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借力三大運營商,爭做5G行業運用先行者

10月29日,第四屆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在京召開,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應邀出席併發言,深度剖析了對5G的展望與期待。

王建宙從事電信工作四十餘年,掌舵中國移動的七年,推動和見證了移動通信行業從1G發展到2G、3G、4G、5G的整個過程。


京東物流借力三大運營商,爭做5G行業運用先行者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

聚焦行業應用,迎來技術爆發

王建宙認為,想要真正普及5G,三個因素必不可少。第一是網絡,要由網絡設備的製造商和運營商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網絡。第二,鼓勵行業參與5G建設,“5G的應用先從行業應用開始,5G與AI的結合將產生5G應用的全面爆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應用,正如終端發揮了5G網絡的作用,應用也體現了終端的價值,所以他指出:“在5G的總價值中,網絡只佔5%,應用服務佔95%。”

京東物流在5G智能園區方面的實踐,探索和應用,恰恰佐證了王建宙的上述觀點。京東物流依託5G網絡通信技術,通過AI、IoT、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智能物流技術和產品融合應用,打造高智能、自決策、一體化的智能物流示範園,實屬行業內的先行者。

王建宙認為,現代信息網絡是數字經濟的載體,網絡又離不開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在當前的世界形勢下,衡量一個國家的硬實力,不僅僅關注機場、高速公路、鐵路、電力供應等因素,網絡的發達程度也非常重要。網絡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的“入場券”,如果缺乏一個健全的網絡,數字經濟就無從談起。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預計到2030年,5G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是2.9萬億元。這個數字僅僅指的是對5G的投資、對5G手機的消費等直接增加值。預計2020年、2025年和2030年,5G將直接創造920億、1.1萬億和2.9萬億元經濟增加值,十年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而5G間接地拉動經濟增加值將達到3.6萬億元,從2020年到2030年,十年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4%。由於每次的預測都偏向於保守,實際的增長率很可能會超過這個數字。

京東物流借力三大運營商,爭做5G行業運用先行者

京東物流攜手三大運營商,共繪5G新藍圖

由於世界各國都看到了5G中蘊藏的巨大潛力,各國也都爭先恐後地佈設5G網絡、普及5G應用。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預計,到2025年,全球409個電信運營商將在117個國家和地區推出5G商用服務。到了2034年,5G將為全球GDP帶來2.2萬億美元的增長。

今年6月,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業牌照,中國5G技術發展全面提速。京東物流作為中國科技企業的傑出代表,已經與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展開深入而廣泛的合作,依託自身平臺優勢,與多方合作伙伴共同探索5G新市場。

在5G應用開發的趨勢方面,王建宙認為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是5G網絡建成初期的最主要的應用,可以滿足移動數據流量快速增長的需要。增強型移動寬帶可以使已知的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實現突破,如AR/VR、4K/8K超高清視頻,高可靠低時延的未知業務正在變為現實。他舉出了幾類應用創新方向,如電視臺用5G傳送高清電視、5G網絡直播、聯網的(V2X)自動駕駛汽車、洛陽鉬礦遠程控制採礦、5G急救車等等。新的應用也會催生出新的技術和產業,為人類創造出更大價值。

在提到對未來的展望時,王建宙直言:“5G的未來還有更多的未知,這正是我們從0到1的創新機會。”

在本屆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5G智能物流平臺LoMir(絡謎)在會上首次公開亮相。5G智能物流平臺LoMir(絡謎)是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為底層核心的LoMir技術平臺,實現了5G網絡通信技術及物聯網平臺與物流應用的深度融合創新。有望共同推動5G時代下社會供應鏈的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進程,讓 5G應用技術的外延不斷延伸,共建5G行業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