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全球食物過敏案例明顯增加,英國有7%兒童食物過敏,澳大利亞有9%。為什麼會出現食物過敏?食物過敏的人為何越來越多?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過敏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勁旅日前為消費者做出解答。
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
食物過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某一特定食物產生的一種不正常的免疫反應,過敏者會將正常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有害,從而產生抗體。食物中引起過敏的物質,叫作食物過敏原,也可以叫作抗原。
食物過敏逐漸成為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應急的突出問題之一。目前,西方國家成人食物過敏患病率接近5%,兒童接近8%。以美國為例,每13個孩子中就有1個對食物過敏,每隔3分鐘就會出現一例食物過敏反應急救病例。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對成人過敏的權威統計數據,但已有的研究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達6.2%,這比一般疾病的患病率要高很多。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且人數逐年增加,其中食物過敏佔很大一部分。世界變態反應組織報告顯示,全世界30%—40%的人被過敏困擾,過敏已成為全球第六大疾病。2016年,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前主任委員尹佳團隊進行了嚴重過敏反應的研究,發現食物誘因佔過敏性休克患者的77%,藥物佔7%,昆蟲佔0.6%,其餘15%不明原因。
孫勁旅介紹,我國食物過敏患病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原因有幾方面:以前有人突然死亡,當時並不知道原因,現在研究發現,食物過敏搶救不及時,經常會導致死亡。統計發現,過敏引起的死亡有增加趨勢;食品中的添加成分越來越多(如花生、牛奶等),導致食物過敏人群很容易接觸到過敏原;經常用洗手液等化學制劑,削弱了皮膚黏膜的保護功能,人會越來越容易過敏;塑化劑的使用、霧霾和汽車尾氣等環境問題都可能引起過敏性疾病,也是導致過敏反應越來越多的原因,包括食物過敏;交通便利,讓人們可以接觸到更多沒有嘗試過的食物,增加了過敏風險。
食物過敏輕則可能引起嘴唇周圍紅、腫、癢,舌咽腫、癢,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視物模糊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引發喉頭髮緊、呼吸困難、血壓急劇下降、意識喪失等過敏性休克症狀,搶救不及時經常導致死亡。此外,食物過敏會影響兒童生長髮育和生活質量。兒童出現過食物過敏後,很容易發生哮喘,增加兒童後期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患病風險。總的來說,食物過敏雖然和攝入過敏原劑量有一定關係,但食物過敏的閾值非常微量,即使只吃一點點過敏食物,就已經遠遠超出閾值。而且,食物過敏反應的時間較短,有的幾分鐘,有的幾十分鐘,甚至可能只吃一口就導致過敏休克死亡。
8類食品引起90%食物過敏
據世界糧農組織報告,90%以上的食物過敏由牛奶、雞蛋、魚、貝殼海產品、花生、大豆、核果類和小麥等8大類食品引起。“食物過敏的人飲食一定要非常注意。目前對食物過敏尚無有效治癒手段,患者只能儘可能辨識出哪些食物自己不能碰,並主動避免進食。”孫勁旅說。
西方國家食物過敏最主要的是花生過敏,我國則是牛奶、雞蛋過敏的人較多。
我國食物過敏患病率排第一位的是雞蛋過敏,雞蛋也是導致兒童過敏的第一大過敏原。調查顯示,中國雞蛋過敏患病率達3%—4%,遠超西方國家1%—1.6%的患病率。牛奶排第二。嬰幼兒最易產生過敏反應,一般來說牛奶過敏患病率是0—3歲>4—17歲>成人。有研究顯示,我國內地1歲以下嬰兒患病率1.3%,也有研究指出兩歲以下兒童患病率0.83%—3.5%,高於香港和臺灣地區。花生過敏排第三。但我國花生過敏患病率遠低於西方國家,一是中國人接觸花生比較晚,1歲以下兒童基本不吃花生;二是中國人很少吃花生醬;三是中國飲食中花生一般是煮食或者油炸,使花生的過敏性減低。
最近幾年,人們發現紅肉也可能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甚至休克死亡。紅肉過敏和蜱蟲叮咬有關,全球都有關於蜱蟲叮咬所致紅肉過敏症的病例報道,臨床表現是吃紅肉3—6小時後,出現全身蕁麻疹、喉頭水腫、呼吸窘迫等症狀。
“蕎麥、花椒、昆蟲等導致的食物過敏是我國特有的類型。”孫勁旅介紹,蕎麥製品在我國越來越多地被當作保健食品,且蕎麥粉是無麩質的,通常作為腹腔疾病患者的補充食物,還有很多小麥過敏的人把蕎麥當作替代食品,所以蕎麥食品比較普及。蝗蟲、蠶蛹、蜈蚣、蠍子是我國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這些異種蛋白的攝入,也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甚至死亡。花椒在我國是常見的菜餚佐料,國外很少用。此外,我國對芒果、桃、龍眼、獼猴桃、荔枝等過敏的人也很多。
預防急救至關重要
“及時識別、診斷食物過敏反應,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儘早採取正確搶救措施至關重要。”孫勁旅介紹,食物過敏最開始的特點是手心、腳心發癢,或頭皮發癢、發麻;緊接著會嘴唇紅腫,全身起紅斑、風團,眼睛紅腫,有人還會打噴嚏、咳嗽、喘不上氣、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再接著就可能出現眼睛看不清或者意識喪失;最後可能導致休克死亡。
出現這些症狀時,可明顯看出是食物過敏,要及時搶救。病人症狀較輕時,可先用西替利嗪滴劑舌下含服20滴;如果無效,就需要立即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腎上腺素,沒有腎上腺素,也可用甲強龍注射或氫化可的松靜脈輸液替代。
此外,食物過敏休克的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有些患者6—8小時後可能會出現再次休克的現象,所以一定要注意準備相應的搶救措施。
食物過敏事件基本是可預防的。預防應做好以下幾點:避開過敏食物,發現某種食物可能導致自己出現過敏反應,要避免再次食用。循序漸進原則。過敏原不明確時,對未嘗試過的食物可先親身測試是否過敏。以牛奶為例,先抹一點牛奶在皮膚上或嘴唇上,看是否會引起皮膚紅斑、風團、嘴巴紅腫等過敏反應特徵;如果沒有反應,再口含少量,看有無過敏反應特徵。沒有過敏反應,可少量進食。待一段時間完全確定後,再安心食用。過敏體質的人要備好急救藥品。
食物過敏發病率在全球都呈現逐年升高趨勢。孫勁旅呼籲,有關部門需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公眾對食物過敏的認知;公眾要學習認識常見的過敏原,慎吃蜈蚣、蝗蟲、蠶蛹等特殊食物。有關部門還應進一步完善食品標籤。標籤是消費者瞭解預包裝食品成分的唯一途徑,1/3經歷食物過敏事件的人將過敏歸因於標籤。目前,我國相關標準增加了對食品中可能含有某些致敏物質的標識,但缺少不含哪些常見過敏原的標識。此外,我國臨床應該儘快建立起脫敏治療的科學體系。(張健)
(文章轉載於“中國食品報網 www.cnfood.cn” )
閱讀更多 中國食品報網官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