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僑領陳祖昌回鄉捐南音館,施文博等泉商豪捐千萬元助力慈善

“南音是閩南人共同的鄉愁”

菲律賓僑領陳祖昌為家鄉非遺傳承助力

菲律賓僑領陳祖昌回鄉捐南音館,施文博等泉商豪捐千萬元助力慈善

▲梅花館揭牌(蔡萌桐/攝)

10月28日上午,菲律賓僑領陳祖昌率“捐建僑愛工程訪閩團”一行光臨泉州承天寺圓常院,為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南音梅花館正式開館剪綵、揭牌。陳祖昌則受聘為“梅花館名譽館長”。

陳祖昌既是一位僑領、一位企業家,同時又是一位文化人。20世紀80年代第一次回鄉起,他便以一顆愛心投入到家鄉的改革開放的事業中來。受其父親、詩人陳明玉的影響,他尤其關注家鄉的文化、經濟、民生的事業,捐建各類科教文化等僑愛工程,如今又把目光放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來。一個小小南音梅花館,他也給予關心,給予支持,每次來泉州都關心它的發展與需求。

陳祖昌表示,南音是泉州乃至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海外閩南人永遠的鄉愁。菲律賓華人最早成立的社團就是南音社,當下,南音已成為菲律賓不可或缺的文化娛樂活動,可見南音社在海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泉州南音是全國有名的,家鄉的南音社團為此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南音梅花館名師薈萃,又是一個南音教學傳承的平臺,希望泉州的南音社今後能與菲律賓南音社多多交流,共同進步,共同發展,讓南音社在海外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瞭解,泉州歷史文化中心梅花館成立於2017年1月15日,為泉州市南音藝術家協會直屬單位,由菲律賓宋慶齡基金會創會會長陳祖昌捐資創辦,澳門全國政協委員王彬成也給予大力支持。梅花館是活躍在泉州地區南音藝壇的一個群眾藝術結社,現有館員20餘人,多為退休人員,年齡最大84歲。除了成長於原老年大學南音社的多位學員,還有幾位泉州南音界有口皆碑的表演藝術家,其中有南音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各2名,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1名。該館成員多次訪問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港澳臺地區,演唱、交流、傳藝。今年是南音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週年,此際舉行正式開館儀式因此具有特殊的意義。梅花館成員表示,將以實際行動對陳祖昌的支持表示感謝,不忘初心,將南音更好地傳承、傳播下去。

新聞多看點


泉州企業家“不忘初心,商行天下,善行天下”。正是眾多愛心企業家的熱情參與,才有泉州慈善事業的蓬勃發展。近期,還有許多泉籍企業家為家鄉發展,捐資助力。

紀念父親誕辰100週年泉州華僑捐1350萬元為家鄉學校建新樓


為了進一步弘揚南安籍僑親樂善好施、捐資興教、造福桑梓的傳統美德,10月27日上午,在官橋梅嶺中學舉行紀念張水荃誕辰100週年活動。活動現場,領導嘉賓共同為張水荃雕像揭幕。隨後舉行梅嶺中學僑捐項目“新校門、德味堂、念慈樓”啟用儀式。

據瞭解,張克榮投資1350萬元將父親張水荃20世紀50年代建設的“德味禮堂”和20世紀80年代建的教師宿舍樓“念慈樓”兩棟石頭房拆除重建,並對學校大門進行改建,以此紀念張水荃誕辰100週年。

當天還舉行了梅嶺中學僑捐項目“新大門、念慈樓、德味堂”捐贈儀式。

菲律賓僑領陳祖昌回鄉捐南音館,施文博等泉商豪捐千萬元助力慈善

▲張水荃

據悉,張水荃,祖籍南安官橋鎮嶺兜村土泥自然村,1919年5月出生於新加坡,曾任新加坡南安會館名譽主席,新加坡張氏總會名譽主席,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南安梅嶺中心小學校董會董事長,新加坡湘靈南音社永遠名譽社長。他熱心家鄉公益事業,節衣縮食,淡泊名利,傾其財力先後捐資陳嘉庚紀念堂、官橋鎮衛生院、梅嶺中學、梅嶺中心小學、梅嶺幼兒園、土泥小學、德味水庫、土泥水庫等,捐贈公益事業款達3000多萬元,榮獲“南安市榮譽市民”稱號,福建省人民政府於1984年和2003年兩次特別授予金質獎章,榮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碑表彰。2009年10月18日,張水荃在新加坡與世長辭,享年90歲。

張克榮出生於印度尼西亞棉蘭,從小在父親身邊長大,受到父親愛國愛鄉思想的薰陶和影響。他表示,父親每次回來,第一站一定要到梅嶺中學看一看。“這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是熱愛公益事業,也是愛國愛鄉。”踏著父親的足跡,他回鄉投身教育事業,希望完成父親遺願——“把家鄉的學校辦得更好”。

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

2019年捐資南安公益事業651.15萬元

菲律賓僑領陳祖昌回鄉捐南音館,施文博等泉商豪捐千萬元助力慈善

▲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向南安進行公益捐贈

日前,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2019年南安市教育公益捐贈儀式在柳城中學舉行。南安市各中學、中心小學師生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此次捐資儀式。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代表黃湘江、林再發、劉清影等出席捐贈儀式。

據瞭解,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2019年度在南安市公益捐款總計651.15萬元,其中在獎教助學、校園建設等項目捐資557.4萬元,在衛生、文化等項目捐資93.75萬元。

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林再發在儀式上致辭。他勉勵受捐助的學校,希望他們能再接再厲,不忘初心,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同時,他也希望受獎助的同學們,能用感恩之心以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黃仲鹹老先生,回報家鄉,回報祖國。

據瞭解,福建省黃仲鹹教育基金會是旅居印尼愛國華僑黃仲鹹於2004年9月創建的非公募基金會,旨在資助教育、文化、衛生、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截至2018年年底,黃仲鹹及基金會公益捐資累計6億多元。其獨資捐建和出資助建的學校、醫院樓宇等公益性建築項目有100多個,總建築面積達19萬多平方米;在福建省山區、老區已獎助高中、中專生105050人次,發放獎助學金7002.5萬元;在南安市已獎助師生37152人次,發放獎教助學金1807.6萬元;在廈門市、泉州市、南安市已捐資320多萬元慰問貧難歸僑,幫助有困難的歸僑子女上學……

恆安國際董事局主席施文博向晉江市慈善總會捐贈2800萬元

菲律賓僑領陳祖昌回鄉捐南音館,施文博等泉商豪捐千萬元助力慈善

▲恆安國際董事局主席施文博向晉江市慈善總會捐贈2800萬元

近日,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文博借其愛孫施翰林十六歲生日之機,向晉江市慈善總會捐贈2800萬元,向福建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捐款200萬元。

據悉,施文博家族熱心慈善公益,對家鄉發展所做的貢獻令人欽佩、令人感動。施文博借孫子施翰林舞象誌慶之機,再次向晉江市慈善總會捐贈2800萬元,充分體現了施文博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的強烈責任感,體現了晉江企業家“不忘初心,商行天下,善行天下”的慈善情懷。正是眾多愛心企業家的熱情參與,才有晉江慈善事業的蓬勃發展,才有全社會扶危濟困、熱心公益的文明風尚。

主持捐贈儀式的安海鎮鎮長陳進福表示,商行天下、善行天下,是安平商人、晉江商人的優良傳統、優秀品格,施文博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推動了慈善風氣的日益濃厚,也帶動和引導更多企業、社團和個人更好地擔當社會責任、參與慈善事業。

來源:東南早報、海絲商報、晉江經濟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