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北川: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勝勢

以爭創“天府旅遊名縣”與“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 讓“大禹故里、中國羌城、大愛北川”這一金字招牌更響亮、更璀璨——

綿陽北川: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勝勢

1個5A級景區、4個4A級景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鄉村旅遊品牌、3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鄉鎮以及一大批特色羌寨……

近年來,綿陽北川以優化旅遊格局、升級旅遊服務、實施惠民旅遊為導向,全縣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持續保持高位增長。近五年來,北川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助力北川連續4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連續2年蟬聯全省少數民族縣“前十強”。

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與“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北川縣委縣政府高佔位謀劃全域佈局,高品質推進全域打造,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勝勢,全力讓“大禹故里、中國羌城、大愛北川”這一金字招牌更響亮、更璀璨。


綿陽北川: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勝勢

北川新縣城


整合文旅資源 深耕產業發展優勢

有人說,人生最好的旅遊,是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

徜徉北川,與藍天相美、白雲相融,與雪山相襯、美酒相醉,你就會不由得停下腳步,靜下心來,與遠山對視、寧靜共話,並由此心生一種“品時光靜好、享歲月安然”之感動。

這裡是大禹故里,也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悠久的歷史饋贈了眾多文明瑰寶,慷慨的自然賦予了一片秀美山川,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為文旅融合提供了豐富資源。

從空中俯瞰,這裡有儲量豐厚的“北川寶藏”:通口河、安昌河和平通河三大河流,地表水年徑流總量38.15億立方米,地下水蘊藏量1.8億立方米;新縣城內坐擁深達1800米溫泉井,水中富含鉀、鈣、鎂等多種微量元素,為典型的優質醫療保健型溫泉;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脊椎動物515種,大熊貓、川金絲猴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74種,野生植物2150種,藥材資源品種達795種。

以腳步丈量,這裡有詩意棲居的“北川行旅”:地處號稱“神秘天地線”的北緯31度附近,保存了全球同緯度最完整的生態系統,氣候溫和溼潤,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過340天。春日到藥王谷觀花養生,到維斯特看奇花異果;夏日到禹穴溝探幽訪古,到名島度假區漂流戲水;秋日到九皇山賞紅葉,到小寨子溝看大熊貓;冬日到尋龍山體驗川西民俗風情,到羌寨品羌家美食,引來遊人如織……

用身心感受,這裡有底蘊深厚的“北川印記”:“羌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名錄,“禹的傳說”、口絃音樂等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縣內至今仍保存著大量有關大禹的歷史遺蹟;千佛山戰役遺址、紅四方面軍長征紀念館、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等各類紀念館,境內禹羌文化、紅色文化、感恩文化交相輝映。

放眼全縣,一個個旅遊景點宛如一顆顆明珠,在北川大地上閃閃發光、競相爭輝。


綿陽北川: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勝勢

北川新縣城


聚力項目建設 夯實產業發展支撐

如何搭建好產品推廣平臺,抓住主體和整體營銷,將北川文化旅遊“大戲”推上更大大舞臺?加快推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是實現全域旅遊的重要突破口。

建設精品項目。包裝、儲備開茂水庫綜合開發等文旅項目20個,簽約引進飛鴻草上運動綜合體等重大項目10餘個,簽約資金達60餘億元;近三年來,建成或在建的重大文化旅遊項目69個,完成投資27億元。2019年,全面啟動安昌河左岸河堤濱河綠地功能提升、無人機產業化示範基地、鄉村振興全域環境治理等28個全域旅遊項目,總投資達18億元;正在加快推進318房車自駕遊營地、藍色春天康養、玉皇山康養、高安田園綜合體、小寨子溝西羌源假日酒店項目、全地形車生產展示和體驗等13個重大文旅項目,目前完成投資1.859億元。

培育新興業態。培育研學旅遊,推出生態民俗之旅、紅色體驗之旅、自然拓展之旅三類研學旅遊線路6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建成“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發展低空旅遊,航空飛行營地被授為全國首批航空飛行營地示範工程;打造全域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藥王谷景區獲評“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成為“第二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

健全投入機制。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和社會融資為主體的多元化機制,縣財政每年投入專項資金不低於1000萬元,近5年涉旅企業累計投資超過20億元,金融部門向涉旅企業發放貸款30多億元。

潛心品牌塑造 彰顯產業發展品質

品牌既是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標識,也是壯大文旅經濟的制勝法寶。有了品牌,文化旅遊才有看得見、叫得響的實力和魅力。

近年來,北川突出文化、旅遊資源特色,成立“指揮部”、繪好“作戰圖”,做靚品牌、做強主體、做新業態、做精營銷,積極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不斷提升北川文旅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做強品牌集群,主動融入“白馬西羌·民族風情”文旅品牌。成功創建1個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4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鄉村旅遊品牌3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鄉鎮3個、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1個、省級精品村寨1個、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9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業態經營點6個、星級農家樂99家、民俗達標戶62戶。

做精文旅產品,推出1-7日遊精品線路21條。依託143項非遺項目,研發生產水磨漆、羌繡、草編等文創旅遊商品3000餘種,實現20多項非遺項目實現產業化,每年實現產值5億多元,羌繡、草編、羌族工藝品等多項產品商品獲國際、國家、省、市獎項;大力壯大文化企業,招引30餘家文化企業入駐,培育規上文化企業6家,匯德軒等兩家民族文旅企業被成功命名為“十三五”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羌山雀舌獲得全省民族特色旅遊商品展覽會金獎,北川草編傳承人獲評“中國非遺年度提名人物”。

做響節慶會展,打響羌歷新年、大禹祭祀、薩朗節等3大民俗文化品牌,做精“情歌對唱”“轉山會”等23個大型文化活動,“北川萬人薩朗”表演創吉尼斯世界紀錄,連續七屆舉辦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遊節,全國第六屆特奧會、中華旅遊形象大使“走進北川”等大型活動讓“大禹故里、中國羌城、大愛北川”縣域旅遊品牌形象識別度、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每年吸引200多萬遊客參與體驗。

如今,在這一個個“創精品、聚人氣”項目的帶動下,北川“吃、住、遊、購、娛”等旅遊要素交相輝映,樂了遊客、富了百姓,成了北川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推手。(李志豪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張宇)

(圖片由北川縣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