任期的時候,在俄羅斯已經沒有什麼支持率了,是俄羅斯寡頭硬把他推上去的。俄羅斯寡頭那個時候已經很有錢了,但是錢卻並不能給給他們帶來安全感,比如別列佐夫斯基,他原本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數學老師,連車子都要合夥坐,但是他有一次從西德買了一輛二手奔馳車,回到俄羅斯竟然賣出了三倍的價錢,嚐到甜頭的別列佐夫斯基開始頻頻從西德倒賣車輛,一步一步的成為俄羅斯著名的寡頭,但是大量的財富也引起了黑幫的注意。



黑幫不止一次的用炸彈威脅他,他還跑到了以色列避難,但是仍然難逃追殺,所以寡頭們開始想要介入政治,有了權利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所以開始插手政治,當時葉利欽出版了一本書,別列佐夫斯基給他印刷的,十分精美,受到了葉利欽的重視,後來成為權傾一時的“克里姆林宮教父”,這些寡頭對俄羅斯的影響力十分巨大。

普京上臺時,這些寡頭並不把他當回事,因為之前他不過是克格勃的一名特工而已,政治根基十分有限,總理也沒當幾年,和哪些寡頭相比,普京確實沒有優勢。



但是普京膽子很大,他警告那些寡頭,錢可以賺,但別想著去控制俄羅斯政治。寡頭們怎麼可能收手,很快,他們的罪行被一一揭露,要麼鋃鐺入獄,要麼潛逃國外,在俄羅斯呼風喚雨的日子算是到了頭。

通過打擊寡頭,將國有資產收歸到政府手中,極大的提高了俄羅斯國庫,國家有了賺錢的渠道,經濟就可以慢慢提高上來,人民溫飽有了保證,就會少很多刑事案件,社會就會趨於穩定,有利於俄羅斯經濟的發展。

另外普京還平定了車臣叛亂,讓俄羅斯有了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加上對俄羅斯寡頭的打擊,所以俄羅斯才有機會可以恢復發展。

如果不是普京,俄羅斯哪有現在的國際地位?葉利欽這輩子做的最對的事情,就是選了普京領導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