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能有手機嗎?

洛麗塔小公主121


初中生能有手機嗎?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回答。因為每個孩子不同,每個家庭也不同,每個學校的管理也不同。


家庭經濟狀況不同。

如果城市家庭,一般家庭,為初中生配一個手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北京市內的初中生,大多是高智能的手機。我自己的孩子在小學二三年級就有了一個手機,不過那時候手機沒有這麼智能,現在他上課的時候,看孩子們上交的手機很多都是華為、蘋果等品牌的高智能手機。

在農村,就不好說,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自己用的手機還是很一般的,花費幾千元給上初中的孩子配一個高智能的手機是很需要考慮的,錢可不是大風颳來的,越是知識水平低的掙錢越不容易。

每個孩子的自制力不同。

初中階段,孩子的自律能力還不夠強,還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誘惑,自我的管理能力還遠遠不夠,更別說對手機的使用管理了。

我自己孩子的初中三年,基本是伴隨著我和他對手機使用管理的“鬥爭”過來的。

我自思,對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態度養成在小學時期做的還可以,家庭的讀書氛圍也還好,對其愛好也很支持,儘管如此,手機依然是個不可小覷的問題。他原本不怎麼玩遊戲,可是由於要好的同學玩王者,時不時地邀請他一起玩,漸漸地他也就有了興趣,他也會邀請同學一起玩,所以對於手機的遊戲,無法禁止,很多時候抹不開同學的邀請,或者是自己實在無聊的時候,可能就會在遊戲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

再有,長期的使用手機,對視力是一個嚴重的傷害。我自己孩子在上初中時,視力正常,坐在教室最後一排都能把黑板上的字看得清清楚楚,而在上一個春節,去配了眼鏡,有時候走在路上,看燒遠處的東西,他都會眯起眼睛看。

儘管他玩遊戲不上癮,可是他用手機的時間很多,他會從手機上追劇、看網路小說、臨摹手機上的圖片等,視力的下降和手機的使用時間是正相關的。


初中學校,一般會有一定的手機使用,需要通過手機微信發佈一些消息,或者查閱一些資料。

所以,從實際情況來說,初中能不配手機就不配吧,但是不給孩子配手機,不等於不讓孩子使用手機,畢竟手機也是一個很方便的學習工具,所以在給孩子配手機之前,我們做家長的完全可以先讓孩子使用家長的手機,在使用家長手機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他做好手機的使用管理工作,為他以後擁有自己的手機做好準備。

如果你決定給孩子配手機、或者已經配了手機,那麼也要有意識地確保孩子做好自己手機的使用管理,不要讓手機成為孩子學習的障礙和正常成長的魔掌!


快樂庭院


我猜想應該有,當時我們讀書的時候,在我們小鎮裡讀書普遍都有手機,那時候2011年吧,都是按鍵的,因為學生都有攀比心,你買我也買,所以就人人都有一部,那時候我也存錢買了一部步步高滑板手機。現在是信息時代,就算老師不允許玩,應該也會偷偷的玩

現在信息社會,家長的離不開手機,小孩就更不用說,現在的手機無所不能,,,特別突出的就是初中生打遊戲,所以我覺得現在大多數初中生都有手機都在玩,

各個人觀點




小智傳


作為初中的老師,我見過太多的學生,因為手機問題荒廢學業,所以個人強烈反對初中生,不允許有手機。學校的寢室辦公室,基本上都有公用電話,學生也有專門的校訊通卡,可以給家長打電話。



第一,學生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手機問題,可以說已經在中國成為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在學生。初中生是未成年人,正是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手機遊戲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學生根本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就連現在的成年人,很多時候在晚上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低頭玩手機,成年人都不能夠自我控制,更何況是初中生呢。

第二,手機上的信息量好壞都有,學生沒有分辨好壞是非的能力,各種暴力色情各等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影響非常的大。



初中學生真是要懂事不懂事的時候,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對各種好的信息和不好的信息,沒有自己的分辨能力,特別是網絡上各種遊戲,充滿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影響非常的大,網上的各種負能量很容易誤導學生誤入歧途。

第三,學生說這個手機查閱資料,用來學習,這都是藉口,現在不用手機查閱資料,照樣能夠認真的完成作業,照樣能夠取得好成績。

從2017年開始的安全教育平臺的作業,以及禁毒教育的作業,還有青驕課堂的作業,這些網上的作業可以說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幾分鐘十多分鐘就可以完成這些作業,而且大部分都是交給家長完成,其他的作業也根本用不著手機,所以用手機查資料,搞學習完全是藉口。


第四,據個人統計,我所知道的老師收繳的學生手機時,大部分都是在聊天,玩遊戲,看視頻,看電影,完全是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手機除了具有通訊以外,還有了上網的功能,把人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地球變“小”了,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

初中生能有手機嗎?

家長們最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有的學生可以有手機,有的學生一定不能有手機。


(1)、可以有手機。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勤奮學習、聽話懂事的學生時,可以有手機。

①用手機查資料、查找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重難點、講解例題沒有聽懂學會時,學生可以用手機上網搜出答案,重新再學習幾遍。例如我的侄女在前年初二時,父親花800元錢買了一個手機,她在用手機參加了線上輔導。

有的同學參加課外輔導班學習,學費貴、環境又不理想。侄女在線上隨時隨地可以跟著學習,並且是一人學習,沒有別人打擾,家長也不用到輔導班親自接送。今年考了市裡一中(重點高中)。


②有了手機可以和教師、同學及時交流,加深了友誼。

學習上的疑惑、生活中不好當面說的事,可以通過微信向老師請教、訴說,也可以和幾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探討學習上難題、分享解題的甘苦。也可以與關係密切的同學說說悄悄話,鍛鍊語言組織能力和與同學的交際能力。

(2)、一定不能有手機。網絡上有句話說得好“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孩子買個手機”。

這不是危言,現實中活生生的例子太多了。有的上網成隱,形成網迷,脾氣暴躁、成了憂鬱症;有的用手機談戀愛、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麻煩和傷害;有的時刻看手機,走在路上、床上、課堂上,老師發現後又睜一隻眠眼、閉一隻眼,不去管教,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成績,並且影響了視力和身體生理上的殘疾。

初中生應該有手機嗎,家長根據學生的自律性,最清楚。


周文生WS


糾正一下,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如何正確對待與使用的問題!

1.初中生佩帶手機利弊分析

手機的使用一方面給學生與家人、老師、同學的聯繫提供了方便,擴大交際圈,有助於釋放壓力,排解一些不願與家長老師溝通的苦惱,同時加速信息吸納、增加對社會信息的掌握,增長知識、開拓視野。然而,中學生攜帶手機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弊端:如對學習造成嚴重影響。還有出現在考試時,用手機作弊的現象。其次手機成為校園安全隱患。手機屬貴重物品,學生攜帶手機很容易成為搶劫的對象。中學生正處於生理發育期,好奇心強,在“黃色”網頁和氾濫的垃圾信息的誘惑下,很容易沉溺其中,影響身心的健康成長;不良短信對中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樹立、價值觀的形成、積極生活態度的建立,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這些影響嚴重地對學生心理的正常發展構成威脅,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學校的重視。

2.初中生佩帶手機對策

  在教育實踐中著眼於整體結果來看,允許中學生攜帶手機到校弊遠大於利。所以對學生的手機管理引起中小學校的重視和關注,也由此而催生出各種各樣的管理措施,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到校,沒收或暫扣學生的手機。教育是一項育人的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沒有固定期限的工作。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應當從他們的心靈深處找到問題的根源,再採取有效的方法幫助他們、感動他們,讓他們從思想上自己主動去解決問題,進而培養他們的自律能力。如果教育者(老師和家長)一味地強壓短期內可能會取得明顯的效果,但當學生脫離監督,他們依然會我行我素,這樣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進行有效管理,必須使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都合情合法,確保管理效果,為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提供保障,為學生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在教育中把尊重、友愛的情感貫穿其中,不僅收穫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時也改善了師生關係,讓老師和學生變成了親密的朋友教師是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教師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創新能力影響著學生品德、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有學校、家長的悉心引導,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以及自我約束,手機進校園將不再荼毒學生,老師和家長也不用再“談手機色變”了。


初中化學我來教


關於學生是否能帶手機的問題,作為一名家長兼教師,我的觀點是:學生高中畢業前嚴禁帶手機進入校園。國家應該以立法的方式,像控槍一樣控制中小學校帶手機進入園。建立真正的無手機校園(教職工除外),教育才有前途,國家才有希望。

據前掌握的情況來看,99.9%的手機學生都是問題學生。學生使用手機基本都是用於遊戲、聊天、視頻等,真正用於學習(如查資料)及與父母溝通的學生少之又少。那麼,初中學生擁有手機有什麼弊端呢?

一、影響學習,荒廢學業。

現在,手機已成為孩子的“學業殺手”,從遊戲機,到電腦,再到現在的手機,載體不斷在變,遊戲不斷在變,不變的是孩子貪玩的本性。中小學學生自控力差,玩手機遊戲容易上癮,手機遊戲可以隨時隨地地玩,危害甚大。因此有人說,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吧。

二、揮霍錢財,增加負擔

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手遊都可以免費玩,但是在玩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花錢來加強自己的能力,於是出現了許多學生揮霍錢財,甚至是揹著父母浪費父母錢財的惡劣情況。在一項調查中,竟然發現一個班級裡過半的學生都在遊戲裡花過錢,少則幾十,多則幾百幾千。《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網絡遊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因此,未成年人的網絡消費是違法的,但是礙於界定不清,所以孩子大手大腳花掉的錢,最終只能歸咎於父母監管不力,也要不回來。

三、危害健康,影響身心。

青少年的視力是極其容易受損的,用眼過度很容易造成近視,現在對青少年視力影響最大的就是手機。而手機與電腦不同,需要低頭查看,還會影響孩子的頸椎,直接影響孩子發育。手機屏幕其實也有屏閃,對青少年視力傷害很大,而且許多學生喜歡在非常昏暗的情況下偷偷玩手機,手機的強光也會對青少年的視力產生不可逆的影響。此外,由於學生沉迷手機,對其心理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四、模仿網絡,犯規犯法。

色情與暴力是網絡世界的兩大毒瘤,而網絡世界的各種行為往往也在打著擦邊球。手機遊戲往往是最能體現這兩者的內容。目前最流行的手機遊戲主要分為戰鬥類的動作遊戲和策略類的文字遊戲,前者充斥著各種暴力的內容和元素,而後者則是色情擦邊球的溫床。學生由於辯別能力不強,容易受到各種不良誘惑,甚至會模仿網絡中一些不良行為,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讓全社會都關注未成年人玩手機問題吧!特別是要儘快出臺學生使用手機處理辦法,讓學生的全部心思回到學習和閱讀的正軌上來。





鍾庸教育視界


過去,手機是身份的象徵,扛著大哥大的盡是富豪款爺。但現如今,手機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了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貴賤的必需品。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低頭一族。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種款式的手機也跟隨潮流,湧入大小校園。可對初中生來說,應不應該有手機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手機的好處:

1.學生拿著手機,可以方便和家人聯繫,尤其是住校的學生,一週或兩週才回家一次,為人父母,當然牽掛的不行。即使通校生,為了安全,很多家長接送上下學。一旦孩子出校遲到,就趕緊打電話。因此80%的家長同意孩子帶手機。

2方便和同學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3.可以閒暇時間拍照,發頭條,玩抖音,玩遊戲,適當放鬆。

然後來看看手機的弊端:

1.玩遊戲,短信聊天嚴重影響學習,這點家長最為惱火。

2.瀏覽黃色網站,身心俱疲。

3.增加家長負擔。有些學生相互攀比,你手機比我的好,下次一定超過你。家長苦不堪言,尤其家庭條件較差的。

4.影響學校管理。有些學生不聽話,上課玩手機,或突然電話響起來嚴重影響教學。

總之,手機有利有弊。多年以來,我對學生以及自己的孩子,都是適當控制,不能走極端。手機是必需品,沒收不讓拿,或者一生氣砸了都無濟於事,只能矛盾激化。該玩的時候好好玩,該學習的時候拼命學。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儘量不帶進課堂,萬不得已時一定關機,千萬不能影響教學。呵呵😄😄😄😄😄😄😄



孤燈璀璨翰林苑


不能帶手機,身為中學老師真誠勸告!

第一、要明確孩子的成長規律,在孩子18歲之前,其自控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獨立自主的能力並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如今很多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孩子,幾乎童年沒經歷過太多“風雨”,心智成熟度比較晚,很容易被手機網絡上各種信息誘惑,對其價值觀和心理影響比較大。

第二、身為成人父母大多都很難抵擋手機的誘惑,何況學生?

手機如同鴉片,真正把手機用在學習上可能性非常小,除非父母老師隨時監督。大多數孩子用手機,要麼刷qq微信,要麼玩遊戲,要麼搜題應付作業,要麼看網絡小說,很少看新聞、看學習課程,吸收積極良好的有用信息的。

第三、孩子在童年、青年時期就是用來學習與奮鬥的,保持學生的專注度非常關鍵。

初中生處於叛逆期,也是成熟的關鍵期,是學霸還是學渣幾乎都在八年級見分曉了。所以為人父母,除了對孩子學習上的關注,更應該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上的成熟,尤其是性格。




智慧解文化


觀點:初中生能有手機,但不應該提倡初中生使用手機。

1.根本禁止不了;你不讓你的孩子帶手機,但你不能做到讓所有孩子都不帶手機。

我曾經所在的學校也是如此,對手機查的非常嚴格,每週一要上交手機,週五放學再發手機,但是你覺得這樣就有用?有的孩子隨便交一個爛手機上去,有的孩子有好幾個手機,即便有的孩子沒手機,也可以借別人的手機玩,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別看孩子小,腦袋可不笨。

2.禁止會增強孩子的好奇心,反叛心。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網上信息又良莠不齊,家長擔心也非常正常。但是禁止能起作用嗎?其實不能,我見過一個孩子,他爸媽不給她買手機,她認為他爸媽不愛他,服毒自殺了。也見過一個孩子,他沒手機,所以每天晚上他就等別人玩的睡覺了把手機借過來再玩,結果每天上課都睡覺。

3.家長擔心手機影響孩子學習。

對,手機在一方面確實影響孩子學習,被孩子用來打遊戲,看動畫;但是手機也可以有很多其他用處啊,網上學習,網上教育,網上查知識,就看孩子怎麼用了。但話說回來,初中生孩子還小,自制力不夠,所以更重要的是大人的引導。

4.不提倡初中生孩子使用手機,但是也不要禁止。

這是兩個概念,你可以給孩子使用手機,但是你要和他說好條件,和好怎麼去用,要好好的引導他正確的使用手機,比如有位媽媽對孩子說:我今天把手機給你,但條件是你下週的考試數學要考到90分,因為你想要得到任何東西你必須要先學會付出,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所以,要學會變換著方法給孩子傳達正確的觀念。

5.手機是禁止不了的,但是孩子的行為是可以改變的。

有的孩子帶著手機,但他一週都可以不去玩;有的孩子帶著手機,他能上課都打遊戲;有的孩子沒有手機成績也不好,有的孩子有手機,也沒見影響成績。所以,家長的擔心可以理解,但是正確的教育才是王道。


性格塑造教育


關於初中生是否有木有必要拿手機的問題,我先說說我們處理的幾件學生拿手機事件。

我們學校歷來就一直嚴禁學生拿手機進校園,每到開學之際,學校就大會小會三令五申要求全體學生不準拿手機,並作為一條硬性規定寫進告家長書。但仍有部分學生無視校規,擅自拿了手機在課堂玩,運氣背的總被老師發現沒收。若果被校長沒收,學生也不敢去要;如果是科任老師沒收,學生也會承認錯誤最後要回來。最麻煩的是班主任,會讓學生叫家長,而學生叫來的家長一般都是老奶老姨姥爺之類,反正不是主要家長。班主任批評教育之後會將手機交還,結果第二天發現這些學生又照拿不誤。仍然上課玩手機,致學習於腦後。(而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學習很不上心或厭學者)學校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果斷採取了一個辦法,就是發現有學生拿手機的,一律停課叫家長領回,什麼時候教育好了再和學校聯繫協商,結果一下扭轉了局面。

囉嗦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懵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期,更是學知識長本領的黃金階段,但也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自控力差,明辨事理能力不足,如果一味任由他們玩手機,將會遺害無窮。

一句話,初中生不宜拿手機,拿手機無異於自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