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開始,瞧瞧那些年都是怎麼理髮的

從頭開始,瞧瞧那些年都是怎麼理髮的

城區的老理髮店生意興隆

小平頭、大背頭、三七分、莫西幹……如今,各式各樣的髮型走入尋常百姓生活中,裝飾裝點形象與氣質。心情愜意或有煩心事兒的時候,不少市民會選擇剪個新發型,意在生活從頭開始。隨著社會的發展,美髮行業已經由傳統單一的匠人文化向集群產業快速發展,由過去的“剃頭匠”到如今的“髮型總監”,中間經歷的,不只是經濟文化的發展,更是國人形象由內而外的巨大變遷。

上世紀50年代

理髮店的躺椅能讓人在剃頭時呼呼入睡

一個破躺椅、一把剃頭用的刀子、一個裝滿水的洗臉盆,那時的理髮工具十分簡單。至於電推子,後來才逐漸普及。

“50年代的理髮店比現在簡陋得多,門面很小,但是足夠用,排著幾張躺椅,躺椅能調角度,方便給客人刮鬍子。”據市民張先生回憶,椅子正對面一般是一個鏡子,鏡子下面是一個桌子,放著剃刀等理髮用具。理髮師傅一般是中年男人,穿一身白大褂,看上去十分專業。

儘管躺椅簡陋,但客人經常能在剃頭或刮鬍子的時候呼呼入睡,在很多老人心中,當時理髮店躺椅的舒適程度,堪比如今的“太空艙”座椅。

上世紀60、70年代

走街串巷手法嫻熟,全村人都想和剃頭匠做朋友

上世紀60、70年代,想理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無論是去村裡的理髮店,還是找剃頭匠,都需要排隊等待。

“我們村的剃頭匠給人印象很深刻,挑著一個剃頭挑子,挑子裡有布、剪子、剃頭刀、胡刷等用具,工具很齊全。”當時村裡的剃頭匠人緣都很好,很多想理髮的人都和剃頭匠成為朋友。剃頭匠進了家門,往往在院子裡擺個凳子,然後給客人圍個大白布就開始工作。“俺村裡的剃頭匠手法很嫻熟,剃頭時出來的聲音讓人很舒服,現在的小年輕剪不出來老把式的手藝了。”那個年代,村裡有一個技術好的剃頭匠,能讓全村男女老少光彩照人。

最早的剃頭匠無一例外都是男人,因為工作累,沒有女性願意挑著挑子走街串巷。而到了國營理髮店興盛的時候,理髮店逐漸有了女理髮師。

上世紀80、90年代

青年男女約會前,常常去理髮店剪個利索髮型

改革開放以後,理髮店的生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上世紀80、90年代,不滿足於簡單的平頭、光頭,理髮店開始引入多種髮型,多以港臺明星的新潮髮型為模板,加以改良設計。燙髮機器、美容技術的引進,大大增添了百姓的理髮樂趣。

“當時青年男女約會前,常常去理髮店剪個利索的髮型,打上啫喱,再穿個喇叭褲,別提多好看了。”理髮,從百姓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變成了主動去做的事情。在無形發展當中,理髮由生活需要向情感需要進行轉變,逐漸成為了生活中讓人開心愉悅的事情。

新時代

剪髮更多是裝飾自己,剃頭匠精神永不過時

步入新時代,理髮店已經遍佈城鄉,其中不乏裝修豪華,理髮、美容、燙髮等服務一應俱全的綜合性理髮店。在追求顧客體驗和“私人定製”的快感中,理髮已經變成了一種舒服的享受。

“現在很多人去理髮店,不再是單純的修剪頭髮,而是為了裝飾自己。有時是打理一下頭髮,有時是修個劉海,有時只是洗個頭做個造型。”走在街頭,看見任何頭型都不足為奇,一個漂亮的頭型,能讓旁人忍不住回頭多看幾眼。

“現在雖然沒有走街串巷的剃頭匠了,但是我們做的工作其實和過去沒什麼區別。我希望能通過學習,給顧客剪好看的髮型,讓顧客百分百滿意。”一位理髮師告訴記者,剃頭匠的匠人精神在如今仍不過時,為市民奉獻最好的服務,是當前理髮師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初心。

多讀一點:

古代人如何理髮?

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最早出現於漢代。南北朝時代,理髮業已經比較發達了,並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貴族子弟們都削髮剃面。

到了宋代,出現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理髮”一詞也由此而產生。“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裡說明:“櫛,理髮器也。” 那時,對剃髮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

清代,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目的,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當時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舉。此時,理髮業空前發展起來,到處都有流動服務的“理髮挑子”,理髮師手執鐵夾,沿街招攬生意,給人理髮。 (來源:綜合)

本報記者 劉帝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