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有必要進入藝術領域嗎?

藝蟲爬牆


書法與畫都是藝術表現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會寫幾個漂亮字就是藝術成就很高了。書法不僅要學習書寫技術,臨帖摹碑是必須的,但不能遺忘功夫在書外,文學、詩詞及道德修養。悟道涵養,行久必遠。


用戶9300858438589


中國書法有必要進入藝術領域嗎?我想說的是,不管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中國的書法藝術已經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漢字的書寫方法作為藝術而存在了。因此,你所謂的有沒有必要已經是毫無必要了,因為這是事實。

一、書法

對於書法的定義,我們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公認的解說。只因為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其內涵之廣,其外延之大,想用一段話來闡述還是力有所不逮。

從字面來理解書法,那就是書寫的方法,漢字的書寫方法。但是,單純的寫字不是書法,書法對寫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從書法的三個要素:“筆法”、“筆勢”、“筆意”中就可以看出,“筆法”和“筆勢”是屬於書法的技法方面,而“筆意”則是屬於精神領域方面。

書法家們用書法來抒發個人情懷、性格、氣質等等。跟畫家用畫,詩人用詩,音樂家用聲音等抒發情感是一個道理,唯差別的地方只是藉助於什麼而已。

二、藝術

學習書法的人知道,書法有“書內功”和“書外功”之說。

“書內功”是指從事書法藝術必須掌握的傳統技法、技巧和本領。

狹義的來說,是指用筆、結體等筆墨點畫功夫;廣義的來講,除點畫功夫以外,還包括書藝創作技巧、書法理論水平、書法鑑賞能力等等。

書外功”是指書法以外的其它修養。

狹義的來說,主要是指與書法藝術直接有關的一些古典文學和姐妹藝術修養,如詩詞、文字學、繪畫、篆刻等等。

廣義的來講,則包括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素養、生活積累等等。

如此的內涵與外延,怎能用有沒有必要來提出問題呢?

總之,

書法已經是中國獨具特色的一門藝術,它也必將隨著國家國力增強,文化昌盛而走出國門進入國際,也必將是國際上中華文化的一道獨具個性的藝術。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發揚它、光大它、繁榮它。


書法有云


謝提問!自始就在藝術領域,今後要用抽象的漢字符號融合各門藝術,引領其他藝術,擔當中國文藝復興的旗手。藝術與科學並進,中國書法藝術責無旁貸,踐行這種理想構建,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




智慧書法


友問:中國書法有必要進入藝術領域的問題,個人覺得,此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回答。

一是確認書法是否真正有創造創新的問題,這是一個首要問題。

書法創造創新,歷來難度非常之大(本人曾經有過類似的認為)。如果書法僅僅流行於文書制式,書法不是藝術,至少不能算徹頭徹尾的藝術。古代幾千年的中國書法,從未提及書法藝術一詞。如:仿宋,黑體字,基本上是筆畫的排列形式,要求整齊劃一。楷書行書或其它的書體,只是稍有變化,這種變化也是沿襲古代書法而來,當今書法載體並沒有多大變化。(當然除了醜,亂作為塗鴉)所以說,中國書法的創造創新,難度非常之大。九天攬月一場空。

二是中國書法與文字制式規律基本已經定格,創造創新的空間特別狹窄,象是穿針引線,滴水石穿,在幾千幾百年的時期內,是很難實現的。

唐朝書法的興盛,只是歷史的原因。因為中國文字沒有完全達到定製定格,創造書法的空間非常之大。到了宋,元,明,清民國時期的書法,就已經沿襲上幾代朝的書法制式,也沒有更多的變化(查閱書法制式一覽)。

書法與美術。書法創新比美術創新,難度要大許多。因為,美術創新完全是依靠大自然不斷的變化和更新,空間比書法要大許多,美術沒有基本定製。所以,美術與藝術是互為連結的。書法就不是了,早已經被定製式所禁錮。當今社會有-種書法載體,自己賦詞寫詩代書,文書齊美並進,這一種書法應該是完美的藝術。還有就是以畫作詩,以書作表的一類作品,也應是書法藝術之列。

根據以上的實際情況,所以說書法不是藝術,至少不能是完整的藝術。


鬱香墨


《漢文字》,由《音》《意》《形》三位一體組成。篆丶隸丶楷丶行和草等各種書體的《形》,依靠書寫而成的原則,法度和核心,是以社會《實用》為精髓,以人民群眾共識為大眾文化,簡言之:人民群眾首先能夠去認識丶去應用你寫的是什麼字。當下,以《草書》為例,某些書家無限擴大誇張《拉非爾》的線條美,實為欠妥。一是違背了寫字要以群眾認識的《實用》法規;二是師古泥古的古人《草譜》《草傳》等《符號》從來就不是“法定”的書寫方法,更不是《聖經》,並未經過專業機構和朝廷論定,只是某個古人或某些個古人的杜撰丶愛好和意造;三是超出了中華《漢文字》數仟年的書寫和《實用》的核心範疇。如果,把當下《草書》無限誇張地使用素描《拉非爾》線條,並朝著《醜書》《怪書》等方向發展,拋棄《漢文字》的基本筆法橫丶撇丶豎丶捺《八字法》體現《草書》中於不顧,給書法界帶來書理混亂,帶來書寫方法上的烏煙障氣,確實應該劃到別的什麼文藝範疇或別的什麼系列。這倒也符合社會文化發展的哲學理論,希望《漢文字》分化裂變出更新的文字文化書寫系列或者繪畫系列。


海岱山夫




高考志願孟老師


中國的繪畫,雕刻,絲繡,書法都是自古以來的文化藝術,有些精品乃是價值聯城的無價之寶,其中中國的漢字名種書體的筆韻乃是世界上獨特無二的藝術。這些幾千年的淵源流長的文化藝術無疑是藝術領域一枝豔儷的奇葩。


還看今朝573


中國書法有必要進入藝術領域嗎?中國書法藝術,早以定性為國粹(的)藝術,這可以從書法的傳世的理論典籍上看出:點如墜石、橫如干裡奔雲、捺要一波三折……萬象皆可入草,這就是書會~書法~藝術的進化的發展和領喻,讓書法藝術化。後有行成了典範書法書家、法家,如:歐、柳、顏、趙等字體書譜,使書法上的規範與高度的鑑定。行草的出現、出貼入化,使書法的創作表現書法者的激情性、思想情緒化,使書法更有了創作個性性。但書法必定有它屬性、本質的侷限性,它不可能象″美術″一樣,具象、抽象、概念、超現實、印象等多的創作自由和主觀意象性、主義和自我創意和改變,這些多方面因素是書法&藝術產生了距離和理論定義上的困惑。書法是藝術!但它不同於向美術、表演等藝術,讚譽地比喻其太有″獨到的個性了"


用戶4211906027728


非常有必要!

書法代表了一種天地氣象,是我們先賢幾千年文字藝術的結晶。書法是優美的,比如楷書行書,我有時真的擔心,某國人把咱們的書法全部註冊為商標怎麼辦?

中國古代人是非常厲害的,利用各種藝術開拓思維,解放思想。書法是其中最廣泛的形式之一。寫出一手優美的字體對人生髮展極有好處。一些書法家經常會對品味和生活有更多感悟。這就是所謂的一竅通百竅通,藝術是相互貫通的。

目前社會還是有些浮躁,人們專注於金錢,對精細的藝術和哲學放之腦後。我們上學的時代,書法基本就是幌子,有書法課,也是糊弄一下子罷了。所幸,如今喜歡書法的越來越多了,人們開始對精神生活重視起來!


程序員阿坤


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兩個階段,一個為自發階段,一個為自覺階段。魏晉以前是自發階段,人們注重的是書法的實用功能;魏晉開始進入自覺階段,人們追求書法的審美功能。魏晉時期,由隸書衍生出來的楷書、草書和行書,通過眾多書法家的努力實踐,書法日臻成熟,從此,書法的審美功能超過實用功能,自覺地創造書法美成為體現中華民族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