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發佈中小學生減負令 作業成焦點

在現代學校制度下,一定程度上實現因材施教、促使學生多元化發展,成為優質中小學的標誌性特徵。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髮現自己擅長的事,鼓勵他們投身並樂在其中,“減負”便已經發生。所以,越是那些優質學校素質教育做得越好,學生學習越不苦,並不是無稽之談。

多地发布中小学生减负令 作业成焦点 |一周教育热点

2019年10月6日,南京圖書館,家長在給孩子輔導功課和作業。 (IC photo/圖)

(2019年10月21日—10月27日)

1.各地減負令: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

2019年10月23日,廈門市教育局發佈由市教育局、市發改委、市公安局等九部門聯合制定的《廈門市落實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

在該方案中,要求學校應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同時,學校要科學合理佈置作業,作業難度水平不得超過課標要求,教師不得佈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佈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此次方案在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嚴格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強化政府管理監督等方面提出要求。

除了廈門市,近期還有多地發佈了中小學生減負的相關措施。

2019年10月14日,雲南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等九部門印發《雲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該措施共分35條,分別從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嚴格校外辦學機構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職責、強化政府管理監督等方面,明確中小學生減負舉措。

此次措施,尤其要求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現象,嚴格要求教師要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

與廈門同日,寧夏也印發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貫徹落實〈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具體措施》,當中嚴格規定了校外培訓機構教師聘用,嚴禁聘用在職中小學教師到培訓機構任教,一旦發現,吊銷辦學許可證並對教師本人予以嚴肅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取消教師資格。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

因材施教是最大的教育規律,每個人的學習和成長都是獨特的,每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科領域、不同心智狀態下能夠接受的學業挑戰度千差萬別。統一以某種平均水平對待施教勢必形成學業負擔,在這個方面低於平均水平者感覺吃力和沮喪,高於平均水平者感到無聊和無精打采。

在現代學校制度下,一定程度上實現因材施教、促使學生多元化發展,成為優質中小學的標誌性特徵。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髮現自己擅長的事,鼓勵他們投身並樂在其中,“減負”便已經發生。所以,越是那些優質學校素質教育做得越好,學生學習越不苦,並不是無稽之談。

2.未成年人保護法迎來大修,首次定義“學生欺凌”

2019年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修訂草案著力解決校園安全和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現實存在的突出問題。

此次草案堅持增改刪並舉,新增“網絡保護”和“政府保護”兩章,條文從72條增加到130條。

其中“網絡保護”專章,對網絡環境管理、網絡企業責任、網絡信息管理、網絡沉迷防治、網絡欺凌及侵害的預防和應對等作出全面規範,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

“政府保護”專章則明確各級政府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細化職責,並對國家監護制度作出詳細規定。

此外,草案首次定義“學生欺凌”,明確校方責任,規定學校應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制度,開展防治培訓和教育,並配合有關部門對實施欺凌行為的未成年學生予以教育、矯治或者處罰。

該法在2006年進行了一次較大幅度的修改,這是繼上次修訂13年後的再一次大幅度修訂。

司法部《中國司法》雜誌總編、研究員劉武俊

要儘快加大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立法力度,補齊有關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立法短板。這次網癮防治擬寫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如今,網絡沉迷已成全球性社會問題,據衛健委有關數據,全球青少年過度依賴互聯網比例為6%,中國則接近10%,而農村情況更為嚴重。這種勢頭如果得不到遏制,無疑將損害未成年人群體的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一環。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立法保護,是世界各國通常做法。因此,除了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增設網絡保護內容外,還有必要制定專門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來源:中國青年報、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

南方週末記者 賀佳雯 南方週末實習生 戴畫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