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曾有120名幼童赴美,為什麼最終回來了94人?

陳澤琴


1863年,曾國藩府邸迎來了一位來自於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他叫容閎。



容閎這人大有來頭,他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留美學生(非官派),由一位傳教士帶到美國。留美期間,容閎考上了著名的耶魯大學,成為了第一個在耶魯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有意振興國家的容閎就回到了中國,可因沒有背景,再加上此時清政府還是很牴觸外國技術,所以容閎未能發揮所常,只是在廣州美國公使館、香港高等審判廳、上海海關等處任職,大多是擔任文員、翻譯。



而在此期間,容閎見清政府不接納他,曾去見過太平天國的攝政大臣洪仁軒,並向他提出了7點建議,如訓練新式軍隊、設立武備學校及海軍學校、建立民主政府、頒定教育制度等等。可是此時太平天國已是自身難保,所以容閎的建議雖被接受,但卻很難實施。

於是,失望的容閎婉拒了洪秀全任命的官職,離開了南京,並來到了安慶。在這裡他投到了清朝最有權勢的漢臣曾國藩的幕府中,做了曾國藩的幕僚。而在曾國藩處,容閎相繼實現了他曾經為太平天國所設想的主張,比如協助曾國藩建造了中國第一個洋務企業,江南製造總局,又比如在曾國藩的幫助下,他開設了中國第一所兵工學校。



1870年,容閎在曾國藩辦理“天津教案”時,向曾國藩提出由官方派遣學生赴美留學的建議,容閎言:“使予之教育計劃果得實行,藉西方文明之學術以改良東方之文化,必可使老大帝國,一變而為少年新中國”,他認為只要讓中國的學生從小去國外學習先進的知識,然後學成後報效國家,這樣中國就能壯大,就能一躍從老大帝國變成少年新中國。

而後,曾國藩採納了容閎的建議。1871年8月19日,曾國藩聯合李鴻章聯名上奏《擬選子第出洋學藝折》,請求慈禧同意以官方的名義,派遣學童到美國留學。不久,慈禧批准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建議,決定派遣中國學童前往美國求學,去學習先進的知識,學習時間為15年。


1872年8月11日,在準備了長達一年的時間後,清廷終於派出第一批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30名幼童前往美國求學。他們由上海出發,從舊金山登陸,然後乘火車前往新英格蘭地區,在這裡他們開始了長達近10年的留學生涯,日後在第一批幼童中出現了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鐵路工程師詹天佑、清朝外務尚書梁敦彥等知名人士。

之後截止到1875年,清政府又相繼派出了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共90名幼童前往美國求學,在三批中相繼出現了海軍元帥蔡廷幹、清華學校校長唐國安、交通大學創始人梁如浩、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等多位知名人士。



當然,四批留美幼童本來是要完成15年學業方會回國的,只是在1881年,或有了變化。因這些幼童都是在十一二歲的年齡被送往美國的,此時他們的思想並未被清朝的條條框框給限制住,所以到了美國後,他們開始徹底的放飛自己,他們一股腦的接受了美國最為先進的民主思想,而這點確是清政府所不能容忍的。

清政府送他們出國是為了讓他們學習先進的知識,然後為清朝效力的,而不是讓他們學成後來反對清朝的。所以在1881年9月6日,清政府決定召回所有留美幼童,自此持續近10年的官派幼童前往美國事件宣告結束。



而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881年,清政府派出的120位幼童中,有50餘位學童相繼進入到美國的大學中學習,其中22位進入耶魯大學,8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3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位進入哈佛大學。可以說這一批赴美幼童都充分發揮出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他們克服了重重的阻礙,最終大部分都成為了當時各行各業最為頂尖的人才,並都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這批留美幼童中,被召回國內後從事工礦、鐵路、電報事業30人,其中工礦負責人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從事教育事業5人,其中清華大學校長1人、北洋大學校長1人;從事外交事業24人,其中領事、代辦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長1人、副部長1人,駐外大使1人,國務院總理1人;從事商業7人;從事海軍事業20人,其中14人為海軍將領,同時為國捐軀者6人,包括廣丙艦都司黃祖蓮、濟遠艦大副沈壽昌、致遠艦幫帶陳金揆、薛有福、揚武艦見習軍官黃季良、鄺永鍾等。


當然在1881年清政府召回留美幼童時,120位留美幼童中,只有94人在1881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國。而剩下的26位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回國,這其中包括9位留美期間不守紀律被遣返的,及17位執意不歸及病故的。

當然,這94位遵循清政府的詔令回國的幼童,在回國後並沒有得到厚待。他們在回國後,一到達上海就被清政府給集體關到一個學堂裡,據一些親歷者回憶:“只有睡覺,似乎讓死亡結束一切痛苦和折磨”。之後經過數天的“關押”,他們終於等來了清政府官員,而後那個官員將他們隨意的分配,如學工程的詹天佑被派往廣州教英語。



不過雖然此時清政府不厚待他們,但是憑藉著他們個人的努力和才能,他們都成為各行各業最為頂尖的人才,為中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澳古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回來了94人,但還有26人沒回來。

這沒回來的26人,基本分為三種:

第一,病故

這批是3人,都是年僅十二三歲的孩子。

民國時期,兒童沒有什麼預防針之內,醫療又差,孩子往往患有慢性疾病。

而那個年代,即便美國也沒有抗生素,得了疾病還是很容易死的。

這些孩子背井離鄉,到了謀生環境,水土不服是難免的。

有3人早早病逝,非常可惜。

比如天才少年潘銘鍾,他十五歲就考上瑞薩萊爾理工學院,然而進入大學不到一年,他就因為身體勞累而不幸病逝。

第二,不守紀律被遣返回國

這批有9人,但具體幹了什麼不守紀律的事情不可考證。

一種說法,他們可能只是信仰了基督教或者剪了辮子。

這兩種在清政府看來,都是絕對不允許的。尤其剪了鞭子,在滿清就是死罪。

也許就是這樣被提前趕回國。

第三,自行輟學或者堅持不回國的

這批有14人。

為什麼輟學退學,也很容易理解。十二三歲的孩子,突然送到完全陌生的環境,住在美國白人家庭,完全不適應也是正常。

單單想要過語言關,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史料記載:他們的女主人出於愛憐,常常見面就抱起來親他們的臉頰,這些幼童個個滿臉通紅,不知所措。禮拜天房主人帶他們去教堂,他們想拒絕又不好張口,只好偷偷地溜走,因為清廷明確規定他們不許信仰基督教。這自然破壞了他們和房主人的友好感情。至於西餐,他們更吃不慣,餓肚子在所難免。帶隊的清廷官僚自帶了一些醃黃瓜,沒幾天就被幼童給偷吃光了。剛到美國的幼童一身中國打扮,瓜皮帽,藍緞褂,嶄新的黑布鞋,油亮的黑大辮,特別引起美國人的好奇感。幼童一上街,就會有一群美國小孩子跟在後面圍觀,有的還高喊:“中國女孩子”!讓這些中國幼童非常難堪,有的急得直哭。學習上的問題也很多。他們要補習英文,還要集中起來學漢語,每週寫一篇作文,如果寫不出來,漢語先生會打屁股。現存的幼童們寫的一些作文,可以發現他們那時的中文水平很低。每次學漢語,首先必須臉朝中國方向向清朝皇帝朝拜,然後再給孔老夫子的畫像叩頭,給師長請安。稍不聽話,就會挨罰。

至於堅持不回國的區區幾個人,也更容易理解。費勁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就要學成,卻莫名其妙的被要求歸國,這誰會同意。雖然每年幾百兩銀子的花銷,都是請政府提供。但即便上了大學,其實學生還是很有機會自行打工籌集學費和生活費的。

在被迫提前返國的94名幼童中,日後誕生了國務總理1人,鐵路局長3人,外交部長2人,鐵路官員5人,公使2人,鐵路專家6人,外交官12人,礦冶專家九人,海軍元帥2人,海軍軍官14人……其中如開國人自建鐵路之先河的工程師詹天佑,一度出任民國總理的唐紹儀,促成美國退回部分庚子賠款的外交官梁誠,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等,都是赫赫赫有名的人物。

可以說,這是鼠目寸光的滿清,做的最正確的一次投資。


薩沙


1872年至1875年,在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前後分四批共120人赴美留學,他們有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本來這批留美學生計劃在美國留學15年,後來隨同的老師向朝廷介紹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後,清廷擔心這些人接受西方思想後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於1881年分三批召回這些學生,不過,原來赴美留學的有120人,回來為什麼只有94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病逝

據統計,這批留學生在美國病逝的有15人,如潘銘鍾、石錦堂、黃錫空等人。

美國的氣候環境、社會文化、生活等很多方面都和中國存在較大的差異,加之赴美留學的學生平均年齡只有12歲,抵抗力有所欠缺,壓力又大,當時的不少留學生因此病逝。

2、執意不歸

當時,有兩名留學生拒絕召回(容揆和譚耀勳),留在美國耶魯大學完成學業。清政府迫於美國耶魯大學和外交部的壓力,不敢強制將這兩名學生從耶魯大學召回。

除此之外,還有九名留學生因為先期不遵守紀律被遣返。

這批留學生,可以說為中國的近代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他們當中,有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的校長唐國安,有天津大學最早的校長,有京張鐵路總設計師詹天佑,有交通大學創始人梁如浩,有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

這批留學生,他們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這批留學西造之子,他們目睹了中國近代的榮辱興衰,為中國近代化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們有著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不知道讀者們對這批留美幼童有什麼看法?


金兔歷史


赴美的目的--軍事的西方化

當時選拔留美幼童的背景是李鴻章們看到西方工業革命的優勢,尤其是武器、輪船等工業化設備,相比清朝的自給自足的土槍土炮,提升軍事裝備的工業化是中體西用的重要標誌。

為什麼會選擇軍事?

因為不影響中體西用,正如抨擊留美事業的人講: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再技藝。

當時學習西方,只能在器物上,而不能是文化,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費用巨大

在美留學事務局每年預算是6萬亮白銀,20年就是120萬兩。

南轅北轍的現實

留美幼童在美期間,進入美國大學,但很少進入軍事院校。反而學習音樂、美術等課程,對朝廷來講是浪費。

而且剪辮子,和洋人談戀愛,背叛文化。

召回與逃跑

當時有幾個在召回之際逃跑,留在美國,如容揆等。

有的在美國病逝,譚耀勳等。

沒有回來的基本是這2種情況。


大學專業深一度


這120名留美幼童中,只有50多人進入大學學習,而真正畢業的僅有兩人。原定十五年的求學之路被迫中止,然而這群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且被寄予厚望的半成品,依然還是對中國的近代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幼童赴美的歷史背景

鴉片戰爭的失敗,使得國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世界,才真正意識到自己與西方列強之間的差距。隨後晚清進行了一場自救運動,也被稱為洋務運動。既然要以西方裝備和科技來挽救大清,那麼人才的培養就迫在眉睫。

鴉片戰爭結束四年後,美國傳教士布朗從大清帶走了容閎、黃勝和黃寬三人。其中黃寬獲得愛丁堡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容閎獲得耶魯大學獲學士學位。容閎也因此被人們公認為是近代中國留學第一人。

容閎回國後,向推動洋務運動的曾國藩和李鴻章講述了留美經歷,建議讓朝廷挑選幼童公派出國留學。最終在曾、李二人的聯名請求下,這個計劃終被清廷批准。由於當時社會比較保守,許多達官貴人都不願將孩子送去留學。

容閎等人負責的招生工作進展並不順利,最終只好在普通家庭中完成了招生任務。赴美幼童共有120人,從1872年到1875年,共分四批赴美,他們中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僅10歲,平均年齡僅有12歲。

幼童們大部分來自南方,其中廣東84人、江蘇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東1人。這些幼童在美國被安置在54戶居民家,身著長衫馬褂的幼童們很快適應了美國生活,棒球、足球也成為他們的摯愛。

赴美幼童被召回的原因

赴美幼童學習的數學、生物、機械、土木工程等科目,在當時的中國是沒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美式教育的潛移默化,幼童們開始反感八股文,並極力反對下跪叩頭等封建禮節,有的還甚至剪掉辮子,用假髮辮來應付。

而清廷的想法是,讓這些幼童在政治和思想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學到先進技術,但事實證明這是一種不太現實的想法。有些幼童不單是剪辮子,他們還接受美國宗教文化。這些都是清廷所不能容忍的,國內輿論一時譁然。

留學生監督吳子登向總理衙門上奏,極力鼓動撤回留美學生。在壓力之下,李鴻章也加入了否定留學生的隊伍。1881年,清廷下令將這些留美幼童們分三批召回。他們回國後儘管受到士大夫的排斥,但還是有多人成就非凡。

比如曾出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唐紹儀,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詹天佑,還有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都走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這些幼童曾以驚人的毅力在美國創造了許多奇蹟,格蘭特、馬克吐溫都是他們的好朋友。

他們被迫回國後,被分散洋務派開創的各種重要部門工作,後來成就了一大批的電報專家、外交家、鐵路建築師、大學校長等。幼童在美學習的不僅是科技,還有其各種開放的思想和制度,而後者顯然是清廷不想要的。

赴美幼童為何只回來了94人?

赴美幼童最終被召回94人,有26人沒有回來。沒有回來的這些人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病在美國早逝而沒能回來;第二類是因不守紀律而被提前終止學業遣返回國的;第三類是因抗拒清廷召回命令而不願回國的。

第一類沒有回來的幼童,主要是由於長途跋涉,再加上嚴重的水土不服等原因,有一部分就在美國過早病逝。還有一個名叫潘銘鐘的學生是因勞累過度而去世的,他在十五歲就考上了大學,可惜只學習了一年便早逝了。

第二類沒有回來的幼童,主要是由於不守紀律而被提前終止學業遣返回國的,還有九人是沒有通過考察組的定期考核而提前回國的,就相當於現在的末尾淘汰制。

第三類沒有回來的幼童,主要是一些拒絕召回的。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早已適應了美國的生活,而且是付出相當的艱辛才進入大學,他們不甘心就此失去學業。他們在新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促使下,拒絕被召回。

當時進入美國大學學習的幼童有五十多人,其中耶魯大學22人,麻省理工學院8人,哥倫比亞大學3人,哈佛大學1人。然而耶魯大學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二人完成學業。容揆和譚耀勳抗拒召回,留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

這些留美幼童後來被分散到政界、軍界、實業界、知識界等各個領域。像詹天佑、吳仰曾、蔡紹基、唐國安、唐紹儀、梁敦彥等人,都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留美幼童名單附後:


野史也是史


<strong>在清朝末年,當時的大清已岌岌可危,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廷已殘破不堪,在這樣的趨勢下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之勢已經非常明顯,但清政府依舊想為自己續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所以當時洋務運動開始在國內盛行。

清廷開始了一系列的師夷長技以制夷,西方的新鮮事物開始湧入清朝,與此同時提倡洋務運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隨後,一場甲午中日戰爭,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但清政府依舊在做垂死的掙扎,清廷派出一百二十名孩子送到美國去留學,讓這些孩子在美國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學業有成後為清廷效力。這些孩子都是經過了挑選後才有資格去美國留學的,與此同時清政府每年還需要給他們提供六萬白銀,但是學成之後只有九十四名學生回來了。

剩下的26名孩子為何沒有回國呢?一是有少數因在國外水土不服,因病去世。二是有部分留學生不願意回國,這些學生在學習期間表現得十分突出,而美國不想失去這樣的人才,況且美國的生活條件和待遇要比當時的清朝好的多,他們寧願留在美國也不想回國。更為可笑的是,回國的這94名留學生,並未效力於大清,而是成為推翻清王朝的中堅力量!


歷史課課代表


中國最早的官派留學生是留美幼童,也是最早的留學從娃娃抓起。起因是由容閎倡議,得到了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在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學生赴美國留學,他們出洋時平均年齡12歲。

原來的計劃是留學15年,但在第10年,也就是1881年時,清廷將留美幼童“召回”,這就出現了題目中的120名幼童赴美,為什麼最終回來了94人的問題。

要把問題回答清楚,實際上就是要回答那26人哪去了。這26人分3種情況。

第一種病逝的13人。

可查到的早年病逝於美國的有:潘銘鍾、石錦堂、黃錫寶、張有恭、鄺景垣、曹嘉爵、康賡齡、譚耀芳、陳紹昌、陳福增、梁金鰲、王仁彬、沈德輝。

第二種“召回”前已被遣返回國的9人。

被遣返的原因是不守紀律,不服留學管理人員的管教等。可查到的有曾篤恭。

第三種是已被召回而後又重返美國的2人。

李恩富和陸永泉則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國,讀完了耶魯。1887年,李恩富在美國出版了《我的中國童年》,是華裔在美國出書第一人。

清末留美幼童舊照

第四種是拒絕被召回的2人。容揆和譚耀勳抗拒召回。

1880年6月,容揆在春田中學高中畢業,成績全班第二名,被哈佛大學錄取。因他加入了洋教,剪掉了辮子,出洋幼童肄業局專員吳嘉善大怒,把他開除出肄業局,命令他回國。已入耶魯大學二年級的譚耀勳,因與容揆犯同樣的錯誤也被開除。二人在被召回時抗旨不尊,留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1883年,譚耀勳畢業後,同年秋天因肺病在美國病逝。容揆和譚耀勳若不是“刺頭”,他們應屬第二種情況的被遣返類。

曾經的留學幼童詹天佑塑像

可以說,清廷派幼童留學這件事還是成功的,並不是派出後招不回來,扣除早逝的13人和因違反清廷的清規戒律被遣返的9人,真正滯留在美的只有幾個人。“留學幼童”被召回後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有的成了鐵路、礦山等行業的開山祖,有的稱為大學校長,梁丕旭成為民國首任電報總局局長, 唐紹儀還成了首任內閣總理。


趣話歷史那些事


太平天國運動讓清政府稍微放下了一點身段,粗略地審視了一番自己的缺點——清朝只在軍事器械之上輸於洋人。

於是,經過慈禧的點頭,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諸人主導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目的便在於學習洋人先進的軍事方面的技術,同時輔以商務。

所以,洋務運動期間,清政府對外收購了一艘又一艘的船和一批又一批的器械,建了一個又一個的工廠,清政府和李鴻章試圖憑此將清朝打造成為一個軍事強國,可平內亂,也可御外辱。

只可惜,洋務運動只是將清朝打造成了一隻看似強盛的“紙老虎”,實際上卻不堪一用。

當然,購買了洋人的器械還得會用不是?學習洋人先進的軍事技術也得去洋人的地盤學習不是?

所以,為了配合學習洋人先進軍事技術這一洋務目的,經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建議,曾國藩、李鴻章的聯名上奏清政府,請求向美國派遣留學生。

曾國藩在同治十年七月初三上了一個奏摺,即《擬選聰穎子弟赴泰西各國肄業折》,他在奏摺中建議清政府“擬選聰穎幼童送赴泰西各國書院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書,約計十餘年,業成而歸,使西人擅長之技中國皆能諳悉,然後可以漸圖自強”。

慈禧看完曾國藩的奏摺之後,久久不語,她也知道曾說得確實有道理,可是真派人去美國學習的話,她又怕他們學壞了。

所以,慈禧猶猶豫豫了一番,沒有點頭答應。

曾國藩見慈禧沒有答應,沒過多久,他便又聯合李鴻章上呈《擬選子弟出洋學藝折》,在奏摺中明言:“中國欲取其長,一旦遽圖盡購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奧窔,苟非遍覽久習,則本原無由洞澈,而曲折無以自明。”

我們雖然花錢買了洋人的機器,可是這機器的精妙之處,我們誰懂?顯然沒有人懂,所以我們只能派人去學習!

慈禧此時看完曾、李兩人的奏摺,再一次深思,是呀,機器買了沒人會用,豈不是白白浪費錢了?即使會用,用壞了沒人會修,豈不是又得花錢購買?

如果真如曾國藩所說,留學生能夠學會洋人知道機械的技術,等他們回來之後,清朝也可以自己學習製造了,也不用再向洋人買了,豈不美哉?更何況,只是讓他們去學洋人的軍政、船政、步算和製造方面的知識,也不怕洋人將他們教壞了。

想到這,慈禧也想明白了,所以點頭答應派遣幼童赴美國留學。

不過,慈禧雖然答應了派遣留學生的這個計劃,可是仍然很謹慎。

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討,清政府決定如容閎所說每年只向美國派遣留學幼童30人,留學時間定為15年,同時為了不讓派出去的學生被洋人同化,清政府還派漢文教習陪同學生赴美。

讓你們學洋人的東西,可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東西呀!所以,即使去了美國留學,也得兼顧“中學”。

所謂的“中學”,說白了便是給他們灌輸忠君思想。

此外,清政府還規定留學生不能中途退學,或者自作主張加入美國國籍,學成之後也不能自己去找工作,只能等待清政府的委任。

從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這四年時間裡一起派出了120個赴美留學幼童。

但是到了1881年,清朝的頑固派紛紛抨擊留學生“毫無管束”、“適異忘本”,恭親王奕訢也上奏說“外洋風俗,流弊很多,學生少年出國,胸中沒有儒學根基,德行也不牢靠,沒有精通技能,先已染上了種種惡習,即使竭力整頓防範也難以周到,應當立即將留學生事務所撤銷,撤回留學生”。

經過頑固派的“努力”,清政府也定下了撤回留學生的調子。

但是,出乎意料的卻是,清政府派了120人赴美留學,可是最後卻只找回94人,這究竟是為什麼?

實際上,少數留學生之所以不願回國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留學生死在了美國,所以回不了國;一個則是留學生因為不願意回國,所以違抗了清政府的命令。

這120個人被送到美國之時,不過只是十幾歲的少年,少年向來便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思想,所以,他們很快便適應了美國的生活。

雖然清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隻讓學生學習曾國藩奏摺中所說的“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書”,還派人監督,可是,在學校中接觸的人和事總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他們的思想,這一點是絕對不可控的。

這也正如《紐約時報》所說:“中國的幼童們,除去書本和老師傳授的知識外,同時受到美國政治及基督教的影響,這是可以意料中的事情。如果認為這些聰慧幼童,僅僅由工程、數學、科學的領域中已得到滿足,而他們對美國政治及社會的影響無動於衷,則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可預見的是留學生一定會一步一步地擺脫清政府的控制,這也是清政府召回留學生的原因。

這部分不願回國的留學生除了受到了美國政治和社會的影響,導致思想發生了轉變之外,也肯定會有因為沉迷於學習之中的。

如果他們回國了,不用想也知道不可能再有在美國時候的學習條件,難道還能捧著四書五經學科學?

所以,他們不願意回國。

當然了,乖乖回國的留學生後來也或多或少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如詹天佑便因為在中國的鐵路領域的貢獻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雖然這一次召回了94個留學生,但是,清政府在後來實際上也沒有停止過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洋人先進的科學技術的腳步,人數也遠遠超過了120這個數。

如果再加上自費留學生的話,數目會更驚人。

所以,不論清政府再怎麼不願意,在時代潮流的推動下,留學一事早已經超出了它的可控範圍之內了。


吾與吾國


要簡單地說清楚這件事,必須提及一個人與清末朝廷的一場派別內鬥。

第一,這個人名叫容閎——一個以教育救國為夢想的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清末知識分子。

1854年冬,容閎從美國學成回國,出任留學生副監督一職。在曾國藩、丁日昌的支持下,領銜會奏,於1870年提出了派遣幼童赴美留學的計劃,清廷宣即批准。1872年8月,第一批30名幼童抵達美國,揭開了中國近代史上批量走出國門留學西方的第一頁。此後的三年時間裡,中國留學生分三批按計劃抵達美國。但令容閎沒想到的是,支持自己實現此項教育計劃(後援支助)的曾國藩去逝後,困難接踵而至,以致這些留學幼童逐漸習染西風,開始西裝革履,信奉基督教,尤其是不習漢文,不再遵守封建禮節。時任留學生正監的陳蘭彬及其繼任者吳子登等人便與朝中的頑固派沆瀣一氣,對派遣幼童赴美留學的“錯誤做法”群起攻擊,認為“若更令其久居美國,必致全失愛國之心,亦且有害於社會”,為了防患於未然,應當馬上將留美學生盡數撒回。

第二,這場鬥爭實際上是改革與保守、前進與倒退、西學與中學之爭。

自始至終站在留學生一邊的只有容閎一人。雖然老奸巨滑李鴻章對留學生給予了一定的同情,但因忙著與洋人籤賣國條約,卻也是愛莫能助,他只能在朝野的反對聲中採取騎牆派妥協的方針。1881年夏,清廷最終做出解散留學生事務所、撤回全部留學生的決定。此時,自1872年以來先後赴美的留學幼童中,最小的也已滿20歲。在他們中間,有很多人不僅高中畢業,甚至已經考幾耶魯、哥倫比亞等名牌大學。如果提前回國,太可惜了。

第三,在清廷保守頑固派的干預下94名留學生無奈按期回國。

於是,容閎向美國友人呼籲請求他們伸以援手,希望他們向清政府施壓,請政府收回成命,讓留學生們在美國繼續完成學業。一時間,致清政府的函文如雪片般飄落在皇帝的案頭,在這些信中,耶魯大學校長波特及美國教育界眾多名流聯名呈遞信最為真誠殷切。可惜啊,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清廷頑固派依然反對派遣留學生出國,嚴令這些在海外求學的孩子們必須全部按期歸國。1891年11月,除了堅決不歸以及夭亡於異國他鄉的28人外,剩下的94人回到上海。至此,曾經轟轟烈烈的派遣留學生行動在保守派的干擾下無奈地落下了帷幕。


書中有毒


“留美幼童”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對外交流事件,這裡面所有的留學歸來人員對中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留美幼童”是清末洋務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這個項目最初的發起者是中國首批留學生之一的近代著名教育家容閎。

容閎,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外交家、革命家,1828年出生於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容閎自由在香港教會回校上學,因學習成績優異,18歲那年他跟隨來華教學的傳教士勃朗先生返回美國,成為中國歷史上首批赴美留學生。

赴美之後,容閎考取美國耶魯大學,也成為首位入學耶魯的華人學生。(容閎雕像)

容閎在美期間曾加入過美國國籍,但是在耶魯畢業之後,他還是選擇返回中國,希望能夠幫助中國實現近代化。

1854年容閎返回國內,此時第一次鴉片戰爭才過去剛剛14年,清政府繼續以天朝上邦自居,中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西方文明仍舊持保守態度,容閎回國之後一直鬱郁不得志,只能在一些外國駐華機構中工作。

不過就在這段時期,天平天國正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迅速崛起。出於對新生政權的期待,容閎在1860年時冒死前往天京,會見太平天國幹王<strong>才洪仁軒。

洪仁軒是太平天國中一位頗有遠見的資產階級改革派,他是洪秀全的族弟,由於其曾常年居住於香港,對於西方事物多有接觸,因此思想非常開明。在執掌太平天國政務後,他提出了著名的《資政新篇》,極力推動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太平天國內部堅定的“洋務派”。

容閎在拜見洪仁軒之後,向他提出了自己對國家改革的七點主張,其中包括建立近代學制、籌備海軍等等建議。對於容閎的主張,洪仁軒表示支持和讚賞,但太平天國當時已是風雨飄搖,面對清軍巨大的軍事壓力,根本無力分心於國內的革新,而容閎也感到太平天國前途迷茫,於是很快便離開了南京。

1863年容閎前往安徽,會見了正在圍困安慶的湘軍首領曾國藩,容閎向曾國藩提出了興辦軍械製造廠,建立近代軍工產業。容閎的提議迅速被曾國藩採納,曾國藩於是委派容閎前往國外購置機器。

1865年,江南機械製造總局成立,容閎也積極投身到機械局的籌辦當中。在此期間,容閎開始得到李鴻章等洋務派人士的賞識,其政見也開始被清政府所傾聽。

1870年容閎向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歷陳中國教育只落後,人才之缺失,提議拍出一批公費留學生赴美讀書。在容閎的多次勸說後,曾國藩和李鴻章同意了他的建議,並向總理衙門轉達了留學計劃。

此後清政府還是在廣東和江浙地區挑選10—14歲的男性幼童,作為留學計劃的候選人。當時清政府篩選這些留學生的標準是:兩家子弟、聰明、漢族,

不過由於那時候社會風氣未開,很少有人家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往海外,因此挑選工作還是比較艱難的。到1872年,清政府共計挑選120名幼童留學美國。並且這一計劃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

第一批留美幼童於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發,他們乘船跨越太平洋,在美國舊金山登陸,之後再乘坐火車到達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並54戶美國家庭中,從此開始了他們長達十多年的留學生涯。

根據美國學校的資料顯示,這些孩子學習十分刻苦,也非常努力,他們先是以極短的時間就掌握了英語,隨後便忘我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了。
(首批留美幼童在輪船招商局合影)

這些幼童在美國期間,不僅要學習英語和科學知識,並且也要在清朝官員的監督下學習漢語和古典文化。在他們初到美國之時,他們每天依舊需要向大清皇帝和孔夫子的畫像行禮,以此來保證這些孩子不被美國文化所同化。

不過清廷的監督即便是再怎麼如何嚴密,也終究敵不過大環境的潛移默化。中國留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接受美國文化,有些留學生甚至剪掉了辮子以及和當地女孩談起了戀愛,這些行為都讓清廷駐美官員強烈不滿。

在本次留美計劃中,原本是想讓這些幼童留學15年,屆時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已經快30歲了,正值年富力強之際,但是由於擔心這些留學生收到西方思想的“荼毒”,最終在1881年9月6日,清政府決定停止留學計劃,下令所有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於是在這120名留美學生中,除26人因病故(15人)、提前遣返(9人)、拒絕回國(2人)等緣故以外,其餘94人均在當年被分成3批陸續回國。

此次“幼童留學計劃”雖然最終沒能圓滿結束,但是這些留學生在回國之時也都已經20多歲了,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也算是學友所成了,而這批人也確實對日後的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中包括中國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清華大學創始人唐國安等各界名宿。

(民國時期,尚在的幾位留美幼童合照,這時的他們早已是古稀之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