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完整地過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作 者:稻盛和夫

譯 者:曹岫雲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本文摘編自《活法》,正和島作為東方出版社合作方經授權發佈。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安寧的時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

物質是富裕的,精神卻很空虛;衣食是豐足的,禮儀卻很欠缺;行動是自由的,感覺卻很閉塞;只要肯努力,什麼都能得到,什麼都能做成,但人們卻消極悲觀,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醜聞。

一種壓抑的氣氛瀰漫於整個社會,這是為什麼?因為許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因為缺乏明確的價值觀,才導致了今日社會的混亂。

針對這種現狀,最緊要的就是提出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人為什麼活著?

必須從正面來回答這個問題,從而確立一種“哲學”,作為我們人生的指針。所謂“哲學”,你也可以稱之為理念或思想等等。

有人認為,提出這樣的問題,好比向沙漠灑水,好比在激流中打樁,無比困難,但我卻相信,直面這個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在鄙視勞動、熱衷投機的世風之中。

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在哪裡?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

人的靈魂可以被磨鍊,也可以被汙染,人的精神可以變得高尚也可以變得卑微,這取決於我們的人生態度,準備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紮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

如果缺乏這種“哲學”,人格不成熟,即使天資聰明,結果也會招致挫敗。企業領導者是這樣,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也是這樣。

稻盛和夫:完整地過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01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

那麼,怎樣才能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呢?要居深山、擊瀑布,進行專門的修煉嗎?不必。在這世俗的社會里,天天勤奮勞作就足夠了。

一般認為,勞動的目的是獲取報酬,勞動不過是謀生的手段,幸福生活應該是少勞多獲、多休閒、多娛樂。抱這種人生觀的人,甚至認為勞動是不得不幹的苦差事。然而,勞動絕不僅是為了生存和溫飽。

拉丁語中有一句諺語,“比完成活兒更重要的是完善幹活人的人格。”

就是說,正確的人生哲學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產生。我常對員工們講,人生只有一次,必須“極度認真”地過好每天每日。這樣看似很“傻”,但只要堅持這種人生態度,一個平凡的人就能脫胎換骨,變成一個非凡的人物。

世間被稱為“名人”,在各自領域中登峰造極的人們,他們一定走過同樣的歷程。

02

勞動的喜悅是人世最大的喜悅

要成就事業,要充實人生,“勤奮”必不可少。我認為發自內心的歡喜和快樂,存在於工作之中。

我這麼說,肯定有人反對:“工作工作,只講工作難道不乏味嗎?人生需要興趣和娛樂。”

然而,興趣和遊玩獲得的快樂,只有在充實的工作之餘才能品嚐。工作馬馬虎虎,只想在興趣和遊戲裡尋覓快活,充其量只能獲得一時的快感,絕不會嚐到從心底湧出的驚喜和快樂。

當然,來自工作的喜悅,並不像糖果那樣,一放進嘴裡就甜味十足,工作的樂趣潛藏在超越困難的過程之中。克服艱辛、達到目標時的成就感,世上沒有哪種喜悅可以類比。

如果不能在工作中獲得充實感,即使在別的方面找到快樂,最終我們仍然會感覺空虛和缺憾。

但是,有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怎麼也喜歡不起來,那又該怎麼辦呢?姑且一心不亂、拼命投入工作再說。不管什麼工作,只要拼命投入就會產生成果,從中會產生快樂和興趣。

我自己就是這樣,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隨時會倒閉的虧損企業,同事們一個接一個辭職,只剩下我一個人。我走投無路,只能想:“姑且先認真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說。”

一旦下定決心努力幹,不可思議的研究成果接踵而來,我對研究的興趣越發濃厚,很快進入了良性循環。

03

睡也想、醒也想

持續強烈的願望最重要

能力和努力程度幾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他們的區別在哪裡?

人們可能會說,那是因為運氣、因為命運,但是我認為,原因在於他們所持的願望在高度、深度、熱度、大小程度上的差異。

我這麼說,有人或許不贊同,認為我的說法過於樂觀。但是,廢寢忘食,思考、再思考、透徹的思考,這可不是簡單的行為。必須是“非同尋常的、強烈的願望”,這一點很重要。“如果能那樣該多好啊”這種可有可無的願望不行。

願望強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時不斷地思考,透徹地思考。從頭頂到腳底,全身充滿了這種願望,如果從身上某處切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這種“願望”。這就是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在企業經營裡,特別是開展新事業,要開發新產品時,用頭腦思考一下,多數人的判斷是“這很難啊,不大可能成功”。如果一味順從這種“常識性”的判斷,那麼“可能”也會變成“不可能”。

要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首先需要達到“痴狂”程度的強烈願望,堅信目標一定能實現並付出不懈的努力。不管是人生還是經營,這才是達到目的的唯一方法。

04

衡量自己的能力,用將來進行時

只有堅信自己可能性的人,才能開創新事業。所謂可能性,就是“未來的能力”。只憑現有的能力來判斷行還是不行,就永遠無法成就新的事業,不能完成高難度的工作。

京瓷初次接到IBM大筆零件訂單時,其規格要求之苛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幾次試做都不成功,自認為做出合格產品時,結果卻被打上不合格的印章悉數退回。尺寸精度比通常要求高出一個數量級,公司連測量這種精度的儀器也沒有。

說實話,憑我們的技術恐怕很難完成。項目的技術人員束手無策,茫然立於陶瓷爐前。我問道:正所謂“盡人事,待天命”。你是否已經用盡了全部力量?

​經過反反覆覆、異乎尋常的努力,我們終於做出了滿足客戶苛刻要求的產品,當送走裝滿產品的卡車時,我不禁感嘆:“人的能力無限啊!”

所謂“不可能”,只是現在的自己不可能,對將來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用這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

05

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

要向誰也沒涉足過的事業發起挑戰,不可避免會遭到周圍人的反對或抵制。

經過幾次這樣的教訓後,每當要開展新的、難度大的工作時,我就不找那些頭腦聰明、卻將聰明頭腦用於悲觀分析的人商量,而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餘的人,他們總是很贊同:“很有意思,一定要試試。”我就將他們集合起來商討大事,因為在事情的構思、構想階段,恰好需要這種由樂觀派營造的樂觀氣氛。

但是將構想轉到具體計劃時,應該基於“悲觀論”,設想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仔細、慎重的分析,制定周密的計劃。然後到了實行階段,就要再次強調“樂觀論”,堅定地採取行動。

就是說“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這是成就事業、變理想為現實時必須有的態度。

06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常令人煩躁不安。像我這樣能力平凡的人,怎樣才能為社會、為世人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呢?經反覆思考,我想出了一個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此後,無論是工作還是人生,我都把這個方程式作為思考的基礎。

這個方程式的關鍵在於它用乘法。比如,某人頭腦聰明,能力可得90分,但此人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熱情只發揮30分,兩者乘積不過2700分。相反,另一個人才能平庸只夠60分,但他有自知之明以勤補拙,以90分的熱情投身工作,結果乘積為5400分,比有才而無干勁的人高出整整一倍。

我不太欣賞才子。才子自恃才高,憑著對前景似是而非的理解,就厭煩像烏龜那樣極度認真,總想如兔子般尋找捷徑。

迄今為止,不少優秀聰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門下,但偏偏就是這些人,據說因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辭職。結果留下來的,不少是頭腦不夠靈活、平凡、連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但是,過了十年、二十年,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門的骨幹乃至領導。我看過好多這樣的例子。

在熱情和能力之上,還要乘以“思維方式”這一要素。“思維方式”之所以最重要,在於它有方向性,就是說有好有壞,根據“思維方式”不同,有的人熱情和能力向好的、正的方向發揮;有的人卻向壞的、負的方向發揮,下場一定不妙。

07

只有額頭流汗,靠努力賺來的錢才是真正的利潤

面前經常出現兩條路,選哪一條?

當你彷徨時,我勸你擺脫自己的私利,選擇那條“本來該走的路”,即使是一條佈滿荊棘的路。用長遠的眼光看,即使有一時的損失,後面必有回報,而且可以避免大錯。

舉例來說,當年日本許多企業爭先恐後參與不動產投機,只要將土地轉賣就能讓資產升值,預期行情還會上漲。只要持有房產就能升值,從經濟原則看,這未免可笑。這種違背原則的行為大行其道,被認為理所當然。但是泡沫一旦破裂,可望增值的資產轉眼間變為負資產,不少企業落下一身債務。

有人或許會說:你是事後諸葛亮,泡沫破滅後才說風涼話。然而,只要你持有正確的哲學,不管出現什麼潮流,你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當時,京瓷多年辛苦積累,已擁有鉅額現金存款。許多人勸我投資不動產,其中還有銀行的人,他們見我“不開竅”,還教我賺錢的奧秘。

我認為,只把土地從左手轉到右手就能賺大錢,天下沒有那樣的好事。就算來錢,那也是不義之財,來得容易去得快。所以有關投資的建議一概回絕。

“只有額頭流汗,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才是真正的利潤”——我的信念就這麼單純。所以在鉅額暴利的引誘面前,我能告誡自己“不起貪念”,內心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由此可見,即使蒙受損失也必須遵循的哲學,明知吃苦也甘願承受的覺悟,這就是事業成功與否、人生幸福與否的分水嶺。

08

結語

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是有價值的、神聖的。把珍貴的人生過得碌碌無為,簡直是對生命的糟蹋。

滿懷熱情,全力以赴,埋頭於眼前的工作,拼命度過當下這一刻,就能展望美好的未來。

我從來沒有建立過長期的經營計劃。說這話,許多人會很吃驚。當然,依據經營理論,建立長期經營計劃,它的必要性、重要性我也知道。但過不好今天這一天就沒有明天。連明天會怎樣也搞不清,五年、十年以後的事你怎能看透?

偉大的成果都來自於辛苦努力的積累。此刻這一秒的積累就是一天,今天這一天的積累就是一週、一月、一年。當意識到的時候,我們已經登上了原以為高不可攀的山頂。即使你急功近利,明天也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來。

像龜兔賽跑一樣,我自己就是這麼一天一天踏踏實實走過來的。公司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壯大,我也走到了今天的這個位置。

不必為將來的成就莫名焦慮,這樣日復一日,五年、十年以後,就會結出巨大的果實——我這麼想,這麼做,經營企業到如今,其結果讓我體會到一條真理:完整地過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