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0萬元的家庭適合什麼樣的理財方式?

想入非非的棋子158352084


這個提問雖然看起來是簡單的,但我回答起來就不能這樣的簡單了,因為越簡單的事越複雜,越簡單的提問題越不能簡單就可以講清楚。

首先,同樣的是十萬元的年收入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不同的家庭人員結構中,它的表象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它的要求和關注點也是不一樣的。

我在這裡以老、中、青三種家庭結構來做一個理財分析。

如果是即將要退休或已經退休且家庭狀況健康狀況也比較穩定的老人,那麼關注的重點就是以保資金安全保值以及養老和醫療方面的需求為重。在這樣的提前下可分二塊二個部分的來理財:第一個部分是要有銀行存款,這樣既保證了資金的安全又在急用時能隨時拿出來以備不時之需。第二部分可以買一些儲蓄理財性的保險,這種理財儲蓄型的保也附帶了一個儲蓄性的活期賬戶,而且是按複利滾動計息,利率比銀行利率要高。這種保險雖然對人身及重疾方面的的保障不大,但這不是重點也不是關注點,權當銀行儲蓄的一個補充,它的意義還是在於資金的安全保值上。而且它還有一個與存銀行功能不一樣的地方就可以實行精準的按照老人的想法來傳承這筆錢。也許有人會說,這與存銀行不也是一樣的嗎?當然一般的情況下或者說在老人在生時從銀行取出來就比較簡單省事。而如果是身故後取錢那就只能按遺產繼承來處理,實際上操作起來要複雜一些,甚至如果受益人之問產生糾紛那就還是比較麻煩的。而保險在老人在生時老人可支配,在死後也可以按照生前的指定受益人來領取的這樣就簡單省事。

如果是已經成家立業了小孩也已經成家將快要成家的中年人,那麼理財就應遵循意外傷害保險、重大疾病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儲蓄理財這樣的順序來科學地兼顧到各種情況各種風險進行分配這每年十萬的收入。一般來說重大疾病、醫療保險等保障型的保險金額應該是每個人年收入的十倍及以上。按照這個投保順序與家庭收入去依次決定投保保費,根據家庭收入一項一項的順序決定各項目的保險費。值得提醒的是這個年齡段為守業與創業並存的階段,對於激進有風險的投資項目的投資更比應控制在10∽20%。這樣的投資分配原則去安排收入。

如果是處青年還是處於成家立業階段,這個時候就應在保證有充分的有各種人生風險保障的前提下去創業,這個時期創業為主但不忘花小錢保大險。這個時期的保險性價比相對來說較高、承保機會大,交費壓力相對小也是要利用和不可放過的機會。

總之,同樣的十萬元的家庭收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賦予的歷史使命與理財手段方式及分配比例是不一樣的。科學地高瞻遠矚才是統籌人生才是平衡人生才是成功人生。



軍聊天下


按照標普四象限來進行家庭財產配置,我以10萬元的家庭收入為例,來講解一下這四個部分的安排。

1.要花的錢——日常開銷賬戶

一般為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隨時可以取出來使用的,可以放在銀行卡火各種寶寶類基金中,建議銀行卡里可以放一點,避免萬一基金平臺出問題取不出來的情況。

主要特點就是靈活,隨時可取。這個部分可以佔用到10%-20%,如果有孩子的家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佔比大一些。

則10萬元的20%=2萬元,也就是平時應該有2萬元的靈活資金隨時可取。

要強調的一點時,這筆錢應該在每個月有收入進來的時候就及時補齊。

在這一部分裡面,可能很多小夥伴會說,天啊,要花的錢只佔10-20%,如果月入3000的話,那不是連飯都要吃不起了。

因此,這個比例是可以按照實際家庭收入和開支情況進行調整的,但是如果小夥伴說這個開支已經佔到收入的100%了,也就是傳說中的月光族。

那麼小夥伴們就應該按照剛才說的三類花費來評估一下自己的開支了。留下必要的花費,砍掉想要的花費,減少需要的花費。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一來就要求大量削減生活開支,生活質量直線下降,那麼沒有幾個小夥伴會堅持下去。

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暫時削減需要的花費,取消想要的花費,將節約下來的這部分錢用於第三部分。

而當這部分錢能夠源源不斷的給你帶來收入之後,你才可以將錢生出來的錢拿來用於需要的花費和想要的花費。

2. 保命的錢——槓桿賬戶

這個賬戶主要是保險,有了這個賬戶,才能轉移風險,待風險來臨時,不至於賣車賣房,收入和生活質量都大幅度下降。

這個賬戶的錢不需要太多,但是該買的保險都要買到,這樣才會讓家庭有全面的保障。

這個賬戶我採用10%的比例,即10萬元的10%=1萬元,1萬元的保險已經能給家庭主要的經濟支柱成員買全應有的保險了。

3. 生錢的錢——投資收益賬戶

這個就是我們拿一部分富餘的錢用來投資了,自然高收益必然有高風險,因此首先這筆錢得是一筆閒錢,也就是即使虧掉了也不會影響小夥伴的生活,更不能動用其他賬戶裡的錢。

因此這個賬戶一定要控制好比例,不能比例過高,一旦虧損便一夜回到解放前。因此千萬不能借錢炒股,當然貸款炒股則更是大忌了。

這個賬戶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小夥伴們通常剛開始比較謹慎,佔比較少,可是一旦嚐到點甜頭了,膽子便越來越大,挪用其他幾個賬戶的錢全部投入股市,結果就是把養娃錢、養老錢全部虧掉,多年積累付之東流。

因此在這個賬戶中,為了避免風險,我們還可以將這些閒錢分成兩半,一半買入風險較小的貨基、債券、房產等,另一部分則進入股市購買風險較大的股票。

當然每年可以根據當年房市、股市、基金的變化,來改變這個比例。

以10萬元為例,這個賬戶我投入40%=4萬元,可以拿2萬元購入股票,另外2萬元購買貨幣基金。當然如果家庭資產上千萬的,自然可以投入房產了。

對單身的小夥伴來說,年輕、本金少、負擔小,完全可以激進一些,將股票的比重加大。

而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投入股票真的是要慎之又慎,而且一定是要進行學習,瞭解股票後再拿一小部分來試水。

4. 保本升值的錢——長期收益賬戶

這筆錢一定不能挪用,特別是在家庭有大筆支出的時候,比如買房買車什麼的,都應該堅持這個賬戶的資金不被挪用。

這個賬戶的錢可以購買分紅險或者進行基金定投,因為這個賬戶的錢關係到以後的十幾二十年,因此長期穩定的投入此賬戶是大家必須堅持的事情。

以10萬元為例,這個賬戶投入比例為30%=3萬元。如果基金定投的話,可以按每月投入2500元,當然年輕的小夥伴因為離養老生娃還比較遙遠,可以適當減少該賬戶的比例或者等到成家有娃後再開始配置。

總之,這四個賬戶是每個小夥伴都應該有的,但是每個賬戶應該配置怎樣的比例,則需要小夥伴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配置喲,切記不可生搬硬套呢。


夕顏15326


理財要跟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承擔風險的能力,或者風險偏好不同,適合的理財方式也不同的。


不過從來沒有單一的最好理財方式,最好是做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比如10萬收入的家庭,你首先要拋開基本生活開支。首先,可以將自己半年或者一年生活費用用於配置貨幣基金類比較靈活且安全性相對較高的產品上;其次,家人是否可以抵抗意外、疾病等突如其來的風險。如果沒有,下一步就是需要給家人配置意外、重疾、可以報銷社保外費用的醫療等保障型保險,這個開支控制在15%~20%是合理的;再次,根據自己風險偏好和未來財務做一些常規理財,比如近1-3-5年要用到的錢,就適用投資一些安全一點的銀行理財,券商集合資管產品等;5~10年可以定投一些指數類大盤基金,更長期花的錢可以選擇合適的年金類保險(利用時間複利增值);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投資技巧,並且能夠承擔較大損失的風險,可以拿出不超過30%的年收入投資股票。如果完全不懂股票,那就把這部分資金運動到前面保值增值的理財產品上去吧。


總之,按照自己未來對資金使用的規劃,再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擅長的投資方式,以合理的比例進行投資就很好的。


JerryMaguire小莉財富管理工作室


作為一名財經創作者,我認為這的從具體的情況分析。

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一個家庭的開支也不少,結餘也少。節餘的錢就存銀行,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存錢,積少成多,以備以後的開支,如教育、疾病、養老。

如果你生活在其他地區。生活上節約一點,應該還有點結餘。一半的錢存銀行,一半投資黃金、股票基金或銀行理財產品。

但投資股票基金,必須堅持長期持有。


金丘說今


投資方式其實和收入水平無關,在目前中國,最好的投資方式是投資藍籌股,可以達到15%+的年複合收益。但是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有難度的。針對普通人最近的投資方式是投資滬深300指數基金。過去15年投資滬深300指數基金的盈利數據是年複合收益大於10%+。


二馬由之


年入十萬,雖然理財收益不多,但培養財商要趁早,不管多少都應該好好理財,不斷學習理財知識,收入總是不斷在增加的,有一天你錢變多了,而你也非常會理財呢,這不是正好嗎?

建議一銀行理財產品,二基金定投,(就投上面所說的指數基金,注意達到百分之十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就趕緊止盈),三家庭收入支出要有計劃有結餘


小雪初晴微微寒


這點錢應該不會有結餘吧!現在房價物價這麼高,除去家庭各項開支,除非你生活在不上線的小縣小鎮。


用戶蝦球轉


存銀行定期就行!這點錢談不上理財!更不要去理財,別聽忽悠!幾萬幾十萬積蓄,根本沒討論理財的意義!不要被這個高大上的詞語忽悠了!


電商連鎖


除了給孩子買份保險,都不知道理財是如何做?要是會理財,也不會那麼窮了


藍色玫瑰77


先買點保險,意外傷害險和大病險,花點小錢,買個保障。然後可以每月少買點指數定投基金,每月一千就差不多,再剩下的存成定期存款或者買點保本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