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有在吃藥但反應遲鈍記憶差怎麼辦?

打羅哥


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患病多年,需要長期服藥維持血清藥物濃度,從而控制精神症狀的穩定;患者之所以出現了精神病性症狀,是由於大腦神經受體調控神經遞質出現異常所致,我們的抗精神病藥物通過作用神經受體達到改善神經遞質分泌的目的,進而緩解精神病性症狀;但藥物在作用神經受體時也會帶來相應的副作用,比如膽鹼M受體結合藥物後會產生抗膽鹼能作用,而病人則會出現視物模糊、便秘、口乾、出汗減少、竇性心動過速、排尿困難等等;而當藥物阻斷多巴胺受體時,確實緩解了很多精神分裂症的表現,如幻覺、妄想,但還會引起內分泌的紊亂,高催乳素血癥,女性的月經紊亂,性功能障礙,靜坐不能,急性肌張力障礙、帕金森綜合徵以及遲發性運動障礙等等;而阻斷腎上腺a1受體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壓,頭暈等,很多患者感覺自己吃藥之後沒有力氣,嗜睡,這是藥物阻斷了組胺受體H1引起的過度鎮靜,除此之外也可能導致病人體重增加。

問題中的表現是不良反應嗎?

很多家屬都會反映患者在服用精神科藥物後會反應遲鈍,這可能就是最典型的椎體外系副反應,這是在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如氯丙嗪或者氟哌啶醇時最容易發生的表現,這其中包括急性肌張力障礙、靜坐不能、帕金森綜合徵、遲髮型運動障礙等;由於第一代抗精神病藥屬於高效價藥物,病人往往需要服用很大劑量來控制症狀,所以也更容易引起椎體外系副反應,而對於第二代藥物來說,雖然這類藥物很少引起,但並不是絕對,比較常見的是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和齊拉西酮次之,奧氮平和喹硫平較少出現,氯氮平是幾乎不引起椎體外系副反應的。

看到上面的不良反應很多人會十分緊張,甚至認為抗精神病藥物是毒藥,但是大家其實可以放心,在臨床治療時我們對於不良反應的觀察十分謹慎,如果患者在服藥後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會及時調整藥物,更換治療方案的;有些病人在多次更換藥物後仍有藥物不良反應出現,而且症狀典型,頑固,這時我們會選在給予病人針對不良反應的拮抗藥物,從而緩解不適感;除此之外如果病人服藥後不良反應較嚴重,我還建議大家可以做一次基因檢測,確定病人的代謝類型,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病人對於哪些精神科藥物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做到精準治療,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解答,希望給予您幫助,感謝關注。


精神知多少


對精神分裂病做好三點:1備開發病心裡原因,精神分裂病是心裡病,不同精神分裂病是不一樣心裡病,親人要仔細觀察總結才能發現,才能備開發病心裡原因,2要關心好他吃睡動(白天多互動,讓他開心),3安醫生要求吃藥:不同醫院西藥會少量變化,在吃藥但反應遲鈍記憶差說明可能少配了一種緩解的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