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涼橋村秋蠶豐收蠶農笑

大姚涼橋村秋蠶豐收蠶農笑

大姚縣涼橋村群眾飼養的秋蠶,孕育著增收的希望。

雲南楚雄網訊 十月秋風送爽,秋蠶結繭銀絲 。又是一年秋繭收購時,才賣過夏季的蠶農們,又迎來秋蠶豐收、增產增收的喜悅。

10月27日,在大姚縣金碧鎮涼橋村委會蠶繭收購站前,前來賣蠶繭的蠶農絡繹不絕。蠶繭收購站門前,農用車、三輪車、摩托車你來我往,蠶農和蠶繭收購人員正在進行蠶繭收售工作。過磅、驗級、分揀......收購工作忙而有序。“小壩塘小組鄒蘭妹,賣蠶繭251公斤,賣繭金額15605元。木瓜村民小組鄒世旺,賣蠶繭122公斤,賣繭金額7595元;枇杷衝小組李成魯,賣繭506公斤,賣繭金額30030元......”隨著一框框蠶繭運入倉庫,一沓沓的現金也裝入蠶農的腰包。

大姚凉桥村秋蚕丰收蚕农笑

涼橋村蠶桑種植戶李成魯一家人正在摘繭。

大姚凉桥村秋蚕丰收蚕农笑

涼橋村蠶繭收購站工作人員對蠶繭進行分揀,為繅絲企業提供優質繭料。

涼橋村委會黨總支書記肖光明介紹:“涼橋村全村栽桑3850畝,養種3600張,春、夏、秋、晚秋產繭144噸,全年四季農民蠶繭收入722萬元,全村人均蠶繭收入2770元,蠶繭成了涼橋村農民增產增收主導產業。”

栽桑養蠶生態好,吐絲成繭蠶農笑。

蠶桑產業已經成為大姚縣農民增收的“穩定器”,成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加油站”。 張從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