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鬆綁?其實是這樣


樓市鬆綁?其實是這樣

近期,市場上又出現了樓市鬆綁的消息。如果是持續關注樓市的人,就會發現。每過一段時間,樓市總會有各種的“鬆綁”或者是利好的消息。而從真實的執行政策來看,所謂的鬆綁其實都是有限制條件的,而且也並沒有像市場上說的如此的激烈。當然,各地也紛紛闢謠,指出所謂的鬆綁和實際的執行其實是有差別的。

從今年的數據統計來看,全國有近150個城市發佈了各種人才政策,尤其是自9月份之後,整個市場發佈的節奏也非常的頻繁,因此才出現了所謂的鬆綁言論。市場上的一些熱點城市,諸如天津、長沙、南京、海南等地,對於人才購房政策的調整相比往年都有一些降低,而從戶籍的限制條件以及實際的購房條件來對比,鬆綁也確實是存在。

當然,個別的城市政策調整並不代表整體市場開始放鬆。對於購房者來講,還是要關注區域市場的變化,而對於房企和房地產的從業者來講,自然不會放過這樣“利好”的宣傳機會,尤其是在市場壓力較大,客戶處於觀望期的情況下,更需要這樣的強心針來刺激市場,來刺激購房者。

當下的市場仍然是以房住不炒為主體,因此整個樓市的政策既要保證樓市的穩定發展,又不能過多的刺激。畢竟從整個樓市週期和房產政策的調整上來看,短期的“利好”刺激政策,必然會引起價格的波動,尤其是在整個樓市迴歸平穩的情況下,因此接下來市場上或許有更多的城市加入人才引進的政策,但實際放寬的鬆綁政策則很難實現。無論是歷史的經驗,還是現在是實際情況,樓市都經不起太大的波瀾。

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講,本身的限制性政策更多是抑制外來者的進入,對於剛需群體並沒有任何的影響。而且從價格的角度上來講,當下的市場價格也有一定上漲和下降的空間,因此對於購房者來講,更要保持平穩的心態。部分城市確實出現了降價的情況,也出現了一些維權的問題,而對於購房者來講,尤其是那些抱著佔便宜購房的群體,既然進入這個市場,就要遵循市場的規則。而對於個別的房企來講,信用是立身之本,既然制定了相應的價格也享受了市場的福利,當市場下滑時,自然要頂住市場的壓力,而不是犧牲購房者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