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上進心,總是需要鞭策?教育中的“馬繩效應”瞭解一下

瑤瑤是一所小學的班主任,她時不時就會收到家長們的“吐槽”,表示自己家的孩子,放學回家之後不寫作業,也不看書,整天就知道玩玩具、看電視,說不聽,罵不動,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如此沒有上進心。

其實,孩子是否有上進心,除了孩子自身的因素之外,還與家庭環境和家長的引導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缺乏進取心的現象

家長們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奮勇爭先,積極向上,而偏偏有不少孩子缺乏上進心,得過求過,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出現沒有上進心、進取心的現象呢?

1、孩子缺乏自控力

孩子與大人的區別,就在於大人的自控力比孩子強。孩子對於外界的事物都有極高的興趣,容易逃離沉悶的書本,轉而對有趣的動畫片、五顏六色的玩具充滿好奇。

做不好自我控制和自我監督,也還不能理解父母所謂的學習使人進步等道理,於是就表現出了缺乏進取心的情況。

2、家庭氛圍無壓力

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還小,不要給予太多壓力,孩子還小,可以讓孩子多玩玩,讓孩子長大一些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結果孩子慢慢的就會認為,自己不學習也不會被爸爸媽媽責罵,也不會惹爸爸媽媽生氣,久而久之就變得散漫、不上進,到了後期就越難改正。

孩子沒有上進心,總是需要鞭策?教育中的“馬繩效應”瞭解一下

3、父母過度打擊孩子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有上進心的,只是作為父母的你們有沒有細心去發現。很多父母一直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從小對孩子就十分嚴格,孩子一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父母就會嚴厲指責,長此以往,過多的苛責會讓孩子的自信心一步一步走向瓦解。

當孩子的自信心被長期打擊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從而抑制了孩子的上進心、進取心。

4、大人思維對孩子的誤解

大人的認知與孩子的認知是不在同一個層面的,對於孩子的表現,大人們會用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去判斷,有時候會給孩子打上不上進、沒有進取心的標籤。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會開始自我否定,覺得自己確實是個不上進的孩子,這就容易讓孩子破罐破摔,不願意再改變。

孩子沒有上進心,總是需要鞭策?教育中的“馬繩效應”瞭解一下


二、馬繩效應

“馬繩效應”來源於美國總統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經歷。剛贏得美國總統席位的林肯,不聽從銀行家巴恩的建議,將自己曾經的競爭對手納入內閣,委以重任。

很多人都不理解林肯為什麼要這麼做,後來在一次採訪中,林肯告訴主編,自己曾經看過一匹很懶惰的馬,有一次卻跑的飛快,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有一隻馬蠅叮在馬身上,馬快速奔跑,就是為了甩掉那隻馬蠅。

而他之所以把自己的競爭對手委以重用,就是因為他會很奮力地往前奔跑,而我也會為了坐穩總統的位子,用心為國家、為人民效力。

這就是著名的“馬蠅效應”,當有外界因素刺激你的時候,你就會自覺爭取,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三、家長怎麼正確激發孩子的進取心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有上進心、進取心,利用“馬蠅效應”也許會事半功倍。只要是合理的、適度的方式,都能夠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值得驕傲的人。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果正確激發孩子的進取心呢?

1、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孩子都是很信任和依賴父母的,所以父母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對孩子都有一定的啟蒙作用。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面前呈現出正面、積極的形象,孩子也會逐漸受到薰陶和影響。

比如說可以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成就、今天什麼事情做得特別好,在孩子面前塑造自己的高大成功的形象,孩子也會想要成為父母那樣成功的人。言傳身教,是讓孩子成長的好方式,這就要求父母率先要做好自己,才值得孩子學習。

2、適當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都是敏感而脆弱的,所以父母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要對孩子所做的事情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就算孩子沒有做好,也不要過分責罵,而是要學會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

比如說孩子今天畫了一幅畫,可以誇孩子色彩運用的很好,誇孩子想象力豐富,也可以告訴孩子,還可以這樣畫,也會很好看,讓孩子繼續嘗試、繼續挑戰。當孩子得到肯定,內心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就會更加積極。

孩子沒有上進心,總是需要鞭策?教育中的“馬繩效應”瞭解一下

3、為孩子指定計劃,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觀念

很多時候,孩子的自律取決於小時候的時間管理,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時間管理,並適度地為孩子制定學習和生活的規劃和目標,在孩子掌握一定時間管理之後,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和生活的規劃和目標。

比如說,把晚上睡前的時間分成三大板塊,一份用於學習,一份用於玩耍休息,一份用於和父母溝通交流,讓孩子養成習慣。高效的時間管理,可以讓孩子做事的效率更高,未來的習慣也會更好。

4、在輕鬆的環境下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可以在平時的興趣愛好上激發孩子的進取心,比如說一起做家務、一起下棋、一起運動,在輕鬆的環境下,孩子放開思維,更容易接納外界的刺激。寓教於樂,將學習融入休閒娛樂當中,可以讓孩子變為主動的一方,更有利於孩子的自我表現。

孩子沒有上進心,總是需要鞭策?教育中的“馬繩效應”瞭解一下

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有上進心、進取心的,只是可能因為各方面因素影響,表現的或早或晚,或明顯或模糊,請父母們多給孩子一點時間,耐心地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讓孩子表現和成長,才是對孩子好的方式。

育兒問題洛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媽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