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投資的九大誤區

來源:用益投資綜合中誠信託、信託專家

信託投資的九大誤區

告別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信託業的爆發期也逐漸遠去。對投資者而言,有必要改變過去一些信託產品的投資思路。

誤區一:一味拒絕中長期產品

目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偏向短期,導致中長期的信託產品鮮有人問津。不過,自今年央行降息以來,流動性釋放帶來的資產貶值的概率也被放大。降息時代,“短借長用”的老路未必持久,投資者在資產組合中更應儘量配置中長期的產品,提前鎖定未來的收益。

誤區二:只挑預期收益高的產品

截至目前,信託仍然維持著“剛性兌付”的神話。在很多投資者看來,信託產品與高息存款可以等同,因此選擇購買時,預期收益成為第一要素。不過,高收益的背後往往也有匹配的風險。為此,投資者未來購買信託時,要充分對投資標的的風險、來源進行評估。

誤區三:只相信銀行的渠道

由於銀行在我國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造成很多投資者只相信從銀行的渠道購買信託。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銀行買產品不意味著就有銀行背書,相反,萬一產品出現問題,銀行還有可能幫不了你,因為銀行不承擔產品的風險責任。

誤區四:只選政信產品

前幾年,政府通過其融資平臺,向信託融資進行地方基建。由於該類產品有隱形的政府信用,導致政信類信託迅速壯大規模,成為客戶青睞的投資品種。

對此,投資者該轉變政信類項目“剛性兌付”的思維,切莫認為有政府背景的項目是無風險,相反,該學會從地區情況是否良好、政府財政是否雄厚、徵信措施是否完善等方面重新考量項目來源。

誤區五:與股票掛鉤的收益高

伴隨二級市場火爆,掛鉤權益類的信託產品成為香餑餑。陽光私募的產品,如果投顧沒有足夠經驗,震盪階段投研的回撤能力較弱,很容易帶來淨值上的損失。

誤區六:房地產信託避而不知

由於先前的頹勢,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不可否認的是,該行業,尤其是一線城市以外的區域,確實存在資產泡沫,但從週期看,考慮其佔經濟的比重,去庫存階段的房產不會出現斷崖式的滑落。但在今年,供求兩端回暖,在“釋放流動性—貸款利率下調—房地產投資增長—經濟上行”的傳導週期中,房地產信託或迎來反彈。

誤區七:信託公司越大越好

很多初次接觸信託的投資者,由於對信託產品並不是特別的瞭解,便覺得通過判斷信託公司實力,就可以確定自己的投資方向。資本雄厚,管理規模大的信託公司,所發行的信託產品一定是更優質的。

但其實產品好不好與公司規模大不大沒有必然的關係。信託公司實力雄厚固然好,但一個產品好壞與否歸根結底是要看其整個項目的運營團隊以及產品的結構設計。其次另外,只選擇排行前幾的信託公司還有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大的信託公司無論是對於融資方、還是對於投資者而言,通常處於強勢地位。目前大部分信託收益已經在8%左右甚至更多,但6%左右的產品還是有很多,這其中有很多是同樣的交易對手。對這部分投資者而言,實際上承受了信託公司因為品牌溢價而造成的隱性虧損。信託投資安全穩健是前提,但獲取回報、財富增值才是最終目的。

誤區八:根據信託公司的評級選擇信託產品

畢竟互聯網發展迅速,很多投資者都會通過網絡對比各信託公司的信託產品,網上不免有很多對信託產品進行所謂的“評級”。但其實,這些“評級”的背後,我們暫且不討論其權威性,科學性,在很多時候,這些“評級”是摻雜著某些銷售目的的。投資者很容易就會被這些所謂將風險標明的數字帶到一個指定信託公司的信託產品上,而這些進行評級的機構可能連信託公司都不是,只是一個三方機構。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家信託公司主打的信託產品類型是不一樣的,那麼進行評級的標準其實就是讓人難以信任的。

誤區九:不通過理財經理,自己也能選擇優質的信託產品

雖然在信託中,信任是託付的前提,但還是有很多投資者更相信自己的判斷,認為理財經理只是為了銷售信託產品,所以所說的話不可信。但其實不然。高淨值投資始終是一件專業度高的事情,那麼這時候就體現了理財服務的稀缺性和必要性。更多的時候投資者是需要通過理財經理才能對項目的運作情況與信息充分掌握,包括這個項目的運營團隊其實也是對投資起到關鍵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