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淮安之行。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家鄉。淮安,寓意淮水安瀾,是一座與水結緣的城市。“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譽,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運河之都”。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漕運總督署遺址公園的盡頭就是中國漕運博物館。漕運博物館與漕運總督署遺址相整合,向世人完整地展現漕運古蹟和歷史,這裡是遊人必到之處。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漕運博物館遊客中心很是貼心,工作人員會耐心地提醒你,網上購票更實惠,而且可以馬上使用。平和熱情,是不是就是淮安這座城市的特質?這裡是淮安區老城區的中心,遊周總理故居、周總理紀念堂、淮安府署、鎮淮樓和關天培祠、韓侯胯下橋、韓侯祠等景區景點,可以安排在一起遊玩參觀。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漕運博物館與其他的博物館不同,主展館在樓下一層。博物館最大的亮點是高新科技的採用,有幾處與遊人的精彩互動,讓人印象深刻。想來,孩子們最喜歡這裡了。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博物館裡的第三展廳就是淮安廳。淮安在漕運史上舉足輕重,展現“漕都”淮安的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及經濟繁榮。漕運興盛促進淮安經濟、文化的繁榮。自古以來,淮安便是運河樞紐,運河在淮安以北的河道幾經變更,至明代遷都北京後,北方巨量的物資需求促進漕運前所未有的興盛。至明清時期,漕運、鹽運得到空前發展。淮安城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淮安城市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淮安位於蘇北平原中部、京杭大運河和淮河交匯處,境內新石器時代的“青蓮崗”文化遺址,表明這裡是江淮流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建城一千七百多年來,長期為郡、州、路、府治所,獨特的三連城格局載入中國城市建設史。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特別是明清兩代關係朝廷大政的漕運總督府開府淮安,使之成為運河之都,淮安經濟繁榮、人文薈萃,周恩來、韓信、吳承恩等名人彪炳中華史冊,《西遊記》、《水滸傳》、《竇娥冤》等名著誕生於此,淮揚菜、淮劇、山陽中醫學派等特色文化發源於此,明朝《永樂大典》主纂姚廣孝曾贊“壯麗東南第一州”,是對淮安最精闢的描述。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漕運史上淮安地位特殊,大運河與古淮河在淮安城交匯,使其成為南北交通咽喉,軍事重鎮,是歷代縣州郡府路治所。其城池建設風格獨特,明清,形成老城、新城、聯城三城相連的特殊結構,老城為淮安主體。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老城又稱舊城,就是淮安的主體。始建於晉程帝永和四年是當時宋將荀所築,新城建於元末,張誠部將史文炳守淮時始建、聯城建於明代嘉三十八年是從東西兩面築,聯接新老二城而成的,是由出身於淮安河下,明嘉靖辛丑狀元沈坤在古運道上所築,主要用於備倭。請看下這個沙盤,這裡是講解員重點講解的單元,從本圖的下方往上看,主要水系依次是月湖、勺湖、蕭湖、南湖和運河。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月湖

據同治《山陽縣誌》記載,舊城周長5500米,東西長1750米,南北亦1750米,高10米,有城門5座,東曰瞻岱,南日迎薰,西日望雲,後改慶城,北日承恩,在文通塔近處有城門曰“清風”,後塞。有城樓4座,西南,西北等角樓3座,窩鋪53座,雉堞2961垛。城區有蕭湖、勺湖、月湖等湖泊,占城市面積20% 。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裡運河

一條文渠貫穿三城與湖泊和民居街巷形成一個完整的城市水系,鎮淮樓雄踞老城中心,以此對稱展開的棋盤式的32條街6條巷,40餘座橋,基本保持明清風貌。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勺湖

新城即古北辰坊,在舊城北1裡多地,周長3567米,高9.3米,東西長1087米,南北寬1113米,亦有5座城門,東日望洋,西曰覽運,南亦名迎薰,北曰拱極。東西門有子城,有角樓4座,窩鋪48座,雉堞1200垛。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蕭湖。​聯城在新老二城之間,俗稱夾城,東城牆起舊城東北,接新城東南,長854米,西牆起舊城西北,接新城西南,長752米,初高約5米,後加至7米餘。有城門4座,東南曰天衡,東北曰阜城,西南曰平城,西北亦曰天衡。水門4座,在東南者亦曰巽關有城樓大小4座,雉堞620垛。

老淮安的“三城”,漕運史上舉足輕重,漕運博物館的故事

​此為南湖,大家更不會陌生了。南湖畔就是敬愛的周總理紀念堂,淮安三城西接運河,北阻黃淮,三城一體,首尾呼應、堅固高峻,享有“鐵打淮安”之譽。

待續,我在偉人故里淮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