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複習階段,發現有些備考經驗互相矛盾,應該怎麼辦?

很多專升本考生對於提升學歷這件事還是十分重視的,在備考過程中也十分重視學長學姐或專業老師提供的備考經驗。但是,不能不說,有時候,有些考生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備考經驗是相互衝突的。比如,有的備考經驗說,備考期間,考生們要學會擠時間。但是,另一個備考經驗卻說,考生們不要擠時間複習。那麼,到底哪一種經驗是正確的呢?

專升本複習階段,發現有些備考經驗互相矛盾,應該怎麼辦?

往往在這種時候,有些考生會失去自己獨立的判斷,甚至猶豫不決,不知所措。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存在以下幾個原因:

1、只看經驗,但沒有去分析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經驗;

2、缺乏實踐,沒有在現實行動中檢驗經驗的適用性;

3、患得患失,害怕自己一直堅持了錯誤的學習方法。

專升本複習階段,發現有些備考經驗互相矛盾,應該怎麼辦?

那麼,考生們應該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些相互衝突的經驗呢?

1、學會分析與思考別人的經驗是怎麼得來的

很多考生只關注其他考生經驗裡所下的結論,沒有深入分析為什麼會下這個結論。比如,有的備考經驗提到,備考專升本英語時,注重研讀歷年真題就可以了。

在看到這句話時,考生們應該思考一下,他是怎麼研讀歷年真題的,研讀了多少遍,研讀從哪一年開始的真題,如何通過有限的真題提升閱讀能力等等一系列問題。如果這些弄清楚了,你就知道他為什麼能得出“專升本英語研讀真題就夠了”的結論。然後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實踐,並檢驗,形成自己的備考經驗。

當然,如果這種備考經驗你是直接從其他考生那裡聽來的,可以把經驗的得出過程問清楚;如果是自己在網上看到的,不妨多想想自己應該怎麼做,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

專升本複習階段,發現有些備考經驗互相矛盾,應該怎麼辦?

2、遵循有限理性原則

有限理性是管理學的一個概念,由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其基本內容是:決策者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無法識盡決策的詳盡規律,不可能找出所有備選方案,也無法對所有備選方案進行確定的優劣排序。因此,有限理性原則主張:決策者在決策中追求“滿意”標準,而非最優標準。

而這個原則的主張就可以用在考生身上了。也就是說,考生們如果沒有時間去分別檢驗衝突的經驗,無法確定哪一種備考經驗更好,更適合自己,繼而很難對相互衝突的經驗做出明確的優劣排序。

所以,大家不要糾結哪一種備考經驗是最好的,因為最優的方法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你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尋找最優方案。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深入分析不同的備考經驗的基礎上,選擇一個讓自己覺得滿意的方案,然後主動實踐,並在實踐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修正。

專升本複習階段,發現有些備考經驗互相矛盾,應該怎麼辦?

3、瞭解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其實,專升本複習是也一樣的,面對相互衝突的經驗時,你只能選擇其中一種。但是,你自己本身手上也有“一隻表”,即使那隻手錶不太準確,慢了或快了30秒,又能有多大影響呢?只要不是快了或慢了1小時就好。

所以,正確找到複習方法的思路是,找到一套學習方法和教材就行了,不必花過多時間去尋找所謂更好的學習方法。不是備考經驗都遵循才是好,真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專升本複習階段,發現有些備考經驗互相矛盾,應該怎麼辦?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的備考經驗都不同,但是結果卻是相同的,都為了取得好成績。所以,考生們如果現下有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就努力堅持;沒有,就自己選擇一套學習方法,並通過實踐慢慢修正,不要看到什麼經驗就去模仿,看到什麼經驗就質疑自己的方法對不對,只要你的複習方法能對自己的複習有所幫助,那就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