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Baby的《奇遇人生2》,會更好看?

真人秀,越來越多;“秀”的成分要遠大於“真人”。真人秀有臺本,也成了

眾所周知的秘密。

去年一部沒有臺本的真實紀錄綜藝節目爆火,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了真實。豆瓣電影稱其為“最美的國產綜藝”,網友們則評價它是一檔“超越娛樂的節目”。

就連今年最火的明星肖戰,之前接受伊周採訪時,表示最喜歡的綜藝節目就是它。

它,就是《奇遇人生》。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不管是小S非洲草原看大象,還是春夏美國公路追風,又或者竇驍印度尼西亞攀巖,一次次上路,一次次遇到那個不一樣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體味何為“奇遇人生”。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節目看起來很鬆散,它的敘事好像沒有任何章法,毫無經營,但這種摒棄了臺本的講述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更高級、更精準的表達。

真正偉大的作品,其實都是描白的,因為技巧都可能成為表達的阻礙,

前不久,這部高級的真人紀錄片再次迴歸,但好像變了味兒。

01

《奇遇人生2》還是同樣的製作班底:導演趙琦+固定嘉賓阿雅;節目延續“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的主旨,開啟7段全新的旅程。

不同的是,流水的嘉賓選擇面更具有包容性了,尤其是極具爭議的Angelababy的加盟。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節目總導演趙琦早就料到爭議的存在,但他也明確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旅行、文青的節目,更多希望它能成為一個容器。

如果只是重複自己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他希望《奇遇人生2》能像一把利刃,“可能和大家已有的認知有一定落差,但我們希望受眾能獲得新鮮、不一樣的觀點,這恰恰是更有價值的,而不是對於你們以往、既定的觀點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應和。”

就這樣,帶著全新的面貌開啟了新的旅程。

第一站,加拿大,騎行之旅。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阿雅,Baby跟隨72歲的騎行者徐玉坤一起騎行5天,最後到達溫哥華。

第一天,三人計劃要騎行65公里到坎普魯斯。剛開始的20公里還比較歡快,歡聲笑語;Baby帶著以往的綜藝感,“上學路上在兜風”。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但這不是一個“遊戲人生”的旅行,隨著路況變差,Baby越騎越吃力,沒有了最初的那份輕鬆愉悅;她騎一會兒就會下車來推著走,徐玉坤告訴她,“一定要騎上,這個坡不值得推。”

接下來幾天的行程,讓人大跌眼鏡——

能看到的就是徐玉坤一直在騎騎騎,而Baby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坐車追追追。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就連導演趙琦都看不下去了,出鏡質問她們:“你們為什麼每天都要搭著車去追他,你們是來騎行的,還是來搭車的呢?”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為什麼呢?

在突兀的自白中,Baby一直在強調想要被認可,想讓觀眾認真真實的自己。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可事實上,15歲出來謀生的Baby早就掌握了職場規則,知道受眾喜歡的是什麼,時刻保持她的美,才是生存之道。即使是“騎行脅迫”也沒有讓她放下自己的防備,展露自己的難堪或者不美的時刻。

臉上始終保持Baby式的甜美笑容。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節目定製這個與“本真”和“本我”相遇的契機,讓她在這極致的旅途體驗中擠壓情感,拋卻那些諸於身的包裹束縛,然而依舊沒有觸及到內心最深刻的感受。

之前有導演評價Baby “很多演員像海綿一樣會吸水,但她就像塗了一層油,你怎麼潑都潑不進去。”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面具戴久了,還會有真實的自己嗎?倒是徐玉坤車子後面布袋上的“生活”二字更真實吧。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比起Baby,我們更願意看徐玉坤的人生。

02

第二站,英國,麥田怪圈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相比Baby式的自我保護,馮紹峰顯得更加真實。

以往鏡頭前成熟穩重的馮紹峰放飛自我,像個小孩子一樣在蹦蹦床上撒歡。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沒有故作堅強,硬凹男子漢大丈夫的形象,反而很細膩的說,演戲碰到不愉快的時候會抱頭大哭。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在節目錄制過程中,也出現了和朴樹一樣的臨時改變主意。

起初,馮紹峰想要為自己的兒子做這個麥田怪圈。經過了一晚後,他又放棄了這個想法,又重新設計,要把這個珍貴的禮物送給堅信麥田怪圈的莫妮卡。

麥田怪圈對莫妮卡的意義,遠大於他。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兒子是否喜歡這個禮物是個未知之數,但對於莫妮卡來說,這是最完美、最高潔的精神嚮往。

他們一起在飛機上觀察麥田怪圈時,他就被莫妮卡的那份精神所打動。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一個事物有沒有價值和意義,在於賦予它價值和意義的人。用遠方的一個麥田怪圈,來秀自己對孩子的愛,多此一舉。

於是,他們重新設計了一款以莫妮卡名字的M開頭的麥田怪圈,花了整整一晚的時間,完成了這個圖案。

當莫妮卡在直升機上得知,這個自己參與的麥田圈是送給她時,驚喜落淚。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這也是開播兩期最為動人的一幕。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人生的奇遇本身就是一種得到,而付出才是得到的昇華。

麥圈完成,節目結束,生活迴歸平靜,但是這份情會一直保持下來。經歷,本身就是一種奇遇。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03

從《奇遇人生2》播放的兩期來看,都是素人比嘉賓好看。

因為如果你把目光仍然聚焦在明星藝人身上,會覺得沒有“看點”,沒有鏡頭與真實生活下的“反差”,不如第一季中的藝人真情實感來的動人;相反,當你關注素人的時候,會被素人身上的故事所打動。

就像第一期中的徐玉坤。

一個72歲的老人,用十年的時間,騎行11萬公里,到過25個國家和地區;不管有沒有劇組拍攝,他只管完成自己的目標和行程。

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那份沒有任何雜質的堅持和用力,而這份用力的熱情已經離我們太遠了。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徐玉坤本身沒有什麼學歷,卻是個活得通透的生活哲學家,“如果你是十層樓,你只拿出十層樓的勁兒來,其實你連十層樓也爬不了。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就是這個道理。

又或者是第二期中的莫妮卡。

放棄自己原本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十幾年如一日的探索麥田怪圈背後的秘密;這不單單是專注力的問題,而是把它變成一種精神,一種崇高的信仰。

人生在世,總要有信仰的東西,正如周國平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中說的:信仰是生命的歸宿。

這些素人身上的特質,就是他們出現在節目上的價值。

把明星藝人的生活曝光在鏡頭之下只是噱頭,是明星商業價值的體現,迴歸內容本身,明星效應也能快速傳播思想,正能量的導向促進社會進步。

遇人,觀己,鑑心,知天地——才是節目真正的內核。

於我們而言,鏡頭下的素人,才是鮮活的生命體,才是屬於我們的“奇遇”。

没有Baby的《奇遇人生2》,会更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