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區念好拆後利用“經”

江北區念好拆後利用“經”

洪塘灣大門 受訪者供圖

江北区念好拆后利用“经”

雙古渡公園的足球場 受訪者供圖

近日,位於江北區洪塘街道的“洪塘灣”正式對外開放,“洪塘灣”是江北區在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兩級“三改一拆”專項行動精神下,開展的“大整治大拆違大淘汰”形勢下又一拆後利用成果。

據江北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洪塘灣”是江北區近年來利用拆違拆出的空間,積極做好拆後利用工作結出碩果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江北正在悄悄地發生著鉅變,之前髒亂差的環境逐漸好轉,一個個與民生有關的項目落地生根,身邊的公園綠地、停車場、體育設施越來越多……人居環境得到提升,生活越來越舒心,這一切與正在推進的“三改一拆”工作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每一個進步都與江北區大力推行‘三改一拆’專項行動是分不開的。”談起經驗,這名負責人說。

又一個網紅打卡地誕生了

記者瞭解到,自2016年開始,江北區洪塘街道對“洪塘灣”區域進行大力拆違和環境整治,在拆違和整治的基礎上,洪塘街道對拆後空間積極謀劃,在政府投入近億元資金進行改造利用的同時,4億元的社會資金成為“洪塘灣”區域拆後利用的主力軍。目前,經過近三年精心打造的“洪塘灣”閃亮登場,整個“洪塘灣”除休閒區域外,還引入文創、科創、研發類園區14個,引入企業450多家,其中包括太中工匠理想谷、寧波時尚文化雙創中心、月亮郡商街等一系列高品質項目,行業涵蓋了製造、研發、文化交流、藝術創作等各個方面。

江北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洪塘灣”區域的拆違和拆後利用徹底改變了原來該區域城鄉接合部髒亂差的壞境,拆後利用使該區域成為區域經濟的新引擎,也成了網紅打卡地和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洪塘灣”區域環境的變化和拆後利用帶來了附加效應,在“洪塘灣”的帶動下,區域內百餘名農民實現了創業就業,周邊的洪塘村、趙家村村民今年收入同比增長近30%,村集體物業租金從8元/平方米上漲至20元/平方米,漲幅超過50%,實現了項目建設和村民致富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江北區積極推進“三改一拆”工作,在大力拆違和拆後利用上做足文章,蓀湖花海、灣頭花海、雙古渡公園、寧大青年雲創小鎮、8號公園等這些拆後利用項目日漸成熟,“洪塘灣”、“火車萊斯”公園、“達人村”這些新生的拆後利用項目也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休閒場所。區域環境變化和實實在在的感受使居民真正體會到了“三改一拆”帶來的變化,也體會到了社會進步帶來的幸福感和滿滿的獲得感。

“醜小鴨”蛻變成“白天鵝”

江北區“三改一拆”工作牢牢念好“用”字訣,因地制宜,宜用則用,宜綠則綠,拆違拆出空間,拆出“綠水青山”,拆出了“金山銀山”。

江北灣頭有一片面積近15萬平方米的濱江區域,由於閒置,場地內,雜草叢生、雜物垃圾堆積,各種亂搭棚屋充斥其中。江北區城管局對場地內私搭亂建和垃圾進行清理,巧妙利用,原來的髒亂地變成了花海——弧形景觀花帶。正值秋高氣爽時節,花海里的馬鞭草、百日草、波斯菊、硫華菊等花卉競相開放,引得遊人紛紛前去賞花、嬉戲。

姚江北岸的雙古渡公園,原先違章亂搭、垃圾亂倒、蚊蠅肆虐,現已蛻變為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的濱江休閒帶,成為全國首個“海綿化的綠地公園”。寧慈公路旁的“銀杏公園”,江北文化中心東側等都是在拆違基礎上建造的那“一抹綠”。利用拆違空間發展區域經濟是江北努力的方向,總投資6億元的金隅大廈已在曾經違建遍地的原螺釘廠地塊拔地而起,與同樣在拆違地塊上崛起的埃美柯大廈形成“雙子”映輝的美景。在中馬街道老糧倉違建地塊上,凱德上江邑商務中心已展現雄姿;孔浦寶馬街8號公園、洪塘西路文化街區,這些文創產業的新生寶地,誰能想到從前是環境髒亂差的城市傷疤?正是拆後利用,使這些“醜小鴨”蛻變成了“白天鵝”:總投資約3億元、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潘天壽藝術設計學院大樓已在甬江雙橋村拆違地塊拔地而起;投資約1.5億元的甬江國際汽車城在甬江原河東石材城拆違地塊動工開建;拆違,打開了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空間,促進了江北業態的再提升,拆出了“金山銀山”。

對於零星拆改地塊,街頭綠地、小品、臨時停車場等公共服務是首選。中馬新馬路停車場、慈城解放路停車場、孔浦籠式足球場、莊橋姚家太二房拆後復墾、洪塘大郎家拆後復綠、常洪遂道北出口三角地的綠化等,不僅豐富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也給周邊的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生活環境提升。

蓀湖花海位於江北區洪塘街道蓀湖路兩側,毗鄰蓀湖、北山遊步道、保國寺景區、寧波都市農業園區、小靈峰等景點。通過拆遷帶動拆違,髒亂差的環境得以改善,利用改造後的蓀湖路兩側閒置土地,種植了大片花海。目前蓀湖路兩側花海面積有300畝左右,停車位約2000個。花卉品種主要有:馬鞭草、波斯菊、格桑花、百日草,明媚的色調加上廣闊的區域,這裡成了眾多寧波人愛去的地方。

老舊小區變新顏

記者從江北區“三改一拆” 辦瞭解到,自“三改一拆”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北區在大力拆違的同時,始終將民生問題作為“三改一拆”的努力方向,老舊小區改造正是“三改一拆”中“三改”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民生工程。近年來,江北區已投入資金3700萬元完成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造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惠及1300多戶居民。

今年,江北區進一步加大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力度,將中馬街道的槐樹公寓、白沙街道的正大花園、文教街道的柏樹橋小區、孔浦街道的文萃小區、洪塘街道的錦育小區、逸嘉新園南區6個小區列入改造計劃。6個小區改造預計投資3000餘萬元,涉及182個單元、77幢房屋,總建築面積26.99萬平方米,2011戶居民受惠。據瞭解,文萃小區已於7月份完成改造和驗收,其他幾個改造小區正在抓緊施工。

今年老舊小區改造的主要內容除圍牆砌築、綠化補種、海綿設施改造、附屬用房外牆修補粉刷、樓道粉刷、停車位劃線、道路白改黑、電動車充電設施安裝、居民休閒健身場所搭建等項目外,部分小區還涉及智能化改造、弱電線路“上改下”、結合自來水管線改造的土建改造等。6個老舊小區改造將於年底前全部完成。

隨著江北區“三改一拆”拆後利用工作的持續推進,原來的髒亂差、違建亂搭正不斷消失,取而代之的新城市功能區塊、市民休閒去處和經濟的新生寶地正越來越多,江北區域內環境正快速轉變。“我們每一個決策,都從居民的需求和城市發展出發,所以,‘三改一拆’工作得到了市民的支持。拆是手段,用才是目的,通過拆治並舉,為經濟轉型、民生改善和提升區域形象創造條件,江北品質之城建設才能更好更快。”江北區“三改一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黃前潮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江北全區已累計完成“三改”面積2009萬平方米,拆違858萬平方米,任務完成率連續多年保持全市前列;按照“宜綠則綠、宜用則用”的原則,累計完成復墾、復綠點位628處,面積200萬平方米,全區拆後利用率達到83%。今年,江北將“無違建”創建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早動員、早部署、早落實,繼續強勢推進“三改一拆”各項工作,全區累計拆違56.9萬平方米,完成“三改”總面積89.2萬平方米,均提前完成市級任務目標。在拆後利用上,將重點轉移到公共服務上,做好應建則建,建成了一大批有一定規模、具有示範效應的樣板項目。

記者 邊城雨 通訊員 王藝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