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文山發生了哪些變化?

70年,文山發生了哪些變化?

70年,文山發生了哪些變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

文山

傳承弘揚"老山精神""西疇精神"

自強不息、砥礪奮進

一刻不停地建設美麗家園

幹成了一大批

打基礎利長遠的要事

辦成了一件件

促跨越惠民生的實事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

發展的新奇蹟

取得了令人自豪的輝煌成就

文山這片紅土地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70年來,文山州實現了從貧困落後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2018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6億元,比1958年增長510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33億元,增長463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3.3億元,增長1806倍。固定資產投資733.79億元,增長9171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工作作出的"爭創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

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三張牌"的部署,著力培育發展以三七為重點的中醫藥產業、以綠色水電鋁材為支撐的礦電產業、以康養為特色的旅遊產業、以綠色食品為代表的現代農業"四大重點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產業結構"氣象"更新。現在,文山各族人民正滿懷信心,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實現基本現代化的新徵程闊步前行。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70年來,文山州實現了從荒僻難行到四通八達的跨越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曾經是文山的真實寫照。面對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的瓶頸制約,我們堅持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搶抓發展機遇,拓寬融資渠道,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航道、水運碼頭、電力水利建設多點發力、齊頭並進,以綜合交通為主的"五網"建設更趨完善。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們建成了全省第一條地方自主籌資建設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車裡程突破16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到445公里,"縣縣通高速"目標即將實現;雲桂高鐵橫貫全州,從"路無寸鐵"到"一步高鐵";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文山機場建成通航,廣南通用機場已開動建設,丘北機場即將啟動建設;雲南出海最近的港口"富寧港"正加快建設;建成水庫318件,"五小水利"工程48.89萬件;電力裝機229.25萬千瓦,發電量99.02億千瓦時。如今的文山,大橋連溝壑,高速入雲端,山川出平湖,電站布河川,天塹變通途,壯鄉苗嶺風光"別樣好"。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70年來,文山州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跨越

經過70年的接續奮鬥,文山經濟結構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到國資、民資、外資"齊頭並進",全州民營經濟戶數達15.72萬戶,佔全州GDP比重達51.3%,創新創業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現代工業體系,全省最有特色的承接產業加工園區已初具規模,全省最大產能的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正加快建設,全省鋁工業中心、銦材料研發加工基地和鎢產品加工基地建設不斷提質增效。工業增加值2018年達到173.92億元,比1958年增長2898倍。與此同時,"文山三七"在全國、全世界獨樹一幟,集種植、加工、科研、營銷、品牌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正在形成,三七產業正向千億元產值邁進。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成效顯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農村電商走在全省前列,丘北辣椒、八寶貢米、蔬菜、水果等特色農產品暢銷國內外,多種類、多業態融合發展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新格局正在形成。田園勝境普者黑、世外桃源壩美、英雄老山等旅遊景點知名度不斷提升,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全域旅遊加快推進,"整個文山就是一個美麗的景區"。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70年來,文山州實現了從封閉末端到開放前沿的跨越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歷史原因,文山改革開放比內地晚了整整14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不斷完善。我們主動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抓住國家推進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機遇,著力做好"沿邊開放"和"轉身向海"兩篇文章,不斷推進和深化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美泰玩具、三一集團、天士力等一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落戶文山,跨省經濟合作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穩步推進,天保、都龍、田蓬3個國家一類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硯山海關"兩倉"、綜合保稅區籌建工作加快推進。2018年,邊境貿易、進出口貿易總額分別完成87.11億元、32.38億元,進出口貿易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創新開放的文山正在加速融入世界。

70年來,文山州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美好生活的跨越

城鄉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30242元,增長了755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0元,增長了626倍。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城鄉義務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醫療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農村貧困人口從1990年的140.72萬人減少到去年底的1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4.71%,硯山、西疇兩縣實現脫貧摘帽。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全州城鎮化率達到41.97%,城鎮人口153.36萬人。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廣播電視、互聯網、電子商務、汽車等走進了千家萬戶,活動廣場、幸福超市遍佈農村,城鄉居民現代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我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讓來到文山的每個人生活在天藍、地綠、水清的環境當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經歷了70年風雨歷程的文山

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我們一定更加緊密地團結在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更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銳意進取、紮實工作

把各民族團結好

把文山發展好

把邊關守護好

以優異成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相關鏈接:70週年成就展,文山有怎樣的故事?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責編:侯佑琴 排版:曾煒 審核:資雲波

70年,文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