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種的好不如藏的好!教你3個儲藏小技巧,一年都有蘿蔔吃

我國是蘿蔔故鄉,栽培食用的歷史及其悠久,最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蔔的記載。我國南北方各地區均有栽培,四季均可以供應。蘿蔔既可用於製作菜餚,炒、煮、涼拌等俱佳;又能夠被當作水果生吃,味道鮮美。蘿蔔的營養十分豐富,有很好的食用、醫療價值。因此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安康”的傳統說法。

蘿蔔種的好不如藏的好!教你3個儲藏小技巧,一年都有蘿蔔吃

蘿蔔的種植比較簡單,但由於其外皮防止水分蒸發能力差,在儲藏過程中容易出現糠心現象,影響蘿蔔的品質與口感。同時當溫度和溼度較高時,蘿蔔還容易發芽,降低了耐藏性。接下來,農學博士就和大家分享3個關於蘿蔔儲藏的小技巧。

蘿蔔種的好不如藏的好!教你3個儲藏小技巧,一年都有蘿蔔吃

技巧一:適時採收

採收期對蘿蔔的耐藏性有很明顯影響。如果收穫過早,蘿蔔的成熟度底,耐藏性差,在儲藏過程中就容易發芽、糠心、腐爛;假如採收過晚,蘿蔔的生育期過長,就容易造成生理衰老,形成受凍糠心的現象,食用價值也大大降低。蘿蔔一般要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收穫,華北地區一般在“霜降”前後收穫。

蘿蔔種的好不如藏的好!教你3個儲藏小技巧,一年都有蘿蔔吃

技巧二:削頂或刮芽

為了有效防止蘿蔔發芽,蘿蔔在入儲前可以削去莖盤,但削頂後的傷口容易導致糠心且容易感染病害。因此,可將削頂改為刮芽,即僅僅刮掉蘿蔔莖盤的生長點。在刮芽時,我們要注意用無鏽消毒的刀小心切去葉片和休眠芽,注意不要切去過多肉質根,以免影響商品性。

蘿蔔種的好不如藏的好!教你3個儲藏小技巧,一年都有蘿蔔吃

技巧三:窖藏

經過預降溫的蘿蔔,在外界氣溫降到12度時,就可以將其入窖。在窖內擺放有碼垛和散堆兩種,堆的適宜高度在1-1.5米,每隔1米可在堆或垛中設置10釐米左右的通風筒,堆與堆或垛與垛之間需要預留出一定空隙,以便散熱和通風。

為了防止蘿蔔糠心,我們可以在窖底鋪一層10釐米厚的溼細砂,然後,一層蘿蔔一層細砂交替進行。在蘿蔔入窖1個月後,我們應該翻倒1次,上下置換,並挑出有病傷的蘿蔔。在貯藏期間,儘量控制窖內溫度為0-3度,相對溼度90%-95%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