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貧困戶獲贊 扶貧女幹部:嗓門大了點不算罵,扶貧不是給錢給物

“幸福不是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不在家中翹著腳等來的。”近日,雲南一扶貧工作者“罵”貧困戶的視頻,引發網友點贊。

懟貧困戶獲贊 扶貧女幹部:嗓門大了點不算罵,扶貧不是給錢給物

視頻中,這位扶貧工作者站在石頭上,情緒激動地教育當地貧困戶,講話內容如下:

大家都是經過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飽、穿不暖。是你們忘本了,好日子過起來忘本了,現在政策越來越好,國家退耕還林,還給補貼,老了有養老保險,病了有醫療保險,日子過不下去了還有低保,蓋房子了給你們補助,你們想一想,還有什麼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不在家中翹著腳等來的你看看那些開車、住洋房的人家,哪個是靠低保富起來的,不都靠自己雙手?

扶貧,就是貧困了幫一把,牽著你走一步。想想你們任何一家,享受的政策低於10萬的,我一點都不信,除了補助給你們修房子的四五萬,你們還享受著各種保險、耕地補貼、免稅政策。如果不是國家政策,燈會不會亮、路會不會通、房子能不能蓋起來?

有網友認為扶貧工作者說出心聲,“脫貧靠雙手打拼,不靠要、等、靠、拿”;也有人表示真正的扶貧工作“不是大米白麵的幫扶,是從思想上讓落後的人們行動起來”;還有人感慨基層扶貧工作不易,最怕群眾不信任、不理解,那可真是“流汗又流淚”;也有人認為這名女幹部直擊當下扶貧工作痛點:部分貧困戶“不自強、不感恩”,抱著“我是窮人我怕誰”的心態,被好政策慣壞了。

在雲南日報《雲南一扶貧工作者“罵”貧困戶視頻曝光,卻意外獲贊無數》一文的置頂評論中,當事人回覆此事稱,嗓門兒大了點,不算罵,是教育、幫助與引導。

懟貧困戶獲贊 扶貧女幹部:嗓門大了點不算罵,扶貧不是給錢給物

具體內容如下:

多謝大家給予本人的支持與鼓勵。這是很平常的一次政策宣講、感恩教育的群眾會,在室外人多怕聽不見,所以嗓門兒大了一點,也不算罵吧,是教育、幫助與引導

雖然參與扶貧時間不長,但我能切身感受到扶貧工作一線同志的不易,多少人拋下老小,不分白天晝夜奮鬥在一線,幾個月不著家,還有不少人帶病堅持上崗,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

然而,所有的付出卻換不來真心、換不來一句暖心的話,入戶沒個好臉色,沒一杯熱茶沒一碗熱飯,多少扶貧幹部把貧困戶當作自己的親戚,而又有多少人把扶貧工作者當自家人呢

扶貧並不是簡單的給錢給物,現在有的老百姓集體觀念意識淡薄,“等、靠、要”思想嚴重,最缺的是志和智,扶貧一定要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

,要徹底改變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改變“福利依賴、政策依賴”思想和激發老百姓的內生動力,才能徹底拔掉“窮根”,這才是我們扶貧的根本所在。

扶貧的重點是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高群眾整體素質,要變“輸血”為“造血”,樹立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形象,提高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最終教育老百姓靠自己的雙手奮鬥出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讓廣大老百姓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

少數貧困戶“張嘴談條件,伸手要好處”

據云南日報,雲南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於一身,脫貧任務十分艱鉅。

人窮不能志短,扶貧先要扶志,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重要基礎。前些年,少數地方的農民為“評上”貧困戶爭得不可開交,一旦當上就不願摘帽。

懟貧困戶獲贊 扶貧女幹部:嗓門大了點不算罵,扶貧不是給錢給物

給貧困戶做一下簡單分類不難發現,除了老弱病殘等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不具備脫貧條件的人,剩下的主要就是脫貧能力匱乏、脫貧志氣不堅的人。其中卻也有少數“張嘴談條件,伸手要好處”的“懶漢”,有的汲汲於眼前的蠅頭小利,有的甘於長期貧困。

2018年8月公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要開展扶貧扶志行動,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對於那些有勞動能力、無脫貧志氣的貧困戶,做好思想引導、克服思想惰性是激發內生動力的前提。

只有當貧困人口意識到通過勞動擺脫貧困的可能、嚐到了脫貧致富的甜頭,調動扶貧意願、靠自身努力擺脫長期貧困才會成為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