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煤、票子,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市民奔走相告,萬眾歡騰,大家都期盼著從此能過上好日子。

糧、煤、票子,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1949年2月2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入城辦公


解放前夕的北平,是一個擁有200多萬人口的消費城市。由於國民黨的黑暗統治,經濟瀕於崩潰,工廠停工,商業蕭條,物價飛漲,糧食、煤炭、食油等人民生活必需品嚴重短缺,民眾生計艱難。解放後,市委書記彭真奉命率領幹部接管北平。他深深體會到市民生活的困難,順應廣大群眾的呼聲,把解決北平民生問題作為入城後頭等大事。2月1日,他在接管幹部大會上講話指出:“人民生活問題主要是糧、煤、票子,一進去就會遇到這三個問題,必須解決好,解決不好,其他一切工作都搞不好。”中共中央進駐香山後,解決好北平民生問題就顯得更為緊迫。

糧、煤、票子,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彭真

北平市委首先抓糧煤供應問題。俗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彭真一再指示,要及早準備調集糧煤油鹽,供應市場,平抑物價。彭真對幹部們說:“大家都有了飯吃,無產階級的天下就好坐了。”“如果沒有飯吃,無論其他方面如紀律等怎樣好,群眾也不會滿意。”因此,入城前,北平專門成立“城市供應指導處”,經華北人民政府同意,決定從華北農村籌集糧油,並從門頭溝調集一部分煤炭,準備進城供應。市委組織得力幹部在華北各地籌集糧食,彭真還親自負責從張家口籌集糧食1800萬斤。門頭溝煤礦是北平市居民燒煤的主要來源,包括門頭溝礦、西山礦、城子礦三個礦區。進城前,由於當時職工吃糧問題沒有很好解決,生產未能很快恢復。接管幹部按照彭真指示,進礦接管後第一件事就是發給糧食,借支工薪,解決手頭急需,安頓職工生活。這樣一來人人高興,個個歡喜,有的職工還高呼“共產黨萬歲”,生產立即恢復。單是門頭溝礦,到1月中旬日產量即達1000多噸。進城前,北平市軍管會共籌集糧食3700萬斤、煤10萬餘噸、油30萬斤、人民券9億元,大約夠全市人民將近一個月的生活需要,只等北平解放,即可解運進城。

糧、煤、票子,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石景山鋼鐵廠恢復生產


此時,北平地下黨內線人士告訴彭真一個消息,說北平城內有存糧,而且可以維持3個月到5個月,但囤積者卻不願意拿出來,導致糧價居高不下。彭真聽後覺得這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他在良鄉就向市委政策研究室佈置任務,要求研究怎樣配售糧食,使商人不囤積,確保北平城內糧價穩定。市委政策研究室幹部經過多方調研,制訂了詳細的糧食供應方案和計劃。

進城以後,市軍管會立即成立物資供應網,建立糧食、煤炭、百貨、鹽業等貿易公司和專業公司,將籌集的糧食、煤炭源源不斷地運進城,並接管30個商店公開售糧。原來囤積糧食的糧商見公家的糧食這麼多,就爭相拋售,使城內糧價大幅下跌。市軍管會將糧食低價配售給公教人員、學生、工人,剩餘的再出售。北平地下黨的同志與軍代表還逐戶家訪,統計居民斷糧的情況,對於嚴重斷糧戶一律免費供給10斤玉米粉,緩解了最困難居民的吃飯問題。同時,依託煤炭公司立即拋售燃煤,防止冬季一過,燃料煤成為呆貨。糧食、煤炭供應有了保障,“吃喝便宜了”,市民生活逐步穩定。

整理攤販工作也是北平市委重點抓的安定民生舉措。當時,全市流動攤販達45000戶之多,成分複雜,除大多數為貧民和失業職工外,尚有流亡地主、散兵遊勇、逃避捐稅化整為零的坐商等,甚至隱藏的特務匪徒亦摻雜其中。還有一部分兼搞投機倒把,販賣銀元,或拋售來路不明的贓物。這些攤販多集中在交通要道和繁華市街,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和社會治安。

糧、煤、票子,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接收汽車

5月中旬,市委、市軍管會、市政府決定對攤販市場進行整理。市委組織幹部廣泛調查,搞清楚各攤販市場的位置、攤販的成分及資本金額,初步劃出一些地區建立新市場,積極開展動員解釋工作。

23日晚,市委邀請各區縣115名攤販代表舉行座談會。會上,一些攤販代表對政府的整理工作表示不解,怕被端了飯碗,以後日子沒法過。

一個青年攤販代表小聲嘟囔:“我是賣特色小吃的,我們一家老小就指望我這個攤子生活,要是沒有了,我們以後可怎麼過啊?”一個老攤販代表面露難色,說:“我都這麼大歲數了,幹別的也不行了,沒有攤了,我就失業了啊!”

彭真聽後,認真地對大家說:“攤販是人民的一部分,我們是站在勞動人民一邊的。在座的大部分人是靠攤子謀生的,我們會幫助大家解決困難。我們整理的原則是既能保證大家的正常營業,又能保證不妨礙交通市政秩序,整理的方法是按不同地區和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就地整理’或‘擇地遷移’。”

糧、煤、票子,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1949年2月,葉劍英在慶祝北平和平解放大會上


北平市軍管會主任、市長葉劍英也懇切地說道:攤販作為一種營業方式,是正當的。但很多商販還沒有辦手續、沒有登記、沒有領牌照、沒有盡一點納稅義務,位置擺得也不對頭、不適當,所以我們打算做一些整理,保證不會影響大家正常做生意。請大家與政府齊心協力,整理好攤販秩序!

攤販代表交頭接耳地議論了一番,覺得彭真和葉劍英的講話很貼心,多數表示理解和支持。《北平解放報》為此專門發了“整理攤販秩序”的社論,進一步安定了攤販的情緒,糾正了幹部中一度存在的把攤販趕走了事的錯誤認識。

糧、煤、票子,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國家通過貸款辦法扶持私營工商業,圖為人民銀行召集北平私營企業代表研究貸款事宜


5月24日,北平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仁領導的整理攤販指揮部,各區也相應成立整理攤販委員會。市政府公佈了《北平市人民政府管理攤販辦法》《北平市人民政府處理棚戶辦法》。首先集中整理東單、西單、朝陽門大街、天橋一帶攤販市場,總結經驗後再逐步推開。對決定遷移的攤販市場,先研究該市場的形成歷史,哪種行業是市場的骨幹,然後說服組織這一行業遷移,其他攤販也就跟著遷走了。整理過程中,充分注意照顧少數民族攤販生活,給2000餘個回民攤販設立特定經營區域,提供適當的補助;對攤販中的少數流氓破壞分子,強制他們執行市政府的規定;對隱藏在攤販中的少數特務分子,與整理攤販工作嚴格區別開來,根據法律另行處理。

經過一個月左右時間,整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共登記攤販50026戶,除少部分被安置在街巷內外,大部分攤販被分別遷進15個市場。隨後,各市場相繼建立攤販管理處,在比較重要的市場中還設立攤販市場派出所。整理後的市場,攤鋪秩序井然,營業正常進行,道路交通順暢,一改昔日混亂的景象。

北平市還大力整頓金融市場,確定以人民幣為本位幣,妥善解決偽金圓券的兌換問題,嚴厲打擊金銀投機倒把。為清理堆積如山的城市垃圾,黨、政、軍、工、農、商、學各界人士代表組成清運運動委員會,各區成立運動分會和清潔小組,1949年3月至5月,動員7萬多人,出動汽車800多輛、非機動運輸車3萬多輛,清除垃圾20多萬噸。

新生的北平,城市社會秩序逐步穩定,人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本文原標題: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北平接管頭等大事

來源:《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